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网络视阈下鼓岭近代避暑地文化景观形成机制研究
1
作者 林轶南 周天懿 李婧 《园林》 2024年第9期39-47,共9页
外侨避暑地是中国近代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其整体布局和房屋选址不仅体现了外侨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审美,同时也是住民社会网络的投影,但以往研究对社会关系的关注较少。以福州鼓岭避暑地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文献中提取房屋分布和住... 外侨避暑地是中国近代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其整体布局和房屋选址不仅体现了外侨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审美,同时也是住民社会网络的投影,但以往研究对社会关系的关注较少。以福州鼓岭避暑地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文献中提取房屋分布和住民的社会关系,借助空间可达性分析(Accessibility Analysis)、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和二次指派程度(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相关分析工具,探讨房屋分布和住民社会关系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鼓岭避暑地的空间“中密外疏”,公共建筑集中的区域可达性较高;(2)鼓岭避暑别墅选址有明显的“人以群分”特征,宗派和行业的影响尤为突出;(3)鼓岭的住民社群有显著的小世界特征,且存在具有吸引力的关键人物;(4)地理位置相近的房屋,其主人之间通常存在更紧密的社会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鼓岭的空间关系与社会关系在结构上存在耦合,鼓岭避暑地是外侨社会关系建构下形成的特殊文化景观。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鼓岭的保护与利用,并为揭示空间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认识文化景观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社会网络分析 近代避暑地 形成机制 鼓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度假者在避暑地的出游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利川市苏马荡避暑度假区为例
2
作者 万芋良 王昕 许璐瑶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0期229-235,共7页
避暑高峰期间,苏马荡景区休闲设施不足导致部分避暑者在度假期间去到周边景区出游。厘清度假者在避暑地的期间的旅游动机、目的地属性、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是推进避暑度假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认知心理学,... 避暑高峰期间,苏马荡景区休闲设施不足导致部分避暑者在度假期间去到周边景区出游。厘清度假者在避暑地的期间的旅游动机、目的地属性、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是推进避暑度假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认知心理学,构建了旅游动机、目的地属性与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旅游动机、目的地属性、感知价值、满意度对避暑者度假期间出游行为意向的形成均有直接显著影响;旅游动机和目的地属性可以通过满意度、感知价值的中介传导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景区可以增设避暑地休闲游憩设施,提升旅居者避暑度假体验;优化周边景区的可进入性,增强度假者的出游行为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居者 行为意向 苏马荡 避暑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夏季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美玲 慕建利 +3 位作者 张鑫鑫 李菁 杨如意 刘晓丹 《绿色科技》 2025年第6期1-6,68,共7页
利用全国2331个国家气象站1993-2022年6-8月地面日值资料、定时观测资料,2013-2022年逐小时地面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夏季避暑旅游有效时段气候舒适度和高影响天气对避暑旅游的影响,分析了全国避暑旅游适宜度时空分布,为大众旅游出行提供... 利用全国2331个国家气象站1993-2022年6-8月地面日值资料、定时观测资料,2013-2022年逐小时地面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夏季避暑旅游有效时段气候舒适度和高影响天气对避暑旅游的影响,分析了全国避暑旅游适宜度时空分布,为大众旅游出行提供参考。研究表明:①近30年全国夏季气候舒适度最舒适、舒适、较舒适3个等级均为6月份占比最高,8月份次之,7月份最低,气候舒适度较高的有东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西北北部及云南省北部等;②夏季避暑旅游适宜度指数高值范围6月份大于7月份、8月份,夏季各月份高值区分均存在差异,高值区有东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西北北部及云南省北部等;③近10年,全国夏季平均有效气候舒适度稍有提高,高温日数明显增加,暴雨日数和大风日数均变化不大,避暑旅游适宜度指数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旅游 体感温度 气候舒适度 高影响天气 避暑旅游适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城市湿地公园热环境与避暑潜力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邓越 蒋卫国 +2 位作者 凌子燕 贾凯 李丽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3-414,共12页
城市湿地公园是成都市面向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缓解城市高温、服务公众避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借助GEE平台、Landsat数据和经验统计单窗算法评估了成都市42个城市湿地公园夏季地表温度,研究了公园内部水体、植... 城市湿地公园是成都市面向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缓解城市高温、服务公众避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借助GEE平台、Landsat数据和经验统计单窗算法评估了成都市42个城市湿地公园夏季地表温度,研究了公园内部水体、植被景观和公园外部景观同公园内部地表温度的关系,最后从可达性、可容纳游客量、降温效应3个方面构建避暑潜力指数,评估城市湿地公园的避暑潜力。结果表明:(1)三环线至绕城高速内的城市湿地公园平均地表温度最高,为33.45℃,第二绕城高速外的城市湿地公园平均地表温度最低,为30.81℃,两者相差2.64℃。(2)公园外部热环境对公园内部地表温度具有正向影响,而公园内部水体占比和植被茂密程度对公园内部地表温度具有负向影响。(3)避暑潜力最高的5个城市湿地公园分别是青龙湖湿地公园、东安湖公园、人民公园、望江楼公园和兴隆湖湿地公园,避暑潜力最低的5个城市湿地公园分别是光华公园、大源中央公园、创智公园、交子公园和新川之心公园。研究建议城市湿地公园水体可分散布局、植被应尽可能茂密、聚集布局,以实现城市湿地公园避暑潜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热环境 避暑潜力 遥感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温季节虾蟹如何安全“避暑”
5
作者 申亚平 《科学养鱼》 2025年第8期37-38,共2页
高温季节,虾蟹摄食量大,生长快,偶尔还有雷雨、低气压等恶劣天气,池塘养殖的河蟹、罗氏沼虾、小龙虾等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池塘底部,倘若底质有机物含量较高、加之池塘底部溶氧含量较低,表面水温徧高,较易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那么如何... 高温季节,虾蟹摄食量大,生长快,偶尔还有雷雨、低气压等恶劣天气,池塘养殖的河蟹、罗氏沼虾、小龙虾等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池塘底部,倘若底质有机物含量较高、加之池塘底部溶氧含量较低,表面水温徧高,较易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那么如何让虾蟹安全度过高温季节,养殖户在提高抗风险意识的同时,建议做好以下关键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安全 河蟹 高温季节 池塘养殖 避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性感知、地方依恋与未来行为意向关系研究——以江西省靖安县三坪村寄宿避暑度假者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屏 陈振东 +1 位作者 夏淑芳 赵丽红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9,共10页
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本质在于乡村性,以往研究鲜有以乡村性感知为驱动因素探讨度假者的未来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本文选取江西省靖安县三坪村为案例地,开发寄宿避暑度假者乡村性感知、地方依恋与未来行为意向关系测量量表并构建概念模型。实... 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本质在于乡村性,以往研究鲜有以乡村性感知为驱动因素探讨度假者的未来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本文选取江西省靖安县三坪村为案例地,开发寄宿避暑度假者乡村性感知、地方依恋与未来行为意向关系测量量表并构建概念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度假者乡村性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地方认同、未来行为意向;度假者地方依赖显著正向影响地方认同、未来行为意向,地方认同显著正向影响未来行为意向;度假者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在乡村性感知与未来行为意向间均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在度假者乡村性感知和未来行为意向间具有显著链式中介效应。因此,三坪村应关注具身范式旅游体验,精准把控度假者乡村性感知;多维度提升乡村性感知,助力度假者正向行为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性感知 地方依恋 未来行为意向 乡村寄宿避暑度假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暑山庄内外水系变迁成因探究
7
作者 曹盼 汤佳 +1 位作者 周晨 胡希军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
【目的】避暑山庄作为当今存世的最大皇家园林,因经典的自然山水营构而享有盛誉。自1703年始建至1911年清朝覆灭,避暑山庄内外水系面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然而水系变迁成因尚缺乏全面而深入的探究。【方法】梳理避暑山庄肇建后200余年间... 【目的】避暑山庄作为当今存世的最大皇家园林,因经典的自然山水营构而享有盛誉。自1703年始建至1911年清朝覆灭,避暑山庄内外水系面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然而水系变迁成因尚缺乏全面而深入的探究。【方法】梳理避暑山庄肇建后200余年间的水系面貌变迁历程,利用史料梳理论证与量化计算佐证相结合的方法,聚焦避暑山庄内外水系营建的历史过程,分析山庄引水工程、扩湖工程及河工制度存废对于水系带来的反向制约影响;以历史图档、文档记载为基础,以20世纪80年代最早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监测数据及同时期的承德地区土壤流失情况为依据,从流域层面探讨了武烈河河道泥沙的来源问题。【结果】避暑山庄肇建之初设定的引水点为河流交汇口区域,频繁的河相变化增加了山庄引水困难;康熙朝施行的扩湖工程,使得山庄东侧的武烈河行洪断面缩减超过50%;围绕避暑山庄展开的“旱河岁修”“河湖清挖”“大河岁修”等制度的订立、完善与废弃历程耦合着山庄内外水系急剧变迁的过程;清晚期以来,武烈河流域内土地滥垦日益严重,1980年流域内的坡耕地产生的土壤流失总量(1025422.30 t)与同时期武烈河流域年平均输沙量(1070000.00 t)接近。【结论】避暑山庄的水系营建工程虽然造就了经典的水景观,但也助推了山庄水系的消退,而晚清以来武烈河流域内坡耕地过垦所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则是造成避暑山庄内外水系变迁的最关键性因素。避暑山庄内外水系变迁成因的历时性考察,是景观遗产多元价值识别的前提,也是挖掘、培育生态智慧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家园林 水系营建 水土流失 避暑山庄 武烈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避暑胜地形成机制及旅游竞争力的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薛刚 孙根年 余志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人们对凉爽气候环境的需求产生了避暑旅游这项旅游活动。文中以此为着眼点,选取承德避暑山庄、北戴河等10大避暑胜地,分别从盛夏气候舒适度、旅游资源价值、区位可达性等三个方面,对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测评。结论如下:(1)避暑... 人们对凉爽气候环境的需求产生了避暑旅游这项旅游活动。文中以此为着眼点,选取承德避暑山庄、北戴河等10大避暑胜地,分别从盛夏气候舒适度、旅游资源价值、区位可达性等三个方面,对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测评。结论如下:(1)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是凉爽气候、优美景物、方便交通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从气候因素来看,盛夏与区域中心高温城市温差在10~12℃之间,是避暑旅游地形成最佳气候条件;(3)文中将盛夏接待客流量看成是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的显性指标,分析了与三大因素的关系,发现避暑气候指数、景观资源、交通区位是其最重要的三大影响因素。该研究为避暑旅游地建设及旅游活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旅游 避暑胜地 综合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和GIS的重庆市避暑自然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徐中强 陈俊华 +1 位作者 邵俊明 余玲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4-21,共8页
重庆市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炎热,人们要求避暑的愿望强烈。选取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为一级指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日照、海拔、坡度为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对重庆市避暑自然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重庆市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炎热,人们要求避暑的愿望强烈。选取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为一级指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日照、海拔、坡度为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对重庆市避暑自然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适宜避暑区域总面积27 264.48km^2,占重庆市总面积的33.09%,适宜避暑区域面积较多,其中最适宜区域面积12831.24km^2,较适宜区域面积8 180.86km^2,一般适宜区域面积6 252.37km^2;重庆市适宜避暑区域空间分布不均,多分布在海拔较高山区,渝东北和渝东南区域分别占适宜避暑区域总量的50.65%和37.71%,大都市区仅占1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适宜性评价 AHP GIS 自然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避暑疗养旅游综合气候区划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乃孚 宋正满 杜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6-481,共6页
指出神农架林区避暑疗养气候资源的优势,研究夏季气候垂直变化特征,计算给出气温、降水随高度变化模式,揭示避暑适宜高度因地域和坡向而异,探讨神农架避暑疗养旅游综合气候区划,并依据气温主导指标,相对湿度、风、降水等辅助指标... 指出神农架林区避暑疗养气候资源的优势,研究夏季气候垂直变化特征,计算给出气温、降水随高度变化模式,揭示避暑适宜高度因地域和坡向而异,探讨神农架避暑疗养旅游综合气候区划,并依据气温主导指标,相对湿度、风、降水等辅助指标,将神农架避暑疗养旅游综合区划为3个区,重点划分避暑疗养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避暑疗养 气候资源 旅游业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暑旅游产业发展概述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园园 金颖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118,123,共5页
城市经济的发展走特色化、生态化道路已成为一种趋势,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对于拥有避暑资源的地区,发展避暑旅游、完善避暑旅游产业体系符合了这一趋势,同时也成为目的地经济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大举措。文章通... 城市经济的发展走特色化、生态化道路已成为一种趋势,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对于拥有避暑资源的地区,发展避暑旅游、完善避暑旅游产业体系符合了这一趋势,同时也成为目的地经济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大举措。文章通过分析世界各地避暑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力图把握避暑旅游产业发展总体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避暑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和基础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 避暑旅游 避暑旅游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安地区避暑度假旅游生态环境条件与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覃建雄 张培 陈兴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97-300,共4页
目前,旅游发展正在进入大众休闲度假旅游时期,集观光-体验-居住-养身于一体的综合型度假旅游成为未来国际旅游发展大趋势。旅游度假区建设更强调生态环境条件、观赏游憩景观、服务及设施、餐饮及其环境、娱乐项目等,对度假区所处区域自... 目前,旅游发展正在进入大众休闲度假旅游时期,集观光-体验-居住-养身于一体的综合型度假旅游成为未来国际旅游发展大趋势。旅游度假区建设更强调生态环境条件、观赏游憩景观、服务及设施、餐饮及其环境、娱乐项目等,对度假区所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要求尤为苛刻,具体涉及地质环境、地形地貌、自然安全、土壤、空气、植被、环境、水质等条件,生态环境条件作为度假区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不仅决定了度假区旅游舒适度,而且可直接转化为度假旅游产品。本文运用地质、土壤、生态、气候、水文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在雅安地区区位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基础上,对雅安地区避暑度假旅游的生态环境条件和旅游舒适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雅安地区是四川理想的山地型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度 生态环境 避暑度假 雅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鸟类区系及类群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建华 董建新 +4 位作者 朱毓永 杜继煜 高立杰 田永路 刘晓宇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102,共4页
2004—2006年,对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的鸟类物种组成、区系型、居留期、区域分布、相对数量、珍稀种类等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17种,隶属于13目38科117种,其中古北种74种(63.25%),东洋种11种(9.40%),广布种32种(27.35%);夏候鸟37种... 2004—2006年,对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的鸟类物种组成、区系型、居留期、区域分布、相对数量、珍稀种类等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17种,隶属于13目38科117种,其中古北种74种(63.25%),东洋种11种(9.40%),广布种32种(27.35%);夏候鸟37种(31.62%),冬候鸟4种(3.42%),旅鸟38种(32.48%),留鸟38种(32.48%);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3种,河北省重点保护鸟类32种;鸟类区系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以中、小型鸟类为主体的雀形目对该地区鸟类多样性的贡献最大。从生境分布上看,平原区和山区鸟类资源最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区系 类群多样性 承德避暑山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避暑老年游客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兆斌 高勇 +1 位作者 詹敏 张建国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9-954,共6页
老年避暑游客成为旅游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群体,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游客满意度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而对旅游地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此,以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村为研究地,通过对老年避暑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采用模糊层次... 老年避暑游客成为旅游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群体,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游客满意度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而对旅游地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此,以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村为研究地,通过对老年避暑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旅游地六要素的游客满意度进行计算,得出满意度顺序为住宿>饮食>交通>环境>购物>康体娱乐,游客对旅游地总体满意度评价"一般"的结论。在对六要素各因子层进行分析之后,建议针对性地完善老年人康体娱乐等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美化建筑周边环境,同时注重避暑地的卫生工作及投诉渠道建设,加强具有吸引力的品牌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 老年游客 满意度 西天目村 农家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3
15
作者 刘逸 卢展晴 陈欣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31,共10页
从旅游气候学基础理论出发,对目前用于评价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若干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以其中的综合舒适度模型为基础,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及实际问卷调查,建立了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模型(STCI)。借助此模型,对全国244个城市发展避暑旅游的气... 从旅游气候学基础理论出发,对目前用于评价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若干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以其中的综合舒适度模型为基础,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及实际问卷调查,建立了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模型(STCI)。借助此模型,对全国244个城市发展避暑旅游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基于新模型评价下的排名与《2014年中国城市避暑旅游发展报告》、传统综合舒适度模型下的排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存在部分未得到有效开发的潜在避暑旅游地,这些地区具有极佳的避暑气候条件,却因区位不佳、知名度低等原因而未获得关注;高纬度的东北地区和高海拔的西南地区是我国最适宜开展避暑旅游活动的2大区域,集中了我国大部分具有优越避暑气候的城市;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避暑旅游城市排名存在一定的争议;黑龙江省绥化市、云南省保山市等7个城市具备极佳的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发展为避暑旅游城市。基于上述发现,为旅游者的出行决策和政府的旅游业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旅游气候 旅游气候 气候舒适度 中国避暑旅游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模型的避暑休闲地产气候资源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丹妮 匡鸿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115,共6页
适宜的气候资源是避暑房地产开发的首要前提.以重庆市城口县双河乡余坪村为例,利用物元模型,对夏季平均气温、夏季相对湿度、夏季平均风速、夏季月均日照时数、夏季月均降水量和平均海拔6个影响避暑气候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构建避暑... 适宜的气候资源是避暑房地产开发的首要前提.以重庆市城口县双河乡余坪村为例,利用物元模型,对夏季平均气温、夏季相对湿度、夏季平均风速、夏季月均日照时数、夏季月均降水量和平均海拔6个影响避暑气候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构建避暑休闲地产气候资源物元分析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余坪村避暑休闲地产气候资源评价等级为适宜,适宜作为避暑休闲地产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气候资源 评价等级 物元模型 综合评价 双河乡余坪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避暑山庄园林建筑特色与教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艳萍 张义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709-6710,6731,共3页
从承德避暑山庄园林建筑特色出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避暑山庄园林建筑教学价值与应用的开发途径。
关键词 避暑山庄 园林建筑 教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据清宫廷绘画文献再议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山 王娅侨 +1 位作者 王其亨 杨菁 《风景园林》 2019年第5期115-120,共6页
以考证清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为目的,旨在深入研究借鉴康乾时期避暑山庄皇家园林风格特色。通过比对康熙朝沈嵛《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和乾隆朝《钦定热河志·避暑山庄总图》等清代宫廷绘画史料,对以往冷枚《避暑山庄图》创... 以考证清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为目的,旨在深入研究借鉴康乾时期避暑山庄皇家园林风格特色。通过比对康熙朝沈嵛《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和乾隆朝《钦定热河志·避暑山庄总图》等清代宫廷绘画史料,对以往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年代的"定论"提出异议。分析冷枚采用夸大主体、舍弃客体的画法,推断其《避暑山庄图》是以表现乾隆纪念其祖康熙对他眷顾提携之恩的"万壑松风"之"纪恩堂"为创作对象。查阅翻译"内务府造办处"等清史汉、满2种语言文献,进而证明冷枚《避暑山庄图》与沈嵛《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分别创作于不同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清宫廷绘画 《避暑山庄图》 冷枚 创作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型草原避暑度假目的地——以内蒙古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永进 刘志军 邓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5-160,共6页
内蒙古地处温带,草原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多样,夏季日温差大,构建草原避暑度假目的地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与草原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分析草原避暑度假地与传统避暑度假地优劣势的基础上,认为内蒙古草原避暑度假地具有夏... 内蒙古地处温带,草原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多样,夏季日温差大,构建草原避暑度假目的地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与草原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分析草原避暑度假地与传统避暑度假地优劣势的基础上,认为内蒙古草原避暑度假地具有夏季日温差大、空气干爽、空间开阔、地势起伏适宜、视野开阔等特征,进而结合草原避暑度假目的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旅游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草原环境承载力较小、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指出内蒙古构建草原避暑度假目的地应实现从以量占优到以质取胜、从草原特色到主题创新、从品牌经济到品牌旅游3个转变,并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接待设施水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倡旅游环保与节能等方面阐述了开发内蒙古草原避暑度假旅游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避暑度假地 优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乾时代避暑山庄的生态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嵩龄 唐飞 +2 位作者 刘芜 钟晓东 夏永霞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7-40,16,共5页
本文依据辨识历史上生态现象的5条思路,研究康乾时代山庄的外部自然地理、内部生境、和山庄生物群落等生态学特征,对园林界流行的关于山庄植被的提法,提出了质疑。本文还从历史与现状的比较中,探讨了山庄进行生境和生物恢复的可能性和... 本文依据辨识历史上生态现象的5条思路,研究康乾时代山庄的外部自然地理、内部生境、和山庄生物群落等生态学特征,对园林界流行的关于山庄植被的提法,提出了质疑。本文还从历史与现状的比较中,探讨了山庄进行生境和生物恢复的可能性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山庄 园林生态学 生态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