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义突变与“遗传补偿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志鹏 陈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9-364,共6页
"遗传补偿效应"(genetic compensation response, GCR)是近年来在斑马鱼(Danio rerio)中最先描述的一个遗传现象,是指当敲低某一个基因时有明显的表型,但此基因的敲除遗传突变体由于其他基因的上调反而没有表型。这种基因敲... "遗传补偿效应"(genetic compensation response, GCR)是近年来在斑马鱼(Danio rerio)中最先描述的一个遗传现象,是指当敲低某一个基因时有明显的表型,但此基因的敲除遗传突变体由于其他基因的上调反而没有表型。这种基因敲低和敲除表型上的差异并非斑马鱼所独有,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小鼠(Mus musculus)等模式生物中都观察到此种现象。这种奇怪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基因功能研究。2019年4月3日,Nature同时在线发表两篇论文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其中一篇来自于本实验室,另一篇来自于德国Stainier实验室。利用斑马鱼或小鼠培养细胞的不同基因的遗传突变体为模型,两个实验室分别证明无义突变与核酸序列同源性是激活遗传补偿效应的两个先决条件;无义mRNA介导的降解途径参与激活遗传补偿效应;同时还观察到补偿基因的高表达与其转录起始位点处的组蛋白H3K4me3修饰相关。本文具体介绍了这两篇研究论文中提出的"遗传补偿效应"分子机制的异同,以期为克服遗传补偿效应给基因功能研究带来的障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补偿效应 无义mRNA介导的降解途径 表观遗传学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鲁棒性发生机制
2
作者 向一航 黄欢 林陈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9-1237,共9页
遗传鲁棒性(genetic robustness)是指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生命体具备类似缓冲系统,在存在遗传突变的情况下仍能维持本体正常发育。遗传鲁棒性的介导机制研究较多的是遗传冗余(genetic redundancy)和分布式鲁棒性(distributed robustness)... 遗传鲁棒性(genetic robustness)是指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生命体具备类似缓冲系统,在存在遗传突变的情况下仍能维持本体正常发育。遗传鲁棒性的介导机制研究较多的是遗传冗余(genetic redundancy)和分布式鲁棒性(distributed robustness),二者均在蛋白质水平触发。新近,在斑马鱼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遗传鲁棒性介导机制——遗传补偿效应(genetic compensation response,GCR),其发生在基因敲除(knockout)而不是基因敲减(knockdown)中,并在蛋白质反馈调节上游的RNA水平触发。鉴于目前涉及到遗传鲁棒性相关的概念较多,本文试图从补偿基因类型、触发方式等分类理清相关概念,重点综述新近发现的遗传补偿效应机制,并展望基于功能补偿机制下研究特定基因功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鲁棒性 遗传补偿效应 基因功能 Upf3a基因 遗传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