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单冠修复后种植体周健康的相关分析
1
作者 林芳汝 唐志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7-353,共7页
目的:追踪观察第一磨牙种植单冠修复后种植体的健康情况,评估影响种植体周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行第一磨牙种植单冠修复的82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78个负重1年以上的种植... 目的:追踪观察第一磨牙种植单冠修复后种植体的健康情况,评估影响种植体周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行第一磨牙种植单冠修复的82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78个负重1年以上的种植体,记录种植体周的探诊深度(peri-implant probing depth,PPD)、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龈乳头指数(papilla index,PI),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及X线片的测量分析,X线片分析内容包括修复体穿龈角度(restoration emergence angle,REA)、种植牙临床冠根比(clinical crown-implant ratio,cC/I)、种植牙与邻牙牙根之间的水平距离(horizontal tooth-implant distance,HTID)、邻间隙高度(contact point level,CPL)、邻间隙面积(embrasure surface area,ESA)等。结果:患者平均手术年龄为(40.2±9.5)岁(19~84岁),男性33例,女性49例,随访时间为(4.9±3.3)年(1~10年)。根据2018年的诊断标准,种植体周炎患病率在种植体水平为14.03%,患者水平为21.95%;种植体周健康率在种植体水平为19.06%,患者水平为18.29%;种植体周黏膜炎患病率在种植体水平为66.91%,患者水平为59.75%。种植体周健康组与种植体周炎组在负重1年时(基线)PPD、远中HTID、近中/远中CPL、cC/I,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SBI、mPLI、PI、近中HTID、近中/远中REA、近中/远中ES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与基线之间的差值中,PPD、近中/远中HTID、近中/远中CPL、近中/远中ESA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PPD、近中/远中HTID、近中CPL以及近中ESA随访与基线的差值,与发生种植体周炎风险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种植体周健康率仍不理想,种植体周探诊深度以及种植体与邻牙的关系(如HTID、CPL、ESA)与种植体周健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炎 口腔种植单冠修复 患病率 种植体周健康 邻间隙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