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6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茶蒲总黄酮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抗炎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叶佳丰 马晶菁 +4 位作者 张雨瑞 高霞 李杨晨 王春丽 郭美珠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8-186,共9页
目的:探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油茶蒲总黄酮机制及优化其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抗炎活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油茶蒲总黄酮的机制,并通过动态吸附对其工艺进行优化;通过DPPH、ABTS^(+)自由基清除... 目的:探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油茶蒲总黄酮机制及优化其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抗炎活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油茶蒲总黄酮的机制,并通过动态吸附对其工艺进行优化;通过DPPH、ABTS^(+)自由基清除及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抑制实验评价油茶蒲总黄酮的抗氧化及抗炎活性。结果:筛选得到的HPD400大孔吸附树脂对油茶蒲总黄酮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同时表现为热力学有利的吸热过程。经优化确定最佳纯化条件为:总黄酮一次上样量144 mg,上样体积120 mL,以1 mL/min流速上样;80 mL 70%乙醇,以4 mL/min流速进行洗脱,纯化得到的油茶蒲总黄酮纯度由原来的19.62%±0.84%提升至39.16%±1.50%。纯化得到的油茶蒲总黄酮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的EC_(50)分别为7.025、5.361μg/mL,对5-LOX抑制的IC_(50)为6.217μg/mL。结论:HPD400大孔吸附树脂对油茶蒲总黄酮纯化具有优势,纯化后的产物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为油茶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蒲 总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抗氧化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兰州百合多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及其活性
2
作者 廖文竹 康淑荷 +2 位作者 李丽 原梦瑶 安丽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640,共14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兰州百合粗多糖的工艺条件,评估粗多糖和纯化后多糖的美白、保湿和吸湿活性。通过静态实验,筛选出DM301为较佳树脂,在动态实验的基础上,以加权综合评分(包括脱色率、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响应值,...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兰州百合粗多糖的工艺条件,评估粗多糖和纯化后多糖的美白、保湿和吸湿活性。通过静态实验,筛选出DM301为较佳树脂,在动态实验的基础上,以加权综合评分(包括脱色率、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DM301纯化百合多糖的较佳工艺条件。以多糖对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抑制评价美白活性;考察温度为22℃,相对湿度为11%、43%、81%和95%的环境下24 h内样品的保湿和吸湿活性。在上样质量浓度为4.30 mg·mL^(-1)、洗脱剂体积为0.70 BV、流速为1.36 BV·h^(-1)、上样量为1.0 BV条件下,综合评分达63.99%±0.02%(n=3),接近预测值,说明所建立数学模型合理。纯化后多糖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3.52 mg·mL^(-1)和2.79 mg·mL^(-1),具有良好的美白活性;在22℃,4种湿度条件下,粗多糖和纯化多糖均具有优异的吸湿性能(24 h吸湿率均大于100%);纯化多糖及其混合物均具有高保湿性(24 h保湿率均大于97.5%)。响应面法优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百合粗多糖工艺稳定、可行,为百合多糖的有效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纯化后的百合多糖的美白、保湿和吸湿活性均有所增强,为兰州百合多糖的开发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多糖 大孔吸附树脂 响应面法 美白活性 吸湿保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对红霉素的平衡吸附行为及其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29
3
作者 宋应华 朱家文 +1 位作者 陈葵 武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5-718,共4页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adsorption of erythromycin(EM) in aqueous solutions on macroporous resins.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types of macroporous resins, XAD7HP,XAD16 and HZ...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adsorption of erythromycin(EM) in aqueous solutions on macroporous resins.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types of macroporous resins, XAD7HP,XAD16 and HZ816 were evaluated. The adsorption data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equation. The correlation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cess of adsorption of EM was an endothermic physical process. The entropy of the system increased in the course of adsor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霉素 吸附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托霉素发酵液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石磊 史丽娟 +3 位作者 蒋沁 刘进怀 刘伯宁 张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4-86,89,共4页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从发酵液中提取达托霉素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树脂动态吸附-解吸方法,建立HPLC检测方法测定达托霉素的含量,并对该工艺进行评价。结果大孔吸附树脂HZ818对达托霉素的动态饱和吸附量为3550μg/ml,采用75%乙醇即可将...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从发酵液中提取达托霉素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树脂动态吸附-解吸方法,建立HPLC检测方法测定达托霉素的含量,并对该工艺进行评价。结果大孔吸附树脂HZ818对达托霉素的动态饱和吸附量为3550μg/ml,采用75%乙醇即可将吸附在树脂柱上的达托霉素有效解吸,解吸率可达90%。结论大孔吸附树脂HZ818是从发酵液中分离和提纯达托霉素的一种适宜吸附剂。该工艺简捷,分离效果好,可满足工业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托霉素 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在红霉素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骏 宁方红 +2 位作者 张志丕 刘坐镇 邬行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0-272,共3页
以高含量工业级二乙烯苯悬浮聚合 ,合成了一系列大孔吸附树脂 ,从中筛选到一种树脂PT4 ,其对红霉素的吸附性能接近对红霉素吸附性能好的市售进口树脂AmberliteXAD 16。同时研究了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红霉素的方法 ,包括吸附树脂和洗脱剂... 以高含量工业级二乙烯苯悬浮聚合 ,合成了一系列大孔吸附树脂 ,从中筛选到一种树脂PT4 ,其对红霉素的吸附性能接近对红霉素吸附性能好的市售进口树脂AmberliteXAD 16。同时研究了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红霉素的方法 ,包括吸附树脂和洗脱剂的筛选 ,吸附条件和解吸条件的考察。确定了使用PT4 树脂在pH9.2 ,流速 4BV/h的条件下对红霉素滤液的动态吸附量为 12 .2× 10 4 μ/g湿树脂 ,采用乙酸丁酯洗脱 ,洗脱液流速为 0 .5BV/h、2 .5BV洗脱液情况下洗脱率为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烯苯 大孔吸附树脂 霉素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应华 朱家文 +1 位作者 陈葵 丁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液膜及孔内扩散模型,模拟不同温度和不同红霉素(EM)初始浓度条件下,大孔吸附树脂HZ816及XAD16吸附红霉素的动态吸附曲线,并获得液膜传质及孔内扩散系数;考察了温度及溶质浓度对红霉素在两种树脂中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 采用液膜及孔内扩散模型,模拟不同温度和不同红霉素(EM)初始浓度条件下,大孔吸附树脂HZ816及XAD16吸附红霉素的动态吸附曲线,并获得液膜传质及孔内扩散系数;考察了温度及溶质浓度对红霉素在两种树脂中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红霉素在HZ816和XAD16两种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数据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液膜及孔内扩散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红霉素在两种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同时,模型拟合得到的液膜传质系数kf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孔内扩散系数Dp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素 大孔树脂 吸附动力学 液膜传质 内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蛋白酶解物大孔树脂吸附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岳奕含 严铭铭 +2 位作者 邵帅 丁奕元 江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4,共8页
目的:优化大孔树脂吸附葛根蛋白酶解物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大孔树脂吸附葛根蛋白酶解物最佳工艺。以维生素C为对照,测定最佳工艺下纯化前后葛根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大孔树脂的最佳吸附... 目的:优化大孔树脂吸附葛根蛋白酶解物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大孔树脂吸附葛根蛋白酶解物最佳工艺。以维生素C为对照,测定最佳工艺下纯化前后葛根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大孔树脂的最佳吸附—解吸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0.0 mg/mL,洗脱液流速2.6 mL/min,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4%,纯化后葛根蛋白酶解物含量提升至37.19%。大孔树脂纯化后的葛根蛋白酶解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强于吸附前的。结论:大孔树脂纯化后的葛根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效果良好,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蛋白多肽应用于食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蛋白 酶解物 大孔树脂 抗氧化活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去甲基万古霉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健 林毅 +2 位作者 王海燕 李晓露 张雪霞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76-79,共4页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从发酵液中提取去甲基万古霉素的工艺条件。对8种树脂进行筛选,选择吸附性能最好的HZ816型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上样液浓度、pH值、流速对树脂动态吸附及洗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样液浓度为2.2mg.mL-1...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从发酵液中提取去甲基万古霉素的工艺条件。对8种树脂进行筛选,选择吸附性能最好的HZ816型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上样液浓度、pH值、流速对树脂动态吸附及洗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样液浓度为2.2mg.mL-1、pH值为9.0、上样流速为2BV.h-1的最佳吸附条件下,HZ816型树脂对去甲基万古霉素的吸附量达36.1mg.mL-1;采用15%乙醇-0.1%盐酸-水即可将吸附在树脂柱上的去甲基万古霉素有效解吸,解吸率达92.0%。该工艺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去甲基万古霉素 大孔吸附树脂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HZ816对红霉素的固定床吸附过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宋应华 朱家文 陈葵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2,共4页
在上柱质量浓度为2.31—6.56 mg/mL、流量为14.33—42.80 mL/h的范围内研究了固定床吸附柱中大孔吸附树脂HZ816对红霉素的动态吸附过程,考察了原料液质量浓度和进口流量等操作参数对穿透曲线的影响。并采用基于液膜及孔内扩散模型的动... 在上柱质量浓度为2.31—6.56 mg/mL、流量为14.33—42.80 mL/h的范围内研究了固定床吸附柱中大孔吸附树脂HZ816对红霉素的动态吸附过程,考察了原料液质量浓度和进口流量等操作参数对穿透曲线的影响。并采用基于液膜及孔内扩散模型的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吸附树脂颗粒内外扩散阻力及轴向扩散的影响,研究了固定床上红霉素在大孔吸附树脂中的吸附动力学,并从穿透曲线回归得到液膜传质系数孔内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红霉素在HZ816树脂上的吸附过程,由模型拟合得到的液膜传质系数随着原料液质量浓度减小而增大,随着流量升高而增大;孔内扩散系数随着原料液质量浓度增大而减小,随着流量升高而减小。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HZ816吸附技术分离纯化红霉素工艺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素 大孔树脂 传质模型 液膜传质 内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弱酸树脂对卡那霉素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8
10
作者 严希康 赵丽 +2 位作者 仇月霜 杨雅琴 沈林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63-168,共6页
比较了大孔弱酸树脂(A)和强酸732树脂(B)对卡那霉素(C)的吸附行为。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和电子计算机演算,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并用发酵液做了动态试验。实验表明,A型华化-Ⅲ湿树脂对C成品溶液的静态交换容量为24.2&... 比较了大孔弱酸树脂(A)和强酸732树脂(B)对卡那霉素(C)的吸附行为。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和电子计算机演算,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并用发酵液做了动态试验。实验表明,A型华化-Ⅲ湿树脂对C成品溶液的静态交换容量为24.2×10 ̄7u/L,比B提高了25.4%;对C发酵液的动态交换容量为15.7×10 ̄7u/L,比B提高了22.7%,同样比AmberliteIRC-50树脂也高。在滤液呈中性条件下,浓度为99×10 ̄5u/L左右时吸附,用2.5%氨水解吸,可获得C离子交换过程最佳状态,回收率增加、浓缩倍数提高、能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素 卡那霉素 大孔弱酸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特螺旋霉素在大孔树脂HZ820上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婕 朱家文 +2 位作者 陈葵 孙华丽 杨生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57-763,共7页
在本文中,采用大孔吸附树脂HZ820从水溶液中吸附分离必特螺旋霉素。吸附速率是吸附实验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本文以吸附温度,离子强度为考察参数,利用间歇吸附实验,获得必特螺旋霉素在HZ820上的吸附动力学数据和热力学数据。使用准... 在本文中,采用大孔吸附树脂HZ820从水溶液中吸附分离必特螺旋霉素。吸附速率是吸附实验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本文以吸附温度,离子强度为考察参数,利用间歇吸附实验,获得必特螺旋霉素在HZ820上的吸附动力学数据和热力学数据。使用准一级方程(pseudo-first-order)、准二级方程(pseudo-second-order)、Freundlich动力学方程、空隙扩散模型(porediffusion model)和Elovich方程5种模型对实验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并分析对比了拟合结果。结果表明,准二级方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具有最高的相关度,并根据对比结果判断该吸附系统为非均相吸附过程,吸附速率由液膜扩散速率和孔内扩散速率综合控制。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均较好地描述了必特螺旋霉素在HZ820树脂上的吸附相平衡关系。该吸附过程为优惠吸附过程,提高温度和增大离子强度均有利吸附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特螺旋霉素 大孔树脂 动力学 吸附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网状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柱晶白霉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觉奋 李睿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7-588,595,共3页
用大孔网状树脂吸附法代替溶媒萃取法 ,分离纯化柱晶白霉素。从六种非极性树脂中确定国产CAD 45作吸附剂。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 :吸附最适 pH值为 8 5 ,流速 1/ 6 ( 1/min) ;解吸先用 1%氨水洗柱1∶1(v/v) ,流速 1/ 15 ( 1/min) ;采用丙... 用大孔网状树脂吸附法代替溶媒萃取法 ,分离纯化柱晶白霉素。从六种非极性树脂中确定国产CAD 45作吸附剂。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 :吸附最适 pH值为 8 5 ,流速 1/ 6 ( 1/min) ;解吸先用 1%氨水洗柱1∶1(v/v) ,流速 1/ 15 ( 1/min) ;采用丙酮解吸 ,收率可达 96 % ,成品效价 1346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晶白霉素 大孔网状树脂 吸附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对喹乐霉素的静态吸附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大红 原江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0-672,711,共4页
考察了9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对喹乐霉素的静态吸附解吸效果,探讨了吸附过程中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和25℃时的等温吸附过程,并用Langmuir与Freundlich方程分别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XAD-16和D101树脂对喹乐霉素的吸附解吸效果... 考察了9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对喹乐霉素的静态吸附解吸效果,探讨了吸附过程中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和25℃时的等温吸附过程,并用Langmuir与Freundlich方程分别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XAD-16和D101树脂对喹乐霉素的吸附解吸效果较好,比较两种树脂等温吸附的Langmuir和Freundlich参数,D101树脂对喹乐霉素的吸附解吸作用最好,吸附量最大,达到0.976 mg/g干树脂,吸附过程更易发生。因此,D101树脂更适用于从标桩菌WXNXJ-B发酵液中吸附并解吸喹乐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喹乐霉素 等温吸附 吸附动力学 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分离庆大霉素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德旗 蓝雪叶 杨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大孔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FPC3500吸附分离庆大霉素的性能。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FPC3500对庆大霉素粗品溶液的静态吸附、动态吸附及解吸的最佳条件,以由紫外分光光度值计算得到的吸附率、解... 目的:探讨大孔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FPC3500吸附分离庆大霉素的性能。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FPC3500对庆大霉素粗品溶液的静态吸附、动态吸附及解吸的最佳条件,以由紫外分光光度值计算得到的吸附率、解吸率、回收率为考察指标。结果:静态吸附最佳时长为1h,pH7.0,室温,转速140r/min。在pH为7.6,样品浓度为5.64g/L,进样流速为0.6mL/min,氨水浓度为7%时庆大霉素的回收率可达94.80%。结论:大孔弱酸性树脂适用于庆大霉素的分离提纯,且吸附性能优于国内常用的凝胶型强酸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大孔弱酸性 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棘白霉素B母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亮 王晶珂 +1 位作者 谢新宇 李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4期10-12,23,共4页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棘白霉素B母核(ECBN)的工艺条件。以大孔吸附树脂D303为脱色树脂、HZ835为吸附树脂,将ECBN滤液pH值调至5.5进行吸附,吸附量为14 512μg·mL^(-1);再以5%乙醇水溶液为解吸剂解吸,解吸率为91.8%;最后经纳...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棘白霉素B母核(ECBN)的工艺条件。以大孔吸附树脂D303为脱色树脂、HZ835为吸附树脂,将ECBN滤液pH值调至5.5进行吸附,吸附量为14 512μg·mL^(-1);再以5%乙醇水溶液为解吸剂解吸,解吸率为91.8%;最后经纳滤浓缩、脱炭、结晶、真空干燥等工艺得到ECBN粗粉,含量为65%左右,色谱纯度大于80%,提取总收率超过60%。该工艺简单易行、操作成本低、溶媒消耗少,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白霉素B母核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与薄层层析法分离提取嘧肽霉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艳红 吴元华 +2 位作者 朱春玉 杜春梅 贾桂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通过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及薄层层析法对嘧肽霉素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提取。明确了DiaionHP20大孔树脂吸附的最佳pH值、解吸条件、流速以及薄层层析法的最适展开条件。设计的两种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嘧肽霉素活性组分的分离,为活性物... 通过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及薄层层析法对嘧肽霉素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提取。明确了DiaionHP20大孔树脂吸附的最佳pH值、解吸条件、流速以及薄层层析法的最适展开条件。设计的两种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嘧肽霉素活性组分的分离,为活性物质的进一步提取精制和结构鉴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肽霉素 分离提取 大孔树脂 薄层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普那霉素的研究
17
作者 张雪霞 李宁 +5 位作者 李晓露 王健 王海燕 林毅 王秀捧 蒋沁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40-42,共3页
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代替溶媒萃取法分离纯化普那霉素。将普那霉素发酵液预处理后,以大孔吸附树脂XAD1600作吸附剂,在吸附流速为2 BV.h-1的条件下进行吸附;再用40%乙醇-60%酸水(含0.1%的乙酸,下同)进行洗脱,去除色素和杂质;最后用90%乙醇-... 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代替溶媒萃取法分离纯化普那霉素。将普那霉素发酵液预处理后,以大孔吸附树脂XAD1600作吸附剂,在吸附流速为2 BV.h-1的条件下进行吸附;再用40%乙醇-60%酸水(含0.1%的乙酸,下同)进行洗脱,去除色素和杂质;最后用90%乙醇-10%酸水以0.5 BV.h-1流速进行洗脱。得到的普那霉素含量达98.5%以上、收率达到64%左右,产品质量符合法国药典规定。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收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那霉素 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象草原花青素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平均聚合度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冉思蛟 王元龙 +4 位作者 倪海花 刘赛格 瞿秋涵 康馨月 高彦华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1,共10页
试验旨在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获得紫象草原花青素粗提物的纯化条件,并探究在此条件下获得纯化物的平均聚合度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比较3种大孔吸附树脂D101、HP-20、ADS-17的吸附与解吸特性,选择最优吸附树脂类型... 试验旨在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获得紫象草原花青素粗提物的纯化条件,并探究在此条件下获得纯化物的平均聚合度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比较3种大孔吸附树脂D101、HP-20、ADS-17的吸附与解吸特性,选择最优吸附树脂类型,对紫象草原花青素粗提物进行洗脱浓度、上样体积和洗脱体积的筛选,之后利用静态和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确定纯化条件,制备紫象草原花青素纯化物;采用盐酸-香草醛法测定纯化物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肼(DPPH·)和羟自由基(·OH)的体外清除率。结果表明:采用φ2.6 cm×30.0 cm玻璃层析柱,选择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90%(V/V)浓度乙醇为洗脱剂,上样体积480 mL,洗脱体积155 mL时纯化效果较好,纯化后原花青素B2含量由纯化前10.01 mg/g提升至13.82 mg/g,提升了36.06%;紫象草原花青素粗提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后,获得水相和乙酸乙酯相的平均聚合度分别为26.87、13.63,纯化物的平均聚合度为14.67。当紫象草原花青素纯化物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DPPH·、·OH清除能力分别为99.55%、97.72%,相当于1 mg/mL维生素C,并且紫象草原花青素纯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粗提物(P<0.05)。综上所述,试验获得了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紫象草原花青素的条件,纯化处理基本不影响原花青素提取物的平均聚合度,并发现原花青素纯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象草 原花青素 大孔吸附树脂 平均聚合度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范博 舒泉湧 +1 位作者 李宗霖 翟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59-162,共4页
[目的]开发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静态吸附试验比较D101B、AB-8、DM-130这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最优树脂。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动态吸附过程中样液浓度、上样速度、... [目的]开发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静态吸附试验比较D101B、AB-8、DM-130这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最优树脂。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动态吸附过程中样液浓度、上样速度、上样体积、20%乙醇洗脱体积、洗脱剂浓度、洗脱剂体积。[结果]AB-8大孔树脂用于分离纯化甘草废渣中总黄酮效果最佳,样液浓度为2.345~3.126 mg/mL,上样速度为1.0~1.5 mL/min,上样体积为64 mL,20%乙醇洗脱体积为5 BV,80%乙醇洗脱体积为4 BV。经过该纯化工艺总黄酮浓度从15.63%提升至65.68%。[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初步分离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甘草废渣 总黄酮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桃树根总黄酮工艺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宏民 龙雯 +6 位作者 劳筱清 商雪梅 陈雯妍 王洪连 粟宏伟 王丽 沈宏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59-3763,共5页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桃树根总黄酮的工艺。方法静态吸附试验测定D-101、AB-8、XAD16N、XAD7HP、XAD761型树脂的吸附率和解吸率,单因素试验优化径高比,上样质量浓度、体积、吸附时间、体积流量,水洗体积、体积流量,洗脱液(乙醇...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桃树根总黄酮的工艺。方法静态吸附试验测定D-101、AB-8、XAD16N、XAD7HP、XAD761型树脂的吸附率和解吸率,单因素试验优化径高比,上样质量浓度、体积、吸附时间、体积流量,水洗体积、体积流量,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体积、体积流量。结果XAD16N型树脂吸附率和解吸率最高,最佳条件为径高比1∶3,上样体积130 mL、体积流量1 mL/min、质量浓度0.4 mg/mL、吸附时间24 h,水洗体积6 BV、体积流量3 mL/min,洗脱液体积分数100%、体积6 BV、体积流量0.5 mL/min,总黄酮含量为26.34%。结论XAD16N型树脂可用于桃树根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根 总黄酮 分离纯化工艺 大孔吸附树脂 单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