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u^3+掺杂TiO2纳米晶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金环 康万利 +3 位作者 闫文华 郭伊荇 高洪峰 刘忠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以四异丙氧基钛(TTIP)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及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Eu3+含量的TiO2纳米晶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手段对催化剂晶型、微晶尺寸、表面... 以四异丙氧基钛(TTIP)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及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Eu3+含量的TiO2纳米晶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手段对催化剂晶型、微晶尺寸、表面状态、组成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均为锐钛矿型纳米晶,粒子尺寸在9nm左右,铕以Eu2O3的形式存在于TiO2的晶格间隙.在紫外光条件下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通过比较Eu3+的不同掺杂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出Eu3+的最佳掺杂量为2.4%(w),矿化率最终可达67%.通过液质联机测定HPAM降解的中间产物,推断了Eu3+/TiO2降解HPAM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掺杂 溶胶-凝胶 光催化 降解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柠檬酸铝交联体系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爱军 吴肇亮 +1 位作者 林梅钦 李明远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69,共5页
用HAAKERS150流变仪对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柠檬酸铝交联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及其时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1g/L及NaCl质量浓度为2.0g/L的交联聚合物溶液与同条件的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 用HAAKERS150流变仪对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柠檬酸铝交联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及其时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浓度为0.1g/L及NaCl质量浓度为2.0g/L的交联聚合物溶液与同条件的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流变性不同,交联聚合物溶液在中等剪切速率范围内(400~1000s-1)表现为胀流性,低剪切速率(43~400s-1)时为假塑性,高剪切速率(1000~1500s-1)时表现为牛顿性;而相应的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只表现轻微的假塑性(5~900s-1)。交联聚合物溶液具有时间效应,表现为负触变性(震凝性),而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流变性不产生时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流变性 剪切速率 低浓度 交联反应 假塑性 交联体系 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交联体系粘度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爱军 林梅钦 +1 位作者 李明远 吴肇亮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6-98,102,共4页
利用奥氏粘度计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交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的粘度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柠檬酸铝在交联反应过程中的粘度主要呈现 3种形式的变化规律 ,对应形成3种形式的交联体系。低聚合... 利用奥氏粘度计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交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的粘度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柠檬酸铝在交联反应过程中的粘度主要呈现 3种形式的变化规律 ,对应形成3种形式的交联体系。低聚合物浓度 (低于 10 0mg/L)的交联体系 ,发生形成交联聚合物线团的反应 ,形成交联聚合物溶液 ,是交联聚合物线团在水中的分散体系 ;高聚合物浓度 (高于或等于 10 0 0mg/L)交联体系发生网状交联反应 ,生成网络结构整体凝胶 ;弱凝胶体系 (10 0~ 70 0mg/L)是上述两种体系的过渡状态 ,可同时发生交联聚合物线团反应和局部网状交联反应。对于一定聚合物浓度范围的交联体系 ,当反应过程中生成浓度较大、但仍有一定独立性的交联聚合物线团时 ,该体系出现明显的剪切稠化现象。考察了该交联体系出现剪切稠化现象的程度和浓度范围 ,并利用粒子簇理论对剪切稠化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交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的剪切稠化现象初步验证了不同聚合物浓度交联体系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交联体系 粘度 反应过程 变化规律 剪切稠化现象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对α-烯烃磺酸钠泡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冬梅 韩大匡 +1 位作者 许关利 杨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5-338,共4页
选择油田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α-烯烃磺酸钠作为发泡剂,系统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对α-烯烃磺酸钠的发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加入α-烯烃磺酸钠溶液中,在提高体系黏度的同时,使体系的表面张力略有增加。用... 选择油田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α-烯烃磺酸钠作为发泡剂,系统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对α-烯烃磺酸钠的发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加入α-烯烃磺酸钠溶液中,在提高体系黏度的同时,使体系的表面张力略有增加。用气流法评价二元体系的泡沫性能发现存在最佳的表面活性剂浓度,α-烯烃磺酸钠的最佳浓度在1000 mg/kg左右,此时产生的泡沫体积和泡沫稳定性最大。在最佳表面活性剂浓度下,少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α-烯烃磺酸钠泡沫的稳定性,泡沫性能的增效作用最好。虽然黏度较大体系的泡沫稳定性较好,但是用罗氏泡沫仪评价时该体系的发泡能力降低,产生的泡沫较大且不均匀。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仅是通过增大体系黏度来提高泡沫的稳定性,体系黏度相同时,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对α-烯烃磺酸钠的泡沫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泡沫体系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特性粘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倩 郑晓宇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86,共4页
以过硫酸铵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甲醛合次亚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剂与偶氮 (2 咪基丙烷 )盐酸盐为复合引发体系 ,对丙烯酰胺采用先加碱聚合后水解的工艺制备了高特性粘数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水溶液聚合过程中引发体系的... 以过硫酸铵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甲醛合次亚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剂与偶氮 (2 咪基丙烷 )盐酸盐为复合引发体系 ,对丙烯酰胺采用先加碱聚合后水解的工艺制备了高特性粘数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水溶液聚合过程中引发体系的组成及各组分浓度和助剂对所合成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特性粘数的影响。通过实验 ,最终确定了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制备高特性粘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引发体系与最佳的合成条件 ,并通过正交试验的设计得出了各种试剂对特性粘数影响的程度。利用该方法能够合成出水溶性好、特性粘数高达 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性粘数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聚合工艺 水溶液 复合引发体系 驱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电极法测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浓度 被引量:5
6
作者 马自俊 黄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经敏化的氨选择气敏电极(NH3-ISE)由于其测定的高选择性和精密度,较适用于石油开产过程中对聚合物溢流液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浓度的动态监测。试样按凯氏定氮法进行消化处理。在硫酸的作用下,PHPA分子中的酰胺基转化为NH4... 经敏化的氨选择气敏电极(NH3-ISE)由于其测定的高选择性和精密度,较适用于石油开产过程中对聚合物溢流液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浓度的动态监测。试样按凯氏定氮法进行消化处理。在硫酸的作用下,PHPA分子中的酰胺基转化为NH4^+离子,于试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至11左右,使NH4^+转化为NH3后用NH3-ISE进行检测。适宜的PHPA的测定范围为6.00-45.00mg·L^-1;在此范围内,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1%,几乎所有无机离子对测定无干扰或干扰甚微,但挥发性胺有明显干扰。此法也能用于去离子水及矿泉水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化氨离子选择气敏电极(NH3-ISE)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 聚合物溢流 溢流采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化度对柠檬酸铝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交联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成俊 展转盈 +3 位作者 倪军 张磊 高怡文 王维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58-1063,共6页
认识Al^(3+)络合离子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交联反应机理,是高效利用HPAM/Al^(3+)调驱体系的基础。针对不同络合形态的Al^(3+)与HPAM组成的调驱体系,利用NMR,UV-Vis等方法研究了矿化度对柠檬酸铝的形态、Al^(3+)络合离子与HPAM... 认识Al^(3+)络合离子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交联反应机理,是高效利用HPAM/Al^(3+)调驱体系的基础。针对不同络合形态的Al^(3+)与HPAM组成的调驱体系,利用NMR,UV-Vis等方法研究了矿化度对柠檬酸铝的形态、Al^(3+)络合离子与HPAM交联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3+)与柠檬酸根的配比不同,弛豫时间随矿化度变化的幅度不同。对于用NaCl配制的模拟地层水,柠檬酸铝Ⅰ、Ⅱ、Ⅲ适用的矿化度区间分别为0~20000,5000~35000,18000~50000mg/L。在该适用区间内,调驱体系的交联反应不受矿化度的影响。对于给定的油藏,通过调整柠檬酸铝的组成即可控制交联反应时间,从而控制调驱体系的现场施工时间,提高利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驱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Al^(3+)体系 交联反应 矿化度 络合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改性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封堵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慧 苏智青 +2 位作者 许汇 夏燕敏 李应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33-1140,共8页
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4种聚丙烯酰胺(PAM)微球,利用SEM、1H NMR、粒径分析进行表征,用填砂管封堵实验和总有机碳测试分析了电荷性质和聚乙二醇(PEG)长链对微球封堵性能的影响。将微球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复配,考察了微球/HPA... 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4种聚丙烯酰胺(PAM)微球,利用SEM、1H NMR、粒径分析进行表征,用填砂管封堵实验和总有机碳测试分析了电荷性质和聚乙二醇(PEG)长链对微球封堵性能的影响。将微球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复配,考察了微球/HPAM复配体系的封堵性能,以及微球对HPAM黏度和抗剪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老化1 d后,接枝PEG微球与石英砂间的吸附减弱,封堵性能降低,有利于微球的深度运移;在老化30 d后,PEG接枝有利于微球吸水膨胀,封堵性能增强;将极少量HPAM与微球复配,就可极大地提高微球的封堵性能,同时可提高HPAM的黏度和抗剪切性能,增强溶液的剪切弹性;改性方法有利于利用聚合物驱后油藏中的残余HPAM实现高效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微球 封堵 聚乙二醇接枝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复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HPAM/AlCit交联体系的^(27)Al NMR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梅钦 董朝霞 +1 位作者 李明远 吴肇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73-1576,共4页
用27Al NMR谱研究了高分子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体系交联反应过程中Al的化学位移和Al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后,与HPAM分子链上的羧基发生配位交联的Al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 用27Al NMR谱研究了高分子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体系交联反应过程中Al的化学位移和Al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后,与HPAM分子链上的羧基发生配位交联的Al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而不参与交联反应的AlCit分子结构中Al的化学位移基本不变.HPAM/AlCit交联体系中存在三种形态的Al,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当HPAM的质量浓度≤200 mg/L时,HPAM与AlCit反应过程中交联态Al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τ13随反应进行变小,HPAM与AlCit主要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当HPAM的质量浓度≥250 mg/L时,HPAM与AlCit反应过程中交联态Al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τ13随反应进行变大,HPAM与AlCit主要发生分子间交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交联体系 化学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AM/AlCit胶态分散体系成胶性能评价及其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仁远 彭文丰 +2 位作者 成国祥 张林 王磊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7,共4页
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为主要材料合成了可用于油藏深部调驱的新型胶态分散体系(HACDS),评价了HPAM浓度、放置时间、HPAM/AlCit质量比对HACDS成胶性能的影响,并利用自吸吸入法研究了HACDS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HPAM... 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为主要材料合成了可用于油藏深部调驱的新型胶态分散体系(HACDS),评价了HPAM浓度、放置时间、HPAM/AlCit质量比对HACDS成胶性能的影响,并利用自吸吸入法研究了HACDS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HPAM浓度的增加,HACDS的成胶时间缩短;随放置时间的增加,HACDS的粘度增大;HPAM/AlCit质量比对HACDS成胶时间有一定的影响;HACDS的注入可使岩石的润湿性向亲水方向转化;HACDS的注入量对相对润湿指数有一定的影响.分析认为HACDS在岩心中形成吸附膜是导致岩心润湿性改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态分散体系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成胶 吸附膜 相对润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AM/AlCit胶态分散体系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
11
作者 孙仁远 战永平 +3 位作者 彭文丰 孙超 刘晋伟 张国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84-186,共3页
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为主要材料合成了可用于油藏深部调驱的新型胶态分散体系(HACDS),利用自吸吸入法研究了HACDS注入量、岩石渗透率等因素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表明:HACDS的注入能使岩石的润湿性向亲水方向转化;HACDS... 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为主要材料合成了可用于油藏深部调驱的新型胶态分散体系(HACDS),利用自吸吸入法研究了HACDS注入量、岩石渗透率等因素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表明:HACDS的注入能使岩石的润湿性向亲水方向转化;HACDS的注入量对相对润湿指数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验测定范围内,HACDS对渗透率大的岩心润湿性的影响不如渗透率小的岩心显著。分析认为:HACDS在岩心中形成吸附膜是导致岩心润湿性改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态分散体系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吸附膜 相对润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对复合凝胶体系性能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瑞杰 郭继香 +4 位作者 张世岭 王翔 焦保雷 甄恩龙 何晓庆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17-2420,2436,共5页
针对油井垮塌漏失的情况,研制出一种高强度聚合物桥塞体系。该体系以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为主剂,以铬/树脂为交联剂,以纳米二氧化硅为体系增强剂,制备成高强度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凝胶。利用扫描电镜、哈克流变仪、凝胶突破压力评价装... 针对油井垮塌漏失的情况,研制出一种高强度聚合物桥塞体系。该体系以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为主剂,以铬/树脂为交联剂,以纳米二氧化硅为体系增强剂,制备成高强度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凝胶。利用扫描电镜、哈克流变仪、凝胶突破压力评价装置对复合凝胶进行性能评价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纳米SiO 2会使复合凝胶的网状结构增粗,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大幅提升,突破压力最大可提升18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凝胶体系 粘弹性 突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HPAM/AlCit交联聚合物溶液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梅钦 孙爱军 +3 位作者 董朝霞 唐亚林 李明远 吴肇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5-289,共5页
采用粘度法、扫描电镜(SEM)、核孔膜过滤、动态光散射(DLS)和27AlNMR法,研究了高分子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体系交联反应过程溶液性质变化.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在低剪切速率时体系粘度随反应进行而... 采用粘度法、扫描电镜(SEM)、核孔膜过滤、动态光散射(DLS)和27AlNMR法,研究了高分子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体系交联反应过程溶液性质变化.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在低剪切速率时体系粘度随反应进行而降低,在剪切速率较高时具有剪切稠化现象,HPAM与AlCit反应过程中交联态Al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随反应进行变短.低浓度的HPAM与AlCit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形成交联聚合物线团(LPC)在水中的分散体系,即交联聚合物溶液(LPS).交联聚合物溶液中LPC的平均流体力学半径约为238nm,其形态接近球形,具有多分散性.LPS对1.2μm核孔膜的封堵程度与其反应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增油减水措施 低浓度聚合物交联体系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堵水调剖技术 原油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淀粉的干法合成及其堵水调剖剂性能初探 被引量:8
14
作者 姜翠玉 于维钊 +1 位作者 张春晓 戴瑞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79,187,共5页
以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用干法合成了阳离子淀粉,确定最佳合成条件如下:催化剂为NaOH,其用量为淀粉质量的1.2%,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小时,反应体系中水的质量分数为25%,取代度随醚化剂与淀粉摩尔比增大而增大,该摩尔比为0.9... 以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用干法合成了阳离子淀粉,确定最佳合成条件如下:催化剂为NaOH,其用量为淀粉质量的1.2%,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小时,反应体系中水的质量分数为25%,取代度随醚化剂与淀粉摩尔比增大而增大,该摩尔比为0.9时取代度可达0.6以上,取代度在0.45以下时醚化剂反应效率超过80%.将20 g/L的取代度~0.4的阳离子淀粉溶液与2.0~2.5 g/L的HPAM溶液混合后在65℃下注入0.3 m长岩心,对水相的封堵率超过90%(23和5.6μm2岩心),对油相的封堵率达98%(4.0μm2岩心).在孤岛聚驱油田4口出聚严重的油井依次注入40 g/L的取代度~0.4的阳离子淀粉溶液和2.0~2.5 g/L的HPAM溶液并顶替至地层,3口井注入压力由0升至6 MPa,日产液量、含水量大幅下降,产油量大幅上升,出聚量分别由807、1042、1500mg/L降至458、458、500 mg/L;阳离子淀粉与HPAM生成的淀淀物堵塞可在地层稳定存在3个月以上.图5表4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淀粉 高取代度 2 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干法制备 阳离子淀粉/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 深部堵水调剖 出聚油井 胜利孤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HPAM冻胶微观结构分析
15
作者 高元 赵修太 +2 位作者 高丽 王增宝 杨广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为研究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双基团交联体系的常规性能及微观结构,选取有机铬一六亚甲基四胺/苯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双基团交联冻胶(体系1)和有机铬—酚醛树脂—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双基团交联冻胶(体系2)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种体... 为研究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双基团交联体系的常规性能及微观结构,选取有机铬一六亚甲基四胺/苯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双基团交联冻胶(体系1)和有机铬—酚醛树脂—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双基团交联冻胶(体系2)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种体系均具有较强的耐盐、抗剪切性能,封堵率大于95%:体系1聚合物分子排列规则、整齐,胶体呈片状分裂,聚合物分子骨架之间孔隙被交联剂反应物充填,无明显分子链缠结现象,冻胶呈轻微刚性;体系2结构致密,呈明显三维网架结构,聚合物分子链与体型酚醛树脂骨架交叉互穿,整体骨架硬朗,交联结构中均匀镶嵌有酚醛树脂聚集颗粒,大部分粒径小于10μm,冻胶黏弹性好;体系1和体系2分别适合高温和低温油藏深部调剖,体系2内部网架结构强度及整体性能好于体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双基团交联体系 冻胶 耐盐 抗剪切 封堵 微观结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对石油羧酸盐界面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黄宏度 曹洁 谢东海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3,共4页
通过测定加入聚合物HPAM前后,不同浓度石油羧酸盐弱碱(Na2CO3)溶液和石油羧酸盐强碱(NaOH)溶液与大庆采油四厂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探讨了聚合物的加入对石油羧酸盐界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加入可显著改善石油羧酸盐弱碱(Na2CO3... 通过测定加入聚合物HPAM前后,不同浓度石油羧酸盐弱碱(Na2CO3)溶液和石油羧酸盐强碱(NaOH)溶液与大庆采油四厂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探讨了聚合物的加入对石油羧酸盐界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加入可显著改善石油羧酸盐弱碱(Na2CO3)溶液的界面活性,未加入聚合物时,石油羧酸盐只能在Na2CO3浓度为8 12 g/L的部分范围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加入1500 mg/L HPAM后,界面活性明显改善,尤其是在表面活性剂浓度较高(0.8 3.2 g/L)、Na2CO3浓度低至4 12 g/L区域的界面张力均可达到10-3数量级。聚合物的加入对石油羧酸盐强碱(NaOH)溶液界面活性的改善不如弱碱(Na2CO3)溶液明显。在低NaOH浓度(46 g/L)时,加入HPAM对石油羧酸盐强碱体系的界面活性尚有一定改善,当NaOH浓度为8 g/L时效果已不太明显,而当NaOH浓度分别为10、12 g/L时界面活性反而变差。此外,文中还对聚合物的上述影响从化学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气泡法处理采油废水 被引量:2
17
作者 巩翠玉 刘春波 侯万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8-1209,共2页
油田进入开发的中后期,普遍存在产液量高、含水量高和含油量低等问题.为提高采收率,现在广泛采用了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驱油技术.目前,一方面聚合物驱油体系的现场配制主要采清水,消耗了大量的淡水资源;而另一方面,采油... 油田进入开发的中后期,普遍存在产液量高、含水量高和含油量低等问题.为提高采收率,现在广泛采用了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驱油技术.目前,一方面聚合物驱油体系的现场配制主要采清水,消耗了大量的淡水资源;而另一方面,采油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油田污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废水 气泡法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油田污水 资源化利用 驱油技术 现场配制 驱油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