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构建进路
1
作者 范建民 邢召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5,共8页
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资料搜集、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践跟踪等研究方法,阐述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的内容、组成及其运作机理,解析了构建军... 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资料搜集、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践跟踪等研究方法,阐述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的内容、组成及其运作机理,解析了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的实践、难点及可行的路径。结果表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由激励约束、组织工作、利益协调、风险防范等子机制组成,其功能各异。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中既存在激励、协调与组织不到位问题,又存在科教资源短板问题。河南省政府应采用标本兼治的构建策略,从强化军民协同创新的激励、组织协调和补短板等措施入手,以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协同创新 创新资源制约 资源整合 机制构建路径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络结构特征与运行效率——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申庆元 陶晓燕 赵志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3,共6页
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络及其结构特征,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测算创新网络运行效率。结果表明:(1)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 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络及其结构特征,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测算创新网络运行效率。结果表明:(1)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络规模较小、密度较低,整体网络结构松散;核心节点以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为主,产学研联盟初具规模;网络结构中以小范围合作创新为主,尚未形成大范围合作创新。(2)2016—2020年成果转化阶段运行效率始终低于技术研发阶段,两阶段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网络规模、网络结构洞、网络联结均对两阶段运行产出起到促进作用;网络开放性对技术研发阶段的运行产出产生正向影响,但对成果转化阶段的运行产出产生负向不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创新网络结构特征 运行效率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路径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英卓 王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77,共5页
在地理上无缝衔接和产业上错位互补的郑洛新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和重要决策。从政策议程视角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现状深入剖析,研究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结合... 在地理上无缝衔接和产业上错位互补的郑洛新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和重要决策。从政策议程视角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现状深入剖析,研究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结合河南省发展实际,从创新引领型企业、创新引领型人才、创新引领型平台、创新引领型机构和创新引领型项目5个方面提出完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路径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建设路径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创”生态系统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政翔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115,共4页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立以来,在“双创”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仍存在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创业要素体系不够完善、产业集聚成效不够显著、人才体系结构不够健全、创新创业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未来,郑洛新国...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立以来,在“双创”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仍存在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创业要素体系不够完善、产业集聚成效不够显著、人才体系结构不够健全、创新创业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未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从培育“双创”生态文化、优化要素配置效益、推进“双创”政策落地、加强宜创宜居环境建设、加速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推进“双创”生态系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创业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洛新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兼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被引量:19
5
作者 罗煜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5,共6页
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构建了包括知识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政府创新能力、创新主体间联系和创新环境优化能力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所依托的郑洛新的相关数据,综合评价了其科技创新能力。... 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构建了包括知识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政府创新能力、创新主体间联系和创新环境优化能力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所依托的郑洛新的相关数据,综合评价了其科技创新能力。针对评价结果,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主体 创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理体制改革评析——兼论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启示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志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6-112,共7页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创新区)是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置,目的是在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创新区)是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置,目的是在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为进一步厘清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脉络、总结发展经验,为创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刊特组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研究专栏"。本期专栏中,《内陆创新区体制创新发展问题与纾解》一文着重分析内陆创新示范区发展的现实障碍,包括创新组织数量少、创新体系有待完善、区域联动发展有待提升等。《共生理论视角下创新区内企业绩效评估与审计》一文,针对创新区的最主要创新主体——企业的绩效以及如何对绩效进行审计,组织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依据共生理论来构建创新区企业的绩效评估与审计平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理体制改革评析》一文,在综述国内主要创新区管理体制特点和演进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进行创新区体制管理创新问题。希望更多学者参与我们的讨论,共同推进创新区理论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示范区 国家 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方式 管理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7
7
作者 郑广建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3,共6页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12个(全国共19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志着郑州、洛阳和新乡要在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和做出示范。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立足科技发展基础、创新...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12个(全国共19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志着郑州、洛阳和新乡要在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和做出示范。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立足科技发展基础、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创新主体等现状,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选择独具特色的市场交易带动型发展模式,并在完善市场交易的服务体系、优化市场交易的生态系统、大力发展创新创业平台、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服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发展模式 市场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为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9
8
作者 姚战琪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62,共15页
将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分析法相结合,系统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如何影响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 将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分析法相结合,系统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如何影响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在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相对更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东部地区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大于其他地区;科研水平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中发挥了正向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应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大力培养数字贸易领域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产业结构高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与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姚战琪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自主创新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1997—2021年中国省级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能显著... 自主创新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1997—2021年中国省级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能显著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且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大。因此,中国应继续鼓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围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以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服务贸易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林 汪冬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1,共9页
绿色科技创新是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绿色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支撑和引导,近年来各地纷纷被批准设立示范区,这一举措是否能促进中国城市绿色科技创新尚不得而知。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示范区设立... 绿色科技创新是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绿色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支撑和引导,近年来各地纷纷被批准设立示范区,这一举措是否能促进中国城市绿色科技创新尚不得而知。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示范区设立这一准自然试验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选取增加控制变量、反事实检验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并进行滞后性探索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1)示范区设立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此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3)异质性分析表明示范区设立对不同地区城市绿色科技创新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创新水平较高地区的绿色科技创新有显著影响,对创新水平较低的地区城市绿色科技创新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差分法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城市绿色技术创新 异质性 滞后效应 政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宗国 康丽萌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8,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战略机遇和强大动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及战略要求下,解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发展优势及制约瓶颈,借鉴国外领先科技园区在战略科技资... 中国式现代化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战略机遇和强大动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及战略要求下,解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发展优势及制约瓶颈,借鉴国外领先科技园区在战略科技资源、人才培养、金融投资基础等方面成功经验,提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未来产业发展的“六大中国式”对策:完善顶层设计,强化中国式科技政策保障;健全人才引培用体系,打造中国式未来人才高地;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建立中国式绿色创新服务先导区;优化创新合作机制,构建中国式未来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突出应用牵引,打造中国式未来科技应用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宽中国式合作共赢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未来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的理论逻辑与优化路径——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12
作者 赵海娟 王国恩 +2 位作者 李颖 连欣蕾 李瑞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2-108,共7页
作为公众参与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社会满意度调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主观判断和感知评价人居环境各种要素的平台,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价值导向。基于社会满意度调查的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提出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的技术框架,通... 作为公众参与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社会满意度调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主观判断和感知评价人居环境各种要素的平台,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价值导向。基于社会满意度调查的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提出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的技术框架,通过深入识别主客观感知差异、指标优化与分析融合等方法提升社会满意度调查在城市体检中的应用价值,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价值认同、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方面探讨人本视角下社会满意度调查的优化路径,从而完善人民城市治理主体与客体的沟通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满意度调查 城市体检 公众感知差异 人民城市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战略定位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红军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53,共7页
创新驱动发展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更是新常态下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调研发现,协同创新机制运行不畅、科技服务业发展薄弱、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和文化环境不利于创新等是制约郑洛新自创区建设的主要短板,推进郑洛... 创新驱动发展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更是新常态下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调研发现,协同创新机制运行不畅、科技服务业发展薄弱、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和文化环境不利于创新等是制约郑洛新自创区建设的主要短板,推进郑洛新自创区建设应坚持四大思路、五个着力点,找准突破口,加快形成富有内陆省域特色的自主创新"1+N"政策体系,为打造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示范区 郑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城市流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王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84-187,共4页
本文采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机理分析,选取2011-2022年我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城市流通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可以显著提升试点城市... 本文采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机理分析,选取2011-2022年我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城市流通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可以显著提升试点城市的流通竞争力,且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安慰剂及相关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可以通过促进试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降低能源消耗强度,进而推动城市流通竞争力的提升。最后,本文提出加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城市流通竞争力 准自然 产业结构升级 能源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郭戎 薛薇 +2 位作者 张俊芳 张明喜 魏世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15,54,共6页
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中央部门、示范区所在省(市)部门、示范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示范区提高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本文评价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六方面的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着重分析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 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中央部门、示范区所在省(市)部门、示范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示范区提高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本文评价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六方面的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着重分析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试点政策 创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政策评价--以中关村与东湖高新区为例(2009-2013) 被引量:36
16
作者 李燕萍 郑安琪 +1 位作者 沈晨 罗静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89,共5页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关村和东湖高新区2009年以来的46项人才政策进行定量研究,笔者发现示范区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但政策制订尚未形成"合力";政策价值突显人才队伍的综合建设,中关村已逐步按人才类型颁布专门化政策,且注重...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关村和东湖高新区2009年以来的46项人才政策进行定量研究,笔者发现示范区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但政策制订尚未形成"合力";政策价值突显人才队伍的综合建设,中关村已逐步按人才类型颁布专门化政策,且注重政策的与时俱进,而东湖高新区稍显滞后;人才激励与人才保障政策是两区优先考虑项,而对人才培养与流动政策则缺乏关注;人才政策工具呈现向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联合出击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政策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人才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三结构”模型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4
17
作者 胡树华 王松 邓恒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9-32,共4页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运行体系,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系统的"四三结构"模型,分析了其创新投入...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运行体系,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系统的"四三结构"模型,分析了其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产出,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实证对象,提出了其自主创新工程的三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区域创新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四三结构”模型 武汉东湖高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推广评估——以中关村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俊芳 张明喜 +1 位作者 薛薇 魏世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18,共6页
政策评估是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在中关村、东湖、张江示范区和合芜蚌试验区开展政策试点,鉴于试点政策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试点政策为评估对象,重点评估了其中12项已推广政策的政... 政策评估是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在中关村、东湖、张江示范区和合芜蚌试验区开展政策试点,鉴于试点政策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试点政策为评估对象,重点评估了其中12项已推广政策的政策成效,分析政策落地与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与障碍,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试点政策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评价 被引量:34
19
作者 董微微 蔡玉胜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85,共8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研究进展,从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创新产出、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创新能力指数衡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综合情况。以北京中...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研究进展,从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创新产出、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创新能力指数衡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综合情况。以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中关村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得分最高,其创新能力居于首位,上海张江排名第二、武汉东湖位列第三,天津滨海得分最低。最后在分析4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示范区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创新指数 自主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激励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顽强 金曼 张红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103,共4页
在对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激励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示范区"先行先试"优惠政策,创造性地提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激励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重大科技成果 产业化 政策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