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蠔猪刺和乌樟水提物对禽源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牟亚 张郁 +2 位作者 西格基 聂艳如 陈朝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2-124,共3页
为了解察蠔猪刺、乌樟水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常用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效果。选择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标准菌株及临床采样分离纯化的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为检测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蠔猪刺和乌樟水提物的最小抑菌... 为了解察蠔猪刺、乌樟水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常用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效果。选择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标准菌株及临床采样分离纯化的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为检测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蠔猪刺和乌樟水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其与常用抗生素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表明,蠔猪刺和乌樟与常用抗菌药物合用表现出协同或相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蠔猪刺 乌樟 最小浓度(MIC) 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抗菌药物体外联合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2
作者 王东平 苏爱美 韩欣怡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30-435,共6页
目的观察两药联合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的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筛选出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CRE60株,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 目的观察两药联合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的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筛选出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CRE60株,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棋盘法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联合氨曲南(ATM),黏菌素(COL)分别联合替加环素(TGC)、美罗培南(MEM)、头孢哌酮/舒巴坦(SCF)、阿米卡星(AK)、左氧氟沙星(LEV),TGC分别联合MEM、SCF和AK,MEM分别联合SCF、厄他培南(ETP)进行联合药敏试验,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判定联合效果。结果60株CRE均检出碳青霉烯酶,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49株、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0株,亚胺培南酶(IMP)1株。CZA对49株产KPC菌株的MIC均≤8mg/L,全敏感;对11株产NDM、IMP酶菌株的MIC均>128mg/L,全耐药;联合ATM后协同率为100%。MEM+SCF的协同率最高,为63.4%,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为96.7%。TGC+AK的协同率与相加率最低,为31.7%。KPC酶型和NDM酶型菌株中,MEM+SCF的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最高,分别为100.0%和80.0%,COL+LEV的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最低,分别为32.6%和30.0%。11种联合方案均无拮抗作用,对CRE菌株的MIC_(范围)、MIC_(50)和MIC_(90)值与各个单药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结论CZA单独或联合ATM对CRE菌株有效。MEM+SCF的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最高,可作为临床经验用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 棋盘法 联合药敏试验 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联合药敏试验研究
3
作者 苏爱美 韦涌涛 王东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分布特征和耐药状况,评价以黏菌素(COL)为基础,分别与头孢哌酮/舒巴坦(SCF)、替加环素(TGC)、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阿米卡星(AK)和左氧氟沙星(LEV)联合的体外抗菌效果,为临床抗感染...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分布特征和耐药状况,评价以黏菌素(COL)为基础,分别与头孢哌酮/舒巴坦(SCF)、替加环素(TGC)、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阿米卡星(AK)和左氧氟沙星(LEV)联合的体外抗菌效果,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我院75株非重复分离的CRAB菌株,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其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从中筛选25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各药物单独及联合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棋盘法抑菌试验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判定联合效应。结果2022年我院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45株,其中CRAB 75株,检出率51.7%。CRAB在>70岁老年患者中检出率最高(40.0%),主要来源于血液(41.3%)和痰液(37.3%)标本,ICU是主要分离科室。75株CRAB对5种抗菌药物哌拉西林(PRL)、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头孢曲松(CRO)、IPM和MEM均100%耐药;对3种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SAM)、头孢吡肟(FEP)和复方磺胺甲噁唑(SXT)的耐药率均>95%;对LEV、SCF、AK、TGC和COL的耐药率分别为86.7%、82.7%、77.4%、2.4%和0.0%。25株CRAB的联合药敏试验显示,COL分别与SCF和TGC的协同率最高(92%和80%),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均为100%;COL与IPM、MEM、AK、LEV联合的协同率依次为64%、72%、56%和48%,均无拮抗作用。结论CRAB呈高度耐药,老年和ICU患者是高危人群。COL与SCF联合具有最佳协同作用,COL与LEV联合效果最差,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 棋盘法 联合药敏试验 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多黏菌素为基础的七种联合方案对XDR-AB体外抗菌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淑珍 刘原 和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323-1328,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联合药敏实验观察多黏菌素分别与利福平、亚胺培南、舒巴坦、替加环素、米诺环素、磷霉素、氯霉素联合用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多黏菌素、利福平、亚胺培南、舒巴坦... 目的通过体外联合药敏实验观察多黏菌素分别与利福平、亚胺培南、舒巴坦、替加环素、米诺环素、磷霉素、氯霉素联合用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多黏菌素、利福平、亚胺培南、舒巴坦、替加环素、米诺环素、磷霉素、氯霉素对XDR-AB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应用棋盘法检测多黏菌素分别联合上述7种抗菌药物两两联合的MIC。根据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的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并作出协同、相加、无关及拮抗效应的判断。结果除多黏菌素与替加环素组合方案外,以多黏菌素为基础的其余联合方案对XDR-AB的体外联合效应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效应,没有拮抗效应,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多黏菌素联合利福平、亚胺培南、舒巴坦、米诺环素、磷霉素、氯霉素的协同及相加作用率分别为0和90%、80%和17%、0和60%、40%和50%、17%和43%、30%和60%,未观察到拮抗作用;而多黏菌素联合替加环素协同作用率为4%,相加作用率为40%,无相关作用率为36%,拮抗作用率为20%。结论多黏菌素联合利福平、亚胺培南、舒巴坦、米诺环素、磷霉素、氯霉素对XDR-AB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为治疗XDR-AB感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 多黏 联合药敏实验 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