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效氨氮去除菌群构建及其在弱酸性条件下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佳婧
范晓军
+2 位作者
袁可
端允
袁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9,共9页
生物脱氮技术在高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因废水的水质特异性问题存在启动时间长、脱氮效率低等瓶颈,而筛选的单一高效脱氮菌株在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也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在筛选出大量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因子...
生物脱氮技术在高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因废水的水质特异性问题存在启动时间长、脱氮效率低等瓶颈,而筛选的单一高效脱氮菌株在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也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在筛选出大量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因子实验确定了核心菌株139^(#)和142^(#),结合代谢关联与分层抽样方法优化菌株组合,人工构建高效脱氮菌群,在pH为5.5的条件下与污泥混合培养复筛得到了最佳菌群组合,最终采用反应器模拟弱酸性废水处理实验对构建菌群的脱氮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筛选出的高效菌群P44-P83-A88-P94-A142在初始NH_(4)^(+)-N质量浓度为200 mg/L,初始pH为5.5的条件下,48 h时对NH_(4)^(+)-N的去除率达到96.97%;利用反应器模拟实际废水环境,在pH为5.5的弱酸性条件下,加入该菌群使得体系对NH_(4)^(+)-N的去除率从44.89%提升到了75.17%,出水pH从6.9左右提高到了8.3左右。该研究可为人工构建菌群在弱酸性废水脱氮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部分因子实验
高效脱氮菌群
弱酸性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崔丽
王业
+2 位作者
胡筱敏
陈思
李健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0-12,共3页
利用单因子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对实验室保藏的产絮凝剂菌种C3的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C3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C3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3菌产MBFC3的最适培养基为:蔗糖1.0g,(NH4)2SO40.24g,FeSO40.10g,KH2PO40.40g,MgSO40.01g,...
利用单因子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对实验室保藏的产絮凝剂菌种C3的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C3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C3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3菌产MBFC3的最适培养基为:蔗糖1.0g,(NH4)2SO40.24g,FeSO40.10g,KH2PO40.40g,MgSO40.01g,NaCl0.02g,蒸馏水100mL,pH值自然。在此培养条件下,C3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C3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到99.1%。实验中还发现,培养基中(NH4)2SO4和NaCl的用量是影响MBFC3絮凝效果的显著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物学
微生物絮凝剂
培养基
优化
部分因子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中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
4
3
作者
乐文民
李江华
+2 位作者
刘龙
李坤
堵国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中性纤维素酶的细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以其为出发菌株,利用单因素及析因试验、爬坡实验、中心组合实验,建立其发酵产酶过程的响应面(RSM)模型,通过对RSM模型分析,得到最优培养基碳氮源组成:麦芽糖质量浓度1.9...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中性纤维素酶的细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以其为出发菌株,利用单因素及析因试验、爬坡实验、中心组合实验,建立其发酵产酶过程的响应面(RSM)模型,通过对RSM模型分析,得到最优培养基碳氮源组成:麦芽糖质量浓度1.97g/dL、酵母粉-蛋白胨混合氮源(1∶4)2.03g/dL。验证发现,优化后酶活从130.40U/mL提高到194.23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中性纤维素酶
部分因子实验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SCSIO1667产星形孢菌素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曾文峰
王菊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74,共5页
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STS)是蛋白激酶C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该研究对来自中国南海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1667发酵产物星形孢菌素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结果表明,30℃、60h是星形孢菌素最佳收获温度和时间;木薯淀粉...
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STS)是蛋白激酶C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该研究对来自中国南海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1667发酵产物星形孢菌素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结果表明,30℃、60h是星形孢菌素最佳收获温度和时间;木薯淀粉和酵母粉是最适碳、氮源;木薯淀粉和海盐是培养基成分的重要影响因子。利用爬坡路径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显示当培养基中木薯淀粉和海盐含量分别为48.64g/L和1.13g/L时STS最大理论值为(50.53±0.52)μg/mL,摇瓶实测值为(50.89±0.24)μg/mL,其发酵水平比优化前提高了2.7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孢菌素
发酵优化
部分因子实验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氨氮去除菌群构建及其在弱酸性条件下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佳婧
范晓军
袁可
端允
袁进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0045)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02130501008)。
文摘
生物脱氮技术在高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因废水的水质特异性问题存在启动时间长、脱氮效率低等瓶颈,而筛选的单一高效脱氮菌株在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也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在筛选出大量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因子实验确定了核心菌株139^(#)和142^(#),结合代谢关联与分层抽样方法优化菌株组合,人工构建高效脱氮菌群,在pH为5.5的条件下与污泥混合培养复筛得到了最佳菌群组合,最终采用反应器模拟弱酸性废水处理实验对构建菌群的脱氮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筛选出的高效菌群P44-P83-A88-P94-A142在初始NH_(4)^(+)-N质量浓度为200 mg/L,初始pH为5.5的条件下,48 h时对NH_(4)^(+)-N的去除率达到96.97%;利用反应器模拟实际废水环境,在pH为5.5的弱酸性条件下,加入该菌群使得体系对NH_(4)^(+)-N的去除率从44.89%提升到了75.17%,出水pH从6.9左右提高到了8.3左右。该研究可为人工构建菌群在弱酸性废水脱氮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物脱氮
部分因子实验
高效脱氮菌群
弱酸性废水
Keywords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artial factorial experiment
high-efficiency nitrogen removal community
weakly acidic wastewater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崔丽
王业
胡筱敏
陈思
李健佳
机构
东北大学环境工程系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0-12,共3页
基金
沈阳市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20040190)
文摘
利用单因子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对实验室保藏的产絮凝剂菌种C3的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C3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C3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3菌产MBFC3的最适培养基为:蔗糖1.0g,(NH4)2SO40.24g,FeSO40.10g,KH2PO40.40g,MgSO40.01g,NaCl0.02g,蒸馏水100mL,pH值自然。在此培养条件下,C3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C3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到99.1%。实验中还发现,培养基中(NH4)2SO4和NaCl的用量是影响MBFC3絮凝效果的显著因素。
关键词
环境生物学
微生物絮凝剂
培养基
优化
部分因子实验
Keywords
environmental biology
bioflocculant
culture medium
optimize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中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
4
3
作者
乐文民
李江华
刘龙
李坤
堵国成
机构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022202)
文摘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中性纤维素酶的细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以其为出发菌株,利用单因素及析因试验、爬坡实验、中心组合实验,建立其发酵产酶过程的响应面(RSM)模型,通过对RSM模型分析,得到最优培养基碳氮源组成:麦芽糖质量浓度1.97g/dL、酵母粉-蛋白胨混合氮源(1∶4)2.03g/dL。验证发现,优化后酶活从130.40U/mL提高到194.23U/mL。
关键词
芽孢杆菌
中性纤维素酶
部分因子实验
响应面法
Keywords
Bacillus sp.
neutral cellulase
fractional factorial experimen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分类号
TQ9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SCSIO1667产星形孢菌素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曾文峰
王菊芳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7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B5080380
51078147)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I63B07)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B031700022)
文摘
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STS)是蛋白激酶C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该研究对来自中国南海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1667发酵产物星形孢菌素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结果表明,30℃、60h是星形孢菌素最佳收获温度和时间;木薯淀粉和酵母粉是最适碳、氮源;木薯淀粉和海盐是培养基成分的重要影响因子。利用爬坡路径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显示当培养基中木薯淀粉和海盐含量分别为48.64g/L和1.13g/L时STS最大理论值为(50.53±0.52)μg/mL,摇瓶实测值为(50.89±0.24)μg/mL,其发酵水平比优化前提高了2.76倍。
关键词
星形孢菌素
发酵优化
部分因子实验
响应面试验
Keywords
staurosporine
optimization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分类号
Q93-335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效氨氮去除菌群构建及其在弱酸性条件下的应用
陈佳婧
范晓军
袁可
端允
袁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崔丽
王业
胡筱敏
陈思
李健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产中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
乐文民
李江华
刘龙
李坤
堵国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SCSIO1667产星形孢菌素的初步研究
曾文峰
王菊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