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羟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罗啉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霍燕芳 高焕瑞 朱莉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10期14-19,共6页
合成了3个新的2-(4-羟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罗啉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质谱、1 HNMR、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紫外和荧光光谱性质及生物活性。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荧光和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对双链D... 合成了3个新的2-(4-羟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罗啉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质谱、1 HNMR、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紫外和荧光光谱性质及生物活性。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荧光和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对双链DNA(AT、GC)和G-四链体DNA(Hum24)均有一定的相互作用;DNA的加入能使3个化合物的荧光发生猝灭,其中荧光猝灭程度与双链DNA(AT、GC)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可将这3个化合物开发用作荧光猝灭探针以检测双链DNA(AT、GC)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罗啉衍生物 苯并咪唑 合成 光谱 DNA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4,5-f]1,10-邻菲罗啉及其2-取代芳基衍生物的电子结构与光谱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来国 黄荣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8-606,共9页
分别采用B3LYP/6-31G(d)和CIS/6-31G(d)方法对咪唑[4,5-f]1,10-邻菲罗啉(ip)及其8种2-取代芳基衍生物的基态(S_0)和单重激发态(S_1)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并采用含时的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上述化合物的电子吸收和电子发射光谱.... 分别采用B3LYP/6-31G(d)和CIS/6-31G(d)方法对咪唑[4,5-f]1,10-邻菲罗啉(ip)及其8种2-取代芳基衍生物的基态(S_0)和单重激发态(S_1)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并采用含时的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上述化合物的电子吸收和电子发射光谱.分析了取代基对咪唑[4,5-f]1,10-邻菲罗啉的电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电离势Ip、电子亲和势E_A及电子光谱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取代基使8种取代衍生物前线分子轨道(LUMO-HOMO)能隙降低,导致其最大吸收和发射波长均发生了红移.化合物1~8的跃迁类型均为分子内电荷转移(ICT)跃迁,且1~4和5~8的电子转移方向刚好相反.溶剂对其电子光谱也有影响,振子强度增大,最大发射波长红移.另外,8种取代衍生物的电离势降低,电子亲和势增大,化合物1~4易于空穴的注入,5~8易于电子的注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罗啉衍生物 前线轨道 电子结构 电子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吡啶[3,2-a:2’,3-c]-7-氮杂-吩嗪铜(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高云燕 曹璐 +3 位作者 欧植泽 陈晨 李嫕 王雪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62-2172,共11页
合成了邻菲罗啉衍生物联吡啶[3,2-a:2',3'-c]-7-氮杂-吩嗪(dpapz)及其铜(I)配合物[Cu(dpapz)_2]PF_6,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高分辨质谱(HR ESI-MS)等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吸... 合成了邻菲罗啉衍生物联吡啶[3,2-a:2',3'-c]-7-氮杂-吩嗪(dpapz)及其铜(I)配合物[Cu(dpapz)_2]PF_6,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高分辨质谱(HR ESI-MS)等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DNA熔解温度实验和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dpapz和[Cu(dpapz)_2]PF_6与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相互作用.配体dpapz与小牛胸腺DNA(CT DNA)作用时未观察到吸收峰红移并且减色效应较小(<30%),且DNA熔解温度也上升较小(ΔT_m=7.8°C),说明dpapz以沟槽结合的方式与CT DNA相互作用.而[Cu(dpapz)_2]PF_6与CT DNA作用时,可观测到较小的吸收峰红移(2-3 nm)和较大的减色效应(>50%),同时DNA熔解温度上升较大(ΔT_m=11.1°C),表明[Cu(dpapz)_2]PF_6以静电相互作用和部分扦插的方式与DNA结合.溴乙锭(EB)荧光竞争实验和循环伏安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配体dpapz和[Cu(dpapz)_2]PF_6与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88×105和5.32×105mol·L^(-1).光照条件下,[Cu(dpapz)_2]PF_6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与dpapz相当,但产生超氧负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要弱于dpapz.活性氧猝灭实验表明,超氧负离子自由基、单重态氧和羟基自由基均参与了dpapz和[Cu(dpapz)_2]PF_6对DNA的光损伤作用.[Cu(dpapz)_2]PF_6对DNA的亲和性要高于对dpapz的,使得[Cu(dpapz)_2]PF_6对质粒DNA的光损伤效率明显强于dpap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罗啉衍生物 Cu(I)配合物 DNA光损伤 活性氧 DNA作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铕三元配合物的制备与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欢欢 徐国华 +2 位作者 韩相恩 顾玲 提云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合成了1个邻菲罗啉衍生物DmPPhen,作为第二配体,以α-噻吩三氟甲酰丙酮作为第一配体制备了1种新颖的三元稀土铕(Eu)配合物发光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核磁氢谱分析了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在常温下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结果... 合成了1个邻菲罗啉衍生物DmPPhen,作为第二配体,以α-噻吩三氟甲酰丙酮作为第一配体制备了1种新颖的三元稀土铕(Eu)配合物发光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核磁氢谱分析了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在常温下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罗啉衍生物 铕配合物 荧光性质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