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和GIS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65
1
作者 徐明德 李静 +2 位作者 彭静 钮键 曹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09-1814,共6页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可以认识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识别生态环境问题,为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对策提供依据,对提高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由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建立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可以认识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识别生态环境问题,为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对策提供依据,对提高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由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建立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RS和GIS技术及统计学分析法,形成程序化、系统化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并以高平市为案例,运用定量的方法对其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级研究,通过对压力、状态、响应评价结果及健康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结合高平市生态系统健康的自然条件状况与人类活动影响,探讨了影响区域健康的因素,为高平市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该技术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体系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高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灌溉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安霞 张学东 +2 位作者 秦安振 李旭 孙占海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3期110-112,共3页
发展灌溉农业是满足全球人口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的先决条件。但由于灌溉农业的扩张,导致灌区水资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灌溉农业的涝渍和土壤盐渍化。对这一双重威胁,传统方法是采取减少入流的预防措施,也可以采取增加水盐外流... 发展灌溉农业是满足全球人口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的先决条件。但由于灌溉农业的扩张,导致灌区水资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灌溉农业的涝渍和土壤盐渍化。对这一双重威胁,传统方法是采取减少入流的预防措施,也可以采取增加水盐外流的补救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出现,为灌溉农业的涝渍和盐碱地监测和评价技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撑。该文阐述了灌溉农业水资源及其研究意义,分析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背景,概述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资源问题管理中的综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农业灌溉 水资源管理 土壤盐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科学》征稿简则
3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58-1158,共1页
1.《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2011年始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 1.《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2011年始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支持反映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征稿简则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科学》征稿简则
4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I0001-I0001,共1页
1.《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2011年始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 1.《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2011年始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支持反映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注重区域性和综合性以及人地关系研究;关注资源、人口、环境、能源以及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等重大课题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综述、问题讨论、技术方法、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和学术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征稿简则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科学》征稿简则
5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6-1036,共1页
1.《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源期刊。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 1.《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源期刊。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支持反映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注重区域性和综合性以及人地关系研究;关注资源、人口、环境、能源以及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等重大课题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综述、问题讨论、技术方法、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和学术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征稿简则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科学》征稿简则
6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2-802,共1页
1.《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2011年始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 1.《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2011年始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支持反映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注重区域性和综合性以及人地关系研究;关注资源、人口、环境、能源以及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等重大课题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综述、问题讨论、技术方法、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和学术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征稿简则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科学》征稿简则
7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具有创新性、... 《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支持反映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 地理学研究 国际合作项目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学术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科学》征稿简则
8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具有创新性、... 《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支持反映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 地理学研究 国际合作项目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学术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科学》征稿简则
9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I0001-I0001,共1页
1.《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具有创新... 1.《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中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支持反映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注重区域性和综合性以及人地关系研究;关注资源、人口、环境、能源以及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等重大课题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综述、问题讨论、技术方法、书评、国内外学术动态和学术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征稿简则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小流域农业景观结构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被引量:41
10
作者 魏建兵 肖笃宁 +2 位作者 李秀珍 布仁仓 张春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08-2615,共8页
以黑土侵蚀区的拜泉县双阳河流域为案例,提取地形和土壤类型相对接近的30个上游子流域作为分析样本。以遥感、GIS和FRAGSTATS软件为平台获得景观格局指数,运用基于GIS的RUSLE模拟土壤侵蚀,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研究景观指数与侵蚀... 以黑土侵蚀区的拜泉县双阳河流域为案例,提取地形和土壤类型相对接近的30个上游子流域作为分析样本。以遥感、GIS和FRAGSTATS软件为平台获得景观格局指数,运用基于GIS的RUSLE模拟土壤侵蚀,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研究景观指数与侵蚀模数的呼应关系。从而探讨土地利用调整和流域综合治理下的景观结构特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当地或同类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侵蚀治理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顺坡垄农田面积百分比、景观聚集度与土壤侵蚀模数显著正相关,灌木林地、草地面积百分比、香农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显著负相关。9个结构因子与土壤侵蚀模数的复相关系数(R=0·931)大于单因子相关系数,多个景观结构因子综合地影响了土壤侵蚀,且达到高度相关。研究区侵蚀强度较轻,但大于东北黑土区土壤容许流失量标准。农田是土壤水蚀的主要景观要素,同时也是水土保持的主战场。增加灌草地斑块、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等将是该流域继续控制土壤侵蚀的有效办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指数 侵蚀模数 RUSLE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农业小流域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安驿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异及其与地貌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程圣东 李占斌 +2 位作者 鲁克新 李鹏 张林红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从流域尺度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定量分析其与地貌间因子的关系。以文安驿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测算植被覆盖度,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字地形分析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异规律及其与地貌因... 从流域尺度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定量分析其与地貌间因子的关系。以文安驿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测算植被覆盖度,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字地形分析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异规律及其与地貌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文安驿流域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比2002年恢复的幅度更大;流域植被覆盖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植被覆盖度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少,相对1999年,2007年在大于25°坡度范围的植被覆盖度比2002年的增幅大;流域植被覆盖度北坡相对较高,南坡相对较低,各个坡向的植被覆盖度大小呈现一致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流域植被覆盖度 地貌因子 时空分异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高生 王仁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0-384,共5页
以配准后的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并结合野外调查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林地植被、草甸植被、湿地面积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1977~2004年间,植被覆盖面积逐年增加,年均增加3373.68hm^2;其中,柽柳... 以配准后的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并结合野外调查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林地植被、草甸植被、湿地面积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1977~2004年间,植被覆盖面积逐年增加,年均增加3373.68hm^2;其中,柽柳、芦苇、碱蓬和农田植被面积分别增加了1066.14,314.19,1128.87,5811.71hm^2;刺槐林面积呈波动变化.初期湿地有河流、沼泽和滩涂3种类型,后期又增加水库、水田、池塘等人工湿地类型.受黄河来水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沼泽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而水库、水田、虾池、滩涂湿地面积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动态监测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现代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榆林市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晓峰 任志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一个主要因素,进行植被覆盖度研究是目前国际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热点内容.该研究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榆林市为研究对象对其植被覆盖度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从1988—2002年,各类型的面积在整个...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一个主要因素,进行植被覆盖度研究是目前国际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热点内容.该研究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榆林市为研究对象对其植被覆盖度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从1988—2002年,各类型的面积在整个时间段的变化趋势是极高覆盖度、高覆盖度和中覆盖度都有一定的增加,而其他各类型的植被覆盖呈下降态势.榆林市植被覆盖度是以中低覆盖度为主体.影响其变化的原因主要除政策制定与实施等人文因素,降水量等自然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市 植被覆盖度 动态变化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区县域生态工程建设对农业景观的调控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建兵 肖笃宁 解伏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2-57,共6页
近年来,东北典型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以1989年和2002年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TM为主要信息源,结合测绘图件、统计数据及野外调查,分析黑土侵蚀区典型县域(... 近年来,东北典型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以1989年和2002年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TM为主要信息源,结合测绘图件、统计数据及野外调查,分析黑土侵蚀区典型县域(拜泉县)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景观结构和水土保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1989到2002年,研究区耕地面积下降24731.01hm2,林草地面积增加了13567.53hm2,林网进一步完善,水库和塘坝数量由88座增加到1490座。全县55%的水蚀面积得到治理,82.2%的风蚀农田得到林网的防护,43.7%的景观地表超渗径流得到集蓄利用,大于1.5°坡耕地泥沙径流拦截面积增加1420.10hm2。大规模生态建设下,区域景观类型数量和空间配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景观结构的调整对其水土保持功能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 生态建设 水土保持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黑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伟 陈沈良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66,共6页
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根据遥感影像数据和实测水深数据,分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计算了研究区湿地面积与黄河入海沙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初期,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呈... 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根据遥感影像数据和实测水深数据,分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计算了研究区湿地面积与黄河入海沙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初期,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呈快速增长之势,但滩涂面积变化较复杂,1996年实施清8出汊工程后,低潮线至水下-2,-5和-6 m湿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研究区滨海湿地面积的动态变化主要受黄河断流、入海水沙量、流路变迁、海岸侵蚀等自然因素影响,此外人类活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了解黄河三角洲湿地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可以为有关部门制定正确的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滩涂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嫩江县-五大连池市黑土区水土流失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邢宇 姜琦刚 +2 位作者 张红红 徐驰 李文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6979-16982,共4页
应用RS和GIS技术,利用1988年TM数据和2002年ETM数据,引入动态度、转变强度、转变级别和黑土变化指数等指标量化黑土区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嫩江县-五大连池市黑土区现有黑土为主的耕地5700.55km2,占全区总... 应用RS和GIS技术,利用1988年TM数据和2002年ETM数据,引入动态度、转变强度、转变级别和黑土变化指数等指标量化黑土区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嫩江县-五大连池市黑土区现有黑土为主的耕地5700.55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3.55%;14年间,黑土为主的耕地减少559.38km2,黑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加剧了黑土减少的趋势;引入的黑土变化指数评价方法可反映黑土流失强度与性质的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江县-五大连池市黑土区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水土流失 关联因子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动态变化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高生 李克勤 战立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398,共5页
以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在1977—1987年间,湿地有河流、沼泽和滩涂3种类型,1987年后,又增加水库、水田、虾池和池塘等人工湿地类型。受黄河来水和人类活动的影... 以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在1977—1987年间,湿地有河流、沼泽和滩涂3种类型,1987年后,又增加水库、水田、虾池和池塘等人工湿地类型。受黄河来水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沼泽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而水库、水田、虾池、滩涂湿地面积明显增加。该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黄河来水偏少,湿地生态用水难以保障;黄河断流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严重;湿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合理开发对湿地造成影响。今后,应从以下方面做好湿地保护工作。加强对黄河和地区水资源的统筹管理,保障湿地用水;开展湿地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指导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开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海水养殖业的宏观调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生态养殖;加强对滩涂和浅海海域湿地生物资源的保护,防止贝类及鱼类资源的衰退;加强湿地污染监测和控制,减少河流及面源对湿地的污染影响;加强国际交流与科研合作,提高湿地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动态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现代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布局监测和生境破碎化监测——以海南铜鼓岭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宁镇亚 刘东兰 +1 位作者 黄麟 张峰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3期42-48,共7页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得很快,但是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监测体系,组织自然保护区开展资源、生态等方面的监测工作。应用GAP对自然...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得很快,但是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监测体系,组织自然保护区开展资源、生态等方面的监测工作。应用GAP对自然保护区的布局和现状进行分析表明,目前尚未得到有效保护的优先生态系统有27类。并以海南铜鼓岭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对自然保护区的生境破碎化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境破碎化程度增加,致使斑块内部物种向外迁移,生物多样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监测 布局 生境破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及滩涂演化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伟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7期17-23,共7页
通过对遥感影像数据和实测水深数据的研究,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河1976年改道清水沟流路以来,三角洲海岸线总的变化趋势是现行河口海岸线明显向海淤进,... 通过对遥感影像数据和实测水深数据的研究,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河1976年改道清水沟流路以来,三角洲海岸线总的变化趋势是现行河口海岸线明显向海淤进,而北部废弃河口岸线则明显侵蚀后退,南部莱州湾地区冲淤幅度不太明显,岸线变化不大。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初期,滩涂面积快速增长,1976—1987年滩涂面积呈环状分布;随着滩涂围垦以及油田建设等人类活动的进行,同时清水沟流路发育成熟,河口造陆速率减缓,导致1981—1987年这一时段滩涂面积略有减少;1996年清八出汊,黄河再次改道,新河口迅速淤积,故河口沙嘴冲刷的沉积物南移,使得1998年滩涂面积稍有增长;此后新河口淤积的同时老河口侵蚀,再加上人为活动的不断影响,滩涂面积又呈减少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滩涂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