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路雨 李瑶 +6 位作者 胡赢丹 李秋林 赵云 邹鉴 刘潇童 杨旭 李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1-368,共8页
为研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以白藜芦醇(Res)作为保护剂,将42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1.5,15,150mg/(kg?d)DIDP组、20mg/(kg?d)Res组、150mg/(kg?d)DIDP+20mg/(kg?... 为研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以白藜芦醇(Res)作为保护剂,将42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1.5,15,150mg/(kg?d)DIDP组、20mg/(kg?d)Res组、150mg/(kg?d)DIDP+20mg/(kg?d)Res组.连续灌胃染毒9d,期间同时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第10d将小鼠处死,取出脑组织,检测活性氧簇(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并对小鼠海马体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显示,15,150mg/(kg?d)DIDP染毒可导致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可诱发脑组织产生氧化应激,并促进炎症因子释放,而Res能有效减弱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由上可得,DIDP致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可能与其引起的脑组织中海马体的氧化损伤有关,同时Res可能通过降低DIDP引起的氧化应激进而减轻其对小鼠造成的学习记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 学习记忆 氧化损伤 白藜芦醇 MORRIS水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毛细管柱的制备及其对甲酚二甲酚异构体的分离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名浪 秦金平 +1 位作者 李亚琴 董飞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45,89,共5页
采用自制的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IDP)毛细管柱对甲酚、二甲酚异构体进行分离和分析.考察多种脱活剂和复配固定液对DIIDP毛细管柱制备的影响,并研究DIIDP含量和柱温对酚类异构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邻苯二甲酸乙二醇聚酯脱... 采用自制的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IDP)毛细管柱对甲酚、二甲酚异构体进行分离和分析.考察多种脱活剂和复配固定液对DIIDP毛细管柱制备的影响,并研究DIIDP含量和柱温对酚类异构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邻苯二甲酸乙二醇聚酯脱活剂成功研制出0.25 mm×30 m×0.2 μm DIIDP色谱柱,在120 ℃时,对甲酚、二甲酚异构体的分离效果较好,每米理论板数为2 800(邻甲酚),最高使用温度为130℃.复配分析表明:采用SE-54固定液与质量分数20% DIIDP的二氯甲烷溶液复配制备的毛细管柱分离效果最好,在柱温为130℃时,能将甲酚、二甲酚异构体完全分离,每米理论板数可达3 600以上(邻甲酚),最高使用温度可达到140~ 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色谱柱 邻苯二甲酸 甲酚 甲酚 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致小鼠肺组织氧化损伤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也 李崇尧 +6 位作者 刘蕾 杨湘梅 向先兰 宋鹏 武阳 晏彪 马萍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2-249,共8页
探究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isodecyl phthalate,DIDP)对小鼠肺组织的氧化损伤。以BALB/c小鼠为受试动物,随机分为7组,包括1个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4个DIDP染毒组(0.15,1.5,15,150 mg·kg^(-1))、1个维生素E(100 mg·kg^(-1))... 探究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isodecyl phthalate,DIDP)对小鼠肺组织的氧化损伤。以BALB/c小鼠为受试动物,随机分为7组,包括1个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4个DIDP染毒组(0.15,1.5,15,150 mg·kg^(-1))、1个维生素E(100 mg·kg^(-1))组和1个高剂量DIDP(150 mg·kg^(-1))加维生素E(100 mg·kg^(-1))组,灌胃染毒14 d。处死小鼠,制备肺组织匀浆样品,以化学荧光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以分光光度试剂盒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以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以酶联免疫吸附(EILSA)试剂盒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的含量,同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与荧光染色结果。随着DIDP染毒剂量的升高,肺组织的ROS、MDA、8-OHdG含量逐渐上升,GSH含量逐渐降低,各指标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染毒剂量为15 mg·kg^(-1)时,ROS、GSH、8-OHdG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染毒剂量为150 mg·kg^(-1)时,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小鼠肺组织H&E染色和荧光染色观察结果表明,随着DIDP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肺细胞的病理损伤越严重。与150 mg·kg^(-1)DIDP剂量组比较,150 mg·kg^(-1)DIDP+维生素E组的ROS、MDA和8-OHdG含量均有下降,GSH含量上升(P <0.05,P <0.01);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以上结果说明,较高剂量(≥15 mg·kg^(-1))的DIDP能造成小鼠肺组织的氧化损伤,维生素E对其损伤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 活性氧 还原型谷胱甘肽 8-羟基脱氧鸟苷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食品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祖翔 蒋俊 +3 位作者 杨霁 李平 赵云霞 孙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1-555,共5页
建立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已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苄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试样用... 建立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已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苄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试样用正己烷∶甲基叔丁基醚∶乙腈(体积比为50∶45∶5)提取并冷冻离心去除脂肪,收集溶剂层并挥干,加入0.5g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并用2mL乙腈溶液混匀,冷冻离心后过膜备用。优化分离与检测的最佳条件,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ESI+)模式和多离子反应监控(MRM)模式,外标法进行定量。该方法中DBP、BBP、DEHP、DNOP在0.1~3.0mg/L之间,DINP和DIDP在1.0~30.0mg/L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5;检测限分别为:DBP 0.02mg/L,BBP、DEHP和DNOP 0.005mg/L,DINP和DIDP 0.10mg/L。在添加水平为0.2、0.5、1.0mg/kg时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范围符合食品检测要求。该方法简便、灵敏、精确,适用于检测食品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邻苯二甲酸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 邻苯二甲酸 邻苯二甲酸正辛 邻苯二甲酸异壬 邻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虫酰胺15%乳油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毕富春 韩冰 +3 位作者 王文涛 翟立红 郭奎英 卢亮亮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5期41-43,共3页
研究了用大孔径毛细管柱定量分析唑虫酰胺方法。色谱条件如下:DB-115m×0.53×0.5μm。柱温215℃,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250℃,载气N2 13mL/min。邻苯二甲酸二癸酯作内标物。本方法在0.625~7.5μg质量的进样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 研究了用大孔径毛细管柱定量分析唑虫酰胺方法。色谱条件如下:DB-115m×0.53×0.5μm。柱温215℃,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250℃,载气N2 13mL/min。邻苯二甲酸二癸酯作内标物。本方法在0.625~7.5μg质量的进样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相关系数(R)0.999 8唑虫酰胺分析的回收率为9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虫酰胺 邻苯二甲酸二癸酯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DP通过线粒体-Caspase途径诱导昆明小鼠肝脏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瑶 路雨 +3 位作者 胡赢丹 李秋林 赵云 李睿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57-1964,共8页
为探究DIDP(Di-iso-decyl phthalate,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对肝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选用Res(resveratrol,白藜芦醇)为抗氧化剂,分别设置对照组,0. 15、1. 5、15、150 mg/(kg·d)DIDP组,Res组,150 mg/(k... 为探究DIDP(Di-iso-decyl phthalate,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对肝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选用Res(resveratrol,白藜芦醇)为抗氧化剂,分别设置对照组,0. 15、1. 5、15、150 mg/(kg·d)DIDP组,Res组,150 mg/(kg·d)DIDP+Res组,灌胃染毒9 d后,对小鼠肝脏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并检测ROS(reactive oxygen,活性氧)、GSH(glutathione,谷胱甘肽)、MDA(malondialdehyde,丙二醛)、Cyt-C(cytochromec,细胞色素C)、Caspase-3和血清中的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5、150 mg/(kg·d)DIDP组小鼠血清中ALT含量极显著上升(P<0. 01);HE染色结果显示,15、150 mg/(kg·d)DIDP组小鼠出现肝细胞水肿、肝索紊乱、肝窦以及肝中央静脉扩张等现象;15、150 mg/(kg·d)DIDP组小鼠肝脏ROS含量显著上升(P<0. 05),GSH含量显著下降(P<0. 05),150 mg/(kg·d)DIDP组小鼠肝脏MDA含量极显著上升(P<0. 01);1. 5、15、150 mg/(kg·d) DIDP组小鼠肝脏中c (Cyt-C)极显著上升(P <0. 01);15、150 mg/(kg·d) DIDP组小鼠肝脏中Caspase-3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 01). DIDP染毒剂量的增加对肝脏的各种损伤程度呈上升趋势,Res可减轻上述DIDP对肝脏造成的各种损伤.研究显示,15、150 mg/(kg·d)DIDP可诱导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水平上升,进而造成线粒体损伤,导致细胞凋亡,造成肝功能受损,因此,线粒体-Caspase途径可能是DIDP诱导肝脏损伤的潜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 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细胞凋亡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DP和DINP暴露对小鼠的免疫毒性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曹昕伟 刘潇童 +4 位作者 范宏成 黄鑫 郭彦彦 沈世萍 丁书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0-744,共5页
为了探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联合暴露对小鼠免疫系统毒性有无协同作用,实验采用56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用同种浓度(200mg/kg)不同质量配比的DIDP和DINP混合药剂对小鼠进行灌胃,染... 为了探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联合暴露对小鼠免疫系统毒性有无协同作用,实验采用56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用同种浓度(200mg/kg)不同质量配比的DIDP和DINP混合药剂对小鼠进行灌胃,染毒暴露周期为28d.染毒结束后,取耳组织,测定耳肿指数和双耳重量差;取耳组织和血清,检测生物因子IgE,IFN-γ,IL-4等.实验结果显示,DIDP与DINP联合口腔暴露使小鼠皮肤炎症明显加剧(P<0.01),且随着DINP质量比例增大,免疫毒性逐渐增强.这表明,DIDP和DINP联合暴露,对小鼠有免疫系统毒性作用.但是,联合暴露时,各指标均是呈递增或递减趋势,并未出现以某种比例混合时加强或减弱免疫毒性作用的现象.这表明,DIDP和DINP联合暴露时并未有拮抗或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 邻苯二甲酸异壬 免疫毒性作用 口腔暴露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剂DIDP对肝脏氧化应激损伤及VitE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崇尧 陈莹莹 +4 位作者 宋鹏 雷璠 武阳 晏彪 马萍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0-178,共9页
研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ecyl phthalate, DIDP)致雄性小鼠肝损伤作用及其机理。以雄性BALB/c小鼠为受试动物,随机分为7组,包括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4个DIDP染毒组(0.15、1.5、15和150 mg·kg-1)、维生素E(vitamin E, Vi... 研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ecyl phthalate, DIDP)致雄性小鼠肝损伤作用及其机理。以雄性BALB/c小鼠为受试动物,随机分为7组,包括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4个DIDP染毒组(0.15、1.5、15和150 mg·kg-1)、维生素E(vitamin E, VitE)(100 mg·kg-1)处理组和DIDP+维生素E处理组(150 mg·kg-1DIDP+100 mg·kg-1VitE),连续灌胃14 d。以肝组织匀浆测定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细胞凋亡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ic proteinase 3, Caspase-3)水平。采用动物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白蛋白(albumin, ALB)水平,并同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与荧光染色结果。随着DIDP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肝组织ROS、MDA和Caspase-3含量逐渐上升,血清ALT和AST水平也逐渐上升,GSH含量逐渐降低,血清ALB水平也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VitE处理组ROS、MDA和Caspase-3含量相应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也相应降低,GSH含量逐渐上升,血清ALB水平也相应上升。小鼠肝组织形态观察结果表明,随着DIDP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较高剂量(≥15 mg·kg-1)的DIDP能造成小鼠的肝脏损伤与细胞凋亡,抗氧化剂VitE可使肝脏损伤与细胞凋亡减轻,对小鼠肝组织起保护作用,说明氧化应激介导了DIDP对机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 活性氧 还原型谷胱甘肽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