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GI的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精度验证 被引量:3
1
作者 宋宏利 张晓楠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98-102,共5页
以GEO_WIKI和Degree Confluence Project获取的自发地理信息为参考,通过误差矩阵分析FROM-GLC-agg 500 m升尺度数据和MODIS COLLECTION5两种相同空间分辨率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的类别精度及类别混淆,采用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模型计... 以GEO_WIKI和Degree Confluence Project获取的自发地理信息为参考,通过误差矩阵分析FROM-GLC-agg 500 m升尺度数据和MODIS COLLECTION5两种相同空间分辨率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的类别精度及类别混淆,采用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模型计算FROM-GLCagg 500 m数据的类别精度空间图谱,结果表明:无论是制图精度还是用户精度,FROM-GLCagg 500 m数据与MODIS数据相比,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两种数据在林地与灌木、草地与裸地、耕地与灌木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类别错分现象;FROM-GLC-agg的类别精度图表明在中国的西北部、东北及华北南部等裸地、林地及耕地聚集区,类别精度较高,该区域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6.77%,而在青藏高寒区、中国西南部等地表景观异质性显著区域,类别精度相对较低,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遥感产品 精度评价 自发地理信息 反距离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S的大尺度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类别相对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楠 宋宏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6-310,315,341,共7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CCS分类体系的大尺度土地覆被遥感产品间类别一致性的定量计算方法,并以GLOBCOVER和MODIS COLLECTION5两种大尺度土地覆被遥感产品为数据源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GLOBCOVER和MODIS COLLECTION5两者间的类别...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CCS分类体系的大尺度土地覆被遥感产品间类别一致性的定量计算方法,并以GLOBCOVER和MODIS COLLECTION5两种大尺度土地覆被遥感产品为数据源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GLOBCOVER和MODIS COLLECTION5两者间的类别一致性区域较小,且集中分布于中国的华北、四川盆地、台湾省、西北沙漠地区和喜马拉雅山东麓。类别一致性值分区统计表明,两种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的类别一致性面积百分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东北区域,高值区和低值区总面积相近,该区域一致性值以0.5~0.7为主,约占该区域总面积的35%;在西北区域,一致性值以0.7~0.9为主;在华北区域,一致性值表现出明显的高值优势,一致性值大于0.9的区域约占区域总面积的63%;在东南区域,类别一致性值表现出高值面积百分比大于低值面积百分比的特征;青藏高寒区的类别一致性值则与东南区域相反;四川盆地的陆表土地覆被类别以耕地为主,因此表现出与华北区域类似的分布特征;西南区域各个区间的类别一致性值百分比表现出较为均匀的分布特征,并无明显优势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遥感产品 相对一致性 亲近度矩阵 LC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多源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类别精度探索性分析
3
作者 宋宏利 张晓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41,共6页
分析了GLOBCOVER,MODIS COLLECTION5,GLCNMO和GLC2000四种数据在中国区域的类别精度、空间一致性及类别均质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四种全球土地覆被遥感数据与参考数据存在一定的混淆现象,混淆主要发生于林地、草地、灌木和耕地之间... 分析了GLOBCOVER,MODIS COLLECTION5,GLCNMO和GLC2000四种数据在中国区域的类别精度、空间一致性及类别均质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四种全球土地覆被遥感数据与参考数据存在一定的混淆现象,混淆主要发生于林地、草地、灌木和耕地之间,其中灌木与其他地类的混淆程度最为严重;四种数据完全空间一致性区域主要位于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的光谱特征较为显著区域,其总面积约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39.03%;较为一致区域主要分布于完全一致区域周围,该区域的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0.67%,该区域主要地表类型为草地和裸地以及耕地为主;不一致区域的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56%,该区域地表类型较为复杂,地表景观呈现明显的破碎现象,耕地、林地、灌木、草地交错分布;完全不一致区域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4%,并且集中分布于胡焕庸地理分界线两侧,成典型的带状分布特征;四种土地覆被遥感数据的空间均质性谱图整体上趋于一致,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华北平原、西北沙漠地区和东南地区。图谱表明,各地表土地覆被类别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均质性区域几乎消失,这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地表景观过于复杂,表现出强烈的景观异质性。本文为用户合理利用这些数据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为多源土地覆被数据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先验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遥感产品 误差矩阵 空间一致性 空间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潜在蒸散发产品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适用性评估与融合
4
作者 葛诗阳 关铁生 +4 位作者 刘艳丽 金君良 王国庆 刘翠善 鞠琴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1-501,共11页
基于2001—2018年监测站点观测的蒸发皿数据,分别在站点尺度和流域尺度上对GLEAM、MOD16A2、GLDAS_Noah和ERA5共4种遥感潜在蒸散发产品进行评估,选出适应性较好的3种遥感产品,运用Triple Collocation方法进行融合,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 基于2001—2018年监测站点观测的蒸发皿数据,分别在站点尺度和流域尺度上对GLEAM、MOD16A2、GLDAS_Noah和ERA5共4种遥感潜在蒸散发产品进行评估,选出适应性较好的3种遥感产品,运用Triple Collocation方法进行融合,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站点尺度上,ERA5遥感产品相关性较为显著(相关系数CC=0.72),精确度最高(相对偏差Bias=-22.48%,均方根误差RMSE=39.24 mm/月),更适用于雅鲁藏布江流域,MOD16A2和GLDAS_Noah次之;MOD16A2、GLDAS_Noah和ERA5分别占融合数据PET_(TC)的31.12%、30.64%和38.24%,对比PET_(TC)与3种遥感产品,PET_(TC)融合数据在流域内精度有所提高;融合数据PET_(TC)的潜在蒸散发峰值出现在2009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多年平均潜在蒸散发呈现从中部向上、下游逐渐减小的趋势,在流域东南角出现潜在蒸散发量最大值。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内获得更精准的潜在蒸散发并揭示其变化规律,可为研究流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产品 潜在蒸散发 数据融合 时空变化 雅鲁藏布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M遥感降水产品在广东省的极端降水事件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洁 黄本胜 +3 位作者 陈晓宏 陈亮雄 杨静学 夏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4,共8页
在广东省研究新一代GPM(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产品的精度及其探测极端降水事件的能力,探讨其对地面站点观测数据的可替代性,可为GPM产品在中国南方湿润区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广东省的珠江流域、韩江及粤东诸河流域、粤... 在广东省研究新一代GPM(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产品的精度及其探测极端降水事件的能力,探讨其对地面站点观测数据的可替代性,可为GPM产品在中国南方湿润区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广东省的珠江流域、韩江及粤东诸河流域、粤西沿海诸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国家基准气象站观测的降水量为基准数据,使用相关系数R、平均绝对误差EMA、均方根误差ERMS、相对偏差BIAS、探测率POD、空报率FAR和成功系数CSI共7个指标验证GPM遥感降水产品与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产品的精度;对GPM产品与TRMM产品在广东省的各个子流域的精度进行对比分析;使用9种广泛应用的极端降水指数来描述研究区域的极端降水特征,对比分析TRMM产品与GPM产品探测极端降水事件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以地面实测降水为基准,GPM与TRMM产品在广东省的平均R值分别为0.57与0.49,B_(IAS)值分别为7.93%与9.13%,C_(SI)值分别为0.51与0.44,表明两种遥感降水产品均有一定的偏差;从整体上来看,相较TRMM而言,GPM的精度更高;对比广东省的不同子流域,GPM产品与TRMM产品在珠江三角洲的B_(IAS)值分别仅为2.28%与8.72%,表明两种遥感降水产品在珠江三角洲流域的精度最高。在探测极端降水方面,GPM产品对中雨、大雨和连续无雨日数都有更为准确的监测。综合来看,GPM新一代遥感降水产品精度较高、对极端降水探测能力强,更适用于广东省的洪水、旱情监测,在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降水产品 GPM 广东省 极端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卡尔曼滤波与随机森林算法在异源遥感降水数据同化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炜 沈明星 +1 位作者 高成 暴瑞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6,共6页
为减小异源遥感降水产品的非均质误差,提出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联合随机森林(RF)的数据同化融合算法,选取长江流域5种遥感降水产品(ERA5、TerraClimate、GPM、TRMM和PERSIANN-CDR),在分析星地降水数据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EnKF-RF数据... 为减小异源遥感降水产品的非均质误差,提出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联合随机森林(RF)的数据同化融合算法,选取长江流域5种遥感降水产品(ERA5、TerraClimate、GPM、TRMM和PERSIANN-CDR),在分析星地降水数据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EnKF-RF数据同化与融合处理,并利用独立气象站点评估其精度。结果表明,异源产品在长江流域降水量捕捉精度为TRMM>GPM>TerraClimate>PERSIANN-CDR>ERA5;各产品经EnKF同化后的精度纳什效率系数N NSE增至0.93~0.96,均方根误差RRMSE降至89.48~176.03 mm,较未同化前的N NSE提升11.46%~22.34%、RRMSE减小96.35%~122.60%;RF融合进一步改进了单一源降水产品可靠性,融合后产品精度N NSE达0.99、RRMSE为43.56 mm;异源降水数据的EnKF-RF同化融合策略减少了单一源降水产品的误差,在长江流域乃至全球尺度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同化 数据融合 多源异构 遥感降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遥感数据规模化加工处理平台框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威 庞治国 +4 位作者 吕娟 丁小辉 张朋杰 何国金 张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以卫星遥感为代表的地表信息空天获取手段是支撑新时期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遥感数据获取能力与处理服务能力之间出现了失衡,大量的对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被获取,而能够支撑水利业务的遥感数据产品即时服务能力和动态更新频次... 以卫星遥感为代表的地表信息空天获取手段是支撑新时期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遥感数据获取能力与处理服务能力之间出现了失衡,大量的对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被获取,而能够支撑水利业务的遥感数据产品即时服务能力和动态更新频次仍然存在瓶颈,“卫星数据量大、处理流程复杂、产品服务不足”的现状长期存在,制约着水利行业遥感应用的质量和效率。本文通过调研当前国内外遥感大数据加工处理进展,分析了面向智慧水利建设的水利遥感数据处理平台需求,设计了一种水利遥感数据规模化加工处理平台的框架,用于海量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全链路自动化处理,以提升水利遥感数据产品处理质量和服务效率。该平台可以实现超过30种多源高分遥感数据全流程处理,通过动态分配GPU和CPU计算缓存,实现卫星遥感数据正射校正、融合、镶嵌、质检以及水利遥感专题信息提取等流程规模化、并行化和自动化处理,生产满足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卫星遥感专题产品,支撑新时期智慧水利建设的遥感深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遥感 规模化处理 遥感大数据 遥感专题产品 智慧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卫星遥感降水产品在辽东山区的适用性及修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裴立山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年第9期9-13,共5页
文章对比分析CMA和JMA两种卫星遥感降雨产品在辽东山区降水量应用效果,并对其降水量进行修正。结果表明:CMA卫星降雨产品在大雨量级的总体应用效果好于JMA降雨产品。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卫星遥感降水产品进行修正后,修正降水量和气象... 文章对比分析CMA和JMA两种卫星遥感降雨产品在辽东山区降水量应用效果,并对其降水量进行修正。结果表明:CMA卫星降雨产品在大雨量级的总体应用效果好于JMA降雨产品。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卫星遥感降水产品进行修正后,修正降水量和气象站实测降水量之间的误差<10%。研究成果对于卫星遥感降水产品在辽东山区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降水产品 对比分析 降水量修正 辽东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国情数据与全球地表覆盖产品比较及分析
9
作者 解超 王安琪 《数字通信世界》 2016年第6期24-27,共4页
本文将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马里兰大学(UMD)、波士顿大学(BU)及欧洲空间局(GLOBCOV ER)等4类遥感全球地表覆盖产品中国区数据进行比较,选取青海省和黑龙江省内两个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数据匹配、计算与分析,从... 本文将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马里兰大学(UMD)、波士顿大学(BU)及欧洲空间局(GLOBCOV ER)等4类遥感全球地表覆盖产品中国区数据进行比较,选取青海省和黑龙江省内两个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数据匹配、计算与分析,从数据精度、分类体系、时间信息几方面论述地理国情数据与全球地表覆盖产品的差异与关联规律,从而对上述数据的特性、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进行讨论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 地表覆盖 遥感产品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站点观测和水量平衡的四种蒸散发产品在我国的评估与对比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宏鑫 杨永民 +3 位作者 龙爱华 邓晓雅 张沛 海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84,共13页
【目的】蒸散发是陆面水循环的关键环节,蒸散发产品的评估与对比能够为产品运用和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对4种全球蒸散发产品分别进行了站点尺度和流域尺度的精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产品蒸散发时空格局进行了对比。【结果】结果显示:与... 【目的】蒸散发是陆面水循环的关键环节,蒸散发产品的评估与对比能够为产品运用和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对4种全球蒸散发产品分别进行了站点尺度和流域尺度的精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产品蒸散发时空格局进行了对比。【结果】结果显示:与全国12个站点通量观测数据对比中,PML_V2产品的精度最高,其后依次是ERA5-Land、EB-ET和MOD16A2;在农田类通量观测数据对比中PML_V2表现最好,自然植被类(草地、森林)通量观测数据对比中ERA5-Land表现最好;与基于水量平衡法计算的中国九大流域多年平均蒸散发比较,4种产品的决定系数为0.89~0.96,表现最好的是EB-ET产品,4种产品有各自适用的流域。蒸散发时空格局对比结果表明,ERA5-Land与其它3个产品差异最大,ERA5-Land模拟的全国年均蒸散发最大且有逐年下降趋势,多年平均蒸散发在西北干旱区农田和我国东部分别出现低估与高估。【结论】结果表明:4种产品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精度有明显区别;在流域等大尺度应用中能够符合精度要求,但在时空格局方面仍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通量观测 水量平衡 遥感产品 陆面模型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春江水库以上区域卫星降水相对地面站点降水的净效益研究
11
作者 徐琳 杜军凯 +3 位作者 仇亚琴 董颢 吕向林 代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8,共5页
为评估卫星降水相对于地面站点降水的净效益,以富春江水库以上流域为例,研究2015~2020年的三种卫星降水产品IMERG、MSWEP、GSMaP相对于站点内插日数据的性能。采用连续统计指标、分类统计指标对卫星降水产品(SPP)和内插降水进行验证,在... 为评估卫星降水相对于地面站点降水的净效益,以富春江水库以上流域为例,研究2015~2020年的三种卫星降水产品IMERG、MSWEP、GSMaP相对于站点内插日数据的性能。采用连续统计指标、分类统计指标对卫星降水产品(SPP)和内插降水进行验证,在时空尺度、不同降水强度下分析卫星遥感产品相对于地面站点的可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IDW内插数据在日尺度上的表现总体优于三种卫星降水数据;三种卫星降水数据相比,GSMaP的整体表现比IMERG、MSWEP更佳,其对丰水期降水的高估、误报问题改善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降水产品 插值降水 富春江 性能评估 净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产品的西南河流源区地表蒸散发时空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温馨 周纪 +3 位作者 刘绍民 马燕飞 徐自为 马晋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42,共11页
基于5个地面通量站点观测数据,对ET-EB、MOD16、GLEAM、Zhang-ET和GLDAS共5种地表温度蒸散发产品开展了验证工作,继而选取精度较好的产品,采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研究了西南河流源区2001—2013年地表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种... 基于5个地面通量站点观测数据,对ET-EB、MOD16、GLEAM、Zhang-ET和GLDAS共5种地表温度蒸散发产品开展了验证工作,继而选取精度较好的产品,采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研究了西南河流源区2001—2013年地表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种产品中,GLEAM的精度较好,均方根误差为23.4 mm/月;西南河流源区的地表蒸散发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从东南向西北,西南河流源区的地表蒸散发逐渐降低;2001—2013年,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地表蒸散发均呈增加趋势,黄河上游上升幅度最大;整体上看,比湿与源区地表蒸散发的相关性最强,但不同流域地表蒸散发与气温、比湿和降水的相关性不同:怒江流域、澜沧江流域、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春秋两季的地表蒸散发与比湿相关性较强,雅鲁藏布江流域、藏南诸河、青海湖水系春秋两季的地表蒸散发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强;源区地表蒸散发随着高程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坡向为东南和西北时,地表蒸散发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蒸散发 遥感产品 经验正交分解 时空分布特征 西南河流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的湖南双季稻地理空间分异特征
13
作者 谭杰扬 张晓杰 +5 位作者 陈丽桦 詹祎蕊 肖景峰 刘英 金龙新 邓文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82-87,93,共7页
基于中高空间分辨率双季稻种植面积遥感数据产品,运用地理空间分异分析方法,从像元尺度对湖南双季稻的地理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双季稻的地理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主要分布在武陵山脉以东、幕阜山以西的洞庭湖平原地区,雪... 基于中高空间分辨率双季稻种植面积遥感数据产品,运用地理空间分异分析方法,从像元尺度对湖南双季稻的地理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双季稻的地理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主要分布在武陵山脉以东、幕阜山以西的洞庭湖平原地区,雪峰山以东、罗霄山以西、南岭山脉以北的湘中丘陵盆地地区;纬度上,双季稻面积从南到北呈3个阶梯式上升态势,核心纬度为28.5°N~29.2°N;经度上,呈自西向东先增后减的分布态势,核心经度为112.4°E~113.0°E;海拔上,随海拔升高而不断下降,核心海拔为105 m以下的低海拔区;坡度在9°以下地区的耕地中双季稻的种植比例达到近三成;洞庭湖地区为双季稻种植的主要地区,其面积与耕地占比在湖南4大区域经济板块中均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遥感数据产品 地理空间分异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逐日数据的雪深分布研究
14
作者 岳煜斐 何连华 宋张凯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第7期20-22,共3页
对大跨建筑进行雪荷载研究时,有时候需要研究当地的雪深分布情况,但我国气象站雪深的逐日数据并未公开。本文基于已有的遥感产品数据,计算得到我国境内每年最大积雪深度的分布情况,并以那仁宝力格两个站点为例,通过插值获得站点的年最... 对大跨建筑进行雪荷载研究时,有时候需要研究当地的雪深分布情况,但我国气象站雪深的逐日数据并未公开。本文基于已有的遥感产品数据,计算得到我国境内每年最大积雪深度的分布情况,并以那仁宝力格两个站点为例,通过插值获得站点的年最大积雪深度数据序列,并对其进行了极值分布的研究。研究发现,该站点雪深数据符合极值Ⅲ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产品 年最大雪深 概率分布 极值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极轨卫星遥感监测业务应用分析
15
作者 范文锋 程萌 李岩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1期242-243,共2页
基于山东省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接收的极轨卫星遥感数据,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中心的卫星监测分析与遥感应用系统(SMART),对极轨卫星遥感监测菏泽市植被、火情、干旱产品的制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并对SMART菏泽本地化的... 基于山东省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接收的极轨卫星遥感数据,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中心的卫星监测分析与遥感应用系统(SMART),对极轨卫星遥感监测菏泽市植被、火情、干旱产品的制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并对SMART菏泽本地化的结果进行展示,最后提出菏泽市极轨卫星遥感监测产品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轨卫星 遥感监测产品 SMART 山东菏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卫星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忠东 张鹏 +3 位作者 谷松岩 朱爱军 胡秀清 杨军 《上海航天》 CSCD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回顾了风云三号(FY-3)卫星的应用和发展历程。介绍了FY-3卫星装载的成像、大气探测、辐射收支探测、大气成分监测和空间环境监测器5类仪器包,可实现从紫外、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热红外到微波的多种电磁波谱段的遥感和探测。给出了... 回顾了风云三号(FY-3)卫星的应用和发展历程。介绍了FY-3卫星装载的成像、大气探测、辐射收支探测、大气成分监测和空间环境监测器5类仪器包,可实现从紫外、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热红外到微波的多种电磁波谱段的遥感和探测。给出了地面应用系统生成的大气、陆地、海洋和空间天气等科学和应用领域的卫星遥感信息产品及其分辨率与精度。列举了部分典型的FY-3卫星数据在数值天气预报、臭氧和二氧化碳等大气成分和气候监测、生态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结果。展望了未来FY-3卫星的发展,其中包含的4颗卫星,按晨昏、上午、下午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3颗和倾斜轨道降水测量卫星1颗布局安排,组网完整的FY-3业务卫星的综合观测能力将有极大的提高,带动我国气象卫星应用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卫星 有效载荷 遥感信息产品 数值天气预报 大气成分和气候监测 生态环境监测 灾害监测 组网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降水数据融合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覃晓东 朱仟 +1 位作者 周东旸 丁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8-75,共8页
准确的水文模拟依赖于可靠的降水数据,遥感降水产品是对地面观测站点空间代表性差的有效补充,但其精度仍需进一步改进。为获得更高精度的降水数据,提出了一种时空动态数据融合方法,它结合了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空间插值方法... 准确的水文模拟依赖于可靠的降水数据,遥感降水产品是对地面观测站点空间代表性差的有效补充,但其精度仍需进一步改进。为获得更高精度的降水数据,提出了一种时空动态数据融合方法,它结合了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空间插值方法与动态贝叶斯模型平均(DBMA)数据融合方法。基于该方法将IMERG-E遥感降水数据和地面站点观测降水数据进行了融合,并以湘江流域为例,通过评估融合降水数据的精度及水文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以及融合降水产品的精度。结果表明:融合降水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湘江流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与地面站点观测降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在多个站点处的相关系数CC达到0.65以上,大多数站点达到与参考数据集(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量网格数据集1.0版,简称CMA)相同甚至更高的水平。此外,相较于IMERG-E和CMA,融合降水数据在水文模拟方面的性能有所提升,洪水事件验证期的纳什效率系数NSE分别从0.41和0.80提升至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降水产品 LSTM 数据融合 深度学习 洪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降水信息在秦淮河流域洪水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滑申冰 宋宗朋 +4 位作者 胡菊 靳双龙 张周祥 朱德华 王新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5,共6页
目前天气雷达测雨与卫星遥感降水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与大面积的覆盖范围等特点,为洪水模拟预报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但此类降水产品的预报能力差别较大,因此需对其进行精度评估。结合地面雨量站观测数据,在中纬度秦淮河下游流域定量评估S... 目前天气雷达测雨与卫星遥感降水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与大面积的覆盖范围等特点,为洪水模拟预报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但此类降水产品的预报能力差别较大,因此需对其进行精度评估。结合地面雨量站观测数据,在中纬度秦淮河下游流域定量评估S波段雷达测雨和全球高分辨率卫星CMORPH,Era-Interim,GPM和TRMM(3B42V7)降水数据的精度,并采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对选定的3场洪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洪水过程径流模拟中,S波段雷达测雨数据与4种卫星降水产品均具有较好的径流模拟适用性;除雨量站外,精确度最高为S波段雷达和GPM,是当前评估中最好的降水产品,径流模拟精度达到0.92以上,且两种降水产品的趋势一致,其次是TRMM(3B42V7),Era-Interim,CMORPH卫星降水数据。研究成果可为天气雷达与常用卫星遥感降水数据在流域洪水模拟的水文预报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测雨 卫星遥感降水产品 径流模拟 秦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拟的流域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玲娜 陈喜 +3 位作者 董建志 韩靖博 田欣 曾春芬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114,共11页
针对大范围地面土壤水监测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问题,为了获取密度较高同时又准确可靠的流域土壤水数据用于时间稳定性分析,寻找可以反映流域土壤水平均状况的代表性点,利用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型(DHSVM)模拟淮河黄泥庄水文站以上小流... 针对大范围地面土壤水监测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问题,为了获取密度较高同时又准确可靠的流域土壤水数据用于时间稳定性分析,寻找可以反映流域土壤水平均状况的代表性点,利用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型(DHSVM)模拟淮河黄泥庄水文站以上小流域293个采样网格上、中、下三层土壤含水量数据。结果显示:垂向方向上,黄泥庄流域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随深度递减;流域上层和中层具备时间稳定性特征的代表性点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易发生于流域主要土壤和植被类型覆盖区域,在此区域布设测点观测土壤水,可以更准确快速地捕获代表黄泥庄流域上层和中层平均土壤水分特征;采样点7、17和215可作为上、中层土壤的流域平均土壤水代表性点,利用它们预测流域土壤水平均值,可降低观测成本。研究成果可为流域土壤水监测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 时间稳定性 流域 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型 大气-陆面交互作用 土壤水时空变异性 卫星遥感大尺度土壤水产品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