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6种常用近交系小鼠10个微卫星位点的遗传质量检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喜彬 苏玉虹 +1 位作者 巴彩凤 贺宝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2-25,共4页
目的利用微卫星技术对辽宁省6种近交系小鼠进行遗传质量分析。方法根据Mouse Genome Database和相关文献选取10个多态信息丰富的位点和引物,进行PCR扩增和PAGE电泳,对小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品系小鼠同一位点的扩增结果表... 目的利用微卫星技术对辽宁省6种近交系小鼠进行遗传质量分析。方法根据Mouse Genome Database和相关文献选取10个多态信息丰富的位点和引物,进行PCR扩增和PAGE电泳,对小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品系小鼠同一位点的扩增结果表现出多态性,同一品系同一位点表现单态性,所有小鼠的10个位点都处于纯合状态;遗传距离分析表明,C57BL/10与C57BL/6J小鼠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1021,遗传距离最远的是BALB/c与C57BL/10、C57BL/6J,分别为0.1635和0.1614。结论运用所筛选的10个微卫星位点可以对近交系小鼠进行遗传质量检测,说明该方法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交系小鼠 遗传质量检测 微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LDR平台的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谢雯 鲍世民 +3 位作者 谢建云 李凯 周宇荀 肖君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PCR-LDR平台的近交系小鼠SNP快速分型方法,用于检测实验小鼠的遗传质量与品系纯度。方法利用可移植性极高的PCR-LDR技术,以常见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1条染色体上的45个SNP位点,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经过筛选和验证,... 目的建立基于PCR-LDR平台的近交系小鼠SNP快速分型方法,用于检测实验小鼠的遗传质量与品系纯度。方法利用可移植性极高的PCR-LDR技术,以常见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1条染色体上的45个SNP位点,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经过筛选和验证,建立了多重PCR-LD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分型方案。结果四组多重PCR-LDR可实现45个SNP位点的基因分型,其中43个、44个与45个SNP在样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90.9%与36.4%。所有样本经分型确定为纯合体,并得到了常见近交系小鼠SNP位点信息。结论实现了常见近交系小鼠快速、高通量的基因分型,可用于遗传质量检测和品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质量检测 近交系小鼠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聚合酶链式反应 链接酶检测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国内BALB/c小鼠遗传质量的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振文 欧阳兆和 +1 位作者 董罡 李瑞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5-848,共4页
为了解和掌握国内BALB/c小鼠遗传质量状况 ,验证微卫星标记技术在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中应用的可靠性 ,应用所筛选的小鼠不同染色体上的 14个微卫星基因座 ,通过PCR扩增对北京、上海、沈阳、广州、长春、重庆和哈尔滨 7个地区 11个厂家... 为了解和掌握国内BALB/c小鼠遗传质量状况 ,验证微卫星标记技术在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中应用的可靠性 ,应用所筛选的小鼠不同染色体上的 14个微卫星基因座 ,通过PCR扩增对北京、上海、沈阳、广州、长春、重庆和哈尔滨 7个地区 11个厂家提供的BALB/c小鼠进行遗传质量分析。结果北京、上海、哈尔滨及广州地区 7家BALB/c小鼠在 14个基因座均呈现一条清晰条带 ,且群体间呈单态性。沈阳、广州、长春和重庆 4个群体有 8个基因座在群体内表现杂合或呈多态性 ;其中沈阳和长春分别在 1个基因座上表现多态性和杂合 ;广州另一群体有 4个基因座出现杂合或多态性 ;重庆群体有 7个基因座表现为杂合或多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微卫星标记 遗传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鮈鲫近交系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邵燕 王剑伟 +2 位作者 何勇凤 曹文宣 童金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9-655,共7页
利用17对微卫星引物对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野生群体和近交系F20和F22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野生群体中17个微卫星位点均为多态位点,但在F20中仅有6个多态位点,F22中则仅有4个多态位点。在野生群体中共检测到64个等位基因,... 利用17对微卫星引物对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野生群体和近交系F20和F22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野生群体中17个微卫星位点均为多态位点,但在F20中仅有6个多态位点,F22中则仅有4个多态位点。在野生群体中共检测到64个等位基因,F20、F22分别为26、21个。近交系的平均基因纯合率均较高,其中F20为86.18%,F22达91.96%,而野生群体平均基因纯合率为46.84%。近交系平均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均较野生群体低。在近交系F20和F22中,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最大,其遗传距离最小,说明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HAN系遗传多样性明显降低,已具有较高的遗传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鮈鲫 微卫星标记 近交系 遗传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ONBS)培育蛋鸡工业化品系的育种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晓林 施启顺 +1 位作者 柳小春 沈乃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63-66,共4页
本文介绍了家禽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ONBS)培育蛋鸡工业化品系的育种模型与实际效果,并讨论了与之相关的遗传质量检测问题。
关键词 开放核心群 家禽育种 遗传质量检测 产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鮈鲫HAN近交系的免疫与生化标记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邵燕 王伟 +1 位作者 王剑伟 曹文宣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4-29,I0004,I0005,共8页
目的筛选稀有鮈鲫HAN近交系遗传质量检测标记。方法采用鳞片活体移植和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稀有鮈鲫HAN近交系的遗传纯度进行检测。结果在免疫标记分析中,鳞片同体移植存活率为96.7%以上,野生群体移植存活率为7.4%,而HAN系F22... 目的筛选稀有鮈鲫HAN近交系遗传质量检测标记。方法采用鳞片活体移植和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稀有鮈鲫HAN近交系的遗传纯度进行检测。结果在免疫标记分析中,鳞片同体移植存活率为96.7%以上,野生群体移植存活率为7.4%,而HAN系F22鳞片异体移植的成功率为80%,显著高于野生群体。在生化标记分析中,在HAN系F22中无多态性位点,不同个体的同工酶谱呈现高度一致,在野生群体中有2个多态位点即est2和est3,多态位点的比例为15.56%。结论经过多代近亲交配,稀有鮈鲫HAN近交系生化标记基因已经纯合,鳞片异体移植存活率达到80%,表明HAN系具有较高的遗传均一性。选用鳞片的异体移植及酯酶和肌蛋白分别作为免疫和生化标记对稀有鮈鲫HAN近交系进行遗传质量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鮈鲫 免疫标记 生化标记 遗传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mu-1:DHP豚鼠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迪文 郭汉身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研究Zmu 1:DHP豚鼠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态性及其遗传概貌 ,探讨随机引物PCR(RAPD PCR)在豚鼠遗传质量检测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 用RAPD PCR法 ,对新培育的Zmu 1:DHP豚鼠和对照品系DHP豚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 从 4 0条... 目的 研究Zmu 1:DHP豚鼠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态性及其遗传概貌 ,探讨随机引物PCR(RAPD PCR)在豚鼠遗传质量检测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 用RAPD PCR法 ,对新培育的Zmu 1:DHP豚鼠和对照品系DHP豚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 从 4 0条随机引物中 ,筛选出 2条呈多态性的引物 ,分别是第S1 2 0 2 号和第S1 2 1 9号引物。Zmu 1:DHP品系的扩增产物无多态性变化 ,而且其条带与多数DHP品系的个体相同。少数DHP品系的个体呈多态性变化 ,并找到该品系增加和缺失的特征性条带各一种。结论 Zmu 1:DHP品系的基因纯合性及个体一致性较DHP品系高。二个品系的DNA序列存在较少差异 ,说明豚鼠品系间遗传结构比较接近。一旦选定具有多态性的引物 ,RAPD PCR法可以区分豚鼠品系 ,适用于豚鼠遗传质量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P豚鼠 多态性DNA 遗传质量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