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邱华栋小说的叙事结构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培显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4,共5页
借鉴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可以解析邱华栋小说整体的结构形态及其内在运作规律。其小说多以现代大都会的边缘青年及其寻梦追求为关注对象,叙事展开大致包括某种逻辑顺序基本相同的66种"陈述"以及11种"序列&quo...
借鉴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可以解析邱华栋小说整体的结构形态及其内在运作规律。其小说多以现代大都会的边缘青年及其寻梦追求为关注对象,叙事展开大致包括某种逻辑顺序基本相同的66种"陈述"以及11种"序列",这也是其小说的"抽象结构"的外化。这种抽象结构又是主人公形象群体的心路历程和命运轨迹的对应呈现。由此可以进一步揭示出作家个性化的叙事话语和认知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华栋小说
抽象结构
心灵轨迹
叙事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出走:无法抵达的返源之旅——邱华栋小说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世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12,共6页
有别于八十年代的群体写作现象,九十年代是个个人写作的时代。尽管仍有诸如“新生代”“晚生代”之类的命名,但是被归纳在这面旗帜下的作家,他们之间已无多大的共同相似处(也许年龄是个例外)。某种意义上,个人写作的兴起意味着文学真...
有别于八十年代的群体写作现象,九十年代是个个人写作的时代。尽管仍有诸如“新生代”“晚生代”之类的命名,但是被归纳在这面旗帜下的作家,他们之间已无多大的共同相似处(也许年龄是个例外)。某种意义上,个人写作的兴起意味着文学真正接近了自在自为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华栋小说
角色规范
真实性
环境戏剧
本真存在
个人写作
后理想主义
持证人
海德格尔
张承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念的扩张与生命的荒原──关于邱华栋小说负值层面的思考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钧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5-120,共6页
邱华栋的小说是一曲曲当下都市生活状态下的生命挽歌,浪漫而又感伤。读他的小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即现代生存的挤压使得人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生命被钳制,生命在恐惧、烦恼和焦灼中逃亡这,无疑已构成了他的小说的显赫主题。这...
邱华栋的小说是一曲曲当下都市生活状态下的生命挽歌,浪漫而又感伤。读他的小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即现代生存的挤压使得人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生命被钳制,生命在恐惧、烦恼和焦灼中逃亡这,无疑已构成了他的小说的显赫主题。这种主题对于新生代小说家们来讲并不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华栋小说
新生代
小说
非理性
海明威
理念主义
张承志
小说
写作
客观化
商业主义
限制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邱华栋小说的乌托邦情杯
被引量:
1
4
作者
夏德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4-45,共2页
在当下的小说界,最有声势的似有两个群体,一个是晚生代(有的称之为新生代)作家群,另一个是造成现实主义新的冲击波的作家群.凤群和洪治纲先生在《乌托邦的背离与写实的困顿》一文中,把邱华栋归入晚生代.在这两位作者看来,晚生代的作家...
在当下的小说界,最有声势的似有两个群体,一个是晚生代(有的称之为新生代)作家群,另一个是造成现实主义新的冲击波的作家群.凤群和洪治纲先生在《乌托邦的背离与写实的困顿》一文中,把邱华栋归入晚生代.在这两位作者看来,晚生代的作家是背离乌托邦的,他们把话语进一步投向现实生存形态,以绝对认同的方式再现、复制庸常的现实人生,甚至首肯、鼓噪那些为实利而东奔西走的都市平民的价值形态.作为创作主体自身,他们普遍地放弃“知识精英”这一理想化的社会角色,撤离了自我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中坚分子的生存区域.而乌托邦是一种理想,它的意义不在于能否实现,而在于它与现实的对立,在于它对现实的批判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邱华栋小说
晚生代
环境戏剧
现实主义
创作主体
社会意识形态
现实人生
社会角色
新写实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史流转与人心迁变:城市发展史视域下的邱华栋小说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辰龙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5,共7页
邱华栋的城市小说将笔触深入到都市各个角落,向来以题材内容多样、情节故事丰富、人物谱系纷繁等特征为人所称道。他的作品对应着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史的诸多特征,例如消费社会的生成、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盛行、泛娱乐化对公共...
邱华栋的城市小说将笔触深入到都市各个角落,向来以题材内容多样、情节故事丰富、人物谱系纷繁等特征为人所称道。他的作品对应着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史的诸多特征,例如消费社会的生成、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盛行、泛娱乐化对公共空间的入侵、城乡发展差异的深化,等等。邱华栋以符号化的人物、实践异行的人物与中产阶层等形象谱系为焦点与线索,触及了新世纪前后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的重要层面。邱华栋的城市小说记录了城市空间层次的流转,同时也洞察了城市生活的流动下城市人隐秘心思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华栋小说
符号化
异行
中产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邱华栋小说的叙事结构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培显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4,共5页
文摘
借鉴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可以解析邱华栋小说整体的结构形态及其内在运作规律。其小说多以现代大都会的边缘青年及其寻梦追求为关注对象,叙事展开大致包括某种逻辑顺序基本相同的66种"陈述"以及11种"序列",这也是其小说的"抽象结构"的外化。这种抽象结构又是主人公形象群体的心路历程和命运轨迹的对应呈现。由此可以进一步揭示出作家个性化的叙事话语和认知范式。
关键词
邱华栋小说
抽象结构
心灵轨迹
叙事话语
Keywords
Qiu Hua - dong's Novels
abstract structure
spiritual life
narrative language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出走:无法抵达的返源之旅——邱华栋小说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世城
机构
南京大学 博士生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12,共6页
文摘
有别于八十年代的群体写作现象,九十年代是个个人写作的时代。尽管仍有诸如“新生代”“晚生代”之类的命名,但是被归纳在这面旗帜下的作家,他们之间已无多大的共同相似处(也许年龄是个例外)。某种意义上,个人写作的兴起意味着文学真正接近了自在自为的状态。
关键词
邱华栋小说
角色规范
真实性
环境戏剧
本真存在
个人写作
后理想主义
持证人
海德格尔
张承志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念的扩张与生命的荒原──关于邱华栋小说负值层面的思考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钧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5-120,共6页
文摘
邱华栋的小说是一曲曲当下都市生活状态下的生命挽歌,浪漫而又感伤。读他的小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即现代生存的挤压使得人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生命被钳制,生命在恐惧、烦恼和焦灼中逃亡这,无疑已构成了他的小说的显赫主题。这种主题对于新生代小说家们来讲并不新...
关键词
邱华栋小说
新生代
小说
非理性
海明威
理念主义
张承志
小说
写作
客观化
商业主义
限制膨胀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邱华栋小说的乌托邦情杯
被引量:
1
4
作者
夏德勇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4-45,共2页
文摘
在当下的小说界,最有声势的似有两个群体,一个是晚生代(有的称之为新生代)作家群,另一个是造成现实主义新的冲击波的作家群.凤群和洪治纲先生在《乌托邦的背离与写实的困顿》一文中,把邱华栋归入晚生代.在这两位作者看来,晚生代的作家是背离乌托邦的,他们把话语进一步投向现实生存形态,以绝对认同的方式再现、复制庸常的现实人生,甚至首肯、鼓噪那些为实利而东奔西走的都市平民的价值形态.作为创作主体自身,他们普遍地放弃“知识精英”这一理想化的社会角色,撤离了自我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中坚分子的生存区域.而乌托邦是一种理想,它的意义不在于能否实现,而在于它与现实的对立,在于它对现实的批判意义.
关键词
乌托邦
邱华栋小说
晚生代
环境戏剧
现实主义
创作主体
社会意识形态
现实人生
社会角色
新写实
小说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史流转与人心迁变:城市发展史视域下的邱华栋小说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辰龙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5,共7页
文摘
邱华栋的城市小说将笔触深入到都市各个角落,向来以题材内容多样、情节故事丰富、人物谱系纷繁等特征为人所称道。他的作品对应着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史的诸多特征,例如消费社会的生成、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盛行、泛娱乐化对公共空间的入侵、城乡发展差异的深化,等等。邱华栋以符号化的人物、实践异行的人物与中产阶层等形象谱系为焦点与线索,触及了新世纪前后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的重要层面。邱华栋的城市小说记录了城市空间层次的流转,同时也洞察了城市生活的流动下城市人隐秘心思的变迁。
关键词
邱华栋小说
符号化
异行
中产阶层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邱华栋小说的叙事结构分析
吴培显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出走:无法抵达的返源之旅——邱华栋小说论
王世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理念的扩张与生命的荒原──关于邱华栋小说负值层面的思考
张钧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邱华栋小说的乌托邦情杯
夏德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城史流转与人心迁变:城市发展史视域下的邱华栋小说
王辰龙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