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治疗火郁证中祛风药的配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忠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3期26-27,共2页
火郁证指阳气怫郁、火邪壅闭于里的病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火郁发之”,明示火郁证的治法。观历代先贤治疗火郁证的用药规律,以配伍祛风药最为广泛。盖火性升散,喜上炎而恶抑遏,火邪郁结于内,若单纯使用大剂寒凉药清降郁... 火郁证指阳气怫郁、火邪壅闭于里的病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火郁发之”,明示火郁证的治法。观历代先贤治疗火郁证的用药规律,以配伍祛风药最为广泛。盖火性升散,喜上炎而恶抑遏,火邪郁结于内,若单纯使用大剂寒凉药清降郁火,则恐寒凉冰伏邪火,凝结气机,欲清反滞,郁结不得开,火邪亦难去,且易生他变。张景岳所说“但使气得升扬,则火郁自解”,提示治疗火郁证选方用药不能限于清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证/中医药疗法 郁证/中医药疗法 祛风 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肺论治郁证刍议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承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89年第1期21-21,共1页
一、源流《素问·至真要欠论》说:“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月贲)都”的证状表现包括喘息和痞闷,本病的临床所见,往往互相影响。严重的痞闷必兼轻度的喘息,而喘息之甚者,也必感觉痞闷,虽然喘息有属肾气不纳,痞闷有属脾阳不运,... 一、源流《素问·至真要欠论》说:“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月贲)都”的证状表现包括喘息和痞闷,本病的临床所见,往往互相影响。严重的痞闷必兼轻度的喘息,而喘息之甚者,也必感觉痞闷,虽然喘息有属肾气不纳,痞闷有属脾阳不运,肝气不调,但总与肺有直接的关系。《全匮要略》中记载了火气郁肺、水饮郁肺、痰浊壅肺三个典型病例,病机多在肺脏,所以都出现(月贲)郁的症状。《伤寒论》的水、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中医药疗法 宣肺 越婢汤/治疗应用 炙甘草汤/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郁证的辨证论治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天时 胡大胜 胡大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3期33-34,共2页
郁证多因情志怫郁、气机郁滞所引起,其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外感六淫、内伤情志及饮食痰浊积滞等。笔者辨证分型治疗本病效如桴鼓,现简述如下。一、痰热阻滞型郁之为病,多处可见。若郁邪在上影响机体头部者,有偏气、血、痰、热、湿及相互... 郁证多因情志怫郁、气机郁滞所引起,其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外感六淫、内伤情志及饮食痰浊积滞等。笔者辨证分型治疗本病效如桴鼓,现简述如下。一、痰热阻滞型郁之为病,多处可见。若郁邪在上影响机体头部者,有偏气、血、痰、热、湿及相互错杂的不同,有新郁发病者,有郁久发病者,其症状表现有轻重、缓急不等。 [病例一]张××,男,57岁。1991年5月17日就诊。 7天前突然头晕,左侧偏瘫半天,送某医院住院治疗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中医药疗法 祛痰 通阳 祛淤 凉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