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P-AES测定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作用下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及形态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曲蛟 袁星 +1 位作者 丛俏 王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74-2678,共5页
空白土壤作为质量控制样品,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进行处理土壤样品为对照,用HNO3-HF-HClO4混酸对土壤样品进行消化,运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提取处理后土壤样品中Mo,Pb,As,Hg,Cr,Cd,Zn,Cu,Ni的全量以及酸可提取态... 空白土壤作为质量控制样品,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进行处理土壤样品为对照,用HNO3-HF-HClO4混酸对土壤样品进行消化,运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提取处理后土壤样品中Mo,Pb,As,Hg,Cr,Cd,Zn,Cu,Ni的全量以及酸可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三种化学形态的含量。获知不同p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对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及形态转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Pb和Zn外,投加不同pH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对土壤中重金属全量的消解和测定有促进作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对土壤中Cr,Cu,Hg,Pb的酸可提取态、对土壤中As,Hg,Pb,Zn的氧化结合态、对土壤中As和Hg的有机结合态的转化有促进作用。在pH 5.8时,Cu和Hg的酸可提取态的含量最大值分别为2.180和0.632 mg.kg-1;在pH 6.2时,Pb的氧化结合态的含量最大值为27.792 mg.kg-1;在pH 6.0时,Hg的有机结合态含量最大值为4.715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 缓冲溶液 重金属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漂桉木氢氧化钠-蒽醌浆的臭氧漂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其超 杨桂花 +4 位作者 张凯 张伟 邱小艳 刘泽华 陈嘉川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3,共9页
采用氢氧化钠-蒽醌法制备桉木化学浆,经氧脱木质素处理后,对其进行臭氧漂白工艺研究。探讨了臭氧漂白过程中,温度、臭氧浓度、保护剂类型及用量(相对于绝干浆质量)对纸浆漂白及成纸后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初步得到较优的漂白工艺参数。... 采用氢氧化钠-蒽醌法制备桉木化学浆,经氧脱木质素处理后,对其进行臭氧漂白工艺研究。探讨了臭氧漂白过程中,温度、臭氧浓度、保护剂类型及用量(相对于绝干浆质量)对纸浆漂白及成纸后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初步得到较优的漂白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漂白温度10℃、臭氧浓度80 g/Nm^(3)、草酸用量1.0%时,纸浆白度可达72.8%,黏度678 mL/g,Kappa值4.18,成纸后纸张抗张指数78.9 N·m/g,耐破指数4.99 kPa·m^(2)/g,撕裂指数5.96 mN·m^(2)/g,耐折度38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蒽醌法 桉木化学浆 臭氧 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尿素-氧化锌体系制备抗油抗菌纸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焦丽 马金霞 戴红旗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9,共7页
使用氢氧化钠-尿素-氧化锌水溶液选择性溶解滤纸纤维,以制备自增强的抗油抗菌纸。探讨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纸张强度性能和抗油性能的影响,同时评价了制备的抗油抗菌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杆菌的抗菌性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使用氢氧化钠-尿素-氧化锌水溶液选择性溶解滤纸纤维,以制备自增强的抗油抗菌纸。探讨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纸张强度性能和抗油性能的影响,同时评价了制备的抗油抗菌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杆菌的抗菌性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纸张结构进行表征,同时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了纸张中氧化锌的含量。结果表明,滤纸经过处理后,纸张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均提高2倍,在24 h内能够完全阻止油脂渗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同时纸张中氧化锌含量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范围,此法制备的抗油抗菌高强度纸张具有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尿素-氧化锌溶解体系 抗油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氧化钠提高焙烧-氰化法银浸出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薛光 《有色冶炼》 2002年第5期19-21,66,共4页
介绍了一种提高焙烧-氰化法银回收率的新工艺。在金精矿焙烧时加入氢氧化钠,可有效提高焙烧-氰化法银的浸出率。对不同类型含铜金精矿进行工业化验证,银的浸出率可提高30%以上,且不影响制酸和金、银的回收。
关键词 金精矿 氢氧化钠 焙烧预处理 焙烧-氰化 银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浓度铝酸钠-氢氧化钠废液中脱除铝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孙全庆 许根福 朱保成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研究了用拜耳工艺从高浓度铝酸钠-氢氧化钠废液中以生成Al(OH)3晶体形式脱除部分铝。试验结果表明:拜耳法种分工艺可以满足除铝要求,处理后的废液可返回利用;在适宜的降温制度下,以反应生成的Al(OH)3晶体作晶种,随循环次数增加,反应时... 研究了用拜耳工艺从高浓度铝酸钠-氢氧化钠废液中以生成Al(OH)3晶体形式脱除部分铝。试验结果表明:拜耳法种分工艺可以满足除铝要求,处理后的废液可返回利用;在适宜的降温制度下,以反应生成的Al(OH)3晶体作晶种,随循环次数增加,反应时间逐渐延长,表明所用晶种活性逐渐下降。以细粒Al(OH)3晶体作晶种可以更有效地从溶液中脱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氢氧化钠废液 拜耳法种分工艺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锌-镍合金镀液中氢氧化钠的分析方法
6
作者 郭崇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2-43,共2页
改进了碱性锌-镍合金镀液中氢氧化钠的分析方法。用麝香草酚酞代替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氢氧化钠,可以消除镀液中三乙醇胺等络合剂对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本法相对平均偏差为0.24%。方法简单而准确,优于传统方法。
关键词 -镍合金 镀液 氢氧化钠 麝香草酚酞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提高高得率浆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翠翠 翟睿 +2 位作者 宋冰 颜明 周小凡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浆浓、用碱量、浸渍时间和冷冻时间的单因素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对阔叶木漂白热磨机械浆成纸强度的影响。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浆浓15%、用碱量8%、浸渍时间15 min、冷冻时间60 min(-10℃);在该条件下,与原浆相比,处... 通过浆浓、用碱量、浸渍时间和冷冻时间的单因素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对阔叶木漂白热磨机械浆成纸强度的影响。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浆浓15%、用碱量8%、浸渍时间15 min、冷冻时间60 min(-10℃);在该条件下,与原浆相比,处理后浆料的成纸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均可提高近60%,但松厚度有所降低,耐折度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 阔叶木漂白热磨机械浆 纸张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高温处理对桉木枝桠材纤维酶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翟睿 张学金 周小凡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5-40,共6页
本研究利用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氢氧化钠∶尿素∶去离子水=6∶4∶90,质量比)在高温条件下处理桉木枝桠材纤维以求改善其酶解(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纤维二糖酶的混合酶)性能。酶解工艺条件为:纤维绝干质量2 g、酶解浓度5%、底物酶用量(... 本研究利用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氢氧化钠∶尿素∶去离子水=6∶4∶90,质量比)在高温条件下处理桉木枝桠材纤维以求改善其酶解(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纤维二糖酶的混合酶)性能。酶解工艺条件为:纤维绝干质量2 g、酶解浓度5%、底物酶用量(以纤维素酶活计)10 FPU/g、酶解转速150 r/min、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72 h,利用单因素实验探究最佳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在用碱量(以氢氧化钠计)11%、处理温度140℃、保温时间50 min的条件下,该体系对桉木枝桠材纤维酶解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佳。在最佳条件下,纤维中苯-醇抽出物、木质素和综纤维素的脱除率分别为64.59%、56.45%和15.20%,同时处理后纤维中酶解总糖含量和总糖转化率分别为50.9%和81.18%,与经热水处理后纤维的上述两项指标相比分别提高了约1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 高温 桉木枝桠材 酶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IR分析氢氧化钠对水及离子液体/水体系氢键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倪柳芳 余璟 +4 位作者 汪心娉 王俊 曹小霞 曹石林 马晓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06-3110,共5页
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分析NaOH对水及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酯离子液体水溶液(EmimAc/水)氢键网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OH的加入会影响水分子的氢键对称性和类型,对称性氢键谱带Ⅰ(3218 cm^(-1))和Ⅱ(3375 cm^(-1))随着NaO... 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分析NaOH对水及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酯离子液体水溶液(EmimAc/水)氢键网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OH的加入会影响水分子的氢键对称性和类型,对称性氢键谱带Ⅰ(3218 cm^(-1))和Ⅱ(3375 cm^(-1))随着NaOH浓度的提高而降低。NaOH使水溶液氢键发生极化,产生连续吸收带,连续吸收带随着NaOH浓度的提高而增强。水对EmimAc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均有影响。水分子的OH和EmimAc的COO-产生强的相互作用,在3400~3200 cm^(-1)产生宽的吸收谱带;而水分子的质子和COO-作用使得C=O吸收谱带红移。水的加入使得EmimAc指纹区的谱带蓝移或吸收强度下降,表明水可以破坏EmimAc原有的氢键网络,形成“阴离子…HOH…阴离子”团簇,减弱了离子液体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NaOH替代水与EmimAc混合,ATR-IR谱图的变化并不显著,主要表现在谱带的吸收强度上。与EmimAc/水相比,EmimAc/NaOH水溶液的ATR-IR谱的吸收强度更高,表明NaOH水溶液对EmimAc氢键网络的破坏不如水显著。由此可见,可利用EmimAc/NaOH体系降低离子液体体系黏度,并且降低离子液体使用成本,对木质纤维原料预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酯 氢氧化钠溶液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镍合金镀液中锌、镍、氢氧化钠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凡济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5期45-47,共3页
锌的测定方法,用抗坏血酸还原三价铁离子,再加入氰化物掩蔽Fe2+、Zn2+、N i2+、Cu2+等,而锌氰配位化合物不稳定,加甲醛即被解蔽,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N aOH的测定,用中和滴定法完成。镍是用比色分析法,在碱性溶液中,当有氧化剂... 锌的测定方法,用抗坏血酸还原三价铁离子,再加入氰化物掩蔽Fe2+、Zn2+、N i2+、Cu2+等,而锌氰配位化合物不稳定,加甲醛即被解蔽,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N aOH的测定,用中和滴定法完成。镍是用比色分析法,在碱性溶液中,当有氧化剂存在时,利用镍与丁二酮肟不产生沉淀而形成酒红色化合物的特性,以吸光光度法测定镍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合金镀液 氢氧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尿素法测定烟草木质素预处理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臧福坤 李新生 严新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6期91-93,96,共4页
[目的]优化氢氧化钠-尿素法(NU法)测定烟草木质素含量的预处理方法。[方法]分别用中性洗涤剂和氢氧化钠-尿素溶液对烟梗、烟叶碎片(烟片)、烟叶碎末(烟末)进行预处理,分析比较了2种溶液对干扰物的去除效果,并对2种预处理方法下NU法的测... [目的]优化氢氧化钠-尿素法(NU法)测定烟草木质素含量的预处理方法。[方法]分别用中性洗涤剂和氢氧化钠-尿素溶液对烟梗、烟叶碎片(烟片)、烟叶碎末(烟末)进行预处理,分析比较了2种溶液对干扰物的去除效果,并对2种预处理方法下NU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中性洗涤剂对烟梗、烟片、烟末的干扰物去除率近80%,比氢氧化钠-尿素溶液提高13%~16%;在中性洗涤预处理方法下,NU法测得3种烟草样品的木质素含量大小关系为烟梗>烟片>烟末,与氢氧化钠-尿素预处理下的测定结果恰恰相反;预处理方法优化后NU法的精密度为2.03%,满足检测需求。[结论]研究可为烟草木质素含量测定的预处理方法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尿素法 烟草木质素 预处理方法优化 中性洗涤剂 氢氧化钠-尿素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评双表组合研发及其嵌入科学探究教学的案例研究——以“探究氢氧化钠变质”复习课为例
12
作者 胡晴霞 周大燕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2-47,共6页
把“导-评双表组合”嵌入科学探究教学,能使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实现教学效果增值。以初中化学“探究氢氧化钠变质”复习课为例,介绍“导-评双表组合”如何编制、如何嵌入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期间组织学生开展... 把“导-评双表组合”嵌入科学探究教学,能使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实现教学效果增值。以初中化学“探究氢氧化钠变质”复习课为例,介绍“导-评双表组合”如何编制、如何嵌入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方案设计、合理猜想、含量测定、误差分析等实验,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评价 -评双表组合 评价量表 科学探究教学 氢氧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甲醇法对涤氨织物定量分析
13
作者 赵凤鑫 张美玉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88,共3页
根据涤纶和氨纶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中溶解性能的差异,文中用氢氧化钠-甲醇法对涤氨织物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改变温度和时间优化了最佳溶解工艺,并与传统手工拆分法对比,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验证氢氧化钠-甲醇法定量分析涤氨的可... 根据涤纶和氨纶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中溶解性能的差异,文中用氢氧化钠-甲醇法对涤氨织物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改变温度和时间优化了最佳溶解工艺,并与传统手工拆分法对比,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验证氢氧化钠-甲醇法定量分析涤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对涤氨织物定量分析最佳条件为:10%氢氧化钠-甲醇溶液,70℃水浴震荡15 min,涤纶不仅能完全溶解,且修正后的氨纶含量与手工拆分法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甲醇法 涤氨织物 定量分析 手工拆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取代2-吡喃酮-3-甲酸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传清 寇高翔 +3 位作者 邵先钊 季晓晖 季建伟 张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1-1416,共6页
吡喃酮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同时,许多吡喃酮类化合物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到医药,农药的合成中。本论文以氢氧化钠为碱,2-二乙硫基亚甲基乙酰乙酰苯胺和丙二腈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多取代2-吡喃酮-3-... 吡喃酮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同时,许多吡喃酮类化合物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到医药,农药的合成中。本论文以氢氧化钠为碱,2-二乙硫基亚甲基乙酰乙酰苯胺和丙二腈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多取代2-吡喃酮-3-甲酸,通过核磁共振、质谱分析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该反应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该合成方法条件温和、操作安全、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乙酰苯胺 2-吡喃酮-3-甲酸 氢氧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偶氮苯类化合物的新法合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宇芳 刘博 +4 位作者 董振明 金硕 梁彩云 朱瑞涛 鲁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96-2399,共4页
报道了一种合成氧化偶氮苯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即在含有β-环糊精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芳香硝基化合物可被较高选择性地还原为相应的氧化偶氮苯类化合物.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且环境友好.
关键词 芳香硝基化合物 氢氧化钠 Β-环糊精 氧化偶氮苯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水体总氮 被引量:22
16
作者 胡雪峰 沈铭能 许世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1,共2页
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所用消化剂 K2 S2 O8在 2 2 0 nm处有很强的吸收峰 ,在消解过程中应确保其分解完全 ,否则即使其只有总量 1%的残余 ,仍足以构成对比色测定的严重干扰。 Na OH溶液在 2 2 0 nm处也有吸光度 ,但加盐酸中... 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所用消化剂 K2 S2 O8在 2 2 0 nm处有很强的吸收峰 ,在消解过程中应确保其分解完全 ,否则即使其只有总量 1%的残余 ,仍足以构成对比色测定的严重干扰。 Na OH溶液在 2 2 0 nm处也有吸光度 ,但加盐酸中和后即减弱。消煮液的残余碱度对比色的干扰也可以同法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过硫酸钾 氢氧化钠 220纳米 水体总氮 水质监测 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γ-Fe_2O_3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茂琼 项金钟 +4 位作者 胡永茂 方静华 陈光学 李建荣 吴兴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83-84,71,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了纯的纳米级γ-Fe_2O_3,并研究了其热稳定性。XRD结果表明,γ-Fe_2O_3在500℃温度下烧结后仍为γ-Fe_2O_3相,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晶型逐渐由γ相转变为α相;当烧结温度达到900℃时,γ-Fe_2O_3基本上全部... 用溶胶-凝胶法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了纯的纳米级γ-Fe_2O_3,并研究了其热稳定性。XRD结果表明,γ-Fe_2O_3在500℃温度下烧结后仍为γ-Fe_2O_3相,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晶型逐渐由γ相转变为α相;当烧结温度达到900℃时,γ-Fe_2O_3基本上全部转化为α-Fe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溶胶-凝胶法 纳米Γ-FE2O3 氢氧化钠 氧化二铁 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溶解贵金属-硼焊料中硼的酸分解及其测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利亚 周建 +7 位作者 李楷中 陈登权 安中庆 王应进 金娅秋 管有祥 李光俐 刘泽光 《贵金属》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0-47,共8页
建立了甘露醇选择性析出硼酸中与B(Ⅲ)等量的H+和pH-NaOH滴定B(Ⅲ)的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难溶解贵金属-硼焊料中B的酸分解及其含量测定的条件。简述了H2SO4用量与Na盐量的关系及其对滴定的影响。比较了pH电极与指示剂对指示滴定终点的... 建立了甘露醇选择性析出硼酸中与B(Ⅲ)等量的H+和pH-NaOH滴定B(Ⅲ)的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难溶解贵金属-硼焊料中B的酸分解及其含量测定的条件。简述了H2SO4用量与Na盐量的关系及其对滴定的影响。比较了pH电极与指示剂对指示滴定终点的影响。讨论了提高测定B(Ⅲ)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条件。结果表明:采用自制简易回流装置,HNO3-H2SO4能完全分解样品中的B,并可避免B(Ⅲ)的挥发损失。于≤2.0mLH2SO4的滴定介质中,近终点NaOH微滴定和pH电极指示终点的方法,提高了滴定终点的敏锐度、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方法特点:分解完全,选择性好,准确度(测定2.00~12.00mg B,相对误差≤±0.50%)和精密度(测定4% B,相对平均误差-0.74%^+0.99%、相对标准偏差0.64%)高,操作简便,适用性强。已应用于B质量分数为1%~12%的难溶贵金属-硼焊料等样品中B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酸分解 pH-氢氧化钠滴定法 难溶贵金属-硼焊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和脑脊液中利多卡因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尉志文 贠克明 +6 位作者 张楠 贺文艳 安健康 高丽波 陈跃华 吴燕滨 牛建国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建立血液和脑脊液中利多卡因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血液或脑脊液盐酸酸化后,氢氧化钠碱化(pH=9),乙醚提取,氮气流下挥干,乙醇定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86,58,72,87),定性、定量检... 目的建立血液和脑脊液中利多卡因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血液或脑脊液盐酸酸化后,氢氧化钠碱化(pH=9),乙醚提取,氮气流下挥干,乙醇定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86,58,72,87),定性、定量检测血液和脑脊液中利多卡因。结果血液和脑脊液中利多卡因的线性范围为1.0~60.0μg·mL-1(r=0.9999),检出限为0.02μg·mL-1(S/N=3),加样回收率为85%~103%,麻醉致死犬血液和脑脊液中检出利多卡因,结果满意。结论该法选择性好,干扰少,灵敏,准确,可用于生物体液中利多卡因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脑脊液 血液 检测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定量检测方法 加样回收率 氢氧化钠 监测模式 选择离子 线性范围 麻醉致死 生物体液 定性 检出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敞开酸溶和偏硼酸锂碱熔ICP-MS法测定多金属矿中的稀土元素及铌钽锆铪 被引量:36
20
作者 门倩妮 沈平 +1 位作者 甘黎明 冯博鑫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7,共9页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稀土及难熔元素,混合酸敞开酸溶法和碱熔融法是两种主要的溶样方法。但地质样品组分复杂,元素之间存在相互共生的现象,对于特殊元素、特殊样品用传统酸溶法会造成部分元素消解不完全,...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稀土及难熔元素,混合酸敞开酸溶法和碱熔融法是两种主要的溶样方法。但地质样品组分复杂,元素之间存在相互共生的现象,对于特殊元素、特殊样品用传统酸溶法会造成部分元素消解不完全,使测定结果不准确;而碱熔法的操作过程繁琐,且溶液盐度高,易产生基体干扰和堵塞仪器进样系统。本文改进了传统四酸和五酸体系,采用氢氟酸-硝酸-硫酸敞开酸溶体系,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制作标准曲线测定15种稀土元素,方法准确度(ΔlgC)为0.001~0.027。同时改进了偏硼酸锂碱熔法,样品用偏硼酸锂碱熔提取,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溶液至碱性条件,所测元素与偏硼酸锂共沉淀后过滤分离熔剂,再用硝酸复溶测定15种稀土元素及铌钽锆铪。两种溶样方法的测定值与认定值的相对误差为1.09%~9.30%。将混合酸敞开酸溶法测定稀土元素、偏硼酸锂碱熔法测定铌钽锆铪的结果与其他实验室密闭酸溶法相比,两组数据的相对偏差为0.13%~15.32%。本实验表明,混合酸敞开酸溶法适用于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偏硼酸锂碱熔法不仅适用于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及铌钽锆铪,也适用于测定如古老高压变质岩石及铝含量高的样品中的铌钽锆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稀土元素 氢氟酸-硝酸-硫酸敞开酸溶 偏硼酸锂碱熔 氢氧化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