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Gfo值——肉色指标
- 1
-
-
作者
徐宁迎
-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牧医系
-
出处
《浙江畜牧兽医》
1989年第4期39-40,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与国外的科技交流,在猪的肉质测定中出现了一些新名字如Gofo值(音:哥福)、Rigor值,导电率、肉质指数等,本文简要的介绍一下Gofo值的来历及特性。众所周知肉色是重要的肉质性状之一。肉色是肌肉本身受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影响而变化的外部表现,而与其它的肉质性状如pH值、系水力、导电率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肉色鲜红的猪肉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从而刺激顾客的购买欲。
-
关键词
肉质性状
系水力
导电率
背最长肌
fo
科技交流
氧合肌红蛋白
物体反射
外部表现
那红
-
分类号
S8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
-
题名农场“摩托女郎”
- 2
-
-
作者
栗卫平
-
出处
《中国农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38-38,共1页
-
文摘
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东北缘的29团场,粮棉连续13年获得了丰收,职工的生活水平年年都有提高。不信你瞧,仅1989年至1990年间,全团职工购买的摩托车数量由原来的200多辆增加到近700辆。说是摩托车新潮,倒也不过分。
-
关键词
粮棉
生活水平
女儿香
那红
时代女性
寒气逼人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红氍毹沧桑
- 3
-
-
作者
方家骃
-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2-23,共2页
-
文摘
“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尚有台。”这是电影《舞台姐妹》的片头序歌。无数个苦吟的春晨,挥汗的夏日,沉思的秋夕,握笔的冬夜,这支有着优美越剧旋律的歌便会突兀而起,轻轻回响在我的心中。于是,搁笔暇思,凝神悠悠,眼前便会展开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江南水乡,茅舍竹篱,乌篷草船,橹声欸乃,一艘戏船缓缓驶来,船头刀枪把子,船尾一摞戏箱,渐渐地,船儿钻进拱桥洞中,慢慢远去、远去,留下的,只有那咿呀的橹声,还有那支歌……。其实这一幅带有浓郁江浙风味的音响画面已不完全是那电影留给我的印象了。那氛围、那场景,更多地涂抹上了因我父亲生动的描述而重笔皴染的色彩。算得是梨园世家子弟的我,曾是多么地倾慕那红氍毹上的生涯啊!作为幸运的新中国的同龄人,我看到的只是红氍毹上一派花团锦簇——紫檀轻敲。
-
关键词
茅舍竹篱
冬夜
那红
苦吟
梨园世家
秋夕
握笔
百花凋零
想当年
我自己
-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春天里我们歌唱你
- 4
-
-
作者
曹永庆
关庄
-
出处
《民族音乐》
1994年第3期3-4,共2页
-
-
关键词
童声合唱
华旦
通里
那红
你我
天齐
-
分类号
J642
[艺术—音乐]
-
-
题名作业评价也可从“语用”出发
- 5
-
-
作者
陈新福
-
机构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田源学校
-
出处
《教育视界》
2015年第18期64-65,共2页
-
文摘
新学期的第一次作业批阅完毕,分发回学生手中。不少同学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欢呼雀跃了一阵。之后,所有的学生把作业塞进了抽屉,一切又回归了平静。难道作业的成果只换来如此短暂的笑容?如何保持学生取得作业成就时的那份激情,我陷入了沉思。片刻,一个新的计划开始实施。
-
关键词
发回
语言实践活动
自我评价
嘈杂声
那红
课程系统
低声细语
儿童语言
啧啧赞叹
老舍先生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春游莲花山
- 6
-
-
作者
谢凌翔
-
机构
福建罗源县凤山小学五年级
-
出处
《中小学作文教学》
2005年第12期23-23,共1页
-
文摘
春天到了,春风把寒冷的冬天给吹走了。许多人都到野外郊游,我也不例外。今天天气晴朗,我随着人群去莲花山春游,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山脚下。抬头向上望去,啊!山这么绿,像披上了一件绿衣衫。树木都抽出了嫩芽。梨树开出雪白的美丽的花朵,它们将梨树装扮得像披着白衣服的天使一样,许多辛勤的小蜜蜂忙着去采蜜,真是春意阑珊。开始爬山了。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路旁的花草树木。你瞧,密密的塔松像擎天的巨人。
-
关键词
春意阑珊
小蜜蜂
花草树木
天气晴朗
那红
玉砚
丹霞
-
分类号
G624.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我爱家乡的葡萄
- 7
-
-
作者
阿依娜扎尔
-
机构
新疆泽普奎依巴格石油二小三年级
-
出处
《中小学作文教学》
2004年第12期32-32,共1页
-
文摘
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是瓜果飘香的地方,盛产的水果有:叶城的蟠桃、库车的小白杏、库尔勒的香梨、哈密的瓜……而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我们泽普的甜滋滋的葡萄。每到秋季,葡萄就上市了。那一串串宝塔似的葡萄堆得像小山。它们形状不同,那圆的像一个个晶莹透亮的玻璃球,又像一颗颗碧玉般的珍珠;
-
关键词
爱家乡
白杏
库车
泽普
那红
包都
大城市
王爱玲
-
分类号
G624.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金秋的树叶
- 8
-
-
作者
黄崔惠
-
机构
江苏如东县马塘小学晨笛文学社
-
出处
《中小学作文教学》
2005年第5期41-41,共1页
-
文摘
俗话说:"一叶知秋。"从第一片树叶落地的那一刻开始,宜人的秋天也就飘然而至了。我与小伙伴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我们梦想中的乐园--秋天的树林。哇!林子里遍地似金。枯黄的树叶落在地上,层层叠叠的,踩上去软绵绵的,多舒服哇!"瞧!"随着小伙伴的招唤声,我们把目光转移到了"大火球"身上。不用说,那红彤彤的一定是枫树啦!在秋风的吹拂下,枫叶轻轻摇曳着,如一簇簇烈火燃烧着。那像红蝴蝶一样翩翩起舞的,是落地时轻盈旋转的枫叶,多美呀!当你站在枫树下,看着无数片枫叶缓缓落下时。
-
关键词
伙伴们
多美
子里
小伙伴
那红
极叶
桐叶
徐来
会将
哲别
-
分类号
G624.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拉卜楞梵音
- 9
-
-
作者
阡陌
-
机构
东方IC
-
出处
《新经济》
2012年第9X期94-95,共2页
-
文摘
有人说,行走是一个不断寻索的过程,在我看来,行走同样也是一个不断丢失的过程。我们不断地寻索着,又丢失着。对甘南的寻索源自记忆中的一个画面,《天下无贼》中刘若英在拉卜楞寺前虔诚跪拜,梵音飘渺,白雪皑皑。在夏末的一个黄昏,我抡起那个满目疮痍的45L背囊,搭上K226,一趟开往兰州的列车。甘南,这片继西藏之后让旅人魂牵梦萦的土地,比西藏还要难以靠近。兰州,是这趟旅途的必经之地。34小时27分的长途火车,摇摇晃晃、忽快忽慢,终于在一个清晨时分抵达了兰州。未来得及细细体会这座"西部黄河之都",在车站旁吃下一碗拉面,又换上了从兰州开往夏河的班车。记忆中,兰州的空气弥漫着拉面汤头的味道,辛辣、滚烫。这一天,阳光灿烂,湛蓝的天空。
-
关键词
梵音
这一天
拉卜楞寺
天下无贼
刘若英
往前走
告诉我
如风
那红
俗事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秋叶的联想
- 10
-
-
作者
刘晓原
-
出处
《新疆林业》
1990年第1期40-40,共1页
-
文摘
当习习的凉风驱走夏日阵阵热浪时,你可曾听到秋的脚步;当原野上柔和的黄色点缀于翠绿丛中时,你可曾看到秋的丰姿;当浓郁的果香浸入你的肺腑,甘甜的密汁渗入你的口中,你可曾想到了秋叶,那红的、黄的,片片秋叶带着希望与稠怅来到了你的身边。
-
关键词
那红
果香
铁人王进喜
退休工人
石油工人
一腔热血
昭光
新丁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春雨
- 11
-
-
作者
曲云丹
-
机构
辽宁大连瓦房店市师范附小四年级
-
出处
《中小学作文教学》
2006年第9期43-43,共1页
-
-
关键词
那红
随风潜入夜
云丹
高更
好雨知时节
王东
辽宁大连
-
分类号
G624.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骑行阿姆斯特丹
- 12
-
-
作者
徐艳文
-
出处
《中国自行车》
2016年第9期134-139,共6页
-
文摘
到过荷兰的人,都说阿姆斯特丹是一座骑在自行车上的城市,这话确实有道理。这里的人无论是西装革履的白领,还是斜挎书包的学生,还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骑着款式各异的自行车,描绘出一幅幅充满活力的画面。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也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城市和第2大港口。由于市区地面低于海平面1~5米,拥有160多条水道、1 000多座桥梁,纵横交错的水系构成了这座城市的运河网,因此有“北方威尼斯”之称。
-
关键词
荷兰人
花花草草
游来游去
休闲区
阿尔斯梅尔
声光电
展览区
起吊装置
那红
砖木结构
-
分类号
U46-28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