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奥运会与那达慕大会文化的比较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李金兰
-
机构
内蒙古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
-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5,共4页
-
文摘
对奥运会与那达慕大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奥运会倡导的"和平、友谊、团结、进步"理念,"更快、更高、更强"的要求,"公平竞赛"的原则与那达慕大会所体现的"崇尚自然、珍爱生命、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崇尚英雄、恪守信义、开拓进取"精神等文化价值的体现方式和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寻求相互间的可借鉴之处。
-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奥运会
那达慕大会
文化价值
-
Keywords
sport sociology
Olympic Games
Naadam Fair
cultural value
-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那达慕大会侧影
- 2
-
-
作者
云中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4年第2期2-2,共1页
-
-
关键词
那达慕大会
呼伦贝尔盟
内蒙古自治区
戳物
美编
云中
牧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那达慕大会
- 3
-
-
-
出处
《新疆畜牧业》
2017年第9期58-58,共1页
-
文摘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
关键词
那达慕大会
蒙古语
祭敖包
游牧生活
蒙古民族
蒙古族文化
文体娱乐
雅尔
竞技项目
体育项目
-
分类号
G812.47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
被引量:19
- 4
-
-
作者
赵永铣
巴图
-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1-76,共6页
-
文摘
“那达慕”,蒙古语义为“游戏”、“娱乐”、“游艺”,也作戏弄、玩笑解,旧时还含有“赌博”之意。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那达慕”已成为蒙古族人民群体性的体育、娱乐、物资交流盛会的专有名称。由于会中主要举行摔跤、赛马、射箭竞赛,故又称“男子三...
-
关键词
那达慕大会
诈马宴
成吉思汗
《蒙古族文学史》
蒙古人民
罗布桑却丹
《清太宗实录》
物资交流
敖包
摔跤比赛
-
分类号
G127.26
[文化科学]
-
-
题名论蒙古族民俗及其在当代的变迁
被引量:5
- 5
-
-
作者
明月
-
机构
内蒙古大学马列教研部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33,共4页
-
文摘
蒙古族民俗有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自然根源 ,蕴涵着深刻的精神因素 ,存在着不同作用的成分。经济发展对蒙古族习俗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冲击 ,使其处于不可避免的变迁之中。蒙古族民俗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的结合 ,促进了蒙古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特别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对蒙古族传统民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 ,民俗的变迁明显加速 ,使当代蒙古族民俗的变迁呈现出灿烂动人的状况。
-
关键词
当代
蒙古族
民俗
那达慕大会
蒙古袍
兴畜节
-
分类号
K892.31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蒙古马及其文化
被引量:6
- 6
-
-
作者
托雅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31,共4页
-
文摘
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的蒙古人,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从乌兰巴托的苏和巴特广场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作为蒙古草原特有的象征——骏马雕塑,时时处处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显示着蒙古民族异常发达的马文化。
-
关键词
蒙古马
蒙古人
成吉思汗
马文化
蒙古族
游牧民族
蒙古民族
文学作品
民族学院学报
那达慕大会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丰富多采的民族摔跤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施惠康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92年第2期63-64,共2页
-
文摘
摔跤运动发轫于原始社会的人们与野兽的徒手搏斗,作为一种兼有强身、习武、自娱和观赏等多种功能的活动,自古以来摔跤就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
关键词
摔跤运动
民族
原始社会
摔跤比赛
汉族
夹臂翻
哈萨克族
那达慕大会
左手
野兽
-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杨主席在蒙古牧民家做客
- 8
-
-
作者
徐德文
-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9期8-9,共2页
-
文摘
8月的蒙古,牧草茂盛,牛羊肥壮,气候宜人,在这喜庆丰收的美好季节,杨尚昆主席应蒙古总统彭·奥其尔巴特的邀请于8月26日至29日前往蒙古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个国家以它美丽的草原风光和热情好客的人民热烈、隆重地欢迎杨主席,盛情地款待了杨主席等中国客人。 8月28日,是雨过天晴的好天气,好客的主人为杨主席等中国客人安排了具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活动——到中央省色尔格楞县牧民家做客,并参加在那里举行的那达慕盛会。上午9时,彭·奥其尔巴特总统亲自到杨主席的下榻处——大天口国宾馆1号楼来接杨主席,驱车前往目的地。车队在平坦宽阔的公路上行驶了约莫20分钟,便进入了大草原。凭窗观看,湛蓝的天空飘浮着白云,不远处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疏落有致地点缀在绿油油的牧草丛中;
-
关键词
那达慕大会
正式友好访问
巴特
杨尚昆
日至
小孙女
坐南朝北
自由式摔跤
在草原上
摔跤手
-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企业开拓市场的六种策略
- 9
-
-
作者
张立海
-
机构
山东省商河县百货公司
-
出处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38-39,共2页
-
文摘
企业开拓市场的六种策略张立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策略已成为众商家"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在这里,笔者采撷这方面六个成功的实例,供企业经营者们借鉴。一、循序诱导智取市场美国玩具行业的巨头──"孩子宝"跨国公司生产的玩具变形金刚,从1988年9月份以...
-
关键词
开拓市场
眼镜盒
中国市场
二次消毒
那达慕大会
变形金刚
市场调查
眼镜店
麦氏咖啡
跨国公司
-
分类号
F272.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布鲁
- 10
-
-
作者
包德才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87年第4期66-66,共1页
-
文摘
布鲁为蒙古语译音,是投掷的意思。它是蒙古族人民狩猎的工具和护身的武器之一,也是蒙古族人民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现在是那达慕大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据史籍记载,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为生存所需创造了布鲁,那时的布鲁只是一根小木棒。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工具和武器日渐改善或更新。布鲁也由一根直棒改为一头弯曲的器械,其功能除狩猎、护身外。
-
关键词
蒙古族
传统体育项目
蒙古语
比赛项目
那达慕大会
旧石器时代
史籍记载
生产工具
武器
人类社会
-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谈谈发展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重大意义
- 11
-
-
作者
石昌新
-
机构
商业部计划局民贸处
-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1985年第5期8-11,共4页
-
文摘
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虽然只有六千七百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6.7%,但居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2.8%。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
-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地大物博
民族问题
物质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历史
发展阶段
茶马互市
边境贸易
那达慕大会
-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展览》的艺术探讨
- 12
-
-
作者
张量
-
机构
民族文化宫展笕馆
-
出处
《中国博物馆》
1990年第4期22-24,共3页
-
文摘
(一) 我国有56个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数目有数百项之多。要使这浩繁的内容在一个620m^2的展厅里一一得到表现是不现实的。这就既要择其要者,又要照顾民族,还要避免重复。一些人口较多的民族,如汉、蒙古、回、维吾尔等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几十项,不能全部表现,而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如俄罗斯、塔塔尔、赫哲等族,传统体育活动很少,又不能不表现。刚一接触这项工作,拟展览提纲时。
-
关键词
传统体育活动
传统体育项目
民族体育
那达慕大会
达瓦孜
大象拔河
中国体育博物馆
扳棍
朝鲜族象棋
轮子秋
-
分类号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蒙古族的食俗
- 13
-
-
-
出处
《新疆畜牧业》
2017年第9期56-57,共2页
-
文摘
民以食为天。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早期曾从事狩猎,主要以猎获物为食品。从事畜牧业后,既吃猎获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鞑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品作食物,一切饮食来源都是他们狩猎的产物。"长期以来,特别是牧区蒙古族的传统食品主要为肉食品、奶食品及饮料。食品分类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
-
关键词
蒙古族文化
鞑靼人
江格尔
马可波罗游记
那达慕大会
饮食文化
手扒羊肉
英雄史诗
蒙古草原
烤羊腿
-
分类号
K892.25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火把节小考
- 14
-
-
作者
邓廷良
-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10-113,共4页
-
文摘
如同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拉萨的望果节、博峪的采花节、甘南藏族的浪山节、嘉戌的若木乌节、大理白族的三月街、黔灵苗家的四月八……一样,只要提起火把节,人们自然会联想起与这特殊节日不可分的地方与民族——陡峻广袤的大小凉山和扩悍的彝胞来。的确,火把节无疑是彝家最欢乐、最盛大、最具代表性的节日。旧历六月二十四之夜,彝胞们手执火炬在寨周的田间旷野呼啸奔跑,名日“驱鬼”,然后来到林间的空地上歌舞畅饮,且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等比赛,当然更少不了恋人们以琴弦歌声相倾述,及欢舞后的幽会。……前人曾有诗记云:“云披红日恰含山,列炬参差竟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
-
关键词
火把节
那达慕大会
白马
火炬
炎帝
西南夷
甘南藏族
慈善
大理白族
民族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
-
-
题名草原上的较量
- 15
-
-
作者
流名
-
机构
中国电影基金会
-
出处
《产经评论》
1996年第11期42-42,共1页
-
文摘
西斜的太阳在云端时隐时现,给辽阔无垠的葛根塔拉草原铺上了忽明忽暗的一层柔光。苍茫之间,的的嗒嗒的马蹄声夹着欢快的笑声,从宁静平和的草原深处飘来…… 观摩院四子王旗的那达慕大会,返回驻地的时候,我赶上了一场摔跤比赛。在一大群人围成的圈子中央。
-
关键词
小伙子
那达慕大会
摔跤比赛
宁静平和
中国电影
日本青年
四子王旗
蒙族
马蹄声
日本人
-
分类号
I267
[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