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酸沉淀法制备大颗粒氧化钇及前驱体的遗传性研究
1
作者 李金辉 欧阳剑 +4 位作者 高亮 熊舒东 王燕 高岩 刘嘉铭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5-668,共14页
通过深入探讨草酸沉淀法制备氧化钇及前驱体的遗传性问题,旨在优化制备条件,以获得具有理想粒径分布的氧化钇材料。实验采用高纯氧化钇、盐酸和草酸作为原料,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条件(氯化钇溶液酸度、草酸浓度、沉淀方式、陈化时间和反应... 通过深入探讨草酸沉淀法制备氧化钇及前驱体的遗传性问题,旨在优化制备条件,以获得具有理想粒径分布的氧化钇材料。实验采用高纯氧化钇、盐酸和草酸作为原料,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条件(氯化钇溶液酸度、草酸浓度、沉淀方式、陈化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成功制备了氧化钇及其前驱体。利用激光粒度仪和X射线多晶衍射仪对产物的粒度、形貌和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钇浓度0.2 mol/L、酸度2 mol/L、草酸浓度1.5 mol/L、正向沉淀2 h、反应温度80℃、陈化6 h是制备大颗粒氧化钇的较优条件。此外,前驱体草酸钇在陈化过程中发生了关键的物相转变,从Y_(2)(C_(2)O_(4))_(3)·6H_(2)O变为YH(C_(2)O_(4))·2H_(2)O,这一变化对煅烧后氧化钇的粒径产生了显著影响。通过优化陈化条件,不仅提高了草酸钇的遗传性,还有效控制了煅烧后氧化钇的粒径,避免其过度减小。从而为制备高性能氧化钇材料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钇 氧化钇 遗传指数 遗传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DNA标记分析刺槐叶瘿蚊遗传多样性指数与样本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君 尚兴朴 +1 位作者 姚艳霞 赵文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12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卫星标记分析刺槐叶瘿蚊遗传多样性指数与样本量的相关关系。[方法]设置了12个样本量梯度,选取11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我国刺槐叶瘿蚊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样本量的大小与平均等位基因数(Na)呈显著正相关... [目的]探讨基于微卫星标记分析刺槐叶瘿蚊遗传多样性指数与样本量的相关关系。[方法]设置了12个样本量梯度,选取11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我国刺槐叶瘿蚊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样本量的大小与平均等位基因数(Na)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等位基因数(Ne)呈中度正相关,与观测杂合度(Ho)呈负相关,而与期望杂合度(He)、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没有明显相关性。此外,当样本量小于25时,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有效等位基因数增幅明显,观测杂合度起伏变化较大,但当样本量大于30时,随着样本量的增加,上述两个指数增(降)幅度平缓。[结论]在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我国刺槐叶瘿蚊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中,选取的最适样本量应为25~30,分析的最适遗传多样性指数应为期望杂合度、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信息含量。该研究结果将为我们后续研究提供科学数据,并有助于分析其他入侵昆虫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同时可为其他双翅目昆虫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样本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叶瘿蚊 样本量 遗传多样性指数 微卫星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2份花生种质资源荚果和籽仁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严鑫 姚四龙 +7 位作者 卢选康 陶宇 刘娜 唐康 罗梓楠 曾宁波 李林 刘登望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解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利用荚果及籽仁相关性状调查数据对232份花生种质资源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变异系数分析、遗传参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籍此为花生品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 为了解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利用荚果及籽仁相关性状调查数据对232份花生种质资源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变异系数分析、遗传参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籍此为花生品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花生荚果和籽仁相关的9个分级性状和13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分别为0.44~1.34和1.81~2.10,均值分别为0.95和2.03。13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在8.02%~36.78%之间,均值为18.55%,达到中等程度变异,说明该群体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总体来看,13个农艺性状的广义遗传率差异较大,变幅为31.24%~85.54%,其中荚果长、宽、厚的广义遗传率都在80%以上。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的相对遗传进度分别为35.94%和39.27%,可获得的遗传增量分别为56.958和21.84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之间互相影响、相互制约,荚果长、荚果宽、荚果厚、果腰、籽仁长、籽仁宽、单株产量、百果质量、百仁质量这9个农艺性状之间彼此显著正相关。系统聚类分析在平方Euclidean距离为12时将232份花生种质资源划分为三类,不同类群间多数性状差异较大;同时筛选到10份优良的大果大粒型花生种质资源。综上说明232份花生种质资源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性状改良空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指数 广义遗传 遗传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份匍匐型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天玲 侯献飞 +6 位作者 施俊杰 孙全喜 贾东海 顾元国 单世华 苗昊翠 李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4,共13页
【目的】分析匍匐型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挖掘花生资源中的有利基因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67份匍匐型花生质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参试材料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在6个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 【目的】分析匍匐型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挖掘花生资源中的有利基因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67份匍匐型花生质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参试材料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在6个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在0.08~1.14,在11个数量性状中,总分枝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为3.55,单株产量和百仁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均为4.20。总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6.40%。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0.30%。将67份供试材料聚为三类,第Ⅰ类群蛋白质、含油量及亚油酸含量处于较高水平,第Ⅱ类群整体性状指标良好,特别是平均单株产量高达77.01g,第Ⅲ类群的油酸含量最高。【结论】67份匍匐型花生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改良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匐型花生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指数 差异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殖性状的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海斌 景颖 +2 位作者 冯晓曦 许海涛 张军刚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2,共11页
为提高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了解自交系的遗传基础,探明自交系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本试验田间种植30个玉米骨干自交系,分别对其18个生殖性状进行遗传变异、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自交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结... 为提高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了解自交系的遗传基础,探明自交系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本试验田间种植30个玉米骨干自交系,分别对其18个生殖性状进行遗传变异、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自交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结果表明:雄穗分枝数、苞叶重、雄穗长、轴粗、秃尖长变异系数均大于10%,变异丰富度高,粒长、穗行数、最长苞叶长、穗长、穗粗变异系数均小于2%,稳定性相对较高;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68~2.09,平均值为1.51,百粒重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苞叶层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变异系数越大遗传多样性指数越高。主成分分析得出,前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77.39%;以主成分得分值为坐标的二维排序图可得出,自交系7922、驻136、ZM7211、H1613、驻85、21H86、浚92-8、Mo17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自交系间欧式距离变化范围为0.002~0.161,平均欧式距离0.031;在欧式距离为0.03时可将30个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在欧式距离0.01处则可进一步将其分成13个亚类,亚类间平均遗传距离为23.10。综上可知,根据不同育种目标选择相应的杂优模式可以提高自交系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加快玉米品种的培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生殖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指数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9份春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旭华 牟丽明 令鹏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31-537,共7页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春小麦新种质资源,丰富黄土高原旱作雨养区春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149份春小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分析性状间相关性,并运用聚类分析法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春小麦种质资...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春小麦新种质资源,丰富黄土高原旱作雨养区春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149份春小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分析性状间相关性,并运用聚类分析法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春小麦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49份春小麦种质资源的10个品质性状(籽粒灰分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降落数值、硬度、容重、湿面筋含量、弱化度、沉降值)的多样性指数介于1.77~2.03,平均值为1.924;5个农艺性状(小穗数、穗长、株高、单株穗数、单株产量)的多样性指数介于1.84~2.04,平均值为1.958。供试春小麦种质各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且变异类型丰富,其中单株穗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呈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了定西53号、10102-1、Mace、EmuRock等4个性状优良且变异类型丰富的春小麦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种质资源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家禽产业化遗传育种新思路与策划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东 陈印权 +1 位作者 赵薇 徐敏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3年第3期67-70,共4页
30多年来,在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家禽产业化水平迅速提升,产业化遗传育种的新理论、方案、方法等,业已成熟,并走向了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我国家禽产业化育种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联合选育法",它是将我国先... 30多年来,在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家禽产业化水平迅速提升,产业化遗传育种的新理论、方案、方法等,业已成熟,并走向了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我国家禽产业化育种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联合选育法",它是将我国先进的遗传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地转化为育种制种技术,是新发明,新发现,新创造(已申报发明专利)值得应用研发。为此特拟出我国家禽产业化遗传育种的四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遗传 联合选育法 优选育种方案 品群系 双选育种法 杂种遗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鸡品系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霍金龙 苗永旺 +7 位作者 李莲军 王荣平 叶朗惠 娄义洲 赵平 刘丽仙 潘伟荣 毕保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22-227,共6页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快羽系、绿壳蛋宗和合成系3个鸡品系之间的遗传差异及其遗传关系,为进一步开展这3个鸡品系的杂交配套利用提供依据,本文采用RAPD标记对3个品系的血样进行了群体遗传关系分析。实验共筛选出27条随机引物。对3个鸡...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快羽系、绿壳蛋宗和合成系3个鸡品系之间的遗传差异及其遗传关系,为进一步开展这3个鸡品系的杂交配套利用提供依据,本文采用RAPD标记对3个品系的血样进行了群体遗传关系分析。实验共筛选出27条随机引物。对3个鸡品系的池DNA进行了RAPD分析。27条引物共产生235种扩增片段,扩增产物片段的长度大小在277—2441bp范围内。利用电泳分析数据分别计算了3个品系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指数。结果表明:快羽系与绿壳蛋系问的遗传关系最近;而快羽系与合成系间的遗传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系 RAPD标记 遗传相似系数 遗传距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近年来育成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区域表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雪婷 杨文雄 曹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64-1473,共10页
为挖掘甘肃省冬小麦种质资源潜力,对74份2003-2014年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域通过审定的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和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陇中地区除穗粒重外,其他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值均高于陇南和陇东地区... 为挖掘甘肃省冬小麦种质资源潜力,对74份2003-2014年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域通过审定的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和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陇中地区除穗粒重外,其他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值均高于陇南和陇东地区。其中,生育期天数、穗长、穗下节长、穗粒重的H’值在全部区域中均最高,均大于2.0。经主成分分析,前三个主成分(株高因子、产量因子、生育期天数因子)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6.303%;陇中地区的品种与陇东、陇南地区在基因库上存在一定差异。利用42对SSR引物对参试品种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变异1~17个,平均等位变异7个,全部引物共检测到298个等位变异。经聚类分析,参试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的变异范围为0.486~0.781,平均值为0.605。全部参试品种可分为3个大类,7个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冬小麦 育成品种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甜瓜新品种主要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闫洪朗 王康 +4 位作者 何林池 魏小云 任海建 吴俊平 朱镇杰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121-124,共4页
于2014、2015年对江苏省甜瓜区域试验中的17个甜瓜品种的16个形态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性状间相关性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甜瓜品种5个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92~1.76之间,11个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31~1.79之间,说明甜瓜具... 于2014、2015年对江苏省甜瓜区域试验中的17个甜瓜品种的16个形态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性状间相关性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甜瓜品种5个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92~1.76之间,11个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31~1.79之间,说明甜瓜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甜瓜果实多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经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将17个甜瓜品种划分为厚皮甜瓜与薄皮甜瓜2个类型,与厚皮甜瓜类型相比,薄皮甜瓜品种间遗传距离相对较近,遗传基础较为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形态性状 遗传多样性指数 相关性 聚类分析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桉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模华 薛鹏 +2 位作者 庞统 李志辉 刘友全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3期8-12,共5页
用20个10bp随机引物对巨桉11个种源80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共检测到149个位点,其中89个为多态性标记位点,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9.73%。其种源内多态位点百分率(P)、香农信息指数(SI)及遗传分化指数(DC)值均较高,巨桉... 用20个10bp随机引物对巨桉11个种源80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共检测到149个位点,其中89个为多态性标记位点,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9.73%。其种源内多态位点百分率(P)、香农信息指数(SI)及遗传分化指数(DC)值均较高,巨桉各种源内遗传变异性丰富;种源间遗传分化指数百分比(PDC)显示,PDC值介于1.52%~10.42%之间,说明巨桉种源间遗传变异较小,即种源群体的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8号、10号种源内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3号和6号种源内的变异水平较低。这些为巨桉种源的选择提供了有利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 群体结构 遗传结构 随机引物 遗传变异 多态性 标记位点 百分率 遗传分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白山羊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祥 廖正录 +3 位作者 李国红 张芸 简承松 魏泓 《四川畜牧兽医》 2004年第8期20-21,共2页
用27条多态性引物对15份贵州白山羊个体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扩增出268条带,其中多态带为112条,多态频率在0~72.73%之间,平均多态频率为41.79%。单个引物获得的扩增带数在4~16条之间,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92条带,扩增带分子量... 用27条多态性引物对15份贵州白山羊个体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扩增出268条带,其中多态带为112条,多态频率在0~72.73%之间,平均多态频率为41.79%。单个引物获得的扩增带数在4~16条之间,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92条带,扩增带分子量范围在230~2800bp。Nei氏公式计算品种内个体间遗传相似指数平均为0.9156。结果表明:贵州白山羊个体间遗传变异较小,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白山羊 遗传结构 RAPD 遗传相似指数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宏亚 张伯桥 +1 位作者 汪尊杰 程顺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72,共6页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麦作区。为了探讨该区小麦品种的变化趋势,对2004—2013年间参加该区区域试验的73份冬小麦新品系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冬小麦新品系的主要性状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麦作区。为了探讨该区小麦品种的变化趋势,对2004—2013年间参加该区区域试验的73份冬小麦新品系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冬小麦新品系的主要性状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且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农艺性状中,株高>最高总茎数>基本苗>生育期;产量性状中,有效穗数>穗粒数>产量>千粒重。从不同年度来看,2004—2005、2008—2009、2009—2010、2010—2011、2011—2012年度的参试品系产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高于农艺性状;2005—2006、2006—2007、2007—2008、2012—2013年度参试品系的产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高于农艺性状。从遗传多样性指数年度变化趋势来看,在农艺性状中,生育期、株高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基本苗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最高总茎数的变化不明显;在产量性状中,有效穗数、千粒重、产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穗粒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小麦 冬麦区 区域试验 新品种 遗传多样性指数 产量性状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安顺市无籽刺梨表型性状分析及优良种质筛选
14
作者 郭金鹏 颜超 +1 位作者 肖旭 李志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以安顺市不同产区收集的74份无籽刺梨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花和果实的21个等表型性状指标,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评价,并以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测定的表型性状指标存在广泛变异... 以安顺市不同产区收集的74份无籽刺梨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花和果实的21个等表型性状指标,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评价,并以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测定的表型性状指标存在广泛变异,变异系数为11.67%~560.00%,平均变异系数为89.35%,其中种子数量变异系数最大;Shannon-wiener指数H′的变幅为0~2.07,Simpson指数D′的变幅为0~0.8575,均匀度为0~0.9009,多样性指数具有一致性,表明无籽刺梨种质资源存在较多遗传变异较高的性状。(2)在21个性状指标的210对组合中,有72对组合呈现极显著相关。(3)基于21个性状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74份种质资源分为2个类群,在欧氏距离8时细分为4个亚组。(4)21个性状的主要信息集中于前8个主成分中,累计贡献率达72.13%,据此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10份优良种质:TEQ03、TEQ02、TEQ04、ST03、TEQ01、ST07、ST01、ST02、DB04和DB03。无籽刺梨种质资源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极大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籽刺梨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53个冰草属居群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15
作者 王毓清 李陈建 +1 位作者 孟岩 邱娟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871,共13页
冰草属(Agropyron)植物是一类具有较强抗逆性、较高饲用价值的多年生牧草资源,该属植物的选育对栽培草地的建立及天然草地的修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研究以分布在新疆的光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var.pectinatum)和沙芦草(A.mong... 冰草属(Agropyron)植物是一类具有较强抗逆性、较高饲用价值的多年生牧草资源,该属植物的选育对栽培草地的建立及天然草地的修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研究以分布在新疆的光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var.pectinatum)和沙芦草(A.mongolicum)的53个居群为研究对象,在同质园条件下对以上居群的32个表型性状指标进行测量,运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及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的综合评价等方法,分析居群间的表型变异式样。结果表明:冰草属24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在5.76%~53.23%;8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是0.00~0.66,变异出现在沙芦草居群内。相关性分析表明,53个冰草属居群各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24个数量性状转化为8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74.00%。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为直立茎粗、旗叶小、颖果小型;第Ⅱ类群为植株高、小花数多、小穗大型;第Ⅲ类群为植株低、小花数少、颖果大型;53个冰草属居群综合得分范围在-1.18~1.24,挑选出性状表现最好的10个冰草属居群,其中包括7个沙芦草居群和3个光穗冰草居群,可为冰草属育种提供良好的种质材料。综上所述,新疆冰草属居群的表型变异较为丰富,遗传多样性高,可为冰草属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穗冰草 沙芦草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指数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1份小麦品种基于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易腾飞 李珊珊 +4 位作者 李嘉豪 白云飞 赵勇 张树华 杨学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3,共7页
以6个省份近20年来审定的261份小麦品种为材料,在3个环境下(保定,沧州,邢台)分别统计、测定7个重要农艺性状(抽穗期、成熟期、灌浆时间、灌浆速率、旗叶夹角、旗叶面积、千粒重),分析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3个环境... 以6个省份近20年来审定的261份小麦品种为材料,在3个环境下(保定,沧州,邢台)分别统计、测定7个重要农艺性状(抽穗期、成熟期、灌浆时间、灌浆速率、旗叶夹角、旗叶面积、千粒重),分析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3个环境下,7个农艺性状基本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均能稳定表达且受环境作用较小。在7个农艺性状中,旗叶夹角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6.24%,成熟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59%;陕西省、河北省、北京市、河南省、山西省、江苏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依次为1.80,1.77,1.75,1.69,1.68,1.11;对261个小麦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3个亚群,但各亚群间除旗叶面积以外的其他6个性状相差不大,表明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其遗传基础需要进一步拓宽。本研究可为小麦育种亲本选育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变异系数 遗传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份抗旱冬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马国江 马靖福 +3 位作者 张沛沛 刘媛 陈涛 杨德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的】为创制和筛选抗旱高产冬小麦新品种(系),丰富旱地冬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以128份抗旱冬小麦新品系为研究对象,在田间雨养条件下测定各品系13个主要农艺性状,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 【目的】为创制和筛选抗旱高产冬小麦新品种(系),丰富旱地冬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以128份抗旱冬小麦新品系为研究对象,在田间雨养条件下测定各品系13个主要农艺性状,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较高(H′=1.28-2.09),变异系数较大,在3.81%~40.63%之间.产量与穗长、有效分蘖数、小穗数、穗粒数、叶长和叶宽呈显著正相关(r=0.22*~0.74**),与其他性状相关不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穗粒数、小穗数、叶宽、有效分蘖数、穗长和叶长对小麦产量提高有正效应,株高和穗下节长对小麦产量提高有负效应.依据欧氏距离采用可变类平均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128份冬小麦种质资源可划分成5大类群,各类群特征明显,主要农艺性状间差异显著,遗传多样性丰富.【结论】128份抗旱冬小麦育成新品系在13个主要农艺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综合评价鉴定出了40个农艺综合性状最为优良品系,为小麦的遗传育种提供优异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杂交后代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雅萍 王舰 王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6-49,共14页
为了研究马铃薯杂交后代表型性状的分离和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以116份青薯9号与大西洋的杂交后代和425份青薯9号与品系12-9-33的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杂交后代的26个性... 为了研究马铃薯杂交后代表型性状的分离和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以116份青薯9号与大西洋的杂交后代和425份青薯9号与品系12-9-33的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杂交后代的26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26个农艺性状都存在广泛而丰富的遗传变异,地上部分各性状之间、地下部分各性状之间以及地上和地下各性状之间都存在复杂的相关性,说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关系。2个组合的26个性状中,中亲优势率分别为-45.00%~47.65%和-29.35%~25.35%,超亲优势分别为-30.59%~102.24%和-64.78%~202.80%。根据马铃薯加工产品标准,初步筛选出70个单株,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在经过初筛后的70个单株中选出综合性状最优的10个单株。70个后代以及3个亲本在遗传距离10.2处分为五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和第Ⅳ类群的品质性状较好,第Ⅴ类群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变异系数 遗传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猪种间生长发育相关的差异候选基因筛选
19
作者 陶璇 梁艳 +11 位作者 杨雪梅 汪勇 杨跃奎 孔繁晶 王言 龚建军 朱康平 卫纪 杨少鹏 吕学斌 顾以韧 何志平 《中国猪业》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通过对我国地方猪种与国外猪种比较,筛选与生长发育性状相关的差异候选基因,探索猪种之间生长发育差异的分子机制。分别选择5头内江猪和大约克夏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以10 kb滑动窗口和1 kb步长计算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平均值,并依... 通过对我国地方猪种与国外猪种比较,筛选与生长发育性状相关的差异候选基因,探索猪种之间生长发育差异的分子机制。分别选择5头内江猪和大约克夏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以10 kb滑动窗口和1 kb步长计算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平均值,并依据Fst筛选差异SNPs。最终在内江猪与大约克夏猪的比较中分别鉴定出48924个非同义SNP,它们高度影响2490个基因。同时,在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1(ACAT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2(IGF2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GF2BP3)基因中检测到3个非同义SNP,这可能影响乙酰辅酶A向乙酰乙酰辅酶A的转化和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正常功能。本研究结果将为探索决定猪表型特征的遗传差异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AT1 群体遗传分化指数 基因组重测序 分子育种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黑农84品质性状的环境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婉 刘鑫磊 +2 位作者 孙君明 栾晓燕 邱丽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为明确黑农84的品质稳定性,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分析了黑农84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的品质性状变异。结果显示:黑农84是具备高蛋白、低脂肪、高亚麻酸、高异黄酮、高蔗糖和低水苏糖特性的优质功能型品种。在检测的27个... 为明确黑农84的品质稳定性,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分析了黑农84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的品质性状变异。结果显示:黑农84是具备高蛋白、低脂肪、高亚麻酸、高异黄酮、高蔗糖和低水苏糖特性的优质功能型品种。在检测的27个品质性状中,16个性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蛋脂总量,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维生素E含量,水溶性糖,γ-维生素E,δ-维生素E,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水苏糖含量)的变异系数小于10%,较为稳定。两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分别为1.08~1.98和1.07~1.73,平均值分别为1.62和1.59,其中α-大豆苷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1.98和1.73),棉子糖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小(1.08和1.07)。黑农84品质性状聚类均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中蛋白质和α-维生素E含量较高,脂肪和异黄酮含量较低;第二类中大豆苷、m-大豆苷、α-大豆苷和m-染料木苷含量较低。黑农84优质性状的环境稳定性为该品种的遗传育种和加工应用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农84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环境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