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的GNSS观测数据可信度评估方法
1
作者 薛温梁 谷守周 +4 位作者 秘金钟 高士民 李洪超 陈昊 潘玥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5,共9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数据无法从整体上进行量化评估的问题,采用邓普斯特-谢弗(D-S)证据理论方法进行可信度评估:确定指标阈值的识别框架,建立好、中、差的可信区间,利用隶属度函数得到基本概率值;随后进行归一化获得基本概...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数据无法从整体上进行量化评估的问题,采用邓普斯特-谢弗(D-S)证据理论方法进行可信度评估:确定指标阈值的识别框架,建立好、中、差的可信区间,利用隶属度函数得到基本概率值;随后进行归一化获得基本概率分配函数;然后依次求取信任函数、似然函数和评估函数;最后通过证据指标权重获得观测数据的综合评估可信度模型。选用全球分布的8个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站连续7 d的数据建立可信度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测站在不同天的可信度结果趋于稳定,能够验证该方法具有稳定性。选用3个监测站和3个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的观测数据进行可信度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从连续3 d的监测站和CORS站来看,可信度趋于稳定,但同类不同站之间的可信度有差异,若仅从监测站本身来看,其可信度较低;相比之下,CORS站可信度更好;整体来言,CORS站的可信度高于监测站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度 邓普斯特-谢弗(d-s)证据理论 观测数据 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地震应急救援群决策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英华 吴昊 +1 位作者 刘丹 王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3-168,共6页
为解决地震应急救援群决策中专家偏好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登普斯特-沙弗尔(DS)证据理论的专家偏好型应急救援群决策方法。首先,考虑方案执行时间和方案资源的客观属性以及专家的主观偏好,在传统地震救援群决策过程基础上,设计改进的... 为解决地震应急救援群决策中专家偏好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登普斯特-沙弗尔(DS)证据理论的专家偏好型应急救援群决策方法。首先,考虑方案执行时间和方案资源的客观属性以及专家的主观偏好,在传统地震救援群决策过程基础上,设计改进的专家偏好型群决策过程;然后,借鉴应急协商模型,设计考虑方案执行时间和资源的偏好函数,基于三角模糊数定义专家主观偏好程度,并运用D-S证据理论综合专家偏好度作方案选择;最后,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为试验算例,开展方法对比性试验和偏好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与仅考虑方案执行时间和资源或基于三角模糊偏好相比,考虑方案执行时间和资源偏好的决策方案更能满足实际地震应急救援需求,且专家的平衡性偏好更有利于地震应急救援方案的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普斯特-沙弗尔(d-s)证据理论 地震 应急救援群决策 专家偏好 三角模糊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改进方法的应用
3
作者 易昆南 袁中萸 于菲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5-138,共4页
拟合优度的χ2检验,对于中小样本来说,方法并不理想,有时甚至会得到矛盾的检验结果.而利用D-S证据理论合成方法,当k→1,会得到有悖常理的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检验方法,应用D-S证据理论改进的方法进行于分布假设检验.新的方法不仅适用于... 拟合优度的χ2检验,对于中小样本来说,方法并不理想,有时甚至会得到矛盾的检验结果.而利用D-S证据理论合成方法,当k→1,会得到有悖常理的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检验方法,应用D-S证据理论改进的方法进行于分布假设检验.新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中小样本的检验,而且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数理统计 0-1分布 皮尔逊检验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图像识别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逵 朱大奇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86,共6页
针对图像识别的不确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图像识别算法.用灰度-相位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参数,对纹理特征参数进行转化得到待识别图像在其他类图像上的信度函数分配;利... 针对图像识别的不确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图像识别算法.用灰度-相位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参数,对纹理特征参数进行转化得到待识别图像在其他类图像上的信度函数分配;利用D-S联合规则得到融合后的信度函数分配,从而准确识别图像;通过单一矩阵图像识别结果与融合识别结果比较,说明D-S数据融合在识别图像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图像识别 纹理特征提取 灰度共生矩阵 灰度-梯度共生矩阵 d-s证据理论:信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D—S证据理论的决策层融合滤波算法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剑峰 乐光新 尚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60-1164,共5页
本文针对线性和非线性混合滤波技术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I) -s证据理论的融合滤波算法 .本算法首先分析了基本D -S证据理论组合准则缺陷的产生原因 ,从而采取消去证据间相关性、自适应地分配矛盾信息给与冲突有关的焦元等措施 ... 本文针对线性和非线性混合滤波技术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I) -s证据理论的融合滤波算法 .本算法首先分析了基本D -S证据理论组合准则缺陷的产生原因 ,从而采取消去证据间相关性、自适应地分配矛盾信息给与冲突有关的焦元等措施 ,改进了基本D—s证据理论的组合准则 ,提高了其融合性能 .在此基础上 ,本算法又根据混合滤波器单源判别边界点误报风险大、可靠性和容错性差的弊端 ,增加了多子源判决准则 ,利用改进了的D-S证据理论的组合准则 ,实施融合判决 .后续实验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准则 最小错误概率准则 聂曼-皮尔逊准则 混合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时间-空间信息融合的红外小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秋华 李吉成 +1 位作者 沈振康 朱振福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9-212,共4页
为了提高强干扰条件下的红外弱小目标识别的可靠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时间 空间信息融合的红外小目标识别方法 ,并采用D S证据合成理论对来自多个红外双波段成像传感器的实际图像信息进行了仿真融合计算 .
关键词 多传感器时间-空间信息融合 目标识别 小目标 d-s证据理论 信息融合 红外探测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DS图谱信息融合的孵化早期鸡胚蛋性别无损检测 被引量:5
7
作者 祝志慧 叶子凡 +3 位作者 何昱廷 杨凯 王巧华 马美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08-315,共8页
针对图像或光谱单一信息检测孵化早期胚蛋性别识别率不高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D-S)的图谱信息融合的无损检测方法。利用机器视觉和光谱仪分别采集孵化期第4天水平横放的胚蛋信息... 针对图像或光谱单一信息检测孵化早期胚蛋性别识别率不高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D-S)的图谱信息融合的无损检测方法。利用机器视觉和光谱仪分别采集孵化期第4天水平横放的胚蛋信息,在对胚蛋图像和光谱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取图像纹理特征和光谱特征,再分别以2类单特征的RF分类结果作为独立证据构造基本概率分配函数,运用D-S证据理论进行决策级融合,根据分类判决门限得出最终的识别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图像和光谱单特征RF模型识别准确率最高分别达78.00%和82.67%,多特征决策融合识别法准确率达到88.00%,其中雌雄识别率分别达到90.00%和86.25%,单个鸡蛋的平均判别用时为2.843 s。结果表明,该光谱-图像信息融合方法可以提高孵化早期胚蛋雌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机器视觉 胚蛋 性别检测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支持度的证据融合表情识别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娟 胡敏 黄忠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4-721,共8页
为了实现多区域表情特征的决策级融合,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支持度的表情证据融合方法。首先,将眉毛、眼睛、嘴巴3个显著区域的纹理特征作为表情分类证据,并采用指数函数构建各证据的初始基本概率分配;然后,在有监督学习下构建证据支持度的... 为了实现多区域表情特征的决策级融合,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支持度的表情证据融合方法。首先,将眉毛、眼睛、嘴巴3个显著区域的纹理特征作为表情分类证据,并采用指数函数构建各证据的初始基本概率分配;然后,在有监督学习下构建证据支持度的优化式,同时将权重求解转化为同类样本支持度的最大化和异类样本支持度的最小化,并对初始基本概率分配进行修正;最后,基于登普斯特-谢弗(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实现三区域证据的决策融合。该算法在CohnKanade库上进行实验,取得了94.2%的平均识别率以及752 ms的平均识别时间。与现有的决策融合和分类方法相比,特别提高了害怕、伤心、厌恶等不易分类表情的识别率。所提方法不仅具有较高分类识别率,而且对各表情分类保持较好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融合 表情识别 登普斯特-谢弗证据理论 最优支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海域承载力测度与时空分异分析 被引量:46
9
作者 孙才志 于广华 +2 位作者 王泽宇 刘锴 刘桂春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3-521,共9页
采用韦伯-费希纳定律确定指标评价标准,通过D-S证据合成理论将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确定综合权重,应用信息扩散技术确定小样本情况下样本指标值在指标评价域上的信息分配,进而确定隶属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环渤海17个沿海城... 采用韦伯-费希纳定律确定指标评价标准,通过D-S证据合成理论将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确定综合权重,应用信息扩散技术确定小样本情况下样本指标值在指标评价域上的信息分配,进而确定隶属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环渤海17个沿海城市的海域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运用自然断裂法进行空间表达。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环渤海地区海域承载力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各地海域承载力不断提高,但级别特征值都在1.8-4.0之间,整体水平不高;区域空间分异明显,空间峰值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承载力 韦伯-费希纳定律 d-s证据合成理论 信息扩散技术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袭鱼雷类型识别指标提取与算法设计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文斌 陈颜辉 薛昌友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针对水面舰艇在鱼雷防御行动中难以准确识别来袭鱼雷类型的问题,该文从战技特征层信息入手,提炼出14个与鱼雷类型识别密切相关的证据指标;根据获取性难易程度将指标进行分类。针对登普斯特-谢弗证据理论的不足,引入了一种改进的融合算法... 针对水面舰艇在鱼雷防御行动中难以准确识别来袭鱼雷类型的问题,该文从战技特征层信息入手,提炼出14个与鱼雷类型识别密切相关的证据指标;根据获取性难易程度将指标进行分类。针对登普斯特-谢弗证据理论的不足,引入了一种改进的融合算法,提出了对证据进行确定性信息预处理的方式,建立了完整的信息融合算法流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提取证据指标和改进融合算法,该文算法对鱼雷类型的识别精度比传统方法大大提高,从而为水面舰艇采取有针对性的鱼雷防御措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舰艇 潜艇 鱼雷 目标识别 登普斯特-谢弗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沿海地区土地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53
11
作者 于广华 孙才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860-4870,共11页
沿海地区是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近年来沿海地区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研究沿海地区土地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评价中的不足,采用韦伯-费希纳定律确定指标评价标准;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主客观综合权重的计算,运用可变... 沿海地区是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近年来沿海地区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研究沿海地区土地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评价中的不足,采用韦伯-费希纳定律确定指标评价标准;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主客观综合权重的计算,运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及模型对土地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以环渤海沿海地区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环渤海地区土地承载力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天津、唐山、大连、盘锦、青岛、烟台、东营、威海土地承载力相对较高,锦州、营口、秦皇岛、滨州、潍坊、日照属于中等水平,沧州、丹东、葫芦岛四市土地承载力相对较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应用于土地承载力评价,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载力 韦伯-费希纳定律 可变模糊评价 d-s证据合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据融合的电网故障诊断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岩 张锐 卫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7-71,共5页
电网发生故障时,由于保护及断路器的拒动、误动等因素使得诊断结果存在不确定性。首先提出了应用数据融合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再针对融合故障发生时的开关量和电气量信息,利用模糊Petri网对开关量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H... 电网发生故障时,由于保护及断路器的拒动、误动等因素使得诊断结果存在不确定性。首先提出了应用数据融合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再针对融合故障发生时的开关量和电气量信息,利用模糊Petri网对开关量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对电气量进行分析,提取开关量故障度、幅值故障度、频率故障度和能量故障度,并利用D-S证据理论对各种故障表征予以融合,进而得故障诊断结果;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能充分利用电气量信息,减小单一开关量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提高故障诊断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故障诊断 希尔伯特-黄变换 模糊PETRI网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鸿昶 程国振 伊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6,共5页
快速、准确地检测异常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网络流量的非线性、非平稳性以及自相似性,异常流量检测存在误报率高、检测率低、不能满足骨干网实时性要求等问题。该方法综合了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和De... 快速、准确地检测异常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网络流量的非线性、非平稳性以及自相似性,异常流量检测存在误报率高、检测率低、不能满足骨干网实时性要求等问题。该方法综合了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和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D-S evidence theory)评测框架。前者将不同的流特征分别分解为多时间尺度上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滤除特征中的非线性、非平稳分量;后者将前者分解得到的多尺度特征作为证据融合并最终做出决策。通过对KDD CUP 1999的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System,IDS)基准数据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区分突发流量(crowd flow)和拒绝服务攻击(Denail of service,DoS)攻击流,整体上在保证低误报率前提下检测率达到85.1%。目前该方法已经作为入侵检测的子模块实现,并试用于某骨干网入口处检测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拒绝服务攻击 希尔伯特-黄变换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