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空区遗煤自燃“三带”及有害气体分布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拜云龙 惠双琳 +3 位作者 李慧刚 崔文利 王钊 孙维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为探究采空区遗煤自燃“三带”分布及采空区内有害气体分布情况,利用“Fluent+UDF”对陕西韩家湾煤矿213109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流场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采空区被认为是多孔介质,多孔介质孔隙度、多孔介质区域黏滞阻力和惯性... 为探究采空区遗煤自燃“三带”分布及采空区内有害气体分布情况,利用“Fluent+UDF”对陕西韩家湾煤矿213109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流场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采空区被认为是多孔介质,多孔介质孔隙度、多孔介质区域黏滞阻力和惯性阻力、遗煤氧化耗氧量、有害气体涌出量等参数通过用户自定义方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及采空区遗煤可划分为散热带、氧化带、窒息带;以氧浓度0.07≤C≤0.18为氧化带指标时,从进风巷侧到回风巷侧,氧化带宽度由23 m扩大到40 m,最终在回风巷侧缩减至13 m,回风巷侧氧化带范围小于进风巷,窒息带区域最大。随着高度的增加,氧化带区域整体向进风巷入口方向移动,覆盖区域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三带” 遗煤自燃 有害气体 数值模拟 危险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带”分析的采空区遗煤自燃气体分布规律及自燃危险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存洲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4-370,共7页
采空区漏风导致遗煤自燃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为提高把控采空区漏风遗煤自燃的能力,本文以神东某煤矿311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作面开采后覆岩“三带”分布特征,探究了采空区覆岩孔隙率分布规律,基于密闭漏风条件下采空区氧浓... 采空区漏风导致遗煤自燃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为提高把控采空区漏风遗煤自燃的能力,本文以神东某煤矿311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作面开采后覆岩“三带”分布特征,探究了采空区覆岩孔隙率分布规律,基于密闭漏风条件下采空区氧浓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对自燃影响性进行研究,并结合31103工作面实际情况分析采空区自燃发火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密闭漏风量在5.3 m^(3)/min时,随着密闭位置的增大,漏风源对采空区氧气分布及自燃“三带”分布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漏风源形成的高氧区扩大了遗煤的自燃危险性。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漏风条件下采空区遗煤自燃的针对性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漏风 孔隙率 自燃发火 氧气分布规律 遗煤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采空区瓦斯与遗煤自燃耦合灾害危险区域重建技术 被引量:74
3
作者 程卫民 张孝强 +2 位作者 王刚 杨鑫祥 辛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2-671,共10页
为研究综放采空区瓦斯与遗煤自燃耦合灾害危险区域空间分布规律,及时预防耦合灾害事故发生,研究了综放采空区瓦斯与遗煤自燃耦合灾害危险区域重建技术。在对遗煤自燃与瓦斯爆炸耦合灾害致灾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耦合灾害发生原因、... 为研究综放采空区瓦斯与遗煤自燃耦合灾害危险区域空间分布规律,及时预防耦合灾害事故发生,研究了综放采空区瓦斯与遗煤自燃耦合灾害危险区域重建技术。在对遗煤自燃与瓦斯爆炸耦合灾害致灾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耦合灾害发生原因、判定原理和判定方法。以试验工作面为例,对采空区各气体浓度场测量、重建与分析,考虑其他可燃性气体对CH4爆炸界限的影响,叠加确定了各空间高度上耦合灾害危险区域平面范围,利用三维场重建程序结合空间插值技术,重建出耦合灾害危险区域空间立体分布情况,并对灾害空间参数进行了提取。最后,对采空区高位钻孔瓦斯抽放、隅角注防灭火材料技术方法进行了改进,使之满足耦合灾害防治需要,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采空区 瓦斯与遗煤自燃 耦合灾害 空间立体分布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氮防治综放遗煤自燃的三维模拟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春 题正义 +1 位作者 李宗翔 李雨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5,共5页
基于综放遗煤自燃防治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利用Fluent软件对注氮防治综放遗煤自燃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以九道岭矿E1S6综放面为例,对其采空区遗煤自燃规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依据研究结果对注氮防治措施的相关参数进行... 基于综放遗煤自燃防治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利用Fluent软件对注氮防治综放遗煤自燃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以九道岭矿E1S6综放面为例,对其采空区遗煤自燃规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依据研究结果对注氮防治措施的相关参数进行了确定。最后依据模拟分析结果,对所确定的注氮防治措施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成功。结果表明:采空区注氮量与氧化带宽度成负指数函数关系,与影响高度成正比关系;采空区注氮量在30~35 m 3 /min时能够满足E1S6综放面遗煤自燃防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注氮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矿开采 遗煤自燃 三维模拟 氧化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采空区遗煤自燃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春 题正义 李宗翔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21,共7页
为了模拟研究综放采空区遗煤自燃过程,建立综放采空区遗煤自燃的三维数值模型,并给出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以五龙矿3123综放面为例,进行综放采空区遗煤自燃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综放采空区模拟得到的速度场、浓度场、"... 为了模拟研究综放采空区遗煤自燃过程,建立综放采空区遗煤自燃的三维数值模型,并给出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以五龙矿3123综放面为例,进行综放采空区遗煤自燃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综放采空区模拟得到的速度场、浓度场、"三带"划分及遗煤升温过程,与现场情况基本相符。综放采空区氧化带形态近似为一倒"7"字形,综放采空区高温区域可以有多处,并且高温点位于底板以上约0.8 m处。通过模拟分析,还得到综放采空区氧化带高度及遗煤升温时间与工作面供风量近似满足指数函数关系。当供风量较小时,氧化带宽度与供风量成正比;当供风量较大时,氧化带宽度不再随供风量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采空区 遗煤自燃 三维数值模拟 工作面供风量 高温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烟道气预防遗煤自燃的合理含氧量模拟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戈 王继仁 +2 位作者 邓存宝 郝朝瑜 王鑫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7,共6页
为确定电厂烟道气用于遗煤自燃预防的含氧量参数,以塔山坑口电厂及塔山煤矿8105工作面为原型,建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和煤氧复合理论的遗煤自燃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多场耦合条件下,含氧量为3%9%的烟道气注入采空区... 为确定电厂烟道气用于遗煤自燃预防的含氧量参数,以塔山坑口电厂及塔山煤矿8105工作面为原型,建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和煤氧复合理论的遗煤自燃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多场耦合条件下,含氧量为3%9%的烟道气注入采空区后的运移状态以及氧浓度场和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注入烟道气能够有效惰化采空区遗煤,随注入烟道气含氧量降低,氧化带最大宽度的减小符合Boltzmann函数曲线,同时,遗煤最高温度呈指数下降趋势。降低烟道气含氧量有助于提升遗煤惰化水平,以实测注氮后采空区氧化带宽度为指标,确定7.08%为烟道气用于预防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合理含氧量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遗煤自燃 电厂烟道气 合理含氧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周亮 戴广龙 秦汝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7,共6页
为预防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事故,根据此类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的特性,共选取19个影响因素,采用基于直觉模糊集的集成决策实验室分析与解释结构模型(DEMATEL&ISM)法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化处理,以此分析各因素对此类煤层采空... 为预防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事故,根据此类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的特性,共选取19个影响因素,采用基于直觉模糊集的集成决策实验室分析与解释结构模型(DEMATEL&ISM)法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化处理,以此分析各因素对此类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影响因素分为3个层次;工作面长度、通风方式、煤的吸氧速率、临界温度、残余瓦斯含量、煤层厚度、倾角与地质构造为根源因素;邻近层瓦斯情况、工作面开采方法、通风风量、推进速度为中间因素;防灭火措施、安全监测、采空区遗煤厚度、瓦斯抽采措施、工作面通风阻力、推进速度、围岩温度、煤层埋藏深度与顶板岩性为表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模糊集 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法 解释结构模型(ISM)法 高瓦斯煤层 遗煤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易自燃工作面高抽巷瓦斯抽采与采空区遗煤自燃相互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肖峻峰 樊世星 +1 位作者 卢平 余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6,共7页
为了实现瓦斯与煤自燃两大灾害的联合防治,首先对布置高抽巷条件下瓦斯与遗煤自燃多因素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归纳总结。结合淮南潘二煤矿11223高瓦斯易自燃工作面,建立了带有高抽巷的物理模型,利用UDF编译了本煤层与邻近层瓦... 为了实现瓦斯与煤自燃两大灾害的联合防治,首先对布置高抽巷条件下瓦斯与遗煤自燃多因素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归纳总结。结合淮南潘二煤矿11223高瓦斯易自燃工作面,建立了带有高抽巷的物理模型,利用UDF编译了本煤层与邻近层瓦斯涌出源项、采空区三维孔隙率和低温条件下煤氧化反应氧气消耗速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抽巷布置参数和抽采参数以及工作面风量对高抽巷瓦斯抽采效果和采空区自燃带分布相互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当工作面风量为2 000 m^3/min,高抽巷布置在顶板上方40 m时,高抽巷瓦斯抽采浓度和纯量分别达32.3%和29.07 m^3/min,占总瓦斯涌出量的69.71%,同时能满足实际防火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高抽巷最佳施工与抽采参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易自燃工作面 高抽巷瓦斯抽采 遗煤自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综放开采地表漏风对遗煤自燃的影响及治理 被引量:19
9
作者 赵启峰 何洪瑞 +2 位作者 张建伟 张景钢 王玉怀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69,共5页
针对平朔矿区浅埋综放开采地表裂缝漏风问题,分析了地表漏风原因及其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危害,采用"地表气压与井下采空区气压差、工作面进风巷与回风巷风量差、示踪气体地面瞬时释放法"确定地表漏风各参数:9203工作面回风巷... 针对平朔矿区浅埋综放开采地表裂缝漏风问题,分析了地表漏风原因及其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危害,采用"地表气压与井下采空区气压差、工作面进风巷与回风巷风量差、示踪气体地面瞬时释放法"确定地表漏风各参数:9203工作面回风巷风量比进风巷风量大,差值为81 m3/min,地面空气经地表裂隙流入采空区,最低漏风风速为0.097 m/s。根据漏风测试结果,提出了"地面封堵裂缝防漏风+采空区注氮防灭火+回采工艺及组织管理改革"的综合防范与治理措施。现场实践表明,上述措施有效控制了浅埋综放开采地表漏风和采空区遗煤自燃,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裂缝 地表漏风 采空区遗煤自燃 示踪气体 通道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沟通条件下遗煤自燃规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题正义 张春 李宗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7-580,共4页
为了解决复杂沟通条件下遗煤自燃的防治问题,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放顶煤采空区遗煤自燃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放顶煤采空区遗煤自燃数学模型,并对复杂沟通条件下的放顶煤采空区遗煤自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深部内部漏风边界有高氧... 为了解决复杂沟通条件下遗煤自燃的防治问题,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放顶煤采空区遗煤自燃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放顶煤采空区遗煤自燃数学模型,并对复杂沟通条件下的放顶煤采空区遗煤自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深部内部漏风边界有高氧浓度时,采空区自燃位置有两处,当考虑老空区内部瓦斯浓度很高和老空区耗氧情况,采空区自燃位置只有一处.只有注氮与阻化联合使用,才能避免放顶煤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发生.遗煤自燃发火期与工作面推进速度成正比关系,与工作面风量、遗煤氧化速度常数成反比关系.该研究对放顶煤采空区遗煤自燃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采空区 数值模拟 复杂沟通 遗煤自燃 自然发火期 边界条件 氧化速度 漏风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煤自燃防治的综放工作面合理推进速度的确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春 李集明 +2 位作者 程诗禹 高鑫浩 姚立洪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1,105,共5页
为了研究综放工作面推进速度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影响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工作面采出率、采空区应力场、孔隙率分布规律、漏风量,以及氧化带宽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工作面推进... 为了研究综放工作面推进速度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影响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工作面采出率、采空区应力场、孔隙率分布规律、漏风量,以及氧化带宽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各因素的函数关系,以及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合理确定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防止遗煤自燃的工作面推进速度存在下限值和上限值,当利用上限值和下限值估算的工作面合理推进速度范围存在并且具有较大变化空间时,再对采出率加以考虑,即可得到有效防止遗煤自燃的合理工作面推进速度;当此范围不存在或范围较小时,说明提高工作面推进速度不能防止遗煤自燃,这时工作面的合理推进速度应主要依据采出率进行确定。工作面推进速度越小,与氧化带宽度的关系曲线越平缓,提高推进速度越有利于防止遗煤自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推进速度 遗煤自燃 采出率 数值模拟 氧化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遗煤自燃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西华 曾晓坤 +2 位作者 白刚 令狐建设 唐小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39,共6页
为研究高瓦斯易自燃煤层不同供风量、高抽巷抽采流量、低抽巷抽采流量3因素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影响规律,选取阳煤五矿84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数值模拟研究基础上,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采空区氧化... 为研究高瓦斯易自燃煤层不同供风量、高抽巷抽采流量、低抽巷抽采流量3因素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影响规律,选取阳煤五矿84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数值模拟研究基础上,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宽度在3因素、3水平条件下的二次回归响应曲面模型,并对不同条件下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宽度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二次回归方程P值为0.0016,预测模型显著,模型的失拟项为0.6063,不显著,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当供风量为1500~2000 m^3/min,低抽流量为450~650 m^3/min,高抽流量为100~200 m^3/min时,对氧化升温带宽度一次项重要度排序为C(高抽巷抽采流量)>A(供风量)>B(低抽巷抽采流量),二次项重要度排序为AC(供风量和高抽巷抽采流量)>AB(供风量和低抽巷抽采流量)>BC(低抽巷抽采流量和高抽巷抽采流量),且AB,AC,BC之间均无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风量 低位抽采巷 高位抽采巷 抽采流量 遗煤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遗煤自燃过程及其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6
13
作者 李宗翔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5-19,共5页
基于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连续性方程、多相气体渗流———扩散方程和综合传热方程,建立了工作面动态推进下的采空区自燃数值模型。结合实例,从理论上描绘了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空区的漏风流态、氧、CO、瓦斯和温度等分布状态及其动态过程... 基于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连续性方程、多相气体渗流———扩散方程和综合传热方程,建立了工作面动态推进下的采空区自燃数值模型。结合实例,从理论上描绘了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空区的漏风流态、氧、CO、瓦斯和温度等分布状态及其动态过程。计算中考虑了瓦斯涌出对自燃的耦合作用;工作面动态推进对自燃的影响,以及沿边界冒落非压实性对漏风供氧、自燃高温区产生的影响。从理论上重点讨论了采空区自燃与各因素的定量化关系,得出自然发火期与煤氧化速度、工作面风量二者均呈显著的反比例关系;对于综放工作面采场漏风供氧系统,自然发火期主要取决于煤的耗氧能力,提高工作面风量仅能扩大自燃高温区的范围,增大自燃的发生几率;提高推进度能显著延长采空区自然发火期,呈指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遗煤自燃过程 数值模拟 瓦斯涌出 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煤自燃防治的一种新方法——周期变向通风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春 题正义 李宗翔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3-578,共6页
为了对采空区遗煤自燃进行防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利用周期变向通风防治遗煤自燃的方法,并对其防治遗煤自燃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利用Fluent软件,对周期变向通风条件下的采空区浓度场、温度场及氧化带形态进行... 为了对采空区遗煤自燃进行防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利用周期变向通风防治遗煤自燃的方法,并对其防治遗煤自燃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利用Fluent软件,对周期变向通风条件下的采空区浓度场、温度场及氧化带形态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变向通风后,采空区的浓度场、温度场及氧化带形态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证明了利用周期变向通风方法防治遗煤自燃的可行性。对模拟数据的分析表明,周期变向通风的适用条件及变向周期与遗煤的自然发火期有关;周期变向通风可以减缓遗煤升温速度,进一步证明了利用周期变向通风防治遗煤自燃是可行的;在进行采场风流变向时,要特别注意回风巷有害气体浓度超限及采空区内有害气体爆炸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变向通风 遗煤自燃 数值模拟 自然发火期 氧化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变化及危险区域判定 被引量:15
15
作者 章飞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2,共7页
特厚煤层采用分层综放开采时,上分层遗煤易发生二次氧化,致使煤自燃预防和治理的难度加大。为了准确判定下沟矿ZF1801工作面上、下分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通过程序升温实验分析4^#煤层煤的自燃极限参数,并根据气体监测数据判定采... 特厚煤层采用分层综放开采时,上分层遗煤易发生二次氧化,致使煤自燃预防和治理的难度加大。为了准确判定下沟矿ZF1801工作面上、下分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通过程序升温实验分析4^#煤层煤的自燃极限参数,并根据气体监测数据判定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研究结果表明:4^#煤层煤的耗氧速率和放热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均符合高斯型函数关系;随遗煤厚度的增加,下限氧气体积分数逐渐降低,而上限漏风强度逐渐升高;当遗煤厚度一定,温度达到90℃时二者的极限参数最低;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在ZF1801工作面下分层采空区回风侧20~125 m、宽105 m,在上分层回风巷、进风巷侧0~40 m、宽40 m;当ZF1801工作面推进速度低于2.34 m/d且停采28 d以上时,采空区存在自燃危险。研究结果可为下分层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分层开采 复合采空区 遗煤自燃 极限参数 自燃危险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性评价的熵权可拓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金宝 侯金玲 +1 位作者 张浪 舒龙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48,共6页
为客观判定采空区煤炭自燃的危险性,采用熵权理论分析评价指标的权重,能有效避免分析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影响,从而得出更客观的权重系数。建立了熵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某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情况的实例,验证了此方法预测的准确性,得出... 为客观判定采空区煤炭自燃的危险性,采用熵权理论分析评价指标的权重,能有效避免分析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影响,从而得出更客观的权重系数。建立了熵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某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情况的实例,验证了此方法预测的准确性,得出了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结论。研究表明,熵权可拓综合评价法能较好地预测采空区遗煤自燃,为煤矿自燃"三带"的划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且计算简便,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遗煤自燃 熵权 可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岩粉防治遗煤自燃可行性研究
17
作者 张春 李集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5,共6页
为探讨用岩粉防治遗煤自燃的可行性,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混有岩粉的遗煤自燃过程。首先,由理论分析可知,岩粉的混入主要对遗煤自燃起阻止作用;将试验分成3组,观测各试验煤样的氧化升温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混入岩粉的量及粒径... 为探讨用岩粉防治遗煤自燃的可行性,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混有岩粉的遗煤自燃过程。首先,由理论分析可知,岩粉的混入主要对遗煤自燃起阻止作用;将试验分成3组,观测各试验煤样的氧化升温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混入岩粉的量及粒径对遗煤自燃过程有较大影响;当岩粉量大于临界岩粉量时,岩粉的混入能抑制遗煤自燃;当岩煤比达到1∶1及以上时,遗煤基本失去自燃的危险;当混入岩粉粒径大于临界粒径、接近峰值粒径时,混入岩粉对遗煤自燃的防治效率最高。在合理的岩粉量及粒径条件下,用岩粉防治遗煤自燃理论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煤自燃 试验研究 临界岩粉量 临界岩粉粒径 峰值岩粉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空区流场的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及复合惰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牛阔 杜文州 +1 位作者 王厚旺 张延松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空区遗煤自燃火灾是影响煤炭生产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基于Fluent数值模拟技术,构建采空区三维物理模型,模拟研究了采空区流场立体分布规律,并以O2体积分数为判别指标划分了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通过分析采空区遗煤空间分布规律及... 采空区遗煤自燃火灾是影响煤炭生产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基于Fluent数值模拟技术,构建采空区三维物理模型,模拟研究了采空区流场立体分布规律,并以O2体积分数为判别指标划分了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通过分析采空区遗煤空间分布规律及不同惰性气体的惰化特性,提出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复合惰化技术,即高位压注CO2和低位压注N2,并与单一气体惰化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惰化技术相较于单一气体惰化技术有着更好的防灭火效果;在工程应用中,各监测点CO体积分数在短时间内均降低到2.4×10^-5以下,压注惰气期间防灭火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采空区 遗煤自燃 危险区域判定 复合惰化技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IAHP-Entropy-ssd的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皮子坤 董子文 +1 位作者 罗陈 李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67,共7页
为了能够对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性进行准确判定,提出基于IIAHP-Entropy-ssd最优综合赋权模糊评价模型。首先,结合影响采空区遗煤的自燃性及环境影响因素,建立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分级准则;其次,利用区间数代替数... 为了能够对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性进行准确判定,提出基于IIAHP-Entropy-ssd最优综合赋权模糊评价模型。首先,结合影响采空区遗煤的自燃性及环境影响因素,建立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分级准则;其次,利用区间数代替数值评价打分,并运用可能度互补矩阵进行修正的改进区间数层次分析法(IIAHP),结合熵权法(Entropy),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得出各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并运用离差平方和(ssd)的最大化思想进行最优综合赋权,克服评价过程中主、客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运用属性数学理论,建立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最后,运用该模型对忻州窑矿8914综放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性进行评价,并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为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区间数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离差平方和 属性识别 采空区 遗煤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滞留干冰防治遗煤自燃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祁文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3-86,共4页
在采空区遗煤自燃每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在遗煤自燃防治方面应用的局限性却极大限制着其防灭火作用的充分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文章通过在石港煤矿的两个工作面开展采空区滞留干冰防止煤层自燃现场试验,... 在采空区遗煤自燃每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在遗煤自燃防治方面应用的局限性却极大限制着其防灭火作用的充分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文章通过在石港煤矿的两个工作面开展采空区滞留干冰防止煤层自燃现场试验,分析了不同滞留干冰条件下二氧化碳在采空区的运移扩散情况和温度场变化规律,最终考察了采空区滞留干冰对遗煤自燃的防治效果。15108工作面一氧化碳含量由超50ppm迅速降至约20ppm并持稳,其采空区内温度基本稳定在约19℃;15202工作面一氧化碳浓度降低并维持在约20ppm,其采空区内温度基本稳定在约21℃,这都表明采空区滞留干冰对遗煤自燃的防治效果明显。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扩展煤自燃防治技术范围,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更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遗煤自燃 干冰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