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避障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纪苏宁 曹景胜 +1 位作者 刘世江 李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传统的人工势场法(APF)在路径规划领域因其简单性和高效性而被广泛采用,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会遇到局部最小值的问题,并且在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有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SA)改进的人工势场法。该改进方法结... 传统的人工势场法(APF)在路径规划领域因其简单性和高效性而被广泛采用,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会遇到局部最小值的问题,并且在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有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SA)改进的人工势场法。该改进方法结合人工势场法的实时避障能力和模拟退火法的全局优化特性,在所提出的改进方法中,通过在局部极小值附近添加随机目标点,使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从而有助于跳出局部最小值,并逐渐逼近全局最优或近似最优解。通过一系列的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人工势场法相比,基于模拟退火法的改进方法能够显著减少陷入局部最小值的情况,并在多种动态场景中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和更优的路径规划效果。此外,该方法还展现了良好的实时性和适应性,能够满足车辆在复杂动态环境中进行避障和路径规划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径规划 人工 模拟退火算 动态避障 局部极小值 随机目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国胜 李彩虹 +2 位作者 张耀玉 周瑞红 梁振英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7,共10页
针对人工势场(APF)法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中存在的局部极小值陷阱和路径冗余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FC)和虚拟目标点改进人工势场的FC-V-APF算法。首先设计虚拟目标点避障策略,并加入障碍物跨越机制和目标点更新阈值,构建V-APF... 针对人工势场(APF)法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中存在的局部极小值陷阱和路径冗余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FC)和虚拟目标点改进人工势场的FC-V-APF算法。首先设计虚拟目标点避障策略,并加入障碍物跨越机制和目标点更新阈值,构建V-APF算法引导机器人摆脱陷阱区域;其次提出基于累计转角和的控制策略,帮助机器人走出多U型复杂陷阱;然后针对路径冗余问题,将V-APF算法与模糊控制算法相结合,提出FC-V-APF算法,通过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和权重函数对当前环境进行评估,选取模糊控制器输出辅助力,提前规避障碍物。最后在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平台上搭建仿真环境对FC-V-APF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性能的对比实验,并对路径长度、运行时间和速度曲线等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FC-V-APF算法能够快速摆脱陷阱,减少冗余路径,提高路径平滑度并减少规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局部路径规划 人工 虚拟目标点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A^(*)算法和人工势场法的机器鱼路径规划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慧锬 陈坤 +1 位作者 何丽 白康乐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8-72,共15页
为了解决传统路径规划算法在路径规划时效率较低、路径不平滑、动态避障效果较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A^(*)算法方法与人工势场法(APF)相结合的混合路径规划方法。针对A^(*)算法采用了动态加权法,根据机器鱼行进的位置及机器鱼与障... 为了解决传统路径规划算法在路径规划时效率较低、路径不平滑、动态避障效果较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A^(*)算法方法与人工势场法(APF)相结合的混合路径规划方法。针对A^(*)算法采用了动态加权法,根据机器鱼行进的位置及机器鱼与障碍物的距离为指标来调整启发函数的权重,同时采用搜索角度规则表,减少搜索领域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采用高斯滤波法对所获得的最佳路径进行曲线平滑。然后将改进后的A^(*)算法生成的路径最为APF算法的搜索路径,在实现最短路径规划的基础上实现了动态避障。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将改进的A^(*)算法应用在4种障碍物不同的地图和6种大小不同的地图上。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A^(*)算法相比,改进后的A^(*)算法4种障碍物不同的地图中,搜索时间平均减少了52.32%,搜索节点数平均减少了56.60%,路径长度减少了6.33%;在6种不同尺寸的地图下,搜索节点数平均减少了49.60%,搜索时间平均减少了40.89%,路径长度平均减少了5.55%;融合算法可以在具有动态障碍物的地图下成功地进行动态避障及路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算 路径规划 机器鱼 动态加权 高斯滤波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盲人寻路原理的改进人工势场脱困路径规划算法
4
作者 张博 卢善龙 +2 位作者 李擎 杜蓬 胡凯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11260-11267,共8页
为满足水上无人测量平台低功耗、低成本的设计和应用需求,基于盲人寻路原理提出依靠位置信息与碰撞判断实现脱困路径规划的改进人工势场脱困算法。该算法解决了人工势场法自身目标不可达与局部最小值问题,并且提出了主动碰撞机制,该机... 为满足水上无人测量平台低功耗、低成本的设计和应用需求,基于盲人寻路原理提出依靠位置信息与碰撞判断实现脱困路径规划的改进人工势场脱困算法。该算法解决了人工势场法自身目标不可达与局部最小值问题,并且提出了主动碰撞机制,该机制仿照盲人寻路原理,依靠不断碰撞判断障碍物位置并做出下一步运动方向调整。算法中使用椭圆法确定主动碰撞目标,使脱困路径简单有效;并且加入了地形还原机制,将已探索的障碍物连接起来,还原被困环境地形,防止脱困过程中探索非必要区域,提升脱困效率。本文算法与初步改进的人工势场算法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脱困路径长度与简洁性方面均体现出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主动碰撞机制 脱困策略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智能体编队中人工势场法的改进研究
5
作者 何兴 柏艳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81-186,共6页
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问题,依据破坏智能体在非目标点时的平衡状态的思路,提出斥力衰减权重的人工势场改进算法。该算法为智能体在探测范围内遇到的障碍物分配权重,并将此权重应用到障碍物对智能体的斥力计算中,权重随... 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问题,依据破坏智能体在非目标点时的平衡状态的思路,提出斥力衰减权重的人工势场改进算法。该算法为智能体在探测范围内遇到的障碍物分配权重,并将此权重应用到障碍物对智能体的斥力计算中,权重随着智能体的运动而衰减,确保智能体在目标点之前避免产生合力相等的情况,从而走出局部极小值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人工势场法及其他解决局部最小问题的随机扰动法和边缘行走法相比,所提算法解决了局部最小值问题,在收敛速度、稳定性和能耗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多智能体编队 局部最小值 衰减权重 斥力计算 权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人工势场法下的多无人机编队路径规划方法
6
作者 曹晓意 罗煦琼 +1 位作者 李景 贺恩锋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83-187,共5页
针对传统虚拟结构的无人机(UAV)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的队形变换存在的灵活性不足和遇到障碍物躲避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控制网络的UAV编队控制算法。在全局路径规划中,编队中的各UAV在队形中占据固定位置,且跟随虚拟领航者整体... 针对传统虚拟结构的无人机(UAV)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的队形变换存在的灵活性不足和遇到障碍物躲避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控制网络的UAV编队控制算法。在全局路径规划中,编队中的各UAV在队形中占据固定位置,且跟随虚拟领航者整体以菱形队形飞行;在局部路径规划中,采用人工势场法(APF)避障已知障碍物,同时通过引入锚点引力以及目标点引力改进APF,使UAV编队围绕环境中的未知静态障碍物飞行,并在避障成功后返回原路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人工势场法(IAPF)的路径长度小于A*算法、快速探索随机树(RRT)算法和动态窗口算法(DWA);运行时间比快速探索随机树*(RRT*)算法、DWA和RRT算法分别节省了81.27%、48.33%和46.97%,验证了IAPF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编队控制 路径规划 虚拟结构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无人艇路径规划
7
作者 任建 周卫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57,共6页
人工势场法因其原理简单、效果明显被广泛用于无人艇路径规划上,但其存在着局部最优解和目标不可达的问题。针对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在简单障碍物情况下,提出障碍物移动法,使无人艇改变当前的受力状态,摆脱局部最优状态,继续朝着目标点进... 人工势场法因其原理简单、效果明显被广泛用于无人艇路径规划上,但其存在着局部最优解和目标不可达的问题。针对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在简单障碍物情况下,提出障碍物移动法,使无人艇改变当前的受力状态,摆脱局部最优状态,继续朝着目标点进行路径规划;在U型障碍物情况下,通过在加入自膨胀系数的基础之上引入模拟退火算法,使无人艇摆脱在U型障碍物情况下的局部最优状态。针对目标不可达的问题,提出改进引力势场函数的方法增加引力,从而解决问题。最后,通过Matlab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不仅能够解决这两大问题,而且能够安全抵达目标点,所改进算法被验证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人工 局部最优 目标不可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人工势场和Informed-RRT^(*)算法的机械臂自适应路径规划 被引量:3
8
作者 贾浩铎 房立金 王怀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9-1189,共11页
针对Informed-RRT^(*)算法存在规划用时长、迭代效率低、动态场景不适用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人工势场和Informed-RRT^(*)算法的机械臂自适应路径规划算法。在路径生长方向上,提出一种概率自适应的目标偏置策略,构造判定区域生成偏置概率... 针对Informed-RRT^(*)算法存在规划用时长、迭代效率低、动态场景不适用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人工势场和Informed-RRT^(*)算法的机械臂自适应路径规划算法。在路径生长方向上,提出一种概率自适应的目标偏置策略,构造判定区域生成偏置概率,结合人工势场约束,限制路径方向选择的随机性;在路径扩展中,提出一种全局自适应步长方法,根据采样点在人工势场中的空间位置调整步长,提高路径探索能力,缩短规划用时;在路径迭代中,采用位置函数引导迭代点生成,高效地进行路径优化迭代;在场景变动后,保留旧树信息,利用人工势场方法进行路径重规划,通过重选目标点跳出局部最优陷阱,增强算法在动态场景的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与Informed-RRT^(*)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路径规划速度方面提高51.59%,最优路径长度减少8.03%,在环境变化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ed-RRT^(*)算 人工 路径规划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窗口法和人工势场法融合的AGV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玉清 梁忠楠 +1 位作者 赵衍昭 周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924-5933,共10页
针对原始动态窗口法(dynamic window approach,DWA)在路径规划中存在的振荡现象,设计了一种改进的DWA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融合了人工势场法。首先,提升了DWA算法的安全性约束,并将原始DWA中的线性障碍物距离评价函数改进为人工势场法中... 针对原始动态窗口法(dynamic window approach,DWA)在路径规划中存在的振荡现象,设计了一种改进的DWA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融合了人工势场法。首先,提升了DWA算法的安全性约束,并将原始DWA中的线性障碍物距离评价函数改进为人工势场法中的非线性障碍物势场函数。其次,将改进的DWA与梯度下降法的平滑A*路径相结合,以解决传统算法全局规划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实物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在仿真实验中,与原始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设计的障碍物场景中减少了9.84%的路径长度,运行时间缩短了31.71%,平滑度提升了6.49%。在自动导引车实物实验中,路径长度减少了10.76%,运行时间缩短了13.09%。因此,改进的DWA算法能够生成更平滑的路径、更短的路径长度和更短的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导引车 路径规划 动态窗口(dynamic window approach DWA)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算法的煤矿井下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光辉 王梓杰 +2 位作者 王一凡 李亚男 刘文海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3,共8页
路径规划是煤矿机器人在煤矿井下狭小巷道空间中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人工势场(APF)算法在狭小巷道环境中规划出的路径可能离巷道边界过近,以及在障碍物附近易出现目标不可达和路径振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PF算... 路径规划是煤矿机器人在煤矿井下狭小巷道空间中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人工势场(APF)算法在狭小巷道环境中规划出的路径可能离巷道边界过近,以及在障碍物附近易出现目标不可达和路径振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PF算法的煤矿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参考《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建立了巷道两帮边界势场,将机器人行驶路径尽量规划在巷道中间,以提高机器人行驶安全性;在障碍物斥力势场中引入调节因子,以解决目标不可达问题;引入转角限制系数以平滑规划出的路径,减少振荡,提高规划效率,保证规划路径的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当目标点离障碍物很近时,改进APF算法可成功规划出能够抵达目标点的路径;改进APF算法规划周期数较传统算法平均减少了14.48%,转向角度变化累计值平均减少了87.41%,曲率绝对值之和平均减少了78.09%,表明改进APF算法规划的路径更加平滑,路径长度更短,规划效率和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器人 路径规划 人工 目标不可达 路径振荡 斥力修正 转角限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建图的强化学习人工势场法编队
11
作者 丁磊 骆云志 +4 位作者 洪华杰 黄杰 樊鹏 赵伟 陈斯灏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0,共5页
针对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对计算资源的高需求、有限环境适应性、累积误差问题、系统复杂度高、成本昂贵、大场景处理能力受限以及缺乏有效的回环检测机制的缺点,提出一种结合人工势场法和... 针对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对计算资源的高需求、有限环境适应性、累积误差问题、系统复杂度高、成本昂贵、大场景处理能力受限以及缺乏有效的回环检测机制的缺点,提出一种结合人工势场法和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利用图论模拟人工势场在机器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机器人与目的地之间的势场力,并采用孪生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TD3)算法来优化机器人对障碍物信息的感知和处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机器人能够在未知环境中快速、准确地进行定位、移动,同时维持队形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强化学习 双延时确定策略梯度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人工势场法的无人水面艇路径规划
12
作者 顾潮宏 冯友兵 +1 位作者 仲伟波 蔡立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人工势场法因其平滑的路径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水面无人艇路径规划问题,但人工势场法与无人艇的结合会出现转向角过大、航迹不可控、局部最小值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基于视线法的人工势力场法,利用视线法确定出各期望航迹点的位置,通过目标... 人工势场法因其平滑的路径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水面无人艇路径规划问题,但人工势场法与无人艇的结合会出现转向角过大、航迹不可控、局部最小值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基于视线法的人工势力场法,利用视线法确定出各期望航迹点的位置,通过目标点引力与障碍物斥力实现避障;修正新定义的引力点函数和障碍物斥力函数,使其更加适用于期望航迹点的避障。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多障碍物与大型障碍物环境中的航迹偏差分别降低了85.61%、13.2%,艏向角变化分别降低了59.52%、17.3%,且能够引导无人艇摆脱局部最小值环境。优化后的人工势场法有着更强的路径保持能力,更小的避障角度需求,对无人艇的操控性能要求也更低,大大提高了无人艇的行驶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避障 无人水面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与人工势场法融合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冬冬 许建民 +1 位作者 孟寒 杨炜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共16页
为解决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和动态障碍物条件下规划出的全局路径质量差以及局部路径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与人工势场法的融合算法。首先,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差,收敛速度慢等问题,优化了其搜索方式,... 为解决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和动态障碍物条件下规划出的全局路径质量差以及局部路径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与人工势场法的融合算法。首先,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差,收敛速度慢等问题,优化了其搜索方式,构建了新的信息素更新规则,引入了修正后的启发式信息,设计了路径节点优化策略以提高其路径质量和搜索效率;其次,通过将移动机器人到目标点的相对距离加入到斥力势场函数中以及设置子目标点来解决传统人工势场法存在目标不可达和局部极小值的问题;最后,融合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和改进后的人工势场法来提高融合算法在复杂动态和静态环境下的路径规划性能。通过仿真分析选取改进人工势场法的参数组合。仿真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较传统蚁群算法最优路径缩短26.23%,路径转折点减少60.00%,搜索效率提升73.75%;改进人工势场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人工势场法的局限性同时提高了其局部避障能力;融合算法在保持贴合全局最优路径的前提下能够规划出无碰撞平滑路径。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际场景中,与现有传统算法相比,改进蚁群算法规划出的路径更短;在Gazebo物理仿真平台中,融合算法能够对静态障碍物进行有效避障,验证了其理论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蚁群算 人工 融合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改进人工势场法的全区域平粮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13
14
作者 蒋林 刘晓磊 +3 位作者 赵慧 晏晚君 叶维林 蔡军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5期220-226,243,共8页
首先介绍基于激光全局定位的平粮机器人定位方法,然后提出一种基于遗传改进人工势场法的全区域移动平粮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能克服平粮机器人在障碍物附近易于震动和障碍物在目标点附近导致目标点不可达等现象。与人工势场法相比... 首先介绍基于激光全局定位的平粮机器人定位方法,然后提出一种基于遗传改进人工势场法的全区域移动平粮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能克服平粮机器人在障碍物附近易于震动和障碍物在目标点附近导致目标点不可达等现象。与人工势场法相比,基于遗传改进的人工势场法对平粮机器人的路径规划能使机器人能准确避开障碍物到达目标点,而且在同等条件下,机器人到达目标点步数和路径都相对减少,运动轨迹更为平滑和稳定。最后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所提出路径规划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同时提出机器人以横向、纵向行走的平粮策略对工作环境进行全区域平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位 遗传改进的人工势场法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势场-蚁群融合算法的水下航行器声隐蔽航路规划
15
作者 刘鹏超 池晴佳 陈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8-867,共10页
水下航行器在航路规划时存在2个主要的问题,经典的蚁群算法“不可达”问题以及对声隐蔽需求考虑不充分问题。基于声场分布,提出了人工势场-蚁群融合算法规划声隐蔽航路。计算起伏海底环境下的声场分布,由此确定被探测概率分布,将被探测... 水下航行器在航路规划时存在2个主要的问题,经典的蚁群算法“不可达”问题以及对声隐蔽需求考虑不充分问题。基于声场分布,提出了人工势场-蚁群融合算法规划声隐蔽航路。计算起伏海底环境下的声场分布,由此确定被探测概率分布,将被探测概率分布作为隐蔽启发信息加入启发函数中;考虑人工势场法中势场启发信息,构造势场力启发函数,通过势场衰减系数以避免局部最优;最后通过融合算法实现全局最优航路规划。结果表明:融合算法能较好地解决复杂环境下蚁群算法“不可达”问题,同时收敛速度提高了22.66%,且收敛速度的稳定性较好,航路的声隐蔽性得以保障,对水下航行器的隐蔽航路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隐蔽 蚁群算 人工 三维声 路径规划 抛物方程 起伏海底 被动声纳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强化学习与改进人工势场的无人机编队路径规划
16
作者 赵天隆 陈龙胜 +1 位作者 张存富 许贝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63,共10页
本文针对三维环境下采用传统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实现无人机编队路径规划存在的规划效率低及路径震荡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强化学习与改进APF的无人机编队路径规划策略。首先,基于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 本文针对三维环境下采用传统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实现无人机编队路径规划存在的规划效率低及路径震荡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强化学习与改进APF的无人机编队路径规划策略。首先,基于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Network,DDQN)和优先经验回放机制生成长机的全局最优路径,解决了传统APF的路径非最优问题;其次,通过设计引力系数、斥力系数与步长的自适应调整策略,改进APF以抑制路径震荡,并提升僚机路径的平滑度与收敛效率;最后,以DDQN生成的路径作为虚拟长机,结合改进APF实现多无人机编队的协同避障与路径规划。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引导无人机编队在实现避障与避碰的同时到达目标点,每个无人机的平均路径长度为114 m,平均路径平滑度为2.3(°)/m,相比于传统方法有效提升了编队路径的收敛效率与平滑度,且兼顾了路径规划的全局最优性以及编队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编队 路径规划 路径震荡 深度强化学习 人工 自适应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人工势场引导的双向扩展随机树路径规划算法
17
作者 衷卫声 闵志豪 +3 位作者 权略 熊剑 郭杭 张强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3,共8页
针对地面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之下要求规划路径实时性强、路线平滑度高、避障精确完备等需求,在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RRT)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由改进人工势场法(APF)引导的双向扩展随机树算法(APF-Bi-RRT^(*))。首先,在每次迭代的过程... 针对地面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之下要求规划路径实时性强、路线平滑度高、避障精确完备等需求,在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RRT)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由改进人工势场法(APF)引导的双向扩展随机树算法(APF-Bi-RRT^(*))。首先,在每次迭代的过程之中两棵随机树同时分别从起始点和目标点进行扩展,以加快算法收敛速度;其次,在算法随机树生长方向上,引入目标偏置策略来优化随机子节点的选取,并在随机树和障碍物中加入人工势场分量,限制路径方向选择的随机性,改进算法克服引力和斥力过大导致陷入局部最优值或目标不可达的问题;最后,在形成锯齿型规划路径之上应用一种采样优化和关键节点平滑策略,进一步缩短和平滑原路径的总距离。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既克服了传统随机树算法的节点盲目扩展的问题,又兼顾了生成路径的效率和平滑性,与目标偏置RRT算法相比,在规划路径长度上减少了9.7%左右,在运行时间上缩短了65.3%左右,在算法迭代次数上减少了78.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人工 双向快速扩展随机树 路径规划 曲线采样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势场法和A-star算法下无人水面艇运动控制研究
18
作者 汤华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98,共5页
无人水面艇具备非线性、欠驱动的特点,尤其在外界海浪等的干扰因素作用下仅能确定局部最优路径,不能获取全局最优路径,导致无人水面艇运动控制效果下降,为此提出基于人工势场法和A-star算法的无人水面艇运动控制方法。在人工势场法中引... 无人水面艇具备非线性、欠驱动的特点,尤其在外界海浪等的干扰因素作用下仅能确定局部最优路径,不能获取全局最优路径,导致无人水面艇运动控制效果下降,为此提出基于人工势场法和A-star算法的无人水面艇运动控制方法。在人工势场法中引入振荡势场,使无人水面艇能够跳出受力平衡的困境,从而确定局部最优路径。采用A-star算法进行海上运动区域路径搜索,结合局部最优路径以及路径平滑处理确定全局最优路径。根据航行路径规划结果,采用双闭环控制器计算无人水面艇的期望速度和航向角速度,通过差速推进器实现无人水面艇的运动控制。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控制无人水面艇避开障碍物,安全抵达目标点,无人水面艇控制成功率高,实际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A-STAR算 无人水面艇 运动控制 局部最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下三维空间约束的AUV人工势场避障算法
19
作者 吴佳俊 张美燕 +1 位作者 许素安 傅淑丹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61-3069,共9页
为解决自主水下航行器在三维洋流干扰环境下难以避开随机移动障碍物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势场法。该方法使用二维直角坐标系和三维球坐标系的转换,将传统人工势场法扩展到三维空间,并引入安全距离和调节因子,优化势场计算以适应动... 为解决自主水下航行器在三维洋流干扰环境下难以避开随机移动障碍物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势场法。该方法使用二维直角坐标系和三维球坐标系的转换,将传统人工势场法扩展到三维空间,并引入安全距离和调节因子,优化势场计算以适应动态环境下的避障路径规划。建立洋流模型和AUV动力学模型,模拟AUV在洋流干扰下的真实运动轨迹。仿真实验表明,在相同的参数条件下,改进算法相比于传统方法避障成功率提升了80%;在不同的参数组合下亦表现出良好的避障能力。相较于传统算法,改进算法在移动障碍物环境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三维避障路径规划 自主水下航行器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崎岖地形下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轨迹规划研究
20
作者 李瑾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3期124-127,133,共5页
【目的】解决崎岖地形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方法】提出了一种综合地势高度势场、目标点吸引势场、高坡度区的排斥势场3种势场的人工势场法,进行了路径规划,生成了综合势场地图。分别通过NX软件MCD运动仿真功能和MATLAB软件数值... 【目的】解决崎岖地形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方法】提出了一种综合地势高度势场、目标点吸引势场、高坡度区的排斥势场3种势场的人工势场法,进行了路径规划,生成了综合势场地图。分别通过NX软件MCD运动仿真功能和MATLAB软件数值计算求解得到机器人移动路径点,并采用5次B样条曲线方程求得对应的四轮机器人移动轨迹曲线。此外,利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编程控制MCD模块中移动机器人在地图上沿预定轨迹移动,以验证轨迹规划算法的合理性。【结果】数值计算法和势能运动仿真法求解的机器人轨迹曲线都可以避开地形图中地形崎岖区域到达目标点,但三维运动仿真求得轨迹受到小球惯性影响,平滑程度不如MATLAB数值计算求得轨迹。【结论】崎岖地形下使用人工势场法进行机器人轨迹规划具有合理性,该方法还可用于农业机械、矿用机械等户外移动机械的自动控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轨迹规划 人工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