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邓小平理论课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 1
-
-
作者
刘会龙
-
机构
上海市三林中学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F003,共6页
-
文摘
邓小平理论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邓小平的人格风范,可以为塑造学生创新个性奠定基础。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可以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条件。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多向性、动态性。
-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课教学
创新精神
学生创新意识
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
人格风范
创新个性
创造条件
基本观点
学生思维
开放性
多向性
动态性
学习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试论电大在邓小平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
-
-
作者
卢华龙
-
机构
宁波电大
-
出处
《电大教学》
2000年第2期34-37,共4页
-
文摘
一、邓小平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认为它是“涵盖经济、政治、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唯一的科学理论。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肩负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他们对邓小平理论的认知、信仰和实践程度,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因此,要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
关键词
电大教育
邓小平理论课教学
教学模式
教师素质
-
分类号
G728.8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G724.4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邓小平理论课应坚持理论性和生动性相结合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春玺
-
机构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46,共2页
-
-
关键词
生动性
理论性
邓小平理论课教学
错误倾向
科学体系
改革开放
历史前提
大学生
概念
实践
鲜活
-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G236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