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煤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1
作者 何贞铭 高雨凌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8,共4页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煤矿生产活动的重要保障。针对多源遥感技术在煤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问题,结合光学、SAR、红外等遥感技术特点,提出了风险评估指标,提出3类遥感数据融合的风险评估模型,并设计实验开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多...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煤矿生产活动的重要保障。针对多源遥感技术在煤矿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问题,结合光学、SAR、红外等遥感技术特点,提出了风险评估指标,提出3类遥感数据融合的风险评估模型,并设计实验开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有助于发现地质灾害潜在特征,评估指标权重、风险指数阈值对评估结果影响较大,需根据评估重点合理设置权重与风险指数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质灾害 风险评估 遥感技术 遥感数据融合 光学影像 合成孔径雷达 红外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在电网勘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春玲 赵训威 +3 位作者 王志刚 吴冰 刘冬晖 范永学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3,共6页
随着卫星遥感、空间科技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卫星采集多源遥感数据已被广泛应用到诸多行业。将多源数据进行融合,生成信息更丰富、质量更高的图像,能更清晰地分析地物地貌地形情况,已成为近年来图像智能处理领域的技术研究前沿方向。... 随着卫星遥感、空间科技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卫星采集多源遥感数据已被广泛应用到诸多行业。将多源数据进行融合,生成信息更丰富、质量更高的图像,能更清晰地分析地物地貌地形情况,已成为近年来图像智能处理领域的技术研究前沿方向。文章基于人工智能卷积网络和注意力机制,提出一种统一融合网络,将不同光谱和空间属性的遥感源数据进行有效融合,生成具有精确光谱信息和清晰空间细节的高分辨率图像,为电网勘测选址选线等业务提供了辅助支撑的有效手段。实验结果表明,文章研究结果比现有典型方法具备更好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电网勘测 卫星遥感 人工智能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高分辨率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试验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萍 张继贤 +1 位作者 林宗坚 李春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7,共4页
针对主要数据源ETM + ,TM及部分SPOT ,设计两种融合方法 ,试验快速可靠的变化信息提取的融合方法。一是利用 2 0 0 0年TM8高分辨率影像与 1998年B5 43合成影像的PCA法 ,融合影像中变化图斑呈特征的黄色图斑 ;二是利用 2 0 0 0年TM8波段... 针对主要数据源ETM + ,TM及部分SPOT ,设计两种融合方法 ,试验快速可靠的变化信息提取的融合方法。一是利用 2 0 0 0年TM8高分辨率影像与 1998年B5 43合成影像的PCA法 ,融合影像中变化图斑呈特征的黄色图斑 ;二是利用 2 0 0 0年TM8波段与同一时相的B43 2合成影像的Brovey变换法 ,该方法提高了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类型的分辨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PCA法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 分辨力 融合影像 Brovey变换法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与评价》出版发行
4
作者 苏小霞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与评价》 清晰度 图像色彩 保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MM网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5
作者 高文君 周宇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8年第3期23-25,共3页
运用模糊数学与神经网络理论相结合,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GFMM算法,通过学习与实验,探索了遥感数据融合方法。
关键词 遥感数据融合 GFMM网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SAR数据融合在黄河口沙咀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虎 郭华东 王长林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9,共5页
黄河口沙咀位于 1976年之前黄河入海故道与现黄河入海口之间 ,是目前世界上陆地面积生长最快的地区。该地区于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珍稀频危鸟类为主体的国家级自然资源保护区。由于受河... 黄河口沙咀位于 1976年之前黄河入海故道与现黄河入海口之间 ,是目前世界上陆地面积生长最快的地区。该地区于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珍稀频危鸟类为主体的国家级自然资源保护区。由于受河流泥沙淤积作用、海水侵蚀作用、石油开发等自然及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该区海岸线蚀进及地表覆盖状况变化较快。利用获取的 1995 ,1997,2 0 0 0年陆地卫星TM数据 ,对地观测卫星ERS - 1和RADARSAT数据 ,通过数据融合处理及FL神经网络分类方法 ,可以清楚的对 1995~ 2 0 0 0年间黄河口沙咀海岸线蚀进及地表覆盖状况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TM和SAR的融合数据对该地区动态监测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融合 神经网络分类 动态监测 黄河口 海岸线 地表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nvisat-1数据与ETM数据融合对陕西临潼-长安断裂中段定位 被引量:2
7
作者 荆燕 冯希杰 +4 位作者 戴王强 师亚琴 韩恒悦 李晓妮 王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4-520,共7页
利用Envisat-1星载雷达的穿透特性,对Envisat-1星载雷达影像和ETM假彩色合成影像进行了多种融合试验。结果发现,Enviasat-1数据与ETM假彩色合成影像乘积融合变换所得到的新图像,在近地表隐伏断裂探测方面,与单独利用星载雷达影像或ETM... 利用Envisat-1星载雷达的穿透特性,对Envisat-1星载雷达影像和ETM假彩色合成影像进行了多种融合试验。结果发现,Enviasat-1数据与ETM假彩色合成影像乘积融合变换所得到的新图像,在近地表隐伏断裂探测方面,与单独利用星载雷达影像或ETM影像相比断裂影像得到增强。利用该方法,对西安市附近的临潼—长安断裂中段进行了定位及野外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融合 临潼—长安断裂 探测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月球薛定谔盆地及邻区地质特征和演化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颖 丁孝忠 +7 位作者 韩坤英 陈剑 刘敬稳 陆天启 王俊涛 石成龙 金铭 庞健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538,共14页
薛定谔盆地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盆地西南部的盆底与盆缘过渡处,盆地结构较为完整,形成于晚雨海世,是典型的峰环盆地,研究该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有助于研究月球峰环盆地的演化过程。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开展... 薛定谔盆地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盆地西南部的盆底与盆缘过渡处,盆地结构较为完整,形成于晚雨海世,是典型的峰环盆地,研究该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有助于研究月球峰环盆地的演化过程。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开展了区域地质综合分析,主要包括地质地貌特征、岩石类型分布、构造要素以及盆地的演化过程等。与前人相比,使用较新的遥感数据和撞击坑统计年代学模型对盆地内的月海玄武岩进行了分布范围厘定和定年,得到了更精确的年龄,丰富了研究区内的构造形迹数据库,探讨了更具综合性的区域地质演化过程。得到的结果如下:研究区内出露的岩石以亚铁斜长岩套、亚铁苏长岩套和镁质斜长岩套为主,月海玄武岩、纯斜长岩、富橄榄石岩套以及火成碎屑岩零星分布,两块月海玄武岩单元的绝对模式年龄分别为3.26和3.36 Ga,为晚雨海世玄武岩;研究区内9类构造发育,其中坑底断裂、质量瘤和火山口可能是在盆地后续的重力均衡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薛定谔盆地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撞击成盆前、成盆期以及成盆后改造期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定谔盆地 区域地质演化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地区2001-2020年250 m及2020年30 m分辨率植被生长季NDVI数据集
9
作者 高超 任小丽 +4 位作者 曾纳 刘畅 张心昱 张黎 何洪林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中亚地区是北半球最大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由于该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维护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指示作用,其时空分布格局和变化趋... 中亚地区是北半球最大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由于该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维护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指示作用,其时空分布格局和变化趋势是评估区域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作为研究植被最常用的遥感指数之一,能够表征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数据集利用MODIS13Q1产品生成了中亚地区2001–2020年长时间序列空间分辨率为250 m的生长季均值NDVI数据,并使用基于规则的分段回归Cubist算法,结合Landsat数据,融合得到了能够更好表征地物细节的30 m空间分辨率的2020年生长季均值NDVI数据。同时,本数据集从数据源的质控,模型训练优化,以及模型独立验证三个方面对数据产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数据集的生成为中亚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和空间格局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中亚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遥感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RSI和ETM+遥感图像融合的湿地苇田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俊利 李国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2期257-259,261,共4页
采用Gram-Schmidt变换和像素级融合方法,将不同空间分辨率的MERSI影像与ETM+影像进行融合,用于识别盘锦湿地苇田,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了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采用Gram-Schmidt变换融合方法保留了MERSI影像的多光谱特性,提高了影像的... 采用Gram-Schmidt变换和像素级融合方法,将不同空间分辨率的MERSI影像与ETM+影像进行融合,用于识别盘锦湿地苇田,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了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采用Gram-Schmidt变换融合方法保留了MERSI影像的多光谱特性,提高了影像的空间细节。对空间分辨率之比(达1∶9)较高的影像融合进行了分析,能够满足湿地苇田识别的应用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融合 MERSI ETM+ Gram-Schmidt变换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影像数据融合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山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2-73,共2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将覆盖同一地区的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加以合成,有效的抑制或减少单一信源对被感知对象或环境解译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不完全性或误差,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数据所包括的信息作出决策。论文以青海巴...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将覆盖同一地区的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加以合成,有效的抑制或减少单一信源对被感知对象或环境解译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不完全性或误差,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数据所包括的信息作出决策。论文以青海巴隆地区为例,介绍了不同影像数据融合方法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数据融合 HS变换 段频率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开采损害InSAR/UAV融合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大伟 安士凯 +2 位作者 吴侃 胡振琪 刁鑫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134,共14页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损害问题已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尤其西部矿区以大规模、高强度开采主,引起的岩层及地表移动也呈现出变形速度快、损害程度深、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对其进行快速、准确、全面地监测是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矿山...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损害问题已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尤其西部矿区以大规模、高强度开采主,引起的岩层及地表移动也呈现出变形速度快、损害程度深、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对其进行快速、准确、全面地监测是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矿山建设的关键。传统的地表移动观测方法和单一测量技术均难以满足需求;无人机(UAV)摄影测量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优势互补,二者融合在地质环境损害监测方面具有优势,提出了融合UAV/InSAR监测矿山开采损害的关键理论、技术和方法。重点论述了UAV/InSAR融合新型多尺度观测站建立模式和二者协同观测方法;探讨了UAV/InSAR跨尺度异质遥感数据融合策略;提出了基于UAV/InSAR特征级融合的地表沉陷变形及关键环境因素精确提取的思路和方法;并以内蒙古王家塔煤矿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首先采用UAV摄影测量和InSAR技术建立了工作面尺度“点-线-面”结合新模式观测站,同时获得研究区域的UAV光学影像、InSAR影像和主断面关键点水准数据;利用UAV/InSAR的特征级融合方法提取了矿区沉陷盆地,并利用UAV沉陷盆地和融合沉陷盆地分别进行求参。研究结果表明:UAV监测的最大下沉值为2487 mm,中误差为81 mm,UAV测量误差对于沉陷盆地边界影响较大,导致无法精确获取盆地边界区域;InSAR监测的最大下沉为110 mm,远小于实际,InSAR受时空失相干影响,无法准确获取大变形区域沉降;通过InSAR/UAV特征级融合,得到了整体和边界区域精度更高融合下沉盆。在求参方面,单独UAV数据求取的下沉系数与水准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4%,主要影响角正切偏差较大,约20%,主要为UAV下沉盆地边界误差较大所致。与单独UAV求参相比,融合下沉盆地数据求出的参数更准确,主要影响角正切的相对误差仅为5%,融合数据很好解决了单一UAV反演tanβ误差偏大的问题。该工程案例表明了UAV/InSAR融合技术在西部矿区地表沉陷变形监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为西部煤矿开采地表损害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开采沉陷 矿山地质环境 UAV INSAR 遥感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洪泛湿地植被碳利用率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干旱的响应
13
作者 袁灿煜 李相虎 +4 位作者 张丹 蔺亚玲 谭志强 叶许春 孙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8,共10页
为阐明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精确评估区域碳收支状况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稳定性,基于多源遥感影像融合生成的长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并结合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和光能利用率集成(LUE)模型解... 为阐明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精确评估区域碳收支状况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稳定性,基于多源遥感影像融合生成的长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并结合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和光能利用率集成(LUE)模型解析了1986-2020年间鄱阳湖洪泛湿地植被碳利用率(CUE)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过去35 a间,鄱阳湖洪泛湿地植被碳利用率平均降低了44.08%,且碳利用率减小的区域面积覆盖了全湖区的63.99%;植被碳利用率的空间分别呈现出西南湖区>东部湖区>北部湖区的趋势,而在季节变化中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芦荻、蒌蒿群落及林地的碳利用率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平均为0.35~0.44;相较于正常年份,干旱年份中鄱阳湖洪泛湿地有高达69.11%的区域其植被碳利用率出现下降,尤其是在夏季,所有湿地植被类型的碳利用率均有所减少,其中苔草和蓼子草-虉草群落的平均降幅为0.16;春季和冬季期间,多数湿地植被类型的碳利用率在干旱年份略有增加,特别是蓼子草-虉草群落和林地表现得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利用率(CUE) 时空格局 干旱效应 遥感数据融合 CASA模型 光能利用率集成模型 洪泛湿地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草地遥感分类及其精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伟 杨峰 +1 位作者 钱育蓉 李建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26-1532,共7页
基于遥感资料的植被类型划分能快速获得大尺度的植被覆盖变化数据。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利用天山北坡典型草地2008年Landsat 5-TM遥感影像和1999年Landsat 7-ETM+全色波段数据,在对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数据融合处理。根据融合... 基于遥感资料的植被类型划分能快速获得大尺度的植被覆盖变化数据。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利用天山北坡典型草地2008年Landsat 5-TM遥感影像和1999年Landsat 7-ETM+全色波段数据,在对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数据融合处理。根据融合影像的纹理特征进行监督分类,将研究区域的植被初步分为8种主要覆盖类型,在监督分类的基础上借助专家知识系统构建决策树,进一步将草地分为5类,包括平原荒漠、平原沙漠、低山荒漠、温性草甸和高寒草甸,最后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总精度在95%以上,总Kappa系数为0.939 6,间隔9年的影像融合和决策树分类方法在研究区植被分类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融合 草地分类 专家知识 决策树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产量预测的遥感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洪昕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6期47-49,共3页
粮食安全问题由于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一直备受关注,粮食产量预测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也同样不容忽视。长时间以来,很多研究者都针对此课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大规模的作物产量预测... 粮食安全问题由于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一直备受关注,粮食产量预测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也同样不容忽视。长时间以来,很多研究者都针对此课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大规模的作物产量预测提供了快速、精确的方法。文章主要介绍了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目前常用的遥感估产模型以及将遥感技术与作物生长模型同化进行作物产量预测的方法,并分析了遥感技术在作物产量预测上面临的问题,为遥感估产技术指出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产量预测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估产模型 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讯
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51,共1页
2018年EEE GRSS Data Fusion Contcst结果近日揭晓,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团队分别在3个赛道取得了丰硕成绩.IEEE GRSS Data Fusion Contcst是世界遥感科学技术领域最高水平大赛,由IEEE地球科学和遥感学会主办,至今已举办了13届.此次大赛参... 2018年EEE GRSS Data Fusion Contcst结果近日揭晓,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团队分别在3个赛道取得了丰硕成绩.IEEE GRSS Data Fusion Contcst是世界遥感科学技术领域最高水平大赛,由IEEE地球科学和遥感学会主办,至今已举办了13届.此次大赛参与单位有全世界各高校与研究单位1300余家,其中包括MIT、ITC、德国宇航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全球知名的遥感和数据融合研究机构.大赛以高光谱数据、高空间分辨率数据、多光谱LiDAR数据等多源城市遥感数据融合分类为主题,致力于推动多源遥感大数据解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FUSION 遥感数据融合 遥感学会 高空间分辨率 科学技术 高光谱数据 LID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超强台风Tembin(2012)引起的海表面降温与强混合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管守德 侯一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1-1309,共9页
鉴于台风等极端海洋环境下现场观测资料的匮乏,本文综合了多源卫星遥感和Argo浮标剖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层海洋对超强台风Tembin(2012)的响应。Tembin引起了较强的海表面温度降低,降温主要集中在台风路径附近,最大降温为... 鉴于台风等极端海洋环境下现场观测资料的匮乏,本文综合了多源卫星遥感和Argo浮标剖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层海洋对超强台风Tembin(2012)的响应。Tembin引起了较强的海表面温度降低,降温主要集中在台风路径附近,最大降温为10.3℃,出现在朝鲜半岛南部的近岸海区;微波+红外遥感融合观测海表面温度数据可以弥补单一微波遥感观测在近岸海区缺测的不足,但观测海表面降温比单一微波遥感观测偏小;基于Argo观测的垂向高分辨率温盐剖面和混合参数化方法,发现台风后上层海洋混合明显增强,其混合率增强可达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台风Tembin 海表面温度 微波遥感海表面温度数据 微波+红外遥感融合海表面温度数据 ARGO浮标 混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