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部分冷却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热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中合
郭董阳
+1 位作者
陈东旭
白亚平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3-70,共8页
再压缩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具有结构简单、循环效率高的优点。然而,再压缩循环应用于燃煤电站时面临锅炉压降大、冷却壁温高和余热利用难的问题。部分冷却二氧化碳循环凭借其本身的循环特点,在与燃煤锅炉集成时可有效缓解以上问题。利用M...
再压缩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具有结构简单、循环效率高的优点。然而,再压缩循环应用于燃煤电站时面临锅炉压降大、冷却壁温高和余热利用难的问题。部分冷却二氧化碳循环凭借其本身的循环特点,在与燃煤锅炉集成时可有效缓解以上问题。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600 MW部分冷却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的热力计算程序。首先研究了单一参数变化时系统循环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主压缩机入口压力和温度在临界点附近约7.8 MPa/32℃时循环效率达到最大值;预压缩机工作在临界点附近时系统效率突降;分流系数和再热压力分别在0.35和17 MPa时系统效率达到最高。随后,应用粒子群算法对部分冷却循环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部分冷却循环在合适的设计参数条件下,可以实现接近于再压缩循环的效率。相比于再压缩循环,部分冷却循环的质量流量下降了17.46%,锅炉入口温度从462.45℃降低到42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循环
燃煤锅炉
部分冷却循环
粒子群算法
循环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塔式光热系统及光伏-光热混合系统运行性能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杨竞择
杨震
段远源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100,共8页
本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塔式光热系统及光伏-光热混合系统在典型天气下的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光热电站通过灵活调控出力,从而辅助间歇性出力的光伏电站发电并网的能力;分析光伏电站的接入对光热电站运行性能的影响...
本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塔式光热系统及光伏-光热混合系统在典型天气下的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光热电站通过灵活调控出力,从而辅助间歇性出力的光伏电站发电并网的能力;分析光伏电站的接入对光热电站运行性能的影响;对比S-CO2布雷顿再压缩和部分冷却循环所组成的光热电站在不同运行场景下的热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光热电站可与光伏电站良好地配合,实现混合电站高效发电并网;光伏电站的接入会导致光热电站的运行效率降低,如晴天时,为辅助光伏电站并网,再压缩循环光热电站的运行效率由20.23%降至18.34%;在光热电站独立发电的运行场景下,再压缩循环光热电站性能更优,而在混合电站联合发电的运行场景下,部分冷却循环光热电站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塔式光热系统
光伏-光热混合系统
再压缩
循环
部分冷却循环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CO_2循环与燃煤锅炉集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郑开云
黄志强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43-848,854,共7页
针对再压缩超临界CO_2循环与燃煤锅炉集成时,工质进入锅炉温度高、吸热温度区间窄、流量大的问题,提出部分冷却循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工质分流冷却锅炉尾部烟气方案和改进的空气预热方式,并对循环进行了详细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相比...
针对再压缩超临界CO_2循环与燃煤锅炉集成时,工质进入锅炉温度高、吸热温度区间窄、流量大的问题,提出部分冷却循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工质分流冷却锅炉尾部烟气方案和改进的空气预热方式,并对循环进行了详细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再压缩循环,部分冷却循环与锅炉集成可显著改善上述问题;通过工质分流冷却锅炉尾部烟气,可控制锅炉排烟温度,确保锅炉效率;当工质从主压缩机出口分流时,循环效率随着分流比增大而降低,当工质从高温回热器入口分流时,循环效率起初随着分流比增大保持不变,当分流比超过临界值后逐步降低;2种改进的空气预热方式均可达到提高二次风预热温度、降低工质进入锅炉温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循环
燃煤锅炉
再压缩
循环
部分冷却循环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部分冷却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热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中合
郭董阳
陈东旭
白亚平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低碳高效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3-70,共8页
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在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CXZZBS2022149)。
文摘
再压缩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具有结构简单、循环效率高的优点。然而,再压缩循环应用于燃煤电站时面临锅炉压降大、冷却壁温高和余热利用难的问题。部分冷却二氧化碳循环凭借其本身的循环特点,在与燃煤锅炉集成时可有效缓解以上问题。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600 MW部分冷却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的热力计算程序。首先研究了单一参数变化时系统循环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主压缩机入口压力和温度在临界点附近约7.8 MPa/32℃时循环效率达到最大值;预压缩机工作在临界点附近时系统效率突降;分流系数和再热压力分别在0.35和17 MPa时系统效率达到最高。随后,应用粒子群算法对部分冷却循环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部分冷却循环在合适的设计参数条件下,可以实现接近于再压缩循环的效率。相比于再压缩循环,部分冷却循环的质量流量下降了17.46%,锅炉入口温度从462.45℃降低到429.39℃。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循环
燃煤锅炉
部分冷却循环
粒子群算法
循环
效率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cycle
coal-fired boiler
partial cooling cycl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cycle efficiency
分类号
TM6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塔式光热系统及光伏-光热混合系统运行性能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杨竞择
杨震
段远源
机构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100,共8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2014)。
文摘
本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塔式光热系统及光伏-光热混合系统在典型天气下的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光热电站通过灵活调控出力,从而辅助间歇性出力的光伏电站发电并网的能力;分析光伏电站的接入对光热电站运行性能的影响;对比S-CO2布雷顿再压缩和部分冷却循环所组成的光热电站在不同运行场景下的热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光热电站可与光伏电站良好地配合,实现混合电站高效发电并网;光伏电站的接入会导致光热电站的运行效率降低,如晴天时,为辅助光伏电站并网,再压缩循环光热电站的运行效率由20.23%降至18.34%;在光热电站独立发电的运行场景下,再压缩循环光热电站性能更优,而在混合电站联合发电的运行场景下,部分冷却循环光热电站性能更优。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塔式光热系统
光伏-光热混合系统
再压缩
循环
部分冷却循环
热效率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olar power tower system
PV-CSP
recompression cycle
partial-cooling cycle
thermal efficiency
分类号
TK51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TK0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CO_2循环与燃煤锅炉集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郑开云
黄志强
机构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43-848,854,共7页
文摘
针对再压缩超临界CO_2循环与燃煤锅炉集成时,工质进入锅炉温度高、吸热温度区间窄、流量大的问题,提出部分冷却循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工质分流冷却锅炉尾部烟气方案和改进的空气预热方式,并对循环进行了详细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再压缩循环,部分冷却循环与锅炉集成可显著改善上述问题;通过工质分流冷却锅炉尾部烟气,可控制锅炉排烟温度,确保锅炉效率;当工质从主压缩机出口分流时,循环效率随着分流比增大而降低,当工质从高温回热器入口分流时,循环效率起初随着分流比增大保持不变,当分流比超过临界值后逐步降低;2种改进的空气预热方式均可达到提高二次风预热温度、降低工质进入锅炉温度的效果。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循环
燃煤锅炉
再压缩
循环
部分冷却循环
效率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cycle
coal-fired boiler
recompression cyele
partial cooling cycle
efficiency
分类号
TK12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部分冷却二氧化碳循环燃煤发电系统热力学性能分析
韩中合
郭董阳
陈东旭
白亚平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塔式光热系统及光伏-光热混合系统运行性能分析
杨竞择
杨震
段远源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临界CO_2循环与燃煤锅炉集成技术研究
郑开云
黄志强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