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壮大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则与路径--从邓小平“第二次飞跃”论到习近平“统”的思想 |
张杨
程恩富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0
|
|
2
|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记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 |
崔秀芝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3
|
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第二次飞跃”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
王耀德
马玲兵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18
|
|
4
|
试论实现认识第二次飞跃的中介环节 |
胡敏中
宋淑英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5
|
论农村经济的第二次飞跃——莱阳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合作经济的兼容性分析 |
卞江
刘慧
徐向艺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6
|
农民组织化:农村改革和发展第二次飞跃的关键 |
陈俊梁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7
|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与中国“第二次革命” |
张定鑫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2
|
|
8
|
刘少奇与党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
姚宏志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9
|
一个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命题——学习邓小平同志“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论述的体会 |
韦建平
|
《理论月刊》
|
2001 |
1
|
|
10
|
邓小平对中国政治发展第二次跃迁的卓越贡献 |
徐罗卿
苏平富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1
|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对“第二次结合”的思考 |
熊启珍
王业高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2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学科形态分析 |
张定鑫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3
|
第二次革命与第二次飞跃——云南边疆民族山区生产力跳跃式发展初探 |
郭家骥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4
|
制度重构和观念转变:中国农业“第二次飞跃”的根本前提 |
万安培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5
|
加强农村软科学研究 推动农村经济第二次飞跃 |
杨永良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0 |
|
16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
闫志民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7
|
略论第二次飞跃的核心问题 |
王黔玲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8 |
0 |
|
18
|
张闻天同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
何步兰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0 |
|
19
|
研究第二次飞跃的经济理论成果——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学》 |
傅泽平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20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实现的原因与意义 |
黎青平
|
《求实》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