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工程稻1号高产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邹冬生 唐湘如 +2 位作者 黄见良 胡久清 彭克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7-320,共4页
从生理生化、形态解剖和栽培生态入手,对遗传工程稻1号(GER-1)高产形成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观测分析,结果指出:GER-1光合效率高,光合产物形成量足,库容量大,光合产物转运速率较高且流向合理,因而表现出穗大粒多... 从生理生化、形态解剖和栽培生态入手,对遗传工程稻1号(GER-1)高产形成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观测分析,结果指出:GER-1光合效率高,光合产物形成量足,库容量大,光合产物转运速率较高且流向合理,因而表现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籽粒充实度好,以至在适宜的栽培生态条件下较目前丰产性好的汕优63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产量 遗传工程稻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工程稻1号高产栽培优化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义德 马剑 +1 位作者 王松洋 陈发祥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21-326,共6页
对遗传工程稻1号进行了播期、播量、秧龄、密度及施氮量的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平均每公顷产9000kg以上的综合农艺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557套,其95%置信度的秧田播种量为150~160.5kg/hm2,... 对遗传工程稻1号进行了播期、播量、秧龄、密度及施氮量的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平均每公顷产9000kg以上的综合农艺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557套,其95%置信度的秧田播种量为150~160.5kg/hm2,秧龄为39.4~40.8d,播种期为4月21日至23日,每公顷栽25.35~27万穴,本田每公顷施氮113.85~122.1kg.此方案经1994年8个示范点验证,每公顷产量为8886~9202.5kg,比对照增产6.9%~18.1%,证明此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产量 数学模型 遗传工程稻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刊用刊
3
《农村新技术》 1995年第5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遗传工程稻1号 新技术 学刊 致富技术 栽培技术 名特优新品种 日增重 贵州黄平 天麻 良种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