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春秋时期联姻对邦交的影响 |
徐杰令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2
|
春秋邦交思想述论 |
徐杰令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3
|
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起点: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
杨伯江
胡继平
胡令远
黄大慧
丁红卫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4
|
对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竹入义胜身份与作用的考辨 |
胡鸣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5
|
基于中日邦交正常化相关外交档案的考察——以中美缓和为背景 |
常笑
|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6
|
明代邦交特点刍议 |
孙运君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7
|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关系的历史分期 |
周永生
堀江正弘
丁安平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8
|
沿着民间交流的轨道继续前行——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 |
金世柏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9
|
再现历史生活场景 探究春秋邦交文化 |
安奇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0
|
中国古典文学与中日邦交 |
高玉昆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1
|
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的八十五天 |
高秀清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2
|
论赵武灵王的邦交策略 |
何清谷
崔向东
|
《河北学刊》
|
1988 |
3
|
|
13
|
中日邦交正常化回顾——兼论加强中日青少年交流与文化交流的意义 |
刘德有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4
|
关于我国第一部清代中外关系史——《清史稿·邦交志》 |
张明
|
《北京社会科学》
|
1987 |
2
|
|
15
|
先王遗说与春秋邦交政治 |
高瑞瑞
王和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6
|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回顾与前瞻 |
刘德有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
2022 |
1
|
|
17
|
加强民间交往 促进经贸合作——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15周年 |
贾石
|
《国际贸易》
|
1987 |
0 |
|
18
|
中日邦交正常化决策研究述要 |
徐显芬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9
|
《清史稿·邦交志》订误一则 |
黄瑞卿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20
|
安徽“中日关系史与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黄山市举行 |
杨凯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