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部分功率变换的电池储能变换器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武钰程 荆龙 +3 位作者 宋光辉 孙瑞东 刘乾 吴学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9-278,共10页
为提升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与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部分功率变换(PPC)的电池储能优化方案。在串联部分功率变换器结构中,电池串联端和母线端相互耦合影响,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后对该拓扑进行阻抗建模。针对电池放电工况下系统不稳定情况,通... 为提升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与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部分功率变换(PPC)的电池储能优化方案。在串联部分功率变换器结构中,电池串联端和母线端相互耦合影响,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后对该拓扑进行阻抗建模。针对电池放电工况下系统不稳定情况,通过对系统控制框图等效变换,提出一种适用于部分功率变换的储能变换器阻抗重塑控制策略,以改善电池储能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在较小的频率范围内调整源变换器输出阻抗与负载变换器输入阻抗的交截范围,满足系统阻抗相匹配的稳定要求。最后通过完成系统仿真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电池储能变换器方案与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功率变换 阻抗建模 稳定性分析 阻抗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功率变换的并联电池组均衡方法
2
作者 付超 柳开鹏 +2 位作者 孙玉巍 杨逸歆 郭庆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61-2570,共10页
针对电池组并联均衡研究较少及能量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功率变换(partial power conversion,PPC)的电池组并联均衡拓扑。该拓扑结合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和串联谐振型双有源桥(series resonant d... 针对电池组并联均衡研究较少及能量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功率变换(partial power conversion,PPC)的电池组并联均衡拓扑。该拓扑结合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和串联谐振型双有源桥(series resonant dual active bridge, SR-DAB)变换器,采用PPC结构,能够极大减少系统损耗,提升系统效率。在此基础上,以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均衡为目标,在SR-DAB的单移相控制中加入SOC均衡控制,实现电池组的充放电均衡。基于RT-Box的实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拓扑及均衡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实现并联电池组之间的均衡,且在不同工况下其系统效率均高于采用全功率处理(full power processing,FPP)结构系统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组并联均衡 部分功率变换 荷电状态 SOC均衡控制 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部分功率变换四象限运行能效优化
3
作者 吴穆星 赵巍 +2 位作者 吴俊娟 孙孝峰 李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8757-8771,共15页
为了提高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rSOC)的并网转换效率,提出一种基于部分功率变换(partial power conversion,PPC)技术的双极性优化方案,对比单极性电路能够提升电池电压支撑范围以及系统效率。建立rSOC的电化... 为了提高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rSOC)的并网转换效率,提出一种基于部分功率变换(partial power conversion,PPC)技术的双极性优化方案,对比单极性电路能够提升电池电压支撑范围以及系统效率。建立rSOC的电化学模型并分析PPC变换下的电压功率范围,分析表明在双极性变换下,变换器的轻载工作带与rSOC在双向运行时不对称的功率特性降低了系统效率。为进一步优化系统,根据效率与功率需求优化了rSOC工作运行带,使变换器能够正常工作,并结合双极性变换与LLC的特点,提出一种双极性双向LLC谐振变换器,能够满足4种工作模式,并分析了变换器正反向增益特性,提出非对称工况下的谐振参数设计方案,使正反向均能高效运行。最后完成了系统仿真与模式切换仿真,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储能系统优化方案的高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电压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SOC) 部分功率变换(PPC) LLC谐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且兼具自动均压功能的部分功率型电池储能DC-DC变换器
4
作者 李云飞 杜思行 +2 位作者 党恒凯 李聪 刘进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611-5620,I0024,共11页
在电池储能系统领域,部分功率变换器因大幅缩减了变换器容量而具有显著优势,但宽范围调压时效率低,且电池包电压均衡的实现复杂。为此,文中基于部分功率变换器,提出一种效率及功率密度更高,且电池包电压自动均衡的电池储能DC-DC变换器... 在电池储能系统领域,部分功率变换器因大幅缩减了变换器容量而具有显著优势,但宽范围调压时效率低,且电池包电压均衡的实现复杂。为此,文中基于部分功率变换器,提出一种效率及功率密度更高,且电池包电压自动均衡的电池储能DC-DC变换器。该拓扑隔离级采用两级式架构,利用CLLC型直流变压器连接各个电池包和双极性Buck电路。在拓扑中,CLLC型直流变压器提供隔离的低阻抗通道,实现了电池包之间电压的自动均衡。同时,双极性Buck电路代替传统隔离型DC-DC实现电压调节,使变换器在160~240 V宽范围调压下的效率最大提高了1.05%。此外,与现有部分功率变换器相比,该拓扑将磁元件体积和开关数量分别降低了29.72%和6个,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功率密度。最后,分别搭建200 V、1.5 kW的仿真和实验平台验证该拓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功率变换 电池储能系统 电压调节 电压均衡 多绕组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光储系统的部分功率三端口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明 余伟臣 石健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48,共7页
针对光储系统提出一种三端口拓扑结构,该拓扑通过在基于移相全桥的部分功率变换器上扩展出蓄电池端口,来克服部分功率变换器抗输入扰动能力差的缺点,且蓄电池端口具备功率控制功能,有利于提高光储系统功率密度。首先给出电路建立过程,... 针对光储系统提出一种三端口拓扑结构,该拓扑通过在基于移相全桥的部分功率变换器上扩展出蓄电池端口,来克服部分功率变换器抗输入扰动能力差的缺点,且蓄电池端口具备功率控制功能,有利于提高光储系统功率密度。首先给出电路建立过程,并给出功率传输的数学描述和小信号模型,给出变换器控制策略。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变换器的电压稳定性得到提升并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充放电控制和负载电压稳定的功能,且在切载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系统 升压 部分功率变换 三端口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系统串联升压型部分功率均衡器及其控制
6
作者 朱颖达 陈常曦 +1 位作者 欧阳红林 肖牧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163,共10页
为了解决储能系统并联电池簇环流问题,提出一种串联升压型部分功率均衡器,通过引入部分功率变换技术优化均衡器的传输效率与功率密度.针对部分功率均衡器中2种不同功率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占空比控制的功率流控制方法,并详细分析在... 为了解决储能系统并联电池簇环流问题,提出一种串联升压型部分功率均衡器,通过引入部分功率变换技术优化均衡器的传输效率与功率密度.针对部分功率均衡器中2种不同功率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占空比控制的功率流控制方法,并详细分析在所提出控制方法下均衡器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基础功率流和调节功率流的有效控制和双向流动;针对由电池簇不一致性导致的系统性能退化,提出一种并联电池簇功率均衡控制方法,抑制并联电池簇之间的功率环流.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部分功率均衡器及其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部分功率变换 功率均衡 一致性 直流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载脉冲负载的电压补偿型低频脉冲功率主动平抑方法
7
作者 张佐乾 杨帆 +2 位作者 金鑫 邢岩 吴红飞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51-3259,共9页
高峰均比低频脉冲功率负载严重影响机载电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该文提出基于纹波电压补偿原理的脉冲功率主动平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利用脉冲平抑电路主动补偿储能电容电压波动,实现了母线电压和储能电容电压解耦,消除了直流母线侧电流... 高峰均比低频脉冲功率负载严重影响机载电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该文提出基于纹波电压补偿原理的脉冲功率主动平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利用脉冲平抑电路主动补偿储能电容电压波动,实现了母线电压和储能电容电压解耦,消除了直流母线侧电流脉动。由于脉冲平抑电路只需要补偿电容电压波动,其功率容量和损耗远小于脉冲负载平均功率,大大减小了主动平抑电路的体积、质量和损耗。该文详细分析脉冲平抑电路的工作原理、参数设计方法与控制策略,并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电源系统 脉冲功率 有源功率解耦 纹波电压补偿 部分功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功率调控的有源–无源电容分裂叠加式高峰均比低频脉冲功率平抑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佐乾 吴红飞 +3 位作者 杨帆 高桪 单鹏 邢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4-1162,共9页
高峰均比低频脉冲电流载荷影响航天器电源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基于大容量储能电容阵的脉冲功率被动平抑技术极大增加航天器系统的体积重量。以降低航天器电源系统体积重量为目标,提出基于部分功率调控的脉冲功率平抑方法。通过将无源解耦... 高峰均比低频脉冲电流载荷影响航天器电源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基于大容量储能电容阵的脉冲功率被动平抑技术极大增加航天器系统的体积重量。以降低航天器电源系统体积重量为目标,提出基于部分功率调控的脉冲功率平抑方法。通过将无源解耦电容分裂为有源电容与无源解耦电容串联,不仅为负载提供稳定的供电电压,而且大幅增加解耦电容电压波动范围、减小解耦电容体积重量。由于有源电容仅需提供部分脉冲负载功率,有效降低了脉冲功率主动平抑所需额外增加的功率电路容量、体积重量和损耗。文中详细分析所提脉冲平抑系统架构、电路实现及其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源 高峰均比脉冲功率 功率解耦 部分功率变换 有源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微电网功率优化方法及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艳东 胡祎文 +4 位作者 陈楠 王菁月 邵鑫铭 裴忠晨 刘闯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2年第1期22-30,共9页
光储微电网作为一种友好发电模式具有平抑网侧功率波动、光伏发电产能趋稳以及可调度性等优点,是实现“源-网-荷-储”系统稳定运行和可再生能源充分消纳的优选方案。围绕光储微电网功率优化与灵活运行提出了组件级配置方案和协调控制策... 光储微电网作为一种友好发电模式具有平抑网侧功率波动、光伏发电产能趋稳以及可调度性等优点,是实现“源-网-荷-储”系统稳定运行和可再生能源充分消纳的优选方案。围绕光储微电网功率优化与灵活运行提出了组件级配置方案和协调控制策略,进一步释放光伏发电潜力以及促进储能单元高效运行。首先,针对光伏组件失配导致的“木桶效应”及储能变换器效率低的问题,分别配置组件级光伏功率优化器和储能部分功率变换器,实现太阳能和电能最大化利用。其次,讨论光伏阵列和储能单元在并/离网工况下多种模式切换,考虑微电网各单元间功率动态平衡,提出一种光储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实现各单元在不同控制模式之间平滑切换及功率自主分配。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30kW光储微电网仿真平台,验证所提协调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级功率优化器 储能部分功率变换 功率平衡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型单开关管光伏组件优化器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9
10
作者 杜进 王睿驰 +2 位作者 王志鹍 吴建德 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84-192,213,共10页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因局部阴影遮挡造成的特性失配是引起输出功率降低的重要原因。传统方案大多针对组串及组件失配问题,将每个光伏组件的输出经过变换器独立的最大功率跟踪后再串联加以解决,改变了原有系统连接结构。针对小功率分布式...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因局部阴影遮挡造成的特性失配是引起输出功率降低的重要原因。传统方案大多针对组串及组件失配问题,将每个光伏组件的输出经过变换器独立的最大功率跟踪后再串联加以解决,改变了原有系统连接结构。针对小功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主要遭遇的组件内失配问题,研究了一种不改变原有光伏组件结构的优化方法,并采用单开关的拓扑实现。该方法在光伏组件遇到局部阴影等造成的组件内特性失配时,可以从光伏组件的输出抽取能量,对受遮挡部分进行补偿,使得各个光伏子串的工作状态可调,从而提高这种情况下的总输出功率。该方法属于部分功率变换,且电路拓扑仅采用单个开关管,控制算法简单,电路损耗和成本较低。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发电 局部阴影遮挡 光伏组件优化器 部分功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