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STER的遥感地球化学统计预测模型及应用——以金川铜镍矿床外围找矿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三明 吴虹 +1 位作者 谭泛 张振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0-489,共10页
通过金川铜镍矿区南延测区的地球化学地表取样分析及野外对应点的地物波谱测试,并以55号勘探线的遥感-地质-地球化学剖面为基准,确定不同元素异常(或地球化学指标)与不同岩性地段的光谱特征、谱段范围及阈值,建立基于ASTER遥感影像的净... 通过金川铜镍矿区南延测区的地球化学地表取样分析及野外对应点的地物波谱测试,并以55号勘探线的遥感-地质-地球化学剖面为基准,确定不同元素异常(或地球化学指标)与不同岩性地段的光谱特征、谱段范围及阈值,建立基于ASTER遥感影像的净反射率值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之间的统计模型,并以此预测模型对南延及西北延区域进行了遥感地球化学异常的圈定。结果表明:建立的遥感地球化学统计模型高异常区与已知矿区范围吻合程度很高,通过提取的遥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不仅能表达化探常规异常信息,其空间分布规律也能明晰出来,更重要的是某些局部弱异常得到了增强,外延区域的遥感地球化学异常也得到了野外验证,说明利用区域地质资料建立的基于ASTER遥感地球化学预测模型比单一的遥感或化探异常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地球化学统计模型 遥感-地质-地球化学剖面 地物波谱 ASTER 金川铜镍矿区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研究——以青海省白日其利沟地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勇敢 刘桂阁 +4 位作者 路彦明 王美娟 韩先菊 张慧玉 常春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5-40,共6页
文章基于对遥感与地球化学理论方法体系的分析,认为地球化学异常与热液蚀变、遥感影像灰度值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以青海省白日其利沟地区为例,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及理论推导,得出了训练区样本光谱反射率与微量元素含量、遥感数据灰度... 文章基于对遥感与地球化学理论方法体系的分析,认为地球化学异常与热液蚀变、遥感影像灰度值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以青海省白日其利沟地区为例,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及理论推导,得出了训练区样本光谱反射率与微量元素含量、遥感数据灰度值之间的回归函数,建立了遥感地球化学异常模型。应用这一模型,在缺少地球化学数据的地区,选取实验区(AOI)采样进行地球化学及光谱测试,建立遥感数据与地球化学异常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而从相对易于获取的遥感数据入手,获取遥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用以指导地质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遥感地球化学异常 方法研究 热液矿床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矿田三维地球化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晓坤 秦德先 +1 位作者 冯美丽 伍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59,86,共3页
为最大限度地提取找矿有用信息,进行资源预测评价,在Surpac的软件环境下对广西大厂矿田进行三维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研究,建立大厂矿田的DTM模型、地质模型和地球化学模型。使之直观地、定性地研究和分析整矿田的异常形态,同时通过快速... 为最大限度地提取找矿有用信息,进行资源预测评价,在Surpac的软件环境下对广西大厂矿田进行三维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研究,建立大厂矿田的DTM模型、地质模型和地球化学模型。使之直观地、定性地研究和分析整矿田的异常形态,同时通过快速可视化显示,可以根据找矿的具体指标,显示不同价值的异常区,优选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 三维地球化学模型 DTM模型 广西大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识别模型的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凤军 邢立新 +1 位作者 范继璋 潘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5-538,共4页
遥感数据具有离散性、有限性及非线性关系的数学特征。在专题纹理信息提取分析基础上,以异常区灰度值和矿区控矿构造信息为特征值,利用统计学原理,建立统计识别模型。利用统计识别模型对未知区的特征向量进行识别分类,并应用于吉林东部... 遥感数据具有离散性、有限性及非线性关系的数学特征。在专题纹理信息提取分析基础上,以异常区灰度值和矿区控矿构造信息为特征值,利用统计学原理,建立统计识别模型。利用统计识别模型对未知区的特征向量进行识别分类,并应用于吉林东部小西南岔多元成矿靶区预测及矿区附近找矿评价工作中,把提取的蚀变信息与矿山工程地质知识相结合,经野外实地检查与部分探矿工程验证,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获得较好的铜、金矿化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蚀变信息 统计识别模型 蚀变信息提取 统计学原理 识别模型 遥感数据 非线性关系 数学特征 提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高光谱遥感和地统计定量预测 被引量:32
5
作者 程朋根 吴剑 +1 位作者 李大军 何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2-147,8,共7页
通过两种不同的尺度进行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在全县范围(大尺度)内运用地统计方法进行最优无偏内插估计,得到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在小尺度高光谱Hyperion影像范围内,确定623.6 nm处反射率倒数之对数的一阶微分与564.... 通过两种不同的尺度进行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在全县范围(大尺度)内运用地统计方法进行最优无偏内插估计,得到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在小尺度高光谱Hyperion影像范围内,确定623.6 nm处反射率倒数之对数的一阶微分与564.4nm处反射率倒数之对数的一阶微分的比值为土壤有机质的敏感变量,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确立各土壤有机质高光谱定量最佳反演模型,并把该模型应用于高光谱影像进行有机质含量定量填图,取得了很好的预测效果(R2=0.8684)。同时为了进行客观比较,基于同一尺度,利用30个样点进行地统计空间插值定量预测,比较两种预测结果,通过分析得出由于地统计学受到样点的数目、分布和间距情况以及内蕴假设的影响,其预测效果不如高光谱遥感反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反演分析 土壤有机质含量 统计 定量反演模型 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统计和物理模型反演植物生化组分的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阮伟利 牛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8-83,共6页
利用不同形式的光谱数据,如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以及经过不同波段间隔和噪声水平处理的反射率,直接比较了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反演鲜叶片叶绿素、水和干物质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物理模型对光谱数据波段间隔和噪声的鲁棒性比统计模... 利用不同形式的光谱数据,如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以及经过不同波段间隔和噪声水平处理的反射率,直接比较了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反演鲜叶片叶绿素、水和干物质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物理模型对光谱数据波段间隔和噪声的鲁棒性比统计模型要好,而在反演的绝对效果上,统计模型的反演结果特别是对水分的反演与物理模型相当,要充分考虑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反演植物生化组分时的优缺点,提高反演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模型 物理模型 植物生化组分 成像光谱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统计和物理模型反演植被叶片生化组分 被引量:8
7
作者 阮伟利 牛铮 《遥感信息》 CSCD 2003年第4期5-8,47,共5页
通过比较统计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两者的联合模型在反演鲜叶片生化组分含量时的效果 ,结果表明 ,对于叶绿素和水份含量 ,物理模型的反演效果较好 ,对于蛋白质、纤维素 +木质素含量 ,统计模型的反演效果相对较好 ,由物理模型改造得到的三... 通过比较统计模型、物理模型以及两者的联合模型在反演鲜叶片生化组分含量时的效果 ,结果表明 ,对于叶绿素和水份含量 ,物理模型的反演效果较好 ,对于蛋白质、纤维素 +木质素含量 ,统计模型的反演效果相对较好 ,由物理模型改造得到的三种联合模型 ,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理模型反演蛋白质、纤维素 +木质素含量的精度 ,但和利用统计模型反演这两种生化组分的结果比较 ,改进作用并不明显。对于不同样本组叶片生化组分含量 ,不同模型反演效果均存在一定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 物理模型 反演 植物生化组分 成像光谱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视觉统计模型在地物识别中的算法研究
8
作者 刘玮 田金文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本文在结构化模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目标的整体视觉统计模型,整体视觉模型不但考虑了目标的局部特征,而且还考虑的目标局部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局部特征和位置特征分别建模,局部特征根据应用选择,位置特征以树状图模型来表示,并且... 本文在结构化模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目标的整体视觉统计模型,整体视觉模型不但考虑了目标的局部特征,而且还考虑的目标局部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局部特征和位置特征分别建模,局部特征根据应用选择,位置特征以树状图模型来表示,并且模型采用了统计的方法来表述结构化图模型,将能量最小问题转化为统计中的MAP问题,简化了问题的求解。本文将这一模型应用于遥感图像的典型地物识别之中,不但能够识别单目标还可以识别多目标,识别率较高,且定位较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视觉模型 统计模型 目标识别 目标定位 遥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壤重金属潜在风险遥感监测模型及应用——以湘江流域下游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建新 金勇章 +2 位作者 杨慧君 彭笃明 钟坚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43,共8页
针对土壤中-轻度重金属污染监测中缺乏实时高效的方法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遥感数据进行风险估算的计算模型。以湘江流域下游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与遥感数据的相关性分析为基础,探讨土壤化学组分及重金属元素含量与地表光谱曲线... 针对土壤中-轻度重金属污染监测中缺乏实时高效的方法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遥感数据进行风险估算的计算模型。以湘江流域下游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与遥感数据的相关性分析为基础,探讨土壤化学组分及重金属元素含量与地表光谱曲线的关系,进而建立以NDVI指数估计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并以土壤养分、酸碱性、化学类型等属性指数进行修正的遥感监测模型。以第一次地理国情常普查数据代入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近十年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整体降低,但小城市和农村局部有新增趋势。检验证明模型可信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指数 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土壤重金属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遥感监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土壤铬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路杰晖 王凤华 +3 位作者 刘志文 王德强 李西灿 王旭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4-147,共4页
快速测定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对防治土壤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的70个棕壤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室外光谱数据进行多种数学变换,根据极大相关性原则从光谱的一阶微分、对数倒数的一阶微分和倒数的一阶微分三种变换中选取5... 快速测定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对防治土壤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的70个棕壤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室外光谱数据进行多种数学变换,根据极大相关性原则从光谱的一阶微分、对数倒数的一阶微分和倒数的一阶微分三种变换中选取5个波段作为反演因子,即:R_(1910.5)(一阶微分)、R_(674.1)(对数倒数的一阶微分)、R_(1609.4)、R_(1231.3)、R_(1127.3)(倒数的一阶微分),然后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建立土壤金属铬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当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估测模型时,14个检验样本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906%,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71,其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表明,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建立土壤金属铬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估测模型 多元统计分析 土壤铬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假设对基于模型的森林蓄积量估算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元浩 侯正阳 +1 位作者 刘太训 徐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23,共13页
【目的】1)评估模型的线性和非线性形式、模型残差假设对推断不确定性的效应;2)比较2种总体均值的方差估计方法(自助法和解析法);3)评估多种因素对推断不确定性的效应,构建基于遥感模型的统计推断经验法则用于指导实践。【方法】应用基... 【目的】1)评估模型的线性和非线性形式、模型残差假设对推断不确定性的效应;2)比较2种总体均值的方差估计方法(自助法和解析法);3)评估多种因素对推断不确定性的效应,构建基于遥感模型的统计推断经验法则用于指导实践。【方法】应用基于模型的统计推断方法,以森林蓄积量估算为例,基于非洲稀树草原的薪材材积实测样地数据和Landsat 8遥感辅助数据,使用二阶抽样从总体中选择160块样地形成样本,在不同模型假设下进行总体参数推断,量化分析参数模型假设对估计量不确定性的效应,并辅以置信椭圆等诊断方法确保分析的有效性。【结果】1)不同模型假设下的总体均值估计值μ_(mb)为7.159~7.331 m^(3)·hm^(-2),解析方差估计值Var(μ_(mb))为0.147~0.221,抽样精度为93.59%~96.64%,总体均值的经验方差估计值Var(μ_(mb))为0.143~0.237。模型假设会影响模型参数估计,进而影响推断精度Var(μ_(mb))。自助法是检验总体参数解析估计量无偏性的有效方法。2)基于设计的统计推断方法得出的总体均值估计值μ_(db)为6.774 m^(3)·hm^(-2),其方差估计值Var(μ_(db))为0.965,抽样精度为85.50%。既定条件下,相比基于设计的统计推断,基于模型的统计推断能够有效将推断精度提升77.10%~84.77%,对抽样精度的提升为9.46%~13.03%。【结论】基于模型的统计推断在小样本推断中具有更高的推断精度和抽样精度,有助于实现高精度、低样本量、短周期的森林资源调查目标,但建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推断精度,其中残差变异性对推断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大。忽略方差异性和空间自相关效应在同方差假设下进行总体参数推断,会低估Var(μ_(mb)),在考虑方差异性的同时应进一步检验空间自相关性并使用相应的权函数和自相关函数模拟残差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遥感调查 基于模型统计推断 回归模型 方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热、CO2通量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靖 于强 +2 位作者 潘学标 尹红 张永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43-2853,共11页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热、CO2通量的准确估算对理解陆地和大气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有着重要意义。重点阐述了基于过程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热、CO2通量模型,综述了统计模型、综合模型及基于遥感的模型的发展过程。其中水...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热、CO2通量的准确估算对理解陆地和大气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有着重要意义。重点阐述了基于过程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热、CO2通量模型,综述了统计模型、综合模型及基于遥感的模型的发展过程。其中水热通量统计模型包括基于温度和湿度以及基于温度和辐射的方法;CO2通量统计模型包括基于气候因子或蒸散因子以及基于光能利用率的方法。水热通量过程模型包括大叶、双源、多源和多层的水热传输物理模型;CO2通量过程模型包括叶片尺度及由大叶、双叶和多层方法扩展到冠层尺度的生理生态模型以及光合-蒸腾耦合模型。综合模型包括生物物理模型、生物化学模型和生物地理模型。统计模型形式简单,资料易得,对大范围的水热通量模拟具有指导意义;过程模型准确的揭示了水热和CO2通量传输的物理和生理过程,是大尺度综合模型的基础。未来生态系统水热、CO2通量估算模型将集成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多尺度网络观测和大尺度机理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模型 过程模型 综合模型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稻穗期叶片氮素的遥感估测初探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浩 姚旭国 +1 位作者 张小斌 郑可锋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4-368,共5页
快速、无损、准确地监测水稻穗期氮素状况,对于诊断水稻生殖生长特征、提高氮肥运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浙江省海宁市晚稻试验点进行田间取样试验,并获取同时期CBERS-1遥感数据,分析了试验点晚稻穗期叶片氮素与CBERS-1影像冠层... 快速、无损、准确地监测水稻穗期氮素状况,对于诊断水稻生殖生长特征、提高氮肥运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浙江省海宁市晚稻试验点进行田间取样试验,并获取同时期CBERS-1遥感数据,分析了试验点晚稻穗期叶片氮素与CBERS-1影像冠层光谱信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穗期叶片氮素含量与同期CBERS-1影像的光谱信息NDVI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建立水稻穗期叶片氮素含量反演的相关统计模型。但由于遥感影像特征与水稻穗期叶片氮素含量之间存在较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统计模型反演精度不够理想。因而,又尝试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反演水稻穗期叶片氮素含量,发现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与统计模型相比,其水稻穗期叶片氮素含量的反演精度有显著提高。由此表明,CBERS-1遥感影像技术与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结合可以对水稻穗期叶片氮素含量进行建模并反演,能够在较大的范围里估测水稻的氮素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氮素 遥感 统计模型 神经网络 CBERS-1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分形与地质统计学方法在粤北刘家山地区矿化指示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焱 周永章 +1 位作者 姚凌青 李文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1-158,共8页
为了解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等介质中的局部富集和贫化规律,采用多重分形和地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及奇异性,多重分形方法通过多重分形模型来刻画,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变异函数来实现。应用这两种方法处理粤北刘家山地区1∶5... 为了解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等介质中的局部富集和贫化规律,采用多重分形和地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及奇异性,多重分形方法通过多重分形模型来刻画,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变异函数来实现。应用这两种方法处理粤北刘家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各元素数据表明,地球化学数据的局部奇异性在该区可反映铅锌铜矿化蚀变带等局部成矿有利部位。为进一步研究异常与奇异性区的关系采用分形滤波技术(S-A法)对该区成矿主元素Pb、Zn进行分析,发现由S-A法分解得到的异常区与奇异性区一致,并且得出由S-A法分解的异常具有局部奇异性的结论。研究区内具有明显奇异性的地区也即元素富集区域是铅锌矿异常区域,它们与铅锌矿成矿作用和已知矿床的赋存密切相关,这也为该地区元素的成矿潜力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分形模型 地质统计 地球化学 奇异性 异常 分形滤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温度的被动微波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周芳成 宋小宁 李召良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微波遥感能穿透云层,甚至可穿透一定程度的雨区,可以弥补热红外遥感的不足。发展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可以全天候地为相关领域提供数据服务。根据前人研究,该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将已有的反演方法分为统计模型法、物理模型... 微波遥感能穿透云层,甚至可穿透一定程度的雨区,可以弥补热红外遥感的不足。发展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可以全天候地为相关领域提供数据服务。根据前人研究,该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将已有的反演方法分为统计模型法、物理模型法和神经网络算法3类,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了未来微波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微波遥感 地表温度 统计模型 物理模型 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流域非点源污染定量模型及其研究展望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伟武 朱利中 王人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42,49,共5页
论述了流域非点源污染定量模型的类型,3S技术在流域非点源污染定量模型研究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明确了今后基于3S技术的流域非点源污染定量模型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特别关注了近年来地统计技术、高光谱遥感技术、智能3S技术等对流域非... 论述了流域非点源污染定量模型的类型,3S技术在流域非点源污染定量模型研究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明确了今后基于3S技术的流域非点源污染定量模型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特别关注了近年来地统计技术、高光谱遥感技术、智能3S技术等对流域非点源污染定量模型研究带来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定量模型 统计 高光谱遥感技术 智能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熵主成分变换与优化方法的遥感图像融合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晓清 吴小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8-471,475,共5页
在遥感图像融合中,融合图像光谱失真是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结合熵主成分变换与优化方法的图像融合方法。通过熵主成分变换将庞杂的多波段数据用尽可能少的波段表示出来,减少光谱维数,且从熵的贡献角度出发完成投影变换保留更多... 在遥感图像融合中,融合图像光谱失真是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结合熵主成分变换与优化方法的图像融合方法。通过熵主成分变换将庞杂的多波段数据用尽可能少的波段表示出来,减少光谱维数,且从熵的贡献角度出发完成投影变换保留更多的源波段信息。取第一熵主分量,与直方图匹配后的全色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分别获取低频和高频子图。对低频子图采用量子粒子群优化方法搜索线性加权的最优融合权值,对高频子图采用统计特征与统计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融合,小波融合结果作为第一熵主分量。最后,熵主成分逆变换得到融合后的遥感图像。选用熵、交叉熵、标准差、梯度、相关系数和光谱扭曲度作为客观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升空间细节且避免融合图像光谱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融合 主成分分析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统计模型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异常目标探测方法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德强 赵德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8-111,共4页
本文利用高光谱遥感异常目标探测理论,探讨了目前已有的几种异常目标探测方法;通过对3组数据进行试验,并从探测率和虚警率、ROC曲线及其下的面积及算法的运行时间,对几种异常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统计模型和基于表... 本文利用高光谱遥感异常目标探测理论,探讨了目前已有的几种异常目标探测方法;通过对3组数据进行试验,并从探测率和虚警率、ROC曲线及其下的面积及算法的运行时间,对几种异常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统计模型和基于表示模型对3组数据的检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适合于不同数据的检测方法,为高光谱遥感异常目标探测提供更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异常检测 对比分析 探测率 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估算近地面PM_(2.5)浓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晓辉 肖登攀 +3 位作者 王卫 柏会子 唐建昭 范丽行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50,共11页
卫星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具有广泛的空间覆盖度和相对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基于AOD与PM_(2.5)的相关关系来估算PM_(2.5)浓度已成为监测近地面PM_(2.5)的有效途径,其估算结果较可靠,能够为治理PM_(2.5)污染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从... 卫星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具有广泛的空间覆盖度和相对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基于AOD与PM_(2.5)的相关关系来估算PM_(2.5)浓度已成为监测近地面PM_(2.5)的有效途径,其估算结果较可靠,能够为治理PM_(2.5)污染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从反演AOD数据集和PM_(2.5)浓度估算模型2个方面进行梳理归纳,从卫星轨道运行类型角度分析各类传感器的产品特征,并对缺失AOD的插补方法进行分类评价;对PM_(2.5)浓度的估算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和适应性.结果表明:①各类卫星传感器均具有特定功能及优缺点,其中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快速发展,使其在估算PM_(2.5)浓度的应用上越来越广泛.②插补后的AOD比AOD初始产品具有更连续的时空分布和更高的准确性,基于模型的多变量估算不仅可以实现数据的全面覆盖,还可以获得更好的估算精度.③组合模型成为估算PM_(2.5)浓度的重要方法,机器学习模型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PM_(2.5)浓度的估算精度.研究显示,利用AOD估算近地面PM_(2.5)浓度不仅弥补了地面PM_(2.5)监测的空间不连续性,更有助于解析PM_(2.5)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插补方法 经验统计模型 遥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水深遥感反演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俊凤 李文胜 王耿明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3期52-59,共8页
建立了珠江口2个试验区遥感测深的多种统计相关模型,并选取相关性最好的模型进行水深反演和结果分析,探讨了不同悬沙浓度情况下遥感测深的可能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对于悬浮泥沙浓度大的试验区1,实测水深值和遥感各波段DN值的相关性<... 建立了珠江口2个试验区遥感测深的多种统计相关模型,并选取相关性最好的模型进行水深反演和结果分析,探讨了不同悬沙浓度情况下遥感测深的可能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对于悬浮泥沙浓度大的试验区1,实测水深值和遥感各波段DN值的相关性<0.5,实际反演水深的能力较差,加入了泥沙因子的统计相关模型相关性有较大提高,但水深反演精度仍不高,达不到实际应用的精度;而悬浮泥沙浓度较小的试验区2,实测水深值和遥感各波段DN值的相关性基本大于0.7,但加入泥沙因子后水深值和遥感波段的相关系数并没有提高,以B2为反演因子的指数模型反演精度最高,5~10m水深段的反演效果最好,平均相对误差为22.5%、平均绝对误差为1.56m,模型总体平均相对误差为31.9%、总体平均绝对误差为1.92m,反演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试验区2的水深情况。从所建模型来看,非线性模型的反演效果均好于相应的线性模型,多因子模型好于单因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水深 遥感 统计相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