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扁平苔藓中郎格罕氏细胞的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洁 梁自民 +2 位作者 吴尚成 徐胜美 周志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2-23,35,共3页
用抗S-100蛋白、CD45RO和CD20等抗体对33例口腔扁平苔藓病灶中郎格罕氏细胞(L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计数。结果表明LC在病变内比在正常粘膜中明显增多。国有层带状浸润的淋巴细胞中T淋... 用抗S-100蛋白、CD45RO和CD20等抗体对33例口腔扁平苔藓病灶中郎格罕氏细胞(L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计数。结果表明LC在病变内比在正常粘膜中明显增多。国有层带状浸润的淋巴细胞中T淋巴细胞占优势(98.83%),这些浸润的淋巴细胞与LC有密切关系。提示LC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在口腔扁平苔藓病变的发生、发展和持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又成为靶细胞受到T淋巴细胞的攻击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T淋巴细胞 郎格罕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慢性牙周炎龈上皮中郎格罕氏细胞的观察
2
作者 陈新明 李铁军 +3 位作者 熊世春 苏倩倩 张汉东 钱昌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用 S-100蛋白和溶菌酶抗体的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对10例正常人和20例成人慢性牙周炎龈上皮中郎格罕氏细胞进行鉴定和计数观察。结果表明:牙周炎时龈上皮中郎格罕氏细胞的数目明显高于正常龈上皮(P<0.01),且随炎症细胞浸润程度的... 本文用 S-100蛋白和溶菌酶抗体的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对10例正常人和20例成人慢性牙周炎龈上皮中郎格罕氏细胞进行鉴定和计数观察。结果表明:牙周炎时龈上皮中郎格罕氏细胞的数目明显高于正常龈上皮(P<0.01),且随炎症细胞浸润程度的加重和菌斑指数记分值的升高而增多,呈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郎格罕氏细胞 S-100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对表皮郎格罕氏细胞抗原提呈功能调节的体内外研究
3
作者 孙晶 李玉林 +1 位作者 姜日花 李一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5-737,742,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表皮郎格罕氏细胞抗原提呈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将神经节苷脂(GD1a)与表皮郎格罕氏细胞(Lc)、钥孔戚血蓝素(KLH)及T细胞克隆系HDK1混合培养后,通过ELISA的方法来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的IFNγ水平。体内利用肿瘤相关抗...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表皮郎格罕氏细胞抗原提呈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将神经节苷脂(GD1a)与表皮郎格罕氏细胞(Lc)、钥孔戚血蓝素(KLH)及T细胞克隆系HDK1混合培养后,通过ELISA的方法来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的IFNγ水平。体内利用肿瘤相关抗原(TAA)皮下注射到小鼠背部皮下,每周1次,连续3周,使小鼠致敏,第4周对小鼠进行激发试验,刺激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即将表皮郎格罕氏细胞(Lc)与神经节苷脂(GD1a)和肿瘤相关抗原(TAA)共同孵育后注射到小鼠后足掌侧,分别于注射后24和48小时测量足掌肿胀程度来评估神经节苷脂(GD1a)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作用。体内、体外试验均设定阴性对照组。结果:体外实验中神经节苷脂(GD1a)可明显抑制HDK1分泌产生IFNγ,体内试验表明神经节苷脂(GD1a)可降低小鼠足掌肿胀程度,抑制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结论:神经节苷脂(GD1a)具有抑制表皮郎格罕氏细胞抗原提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郎格罕氏细胞 抗原提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格罕氏细胞与口腔疾病
4
作者 萧燕 李秉琦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郎格罕氏细胞(LC)一般特征及功能,并讨论了LC在牙周疾病、口腔粘膜病,口腔癌症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郎格罕氏细胞 牙周病 口腔粘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格罕氏细胞在牙龈癌中的作用(38例免疫组化研究)
5
作者 万飞 汪说之 苏倩倩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2年第4期209-211,F003,共4页
本文采用S—100蛋白作LCS的标记物和溶菌酶抗体,使用PAP免疫组化技术对38例牙龈癌中的LCS进行鉴定和计数观察。结果表明LCS的数量变化、分布形式与龈癌的分化程度、角化情况有关。LCS和间质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关系密切,而与间质内浸润的... 本文采用S—100蛋白作LCS的标记物和溶菌酶抗体,使用PAP免疫组化技术对38例牙龈癌中的LCS进行鉴定和计数观察。结果表明LCS的数量变化、分布形式与龈癌的分化程度、角化情况有关。LCS和间质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关系密切,而与间质内浸润的浆细胞无关。提示LCS作为抗原传递细胞可能参与了口腔癌的局部细胞介导免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格罕氏细胞 牙龈癌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松 孙玉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轻度 组织细胞增生症 郎格罕氏细胞 全身 结节 保肝治疗 胆管引流 DB 异常 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断与鉴别诊断:附6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葳 孙嘉 刘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19-820,共2页
郎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ds cell histiocytosis,LCH)主要以郎格罕细胞浸润为特点.此细胞为良性,但生物学行为呈浸润生长,可累及骨及多个器官.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发病率极低,多数临床医师缺乏对此病的认识.现对我院1988~... 郎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ds cell histiocytosis,LCH)主要以郎格罕细胞浸润为特点.此细胞为良性,但生物学行为呈浸润生长,可累及骨及多个器官.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发病率极低,多数临床医师缺乏对此病的认识.现对我院1988~2002年收治的6例LCH患儿病史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诊断 鉴别诊断 婴幼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鼠脚掌郎格罕氏细胞作为检测口蹄疫疫苗安全性的标志
8
作者 Sprec.,E 段跃进 《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1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鼠脚掌 郎格罕氏细胞 口蹄疫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晓刚 陈旭东 +2 位作者 姜少军 陆珍凤 周晓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郎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超微病理特点,提供Birbeck颗粒来源的线索。方法:结合光镜、免疫组化及临床资料,对2例LCH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朗格罕组织细胞胞浆内可见棒状、网球拍状Birbeck颗粒,这些细胞免疫组化CD1a... 目的:探讨郎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超微病理特点,提供Birbeck颗粒来源的线索。方法:结合光镜、免疫组化及临床资料,对2例LCH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朗格罕组织细胞胞浆内可见棒状、网球拍状Birbeck颗粒,这些细胞免疫组化CD1a阳性。结论:LCH的诊断须见到典型的郎格罕氏细胞(Langerhans cell,LC)LC细胞,电镜下找到Birbeck颗粒,或CD1a(O10)阳性。Birbeck颗粒可与细胞膜相连续,细胞膜凹陷可在胞质内形成Birbeck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格组织细胞增生症 电镜 Birbeck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漪 郑传经 +3 位作者 余佳宁 李怀玉 付国杰 郭来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总结郎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根据临床表现、X线、皮疹印片、皮疹和淋巴结活检,分析26例LCH的临床资料。结果:勒雪氏病(LS)18例,韩雪柯氏综合征(HSC)4例,骨嗜酸细胞肉芽肿(EGB)4例。诊断后给予放、化疗... 目的:总结郎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根据临床表现、X线、皮疹印片、皮疹和淋巴结活检,分析26例LCH的临床资料。结果:勒雪氏病(LS)18例,韩雪柯氏综合征(HSC)4例,骨嗜酸细胞肉芽肿(EGB)4例。诊断后给予放、化疗。1例尚未治疗即死亡,1例治疗中病情加重而死亡,6例放弃治疗失访,3例治疗不久尚未好转即放弃失访,9例治疗好转出院后失访,6例完成疗程无复发。结论:重视临床表现、特征性皮疹和皮疹印片,充分认识典型X线片有助于早期诊断。LS、HSC和多发骨损害的EGB联合化疗,单发EGB手术或放疗可改善预后。长春新碱(V),足叶乙甙(E),强的松(P)联合化疗效果好,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格组织细胞增生症 皮疹印片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与肿瘤免疫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存玺 高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65-366,共2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包括淋巴树突状细胞(LDC)、指状树突状细胞(IDC)、隐蔽细胞(veiled cells),郎格罕氏细胞(LC)、间质树突状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FDC)。这类广泛分布于体内不同部位的多突起细胞,虽然其表型可能有所不...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包括淋巴树突状细胞(LDC)、指状树突状细胞(IDC)、隐蔽细胞(veiled cells),郎格罕氏细胞(LC)、间质树突状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FDC)。这类广泛分布于体内不同部位的多突起细胞,虽然其表型可能有所不同但均能在诱发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细胞系统——树突状细胞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状细胞 肿瘤免疫 间质 郎格罕氏细胞 淋巴 研究进展 体内 表型 细胞 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