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混合的路由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娜娜 《电子质量》 2017年第5期1-4,14,共5页
传统的基于最短路径的路由算法不能合理利用现有网络,容易造成网络拥塞。该文基于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核心思想,将两种算法融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的路由优化算法,用来求解多Qo S约束的路由问题,算法以改进的粒子... 传统的基于最短路径的路由算法不能合理利用现有网络,容易造成网络拥塞。该文基于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核心思想,将两种算法融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的路由优化算法,用来求解多Qo S约束的路由问题,算法以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为主线,并引入遗传算法的变异思想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在满足带宽、费用以及时延约束的基础上,将网络负载的均衡性和网络资源消耗作为优化目标,达到优化路径选择,避免网络拥塞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 路由优化 QOS 负载均衡 网络拥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遗传-粒子群优化混合算法求取剩余静校正量 被引量:3
2
作者 何超群 王彦春 张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6-659,共4页
剩余静校正是一个具有多参数、多极值的全局优化问题,当大量未知参数存在时,常规的遗传算法(GA)几乎无法避免早熟现象,难以保证收敛于全局最优。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遗传算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粒子群优化-遗传混合算法。混... 剩余静校正是一个具有多参数、多极值的全局优化问题,当大量未知参数存在时,常规的遗传算法(GA)几乎无法避免早熟现象,难以保证收敛于全局最优。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遗传算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粒子群优化-遗传混合算法。混合算法利用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速度和位置的更新规则,并引入遗传算法里的交叉变异思想。用混合算法和遗传算法分别对两个理论模型进行试处理,处理结果表明,混合算法比遗传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是一种求取复杂地形条件下剩余静校正量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静校正 遗传算法 粒子算法 粒子优化-遗传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粒子群算法在水电机组优化中的应用
3
作者 阮宁兰 潘岳凯 王婷婷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2年第6期61-63,共3页
针对水电站机组组合中机组启停和负荷优化分配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首先,提出自适应惯性权重和正弦混沌扰动策略改进粒子群算法;其次,将遗传算法作为外层算法求解机组最佳启停组合,改进型粒子群算法作为内层算法求... 针对水电站机组组合中机组启停和负荷优化分配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首先,提出自适应惯性权重和正弦混沌扰动策略改进粒子群算法;其次,将遗传算法作为外层算法求解机组最佳启停组合,改进型粒子群算法作为内层算法求解机组间的负荷优化分配,并以总耗水量最低为目标;最后,将改进型混合算法应用于三峡水电站26台机组日负荷优化分配问题的求解,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在满足负荷要求的前提条件下,优化机组启停,并在启动机组间优化负荷分配,耗水量比实际降低了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机组组合 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 自适应惯性权值 正弦混沌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制造系统中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多任务调度 被引量:9
4
作者 武善玉 张平 覮李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为解决云制造系统的同类型多任务调度问题,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离散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以所有任务的总完成时间及成本最优为目标进行求解.该算法采用整数编码方法建立粒子的位置矢量与服务分配的映射关系,在采用标准粒... 为解决云制造系统的同类型多任务调度问题,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离散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以所有任务的总完成时间及成本最优为目标进行求解.该算法采用整数编码方法建立粒子的位置矢量与服务分配的映射关系,在采用标准粒子群算法更新粒子位置时,引入了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操作思想,使用4种方法按条件"逐级叠加"的方式对粒子位置进行更新,以保证种群的多样性.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且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 多任务调度 面向服务架构 服务组合 多目标优化 粒子优化 离散粒子遗传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PSO-GA算法求解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蒙 刘德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1年第3期586-590,共5页
为解决混合流水车间排产优化中企业较为关注的最大加工时间最小问题及设备负载均衡问题,引入综合评价指标函数,并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数学模型.改进了基本遗传-粒子群算法,充分利用了粒子群算法搜索速度快的优点及遗传算法搜索范围广的优... 为解决混合流水车间排产优化中企业较为关注的最大加工时间最小问题及设备负载均衡问题,引入综合评价指标函数,并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数学模型.改进了基本遗传-粒子群算法,充分利用了粒子群算法搜索速度快的优点及遗传算法搜索范围广的优点,且在算法寻优过程中引入随遗传与迁移代数自适应调整参数的策略,相较于原算法,改进后的算法有更强的跳出局部最优、保持活力的能力.基于汽车生产线数据对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及改进遗传-粒子群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综合评价指标函数与所需收敛代数上均优于普通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粒子混合算法 混合流水车间调度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R代理模型和GA-APSO混合优化算法的软基水闸底板脱空反演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火坤 柯贤勇 +3 位作者 黄伟 刘双平 唐义员 方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10,29,共11页
软基水闸底板脱空是水闸在长期服役期间受水流侵蚀等环境因素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危害极大且难以察觉的病害。由于其病害部位于水下,传统方法难以检测,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代理模型和遗传-自... 软基水闸底板脱空是水闸在长期服役期间受水流侵蚀等环境因素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危害极大且难以察觉的病害。由于其病害部位于水下,传统方法难以检测,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代理模型和遗传-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genetic algorithm-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A-APSO)混合优化算法的水闸底板脱空动力学反演方法,用于检测软基水闸底板脱空。首先,构建表征软基水闸底板脱空参数和水闸结构模态参数之间非线性关系的GPR代理模型;其次,基于GPR代理模型与水闸实测模态参数建立脱空反演的最优化数学模型,将反演问题转化为目标函数最优化求解问题;最后,为提高算法寻优计算的精度,提出一种GA-APSO混合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脱空反演计算,并提出一种更合理判断反演脱空区域面积和实际脱空区域面积相对误差的指标—面积不重合度。为验证所提方法性能,以一室内软基水闸物理模型为例,对两种不同脱空工况开展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反演脱空区域面积和模型实际设置脱空区域面积的相对误差分别为8.47%和10.77%,相对误差值较小,证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反演出水闸底板脱空情况,可成为软基水闸底板脱空反演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水闸 底板脱空反演 动力学方法 高斯过程回归(GPR)代理模型 遗传-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GA-APSO)混合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STM算法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 被引量:3
7
作者 闫照康 马刚 +2 位作者 冯瑞 徐健玮 沈静文 《分布式能源》 2024年第2期30-38,共9页
准确预测短期多种能源负荷,是确保综合能源系统可靠、高效运行的必要前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混合优化(genetic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APSO)算法的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准确预测短期多种能源负荷,是确保综合能源系统可靠、高效运行的必要前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混合优化(genetic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APSO)算法的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CNN-LSTM)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皮尔逊系数来描述各影响因素与负荷之间的相关性强弱。其次,采用GAPSO算法对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模型进行改进,然后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以提取小时级高阶特征,并通过改进后的LSTM网络模型对提取的隐含高阶特征进行分位数回归建模,构建了基于GAPSO-CNN-LSTM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模型。最后,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坦佩校区综合能源系统负荷数据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能力,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LSTM) 卷积神经网络(CNN) 遗传粒子混合优化(GAPSO)算法 综合能源系统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拦截因子和HGAPSO算法的火力分配模型研究
8
作者 程文铮 张鹏飞 +2 位作者 张润哲 米江勇 张宸睿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30,共9页
火力分配作为集群目标来袭防御任务规划的关键环节,对提高防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炮反无人机的火力分配问题,将高炮性能指标约束和转火时间约束转化为可拦截因子,提出一种基于可拦截因子的高炮反无人机火力分配模型,减小非线性约... 火力分配作为集群目标来袭防御任务规划的关键环节,对提高防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炮反无人机的火力分配问题,将高炮性能指标约束和转火时间约束转化为可拦截因子,提出一种基于可拦截因子的高炮反无人机火力分配模型,减小非线性约束转化为惩罚函数带来的计算量及误差,进而提升整体效能。基于此模型,针对来袭目标与火力节点之间的火力优化匹配问题,采用改进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Hybrid GA and PSO,HGAPSO)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最优值求解。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有效,HGAPSO算法有较高的收敛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无人机 火力分配模型 可拦截因子 混合遗传粒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综合优势下的空空导弹接力制导混合优化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波 范盘龙 +1 位作者 李卿莹 高晓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8,共8页
基于综合制导优势函数提出了一种接力制导的遗传粒子群混合优化方法。通过建立飞机对导弹的优势模型、飞机对目标的态势优势模型、敌方飞机对我方飞机的威胁度模型以及作战飞机效能优势模型四个子模型,给出了作战飞机综合制导优势评估... 基于综合制导优势函数提出了一种接力制导的遗传粒子群混合优化方法。通过建立飞机对导弹的优势模型、飞机对目标的态势优势模型、敌方飞机对我方飞机的威胁度模型以及作战飞机效能优势模型四个子模型,给出了作战飞机综合制导优势评估模型。结合接力制导约束条件,建立以综合制导优势最大为目标的空空导弹中制导权移交决策模型,并给出了基于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的空空导弹接力制导优化方法。最后,对八架飞机接力制导四枚空空导弹的情况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空战 接力制导 综合制导优势 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零缓冲的预制生产线并行机调度研究
10
作者 阮雯欣 于淼 张铎 《工业工程》 2025年第2期98-109,共12页
为满足混凝土预制构件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准时交付订单的需要,研究考虑混凝土预制构件并行机器生产调度的问题。现有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均存在并行加工机器,且工序间没有单独的缓冲区域。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零缓冲区情况下混凝... 为满足混凝土预制构件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准时交付订单的需要,研究考虑混凝土预制构件并行机器生产调度的问题。现有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均存在并行加工机器,且工序间没有单独的缓冲区域。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零缓冲区情况下混凝土预制构件并行机器生产模型。首先,确定待加工构件以及对应的加工机器,并确定工序的关键时间点;其次,将选择并行机器的约束与零缓冲区影响后的时间约束结合,构建预制构件并行生产调度模型,并设计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genetic algorithm-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GA-PSO)进行求解;最后,基于沈阳某混凝土预制构件厂的生产数据对所提模型进行数值实验分析。结果表明,GA-PSO算法结合GA算法和PSO算法的优势性能,实现高效的优化搜索,零缓冲约束的预制构件并行机生产模型生产的完工时间由78.98 h缩短至73.18 h,机器利用率提升了19.79%,验证了模型对实际排产的有效性以及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预制构件 缓冲区 并行机器 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风电机组叶片延寿为目标的风电场优化调度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晋华 刘永前 +2 位作者 田德 顾波 汪宁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78-1985,共8页
通过对叶片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分析,建立不同运行工况与风电机组叶片损伤量的关系,确定风电机组叶片损伤量与风电机组叶片寿命的关系;应用遗传-粒子群混合方法,以风电场内机组叶片延寿为优化目标,建立风电场内机组优化调度模型。将所提... 通过对叶片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分析,建立不同运行工况与风电机组叶片损伤量的关系,确定风电机组叶片损伤量与风电机组叶片寿命的关系;应用遗传-粒子群混合方法,以风电场内机组叶片延寿为优化目标,建立风电场内机组优化调度模型。将所提出的模型应用于某49.5MW风电场,对33台机组进行组合优化,算例结果表明在满足负荷的要求下,可减少启停机次数,延长机组寿命,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疲劳载荷 损伤理论 遗传-粒子混合算法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轴向动态特性参数识别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沁 谌国章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58,共7页
针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轴向动态特性参数识别问题,提出在装配状态下辨识滚动结合部参数的新方法.首先,将左、右轴承副和丝杠螺母副简化为集中弹簧-阻尼单元,滚珠丝杠简化为弹性杆件,建立简谐激振力作用下系统的轴向刚度和阻尼参数辨识方... 针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轴向动态特性参数识别问题,提出在装配状态下辨识滚动结合部参数的新方法.首先,将左、右轴承副和丝杠螺母副简化为集中弹簧-阻尼单元,滚珠丝杠简化为弹性杆件,建立简谐激振力作用下系统的轴向刚度和阻尼参数辨识方程组.然后,根据激振力幅值、频率、各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和测量处的振幅等参数建立优化目标函数,采用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识别出轴向动态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进给系统刚度和阻尼参数的辨识误差在2.56%以内,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珠丝杠进给系统 刚度 阻尼 粒子遗传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视角下阳逻港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涂敏 张东强 《工程与建设》 2020年第2期365-368,共4页
本文以阳逻港集装箱多式联运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成本、时间及碳排放量多目标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采用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求解多目标函数,通过MATLAB 2018a编程得到结果,得到从阳逻港到上海港的最优路径,从阳逻港到黄石采用铁路运输... 本文以阳逻港集装箱多式联运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成本、时间及碳排放量多目标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采用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求解多目标函数,通过MATLAB 2018a编程得到结果,得到从阳逻港到上海港的最优路径,从阳逻港到黄石采用铁路运输,黄石到芜湖采用水路运输,芜湖到上海同样也采用水路运输,不仅仅使得运输成本降低,而且碳排放量也相对较低,同时也得到,阳逻港港区让铁路进港,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运输效率,使得阳逻港有比较良好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逻港 低碳 多式联运 路径优化 混合遗传粒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中心车辆路径问题的收益分配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勇 任音吉 +1 位作者 刘永 许茂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0-217,共8页
针对多中心车辆路径优化过程中配送中心间合作收益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引进物流服务提供商作为协调者促成配送中心间形成合作联盟.首先,以多中心共同配送总成本最少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其次,应用客户点聚类方法形成初始线路,并设计了GA-PS... 针对多中心车辆路径优化过程中配送中心间合作收益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引进物流服务提供商作为协调者促成配送中心间形成合作联盟.首先,以多中心共同配送总成本最少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其次,应用客户点聚类方法形成初始线路,并设计了GA-PSO混合算法进行线路优化;然后,运用MCRS(Minimum Cost-Remaining Saving)法、Shapley法、比例最小核心法、弱最小核心法和最小核心法分别求解多中心收益分配模型,并应用联盟稳定性方法选择最优收益分配策略;最后,应用严格单调路径方法,以物流服务提供商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联盟合作序列形成过程和多个联盟的存在形式,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利于促进配送中心间形成联盟,并可应用到以多中心车辆路径优化为基础的物流运输网络合作联盟形成、拆分及网络优化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联盟合作序列 遗传粒子混合算法 多中心共同配送 收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铁联运的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文晖 孙克洋 +2 位作者 王兵 倪少权 陈钉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1-358,共8页
高铁与航空联合运输服务因具备良好的换乘衔接性与可达性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正逐渐受到关注。基于铁路车站与机场间出行乘客的换乘需求,调整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使其与高铁列车时刻表以及机场航班时刻表实现合理的衔接。通过分析高铁... 高铁与航空联合运输服务因具备良好的换乘衔接性与可达性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正逐渐受到关注。基于铁路车站与机场间出行乘客的换乘需求,调整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使其与高铁列车时刻表以及机场航班时刻表实现合理的衔接。通过分析高铁列车与机场航班间的联运时间差对联运乘客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以实现乘客等待时间最小化、空-铁联运乘客数最大化为目标,建立衔接铁路车站与机场间的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优化与联运乘客出行路径选择的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通过改进混合粒子群-遗传算法,并以衔接重庆北站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城市轨道交通10号线和3号线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使得350名空-铁联运乘客实现联运,比优化前的列车时刻表满足的联运乘客数增加了2.34%。乘客总等待时间为16950.25 min,其中联运乘客总等待时间为1407.25 min,比原时刻表减少了16.1%;普通乘客总等待时间为15543 min,比原时刻表减少了9%。因此调整后的列车时刻表能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通过分析空-铁联运乘客与普通乘客等待时间的目标权重、以及联运乘客出行路径的选择对时刻表优化的影响,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编制合理的列车时刻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刻表优化 混合粒子遗传算法 城市轨道交通 空-铁联运乘客需求 乘客等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