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PGA的部分并行QC-LDPC译码器高效存储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袁瑞佳 白宝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5-170,共6页
针对部分并行结构的准循环低密度校验(QC-LDPC)码译码器,提出了一种将译码准码字存储在信道信息和外信息存储块中的高效存储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额外的存储块来存储译码准码字,能够减少译码器实验所需的存储资源数量,并且有效降低了译码... 针对部分并行结构的准循环低密度校验(QC-LDPC)码译码器,提出了一种将译码准码字存储在信道信息和外信息存储块中的高效存储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额外的存储块来存储译码准码字,能够减少译码器实验所需的存储资源数量,并且有效降低了译码电路的布线复杂度。在Xilinx XC2V6 000-5ff1 152 FPGA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QC-LDPC码译码器设计方法能够在降低系统的BRAM资源需求量的同时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运行频率和译码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码 译码器 部分并行 高效存储 FPGA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接收机 被引量:2
2
作者 曾召华 刘贵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为解决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PPIC)多用户检测接收机中部分干扰因子如何确定的问题 ,定义了目标用户的期望输出与判决输出之间的均方误差期望性能函数 ,在引入离散互相关函数定义下 ,推导出不同用户扩频序列之间部分相关函数的期望值 ,从... 为解决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PPIC)多用户检测接收机中部分干扰因子如何确定的问题 ,定义了目标用户的期望输出与判决输出之间的均方误差期望性能函数 ,在引入离散互相关函数定义下 ,推导出不同用户扩频序列之间部分相关函数的期望值 ,从而给出了一个二级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接收机中自适应部分干扰因子的简单表达公式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相应的误码性能函数 .同其他方法相比 ,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用户信噪比、系统用户数等因素的影响 ,使系统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稳定性 ,其性能优于已有的基于固定干扰因子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多用户接收机 多用户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部分消除因子 部分干扰因子 CDMA系统 多址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均衡联合基于能量排序的部分并行干扰删除检测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曹蕾 张欣 杨大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6-1419,共4页
针对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DS-CDMA系统,该文提出了一种联合MMSE(最小均方误差)频域均衡与基于能量排序的部分并行干扰删除(MMSE-EOPPIC)的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基于重叠剪切法的MMSE频域均衡代替Rake接收机对各用户的数据信息... 针对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DS-CDMA系统,该文提出了一种联合MMSE(最小均方误差)频域均衡与基于能量排序的部分并行干扰删除(MMSE-EOPPIC)的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基于重叠剪切法的MMSE频域均衡代替Rake接收机对各用户的数据信息进行初始估计,然后在干扰删除的每个迭代级根据用户能量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对用户进行部分干扰删除;为了提高每个迭代级检测的可靠性,该文将当前级已经检测出的能量较强用户的硬判决值用于重构当前级能量较弱用户的多址干扰(MAI)。仿真结果表明MMSE-EOPPIC检测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比特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频域均衡 部分并行干扰删除 重叠剪切 能量排序 频率选择性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低密度校验码与高速部分并行译码器联合设计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施惠丰 张海滨 徐友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4-738,共5页
提出一种联合构造规则低密度校验(LDPC)码的方案.通过该方法构造的规则LDPC码不仅具有良好的纠错性能,而且适合于采用部分并行结构的译码器来实现高速译码,从而使得所构造的LDPC码在硬件复杂度与译码吞吐量之间具有较好的折衷.该译码器... 提出一种联合构造规则低密度校验(LDPC)码的方案.通过该方法构造的规则LDPC码不仅具有良好的纠错性能,而且适合于采用部分并行结构的译码器来实现高速译码,从而使得所构造的LDPC码在硬件复杂度与译码吞吐量之间具有较好的折衷.该译码器可兼容多种码长、多种码率的LDPC码,因此只需要设计一个译码器,就可以完成对具有相同列重的不同LDPC码的译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校验码 平均环长 译码器 部分并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则LDPC码部分并行译码器设计
5
作者 张彬 胡剑浩 +1 位作者 刘文焘 李少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121-1124,共4页
由于卓越的纠错性能,LDPC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有效的硬件实现LDPC译码器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该文根据BP_Based译码算法,提出了一种部分并行的非正则LDPC译码器结构。它通过列交换处理,校验矩阵形成了k个子矩阵,子矩阵之间数... 由于卓越的纠错性能,LDPC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有效的硬件实现LDPC译码器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该文根据BP_Based译码算法,提出了一种部分并行的非正则LDPC译码器结构。它通过列交换处理,校验矩阵形成了k个子矩阵,子矩阵之间数据以并行机制处理。这种实现方法解决了当校验矩阵为完全随机时,硬件资源和数据吞吐量平衡的问题。该译码器码长为3 944 b,使用Xilinx的Virtex-ⅡPro70芯片实现。结果表明,当迭代次数为20次时,数据吞吐量达到了6.5 M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_Based译码算法 LDPC译码器 校验矩阵 部分并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部分并行结构的准循环LDPC码译码器
6
作者 许恩杨 姜明 赵春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30-1634,共5页
该文根据准循环LDPC码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同步部分并行结构的译码器。在译码器中,校验节点处理单元和变量节点处理单元同时并行工作,使得迭代过程中新产生的软信息能够被提前使用,加快迭代的收敛速度。同时,采用差分演化的方法对各... 该文根据准循环LDPC码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同步部分并行结构的译码器。在译码器中,校验节点处理单元和变量节点处理单元同时并行工作,使得迭代过程中新产生的软信息能够被提前使用,加快迭代的收敛速度。同时,采用差分演化的方法对各节点处理单元的起始位置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译码器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译码性能和复杂度上都要优于现有其他方案,适合高速译码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 译码器 同步部分并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构化LDPC码的部分并行译码器设计
7
作者 苏悦 王建辉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3期76-79,共4页
CCSDS标准给出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其子矩阵具有不同的列重,这给部分并行译码器的设计带来困难。本文针对如何高效实现CCSDS中LDPC码部分并行译码的问题,根据该类码的准循环特性,将码的校验矩阵分解成3... CCSDS标准给出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其子矩阵具有不同的列重,这给部分并行译码器的设计带来困难。本文针对如何高效实现CCSDS中LDPC码部分并行译码的问题,根据该类码的准循环特性,将码的校验矩阵分解成3个矩阵的和,提出了一种能够部分并行译码的译码器结构。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设计译码器时可以在译码时延和译码复杂度之间进行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DS标准 LDPC码 部分并行译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C模式下设计施工部分并行的工期与成本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志辉 刘少浪 张淇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9年第10期30-32,36,共4页
借鉴制造业的并行工程理论,对设计施工部分并行的建设模式(EPC模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因设计变更导致返工的额外成本投入模型,可定量分析施工阶段最优开工时间及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EPC模式 设计施工部分并行 额外成本投入 最优开工时间 设计变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判决并行部分干扰抵消检测器权重因子的确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岳衡 陈明 程时昕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41,共5页
在本文中,我们给出线性软判决并行部分干扰抵消(SD-PPIC)检测器的另一种解释。根据这种解释,我们可以得到一种确定SD-PPIC检测器部分抵消权重因子的简便方法。由这种方法得到的权重因子可以保证SD-PPIC检测器以最快的速度收敛到它的... 在本文中,我们给出线性软判决并行部分干扰抵消(SD-PPIC)检测器的另一种解释。根据这种解释,我们可以得到一种确定SD-PPIC检测器部分抵消权重因子的简便方法。由这种方法得到的权重因子可以保证SD-PPIC检测器以最快的速度收敛到它的极限性能,而这一极限性能我们证明就是经典解相关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器 权重因子 软判决并行部分干扰抵消 最速梯度下降 CDMA 多址接入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部分干扰对消检测的迭代多用户解码
10
作者 张爱萍 罗汉文 王豪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269-1272,1279,共5页
基于用户信息比特最大后验概率解码的因子图表示及和 -积算法 ,通过干扰估计值的渐进性能分析 ,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部分干扰对消检测的迭代多用户解码器 .多用户检测模块的基本结构类似于并行部分干扰对消检测 ,但干扰估计来自信道译码... 基于用户信息比特最大后验概率解码的因子图表示及和 -积算法 ,通过干扰估计值的渐进性能分析 ,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部分干扰对消检测的迭代多用户解码器 .多用户检测模块的基本结构类似于并行部分干扰对消检测 ,但干扰估计来自信道译码模块 ;同时 ,信道译码模块还提供干扰估计误差特性 ,多用户检测模块据此选取消除估计多址干扰的比例 .仿真结果表明 ,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部分干扰对消检测 多用户检测 迭代多用户解码 干扰估计 信道译码模块 多址干扰 CDMA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与常规采集技术对图像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顾海峰 郑玲 +2 位作者 郝绍伟 李林 张志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integrated parallel acquisition technique,iPAT)是磁共振快速采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国内还没有文献报导。文中探讨iPAT与常规采集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颈部矩阵线圈对1个... 目的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integrated parallel acquisition technique,iPAT)是磁共振快速采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国内还没有文献报导。文中探讨iPAT与常规采集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颈部矩阵线圈对1个体模及10名健康志愿者颈椎分别采用信号平均次数(number of signal averaged,NSA)为1次的常规扫描(常规/1次)及并行采集加速因子为2的iPAT(GRAPPA/1次)与NSA为2次并行采集加速因子为2的iPAT(GRAPPA/2次)的方法进行扫描,综合定量分析获得图像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不均匀性。结果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GRAPPA/2次获得的图像质量、信噪比均高于其他两者平均次数为1次的扫描方法,但GRAPPA/1次扫描时间最短。结论合理选用平均次数及并行采集因子在保持扫描时间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显著提高图像质量,另外,在平均次数一定的情况下iPAT能大幅缩短成像时间,但图像质量会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采集技术 一般性自动校准部分并行采集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磁共振并行成像k空间数据采集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春俐 胡文娟 +1 位作者 阚如文 于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01-1104,1110,共5页
为进一步缩短磁共振成像时间,改善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有限脉冲响应(FIR)GRAPPA算法.与传统的权重固定的FIR GRAPPA算法模型相比,该算法考虑了相位方向的变化,包含更多的k空间数据且更符合并行成像数据拟合的物理过程.为验证该算... 为进一步缩短磁共振成像时间,改善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有限脉冲响应(FIR)GRAPPA算法.与传统的权重固定的FIR GRAPPA算法模型相比,该算法考虑了相位方向的变化,包含更多的k空间数据且更符合并行成像数据拟合的物理过程.为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对人体心脏和大脑图像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仿真实验,得到了在较大加速因子下的重建图像及均方误差.与传统的GRAPPA算法及其他改进的GRAPPA算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利用改进算法重建的图像更清晰,均方误差更小.因此,本文提出的改进GRAPPA算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并行成像 k空间数据 广义自动校准部分并行采集(GRAPPA) 加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行链路MC-CDMA系统并行干扰抵消接收机的改进
13
作者 李素月 王华奎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7期72-74,77,共4页
介绍了上行链路MC-CDMA系统的一种初级采用线性MMSE检测的PIC多用户接收机。为了减小初级判决不精确带来的误差传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部分并行干扰抵消的多级PIC接收机结构,他是通过每级乘以一个不同的部分相消因子实现的。在不考虑... 介绍了上行链路MC-CDMA系统的一种初级采用线性MMSE检测的PIC多用户接收机。为了减小初级判决不精确带来的误差传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部分并行干扰抵消的多级PIC接收机结构,他是通过每级乘以一个不同的部分相消因子实现的。在不考虑信道估计误差的情况下,仿真了上行信道不同用户数、不同部分相消因子对改进的接收机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接收机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DMA 多用户接收机 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部分相消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干扰抵消算法在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绍辉 张鸣 韦惠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27,共4页
首先提出了一种将完全并行干扰抵消(PIC)与阵列天线相结合的空时多用户检测技术。给出的仿真结果证明:引入PIC算法后的空时多用户检测系统性能得到改善,计算复杂度得以降低;但是由于PIC随着级数的增加出现不稳定状态,因此针对它的收敛... 首先提出了一种将完全并行干扰抵消(PIC)与阵列天线相结合的空时多用户检测技术。给出的仿真结果证明:引入PIC算法后的空时多用户检测系统性能得到改善,计算复杂度得以降低;但是由于PIC随着级数的增加出现不稳定状态,因此针对它的收敛文中又提出一种大系统中(用户数和扩频增益趋于无穷,而其比值保持恒定)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算法,以此作为完全PIC算法的一种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这种部分PIC算法误码率最终收敛于MMSE算法,并且收敛因子的计算有所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多用户检测技术 空时多用户检测 应用 MMSE算法 仿真结果 计算复杂度 不稳定状态 PIC 阵列天线 系统性能 扩频增益 收敛因子 用户数 大系统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CDMA系统并行干扰抵消权值算法
15
作者 胡成华 唐友喜 +1 位作者 李少谦 李仲令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研究了多径衰落信道下CDMA系统中多级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问题,通过对残余干扰方差分析推导了存在信道估计误差时的最优干扰抵消权值表达式,提出了适用于多速率CDMA系统的信道估计辅助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实... 研究了多径衰落信道下CDMA系统中多级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问题,通过对残余干扰方差分析推导了存在信道估计误差时的最优干扰抵消权值表达式,提出了适用于多速率CDMA系统的信道估计辅助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实了所提出的方案比使用最佳固定权值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性能优越,在BER为0.01时,使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第二级仅比使用理想信道估计再造干扰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第一级的性能差1.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动态干扰抵消权值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T的GPS信号二维大规模并行捕获(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文涛 徐建华 +1 位作者 叶甜春 殷明 《电子器件》 CAS 2010年第3期317-321,共5页
GPS接收机中信号捕获通过粗略调整本地复制信号的码相位和载波频率与卫星信号同步。信号捕获实际上一个二维的搜索过程,其主要挑战是计算复杂度。基于FFT的二维并行捕获方法,可以一次搜索整个二维不确定空间,在减少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提... GPS接收机中信号捕获通过粗略调整本地复制信号的码相位和载波频率与卫星信号同步。信号捕获实际上一个二维的搜索过程,其主要挑战是计算复杂度。基于FFT的二维并行捕获方法,可以一次搜索整个二维不确定空间,在减少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捕获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35 ms的捕获时间可以90%概率捕获到载噪比为34 dB-Hz的卫星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信号捕获 FFT 二维大规模并行捕获 并行部分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LDPC译码器吞吐率的译码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金贵 斐文端 +1 位作者 许星辰 姜文哲 《无线电工程》 2008年第6期49-52,共4页
为了设计高效的LDPC译码器,结合准循环结构LDPC的校验矩阵H的规律性、乘性修正最小和译码算法不需要估计信道质量的特点和部分并行译码实现复杂度低的特点,介绍了一种新的译码算法——交迭的部分并行译码算法,这种译码算法相对于采用部... 为了设计高效的LDPC译码器,结合准循环结构LDPC的校验矩阵H的规律性、乘性修正最小和译码算法不需要估计信道质量的特点和部分并行译码实现复杂度低的特点,介绍了一种新的译码算法——交迭的部分并行译码算法,这种译码算法相对于采用部分并行结构的BP译码算法,不但降低了硬件实现的复杂度,减少了存储资源的开销,而且提高了译码器的吞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性修正最小和译码算法 部分并行译码 交迭的部分并行译码 吞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循环双对角阵的LDPC码编码算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冬培 刘衡竹 张波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针对校验矩阵形如准循环双对角阵的结构化LDPC码,对比研究了两类高效的编码算法:矩阵分解编码算法和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证明了两类算法从实现角度是等价的,但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推导更为直观,且便于硬件并行实现。基于分项累加编... 针对校验矩阵形如准循环双对角阵的结构化LDPC码,对比研究了两类高效的编码算法:矩阵分解编码算法和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证明了两类算法从实现角度是等价的,但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推导更为直观,且便于硬件并行实现。基于分项累加编码算法,提出了一种适合准循环双对角LDPC码的部分并行编码结构,设计实现了IEEE 802.11n标准中的LDPC码编码器。FPGA实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DPC编码器具有硬件开销较小、吞吐率高的优点,在码长为1944bit、码率为5/6时信息比特吞吐率最高可达13G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码 准循环双对角矩阵 编码算法 部分并行编码结构 高吞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分层译码算法的QC-LDPC译码器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汇淼 马林华 田雨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1-53,57,共4页
对空间数据系统委员会(CCSDS)推荐的QC-LDPC码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改进的分层译码算法。基于改进的分层译码算法设计部分并行结构QC-LDPC译码器,译码速率较快,适合应用需求,并通过仿真验证所设计的译码器的性能。
关键词 LDPC码 准循环 分层译码算法 部分并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频选衰落信道下的Turbo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岳星 吴镇扬 +1 位作者 王维新 刘陈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7-372,共6页
联合MAP多用户检测与信道解码的迭代多用户检测(MUD)技术可显著提高宽带移动CDMA系统的容量和性能。在多径时变衰落的编码信道下,提出一种迭代实现干扰抑制、符号估计、信道解码的Turbo多用户检测算法。在每次迭代中,MUD自适应地实现干... 联合MAP多用户检测与信道解码的迭代多用户检测(MUD)技术可显著提高宽带移动CDMA系统的容量和性能。在多径时变衰落的编码信道下,提出一种迭代实现干扰抑制、符号估计、信道解码的Turbo多用户检测算法。在每次迭代中,MUD自适应地实现干扰抑制并输出符号估计的软信息,软输入软输出的信道解码器使用LOGMAP方法实现信道解码并反馈符号估计的软信息作为下一次TurboMUD迭代的先验信息。仿真结果证实了该算法在频选衰落信道下经两次迭代就能逼近单用户编码CDMA系统的接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用户检测 部分并行干扰消除 信道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