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MS法测定甲磺酸中3种甲磺酸烷基酯类遗传毒性杂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忆铃 冯江江 +3 位作者 杨海雪 时雅萍 李龙囡 冯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2-478,共7页
建立一种液液萃取GC-MS分析方法,用于测定甲磺酸中遗传毒性杂质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甲磺酸异丙酯。采用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20℃,不分流高压进样;质谱正离子模式,选择性监测m/z 56、m/z 79、m/z 80及m/z... 建立一种液液萃取GC-MS分析方法,用于测定甲磺酸中遗传毒性杂质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甲磺酸异丙酯。采用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20℃,不分流高压进样;质谱正离子模式,选择性监测m/z 56、m/z 79、m/z 80及m/z 123离子。实验结果显示,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甲磺酸异丙酯对应色谱峰之间实现了基线分离,空白提取溶液无干扰;3种遗传毒性杂质在37~148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不同浓度水平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99%、107.26%及108.85%,RSD均不超过4.54%。该方法具有专属、灵敏、准确、稳定、通用性好的特点,已用于多种不同来源市售甲磺酸中甲磺酸烷基酯类杂质的检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 甲磺酸烷基酯 遗传毒性杂质 液液萃取 GC-MS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剂遗传毒性杂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冼芷然 孙春萌 +1 位作者 骆雪芳 钟文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6-471,共6页
确定2,6-二甲基苯胺为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遗传毒性杂质,N-氯乙酰-2,6-二甲基苯胺为潜在遗传毒性杂质,建立LC-MS/MS方法,用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4.6 mm×250 mm,5μm)对原料、自制制剂及原研制剂进行遗传毒性杂... 确定2,6-二甲基苯胺为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遗传毒性杂质,N-氯乙酰-2,6-二甲基苯胺为潜在遗传毒性杂质,建立LC-MS/MS方法,用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4.6 mm×250 mm,5μm)对原料、自制制剂及原研制剂进行遗传毒性杂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制制剂中杂质2,6-二甲基苯胺与N-氯乙酰-2,6-二甲基苯胺除由原料引入外,可能分别由氧化条件或碱性条件下降解引入,为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遗传毒性风险评估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遗传毒性杂质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福多司坦原料药中的四种遗传毒性杂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昊昆 王慧嘉 +2 位作者 侯霞 许华容 李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32-1438,共7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同时测定福多司坦原料药中四种遗传毒性杂质3-氯-1-丙醇、1,3-二氯丙烷、3-氯丙酸乙酯和氯丙基羟丙基醚。方法以氯苯为内标物,采用Agilent J&W VF-WAXms色谱柱(30 m×0.25 mm,0.5μm),程序升...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同时测定福多司坦原料药中四种遗传毒性杂质3-氯-1-丙醇、1,3-二氯丙烷、3-氯丙酸乙酯和氯丙基羟丙基醚。方法以氯苯为内标物,采用Agilent J&W VF-WAXms色谱柱(30 m×0.25 mm,0.5μm),程序升温;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进样口温度220℃,流速1.0 mL·min^(-1),分流比2∶1;在离子选择(SIM)模式下,监控m/z 58.1、76.0、91.0、58.1和107.9离子进行检测。结果3-氯-1-丙醇、1,3-二氯丙烷、3-氯丙酸乙酯和氯丙基羟丙基醚四种杂质分别在0.0009~0.8820μg·mL^(-1)、0.0022~0.8740μg·mL^(-1)、0.0090~0.8920μg·mL^(-1)和0.0166~0.83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n=5),检测限为0.2640~4.980 ng·mL^(-1),定量限为0.8800~16.60 ng·mL^(-1),平均回收率为89.2%~95.5%,重复性良好(RSD=0.30%~6.63%)。结论该方法可作为福多司坦原料药遗传毒性杂质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多司坦 遗传毒性杂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测定盐酸苯海索原料药中遗传毒性杂质氯代环己烷 被引量:1
4
作者 殷丽宁 张煜 +1 位作者 胡一桥 詹新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5,共7页
建立一种GC-MS分析方法用于盐酸苯海索原料药中遗传毒性杂质氯代环己烷的含量测定。采用SH-RXI-5SILMS毛细管柱(0.25 mm×30 m,0.25μm),以60℃恒温程序运行6 min;进样口温度180℃,进样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0μL;质谱检测器采用... 建立一种GC-MS分析方法用于盐酸苯海索原料药中遗传毒性杂质氯代环己烷的含量测定。采用SH-RXI-5SILMS毛细管柱(0.25 mm×30 m,0.25μm),以60℃恒温程序运行6 min;进样口温度180℃,进样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0μL;质谱检测器采用SIM检测模式,检测器电压为0.3 kV,接口温度240℃,选择性监测m/z 82离子。氯代环己烷在59.72~1493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检测限和定量限浓度分别为17.92和59.72 ng/mL;该方法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良好(RSD≤5.0%)且耐用性良好(RSD≤1.65%)。本法适用于盐酸苯海索中遗传毒性杂质氯代环己烷的痕量检测,可为盐酸苯海索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苯海索 氯代环己烷 遗传毒性杂质 GC-MS 痕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测定依卡倍特钠原料药中潜在遗传毒性杂质
5
作者 丁希颖 吉小龙 +3 位作者 李博 毛白杨 严方 狄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7-321,共5页
为了定量测定依卡倍特钠中潜在遗传毒性杂质依卡倍特磺酸乙酯(杂质Ⅰ),参考文献方法合成依卡倍特磺酸乙酯。采用高分辨质谱、结合二级质谱与核磁共振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化学结构。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甲酸调p ... 为了定量测定依卡倍特钠中潜在遗传毒性杂质依卡倍特磺酸乙酯(杂质Ⅰ),参考文献方法合成依卡倍特磺酸乙酯。采用高分辨质谱、结合二级质谱与核磁共振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化学结构。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甲酸调p H至3.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按照梯度:0 min 50%B,4 min 50%B,12 min 80%B,16 min 80%B,16.1 min 50%B,20 min 50%B进行洗脱,柱温40℃;采用电喷雾负离子化-MS/MS选择反应监测。杂质Ⅰ的线性质量浓度范围为4~150 ng/m L,且线性关系良好(r=0.999);最低定量限为4 ng/m L;杂质Ⅰ的进样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标回收率良好,耐用性良好。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依卡倍特钠原料药中潜在遗传毒性杂质依卡倍特磺酸乙酯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卡倍特钠 遗传毒性杂质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利奈唑胺原料和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叠氮类遗传毒性杂质
6
作者 彭诗雁 陈华 尹婕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5-709,共5页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利奈唑胺原料及其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遗传毒性杂质(R)-5-(叠氮甲基)-3-[3-氟-4-(4-吗啉基)苯基]-2-唑烷酮。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进行色谱分离,...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利奈唑胺原料及其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遗传毒性杂质(R)-5-(叠氮甲基)-3-[3-氟-4-(4-吗啉基)苯基]-2-唑烷酮。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进行色谱分离,以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进行等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在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该遗传毒性杂质在质量浓度4~12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0.073 ng/mL,低、中、高浓度(80%、100%、120%限度浓度)加样溶液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4%、100.59%和101.47%(RSD分别为0.73%、1.10%、0.91%)。同时,该遗传毒性杂质供试品溶液在6 d内稳定,3批制剂及2批原料中均未检出(R)-5-(叠氮甲基)-3-[3-氟-4-(4-吗啉基)苯基]-2-唑烷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利奈唑胺 遗传毒性杂质 (R)-5-(叠氮甲基)-3-[3-氟-4-(4-吗啉基)苯基]-2-唑烷酮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遗传毒性杂质9-丙烯基腺嘌呤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秀珍 张治云 +1 位作者 宋永保 杨海霞 《食品与药品》 CAS 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建立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中痕量遗传毒性杂质9-丙烯基腺嘌呤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以C_(18)柱分离,乙腈-10 mmol/L乙酸铵溶液(35:6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用正离子扫描方式检测... 目的建立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中痕量遗传毒性杂质9-丙烯基腺嘌呤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以C_(18)柱分离,乙腈-10 mmol/L乙酸铵溶液(35:6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用正离子扫描方式检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检测离子通道为m/z:176.1/136.1。结果 9-丙烯基腺嘌呤浓度在0.49~24.50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定量限为0.49 n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为2.78%(n=9);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峰面积RSD为1.72%。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中9-丙烯基腺嘌呤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遗传毒性杂质 9-丙烯基腺嘌呤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伊伐布雷定中卤代烷烃类潜在遗传毒性杂质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赵小君 崔艳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27-831,共5页
目的首次建立了一种用于盐酸伊伐布雷定原料药中卤代烷烃类遗传毒性杂质测定的方法。方法使用CAPCELL PAK MGⅡC18(150 mm×4.6 mm, 3μm)色谱柱;以0.01 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调节pH值至3.0)∶乙腈(V/V,70∶30)为流动相,... 目的首次建立了一种用于盐酸伊伐布雷定原料药中卤代烷烃类遗传毒性杂质测定的方法。方法使用CAPCELL PAK MGⅡC18(150 mm×4.6 mm, 3μm)色谱柱;以0.01 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调节pH值至3.0)∶乙腈(V/V,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40℃。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盐酸伊伐布雷定中的2个卤代烷烃类遗传毒性杂质(化合物Ⅰ和Ⅱ)分离效果良好;化合物Ⅰ和Ⅱ的检测限分别为0.001 6 mg·L^(-1)和0.010 1 mg·L^(-1)(分别相当于主成分的0.000 3%和0.002%,化合物Ⅰ和Ⅱ的限度之和为0.01%),它们的定量限分别为0.005 4 mg·L^(-1)1和0.020 2 mg·L^(-1);化合物Ⅰ在0.005 0~0.201 7 mg·L^(-1)内、化合物Ⅱ在0.019 9~0.199 1 mg·L^(-1)内的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8和0.999 9);化合物Ⅰ和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6.1%和101.4%,RSD%分别为3.4%和3.9%(n=9);重复性结果显示,化合物Ⅰ和Ⅱ的6份加样回收溶液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5.0%和<0.1%。空白溶剂和原料药基质对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的测定无干扰。结论上述结果表明:所建的基因毒杂质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准确可靠、专属性好,适宜于盐酸伊伐布雷定原料中卤代烷烃类遗传毒性杂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伊伐布雷定 遗传毒性杂质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质5-羟甲基糠醛及其二聚体和代谢产物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林铌 叶倩 +3 位作者 耿兴超 王雪 靳洪涛 文海若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 评价杂质单体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其二聚体5,5’-二甲酰基呋喃二甲醚[5,5’-oxydimethylenebis(2-furfural),OMBF]及单体代谢产物5-磺基氧甲基糠醛(5-sulfooxymethylfurfural,5-SMF)的潜在遗传毒性。方... 目的 评价杂质单体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其二聚体5,5’-二甲酰基呋喃二甲醚[5,5’-oxydimethylenebis(2-furfural),OMBF]及单体代谢产物5-磺基氧甲基糠醛(5-sulfooxymethylfurfural,5-SMF)的潜在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定量构效关系计算机模型(Q)SAR技术(包括Derek和Sarah模型)预测杂质5-HMF、OMBF和5-SMF的遗传毒性,进一步采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进行验证。在Ames试验中,用6种组氨酸营养缺陷型(his-)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与不同浓度的5-HMF、OMBF和5-SMF在有/无代谢活化系统混合液(小鼠、大鼠和人S9 mix)条件下孵育48 h,通过比较不同菌株实验组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回复菌落数的倍数关系,来判定结果。结果 Derek预测5-HMF和5-SMF致突变风险为可疑阳性,OMBF为阴性;Sarah预测5-HMF和5-SMF致突变风险均为阳性,OMBF为可疑阳性。Ames试验结果表明,5-HMF和OMBF仅在大鼠肝S9代谢活化后,导致回复突变菌落数呈弱阳性。5-SMF在非代谢活化及在小鼠、大鼠和人肝S9代谢活化后回复突变菌落数呈阳性。结论 5-HMF和OMBF仅在大鼠肝酶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具有潜在致突变性;5-SMF在有/无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均具有潜在致突变性。因此,杂质单体5-HMF、二聚体OMBF及单体代谢产物5-SMF均具有潜在遗传毒性,为2类遗传毒性杂质,对于可能长期暴露的人群,为保障用药安全,建议对3种杂质进行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5 5’-二甲酰基呋喃二甲醚 5-磺基氧甲基糠醛 遗传毒性杂质 定量构效关系 致突变性 AMES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交沙霉素及其制剂中N-亚硝基二甲胺
10
作者 邓鸣 曾庆花 +3 位作者 梁秋霞 彭斌 卢日刚 朱健萍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2期8-11,24,共5页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交沙霉素及其制剂中遗传毒性杂质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含量。样品采用二甲亚砜溶解,色谱柱为DB-WAX UI(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20℃,载气为高纯氦气,恒流模式,流量为1.0 mL/m...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交沙霉素及其制剂中遗传毒性杂质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含量。样品采用二甲亚砜溶解,色谱柱为DB-WAX UI(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20℃,载气为高纯氦气,恒流模式,流量为1.0 mL/min,顶空平衡温度为130℃,平衡时间为20 min。采用电子轰击源(EI),电离能量为70 eV,离子源温度为230℃,检测模式为多反应监测模式。NDMA在质量浓度为2.467~49.330 ng/mL时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4 ng/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64%~117.5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8.3%(n=6)。初步分析NDMA来源于原料生产过程,提示原料生产企业关注物料的质量及工艺的优化。该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交沙霉素及制剂中遗传毒性杂质NDMA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沙霉素 N-亚硝基二甲胺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遗传毒性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露 刘博 +2 位作者 王岩 范慧红 张庆生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6期692-696,共5页
近年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质量控制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本研究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ChP 2020)、《美国药典》43版(USP 43)、《欧洲药典》10.0版(EP 10.0)、《日本药典》17版(JP 17)等国内外... 近年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质量控制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本研究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ChP 2020)、《美国药典》43版(USP 43)、《欧洲药典》10.0版(EP 10.0)、《日本药典》17版(JP 17)等国内外及相关指导原则等参考资料,全面归纳了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药典中的收载情况,对常见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总结,对其鉴别、含量测定、有关物质及遗传毒性杂质等关键质控项目进行全面分析,深入对比并重点阐述有关物质检查这一关键质量属性的质控研究进展,期望为更为精准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药典 质量控制 鉴别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遗传毒性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