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任丽华 高秋美 +4 位作者 刘洪冲 米真如 董秋颖 蒲高斌 韩加坤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2-473,共12页
【目的】分析不同药用菊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药用菊花种质资源在山东省的适应性研究及药用菊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20份药用菊花种质资源的27个主要农艺性状,测定其3个主要药... 【目的】分析不同药用菊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药用菊花种质资源在山东省的适应性研究及药用菊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20份药用菊花种质资源的27个主要农艺性状,测定其3个主要药用活性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结果】20份药用菊花种质资源Shannon-Weaver指数(H′)为0.28~3.11;变异系数为11.18%~114.20%,其中二级分枝的H′最高,为3.11;单株花头数的变异系数最高,为114.2%。亳菊中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绿原酸含量均最高,分别为5.230%和1.070%;黄山贡菊中2种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最低,分别仅为0.240%和0.110%;贵妃菊中木犀草苷含量最高,为1.886%;黄山贡菊和嘉祥野菊花的木犀草苷含量较低,分别为0.082%和0.095%。PCA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4.825%。根据前4个主成分的主要决定性状分别命名为产量因子、外形因子、品质因子和植株因子,综合评价得分前5名的菊花种质资源分别为金丝皇菊、滁菊、婺源皇菊、大板菊和贵妃菊。Q型聚类分析将20份菊花种质资源划分为四大类群,第Ⅰ类群为金丝皇菊,商品性好;第Ⅱ类群花色以白色花为主药用价值较高,第Ⅲ类群以黄色系管状花型为主,产量较高;第Ⅳ类群为嘉祥野菊花,抗逆性好。基于R型相关聚类分析结果,可将不同药用菊花种质资源的27个农艺性状与3个主要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指标可分为4大类。单株花头数与分枝密度(P<0.001)和冠幅(P<0.01)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二级分枝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绿原酸含量与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生长习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木犀草苷含量与花序直径、株高、叶片顶生裂片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花心类型呈显著负相关。【结论】20份药用菊花种质资源多样性指数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大,菊花种质资源变异程度高,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育种目标选择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遗传多样性分析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标记的133份外引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吴雨恒 石运强 +7 位作者 魏国才 孙艳杰 邵勇 刘英蕊 南元涛 王俊强 韩业辉 赫晨宇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92,共8页
利用SNP分子标记对133份外引玉米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TASSEL软件计算供试135份玉米资源间的遗传距离,采用UPGMA方法对135份玉米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5份玉米资源遗传相似度分布范围在0.4001~0.9916之间,其中第一类... 利用SNP分子标记对133份外引玉米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TASSEL软件计算供试135份玉米资源间的遗传距离,采用UPGMA方法对135份玉米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5份玉米资源遗传相似度分布范围在0.4001~0.9916之间,其中第一类为Reid群,占83%,包含Y12、DY323F、Y08、N3542-4等111份玉米资源;第二类为Non-Reid群,占17%,包含DY323M、RC061、嫩788411、AMD394等22份玉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聚类分析 SNP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和核糖体部分基因的蛙两种重盘吸虫遗传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陈滢钰 邱鸿宇 +8 位作者 安琪 谢沛璇 李犇 刘雪薇 杨彦 闫艺萌 李秀文 高俊峰 王春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1,共7页
为了解林蛙重盘吸虫的遗传多样性,对采自黑龙江省鹤岗、伊春、佳木斯、齐齐哈尔、鸡西五个地市林蛙肠道寄生的日本重盘吸虫和短肠重盘吸虫线粒体cox 1、nad 1以及核糖体ITS基因进行PCR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日本重盘吸虫3个基因部... 为了解林蛙重盘吸虫的遗传多样性,对采自黑龙江省鹤岗、伊春、佳木斯、齐齐哈尔、鸡西五个地市林蛙肠道寄生的日本重盘吸虫和短肠重盘吸虫线粒体cox 1、nad 1以及核糖体ITS基因进行PCR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日本重盘吸虫3个基因部分序列的有效长度分别421 bp、905 bp和831 bp,短肠重盘吸虫3个基因部分序列有效长度分别为420 bp、739 bp和797 bp;3基因联合序列(cox1、nad1和ITS)分析不同地区50个日本重盘吸虫分离株中共发现34种单倍型,50个短肠重盘分离株中共发现46种单倍型,2种重盘吸虫各分离株均呈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H>0.5,π<0.005),表现出高度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分析显示2种重盘吸虫没有形成明显地理遗传结构;中性检验、错配分布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日本重盘吸虫可能经历过种群扩张而短肠重盘吸虫种群相对稳定。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种重盘吸虫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各种群间基因交流较为频繁,未形成显著的地理遗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重盘吸虫 短肠重盘吸虫 遗传多样性分析 种群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玉米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4
作者 马艳红 王芳 +7 位作者 白丽霞 汤芳 岳庆春 王子榕 刘悦善 易红梅 刘国华 第红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1,117,共6页
以甘肃省2021年审定的9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构建DNA指纹图谱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40对SSR标记检测到等位基因数473个,平均值为11.8250个;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724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 以甘肃省2021年审定的9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构建DNA指纹图谱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40对SSR标记检测到等位基因数473个,平均值为11.8250个;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724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7205和1.6728,94个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整体较之前有所提高。品种间的差异位点数均大于等于2个。早熟组和中晚熟组遗传距离最近,鲜食玉米在遗传上与其他玉米品种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甘肃省2021年审定的玉米品种在其类型和杂优模式上都比较广泛,鲜食组表现出种质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DNA指纹构建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木薯桂木薯11号自交分离群体表型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5
作者 陆柳英 严华兵 +7 位作者 曾文丹 曹升 程冬 肖亮 施平丽 龙紫媛 李祥 尚小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4-1165,共12页
构建自交分离群体是木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食用木薯桂木薯11号品种自交分离群体的99份资源进行表型性状鉴定,利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等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筛选优异种... 构建自交分离群体是木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食用木薯桂木薯11号品种自交分离群体的99份资源进行表型性状鉴定,利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等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筛选优异种质。结果表明,食用木薯品种桂木薯11号自交分离群体的99份资源在43个性状指标上表现出差异。33个质量性状在不同类型上均有分布,各类型分布频率分布范围为1.01%~98.99%,其中不结实性的分布频率最高;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06~1.59,其中分叉级别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结实性最低。10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3.49%~62.30%,其中分叉高度变异系数最高,节间距最低;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8~2.09,其中裂叶长度最高,主茎分枝角度最低。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15个主成分,主茎内皮颜色、幼茎颜色、叶脉颜色、顶端叶颜色等27个表型性状可作为该自交分离群体鉴定的主要指标。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24对引物共扩增出148条条带,多态性比例达83.56%。桂木薯11号品种自交分离群体资源间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8~0.91,其中94号与亲本桂木薯11号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78;143号最低,为0.59。本研究通过对桂木薯11号品种自交分离群体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特异性种质和中间材料,丰富了我国木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食用型木薯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木薯11号 自交分离群体 表型鉴定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型性状和SCoT分子标记的白术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董薇 许兰杰 +7 位作者 安素妨 余永亮 杨青 谭政委 李春明 孙瑶 苏小雨 梁慧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92-197,共6页
为了评价笔者所在课题组自选126个白术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利用表型性状和SCoT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126个白术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7.23%~24.51%,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为叶宽,变异系数最小的... 为了评价笔者所在课题组自选126个白术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利用表型性状和SCoT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126个白术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7.23%~24.51%,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为叶宽,变异系数最小的是叶长;5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1~2.53,叶长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冠幅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叶长和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欧氏距离为7.2处将126个白术单株聚为6类,其中第Ⅰ类表现出高株短窄叶型,第Ⅱ类表现出矮株短窄叶型,第Ⅲ类表现出高株长阔叶型。15条SCoT引物在126个白术种质间共检测出8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引物可检测5.60个,变化范围为2~8个;PIC值变化范围为0.63~0.86,平均为0.78。有效等位基因数范围为1.31~2.01,平均值为1.31;Nei s多样性指数值为0.20~0.50,平均值为0.35,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0.36~0.81,平均值为0.57。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6时,ΔK最高,126个白术种质中有87个材料的Q≥0.6,占所有供试材料的69.05%,说明各群体中大部分种质亲缘关系相对单一。本研究明确了126个白术种质的表型特征和亲缘关系,为指导亲本选配和高效育种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表型性状 SCoT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要农艺性状的686份红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侯献飞 张云 +7 位作者 刘雨馨 宋贤明 贾东海 顾元国 李强 苗昊翠 陈晓露 扈瑞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8-1479,共12页
通过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686份红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为新疆红花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供试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介于12.72%~44.80%,说明红花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变异。3个质量... 通过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686份红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为新疆红花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供试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介于12.72%~44.80%,说明红花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变异。3个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介于0.75~1.04。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株高、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单株果球数、顶球直径及每果粒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在平方欧氏距离为7.5时,将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Ⅳ类群的单株产量和千粒重表现优异。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8.838%,叶缘、叶刺、单株果球数、每果粒数和千粒重为红花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综合评价筛选出3份优异种质,分别为合肥红花(220657)、78-1(220675)、临泉红花(220683),其中临泉红花(220683)千粒重较大(53.42 g),可作为高产型亲本材料。本研究686份红花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后续选育红花新品种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综合评价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质资源苗期耐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林峰 赵慧艳 +9 位作者 史飞飞 高鹏 刘晨煦 岳阳 金昕 张意德 李永光 韩英鹏 赵雪 滕卫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5-956,共12页
盐碱地是边际土壤的主要类型之一,利用边际土地耕作是减缓耕地紧缺的有效途径。为筛选耐盐性较强的大豆种质资源,提高盐碱土地大豆产量,本研究对392份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域的大豆种质资源,采用150 mmol/L NaCl进行苗期盐胁迫处理,采用单... 盐碱地是边际土壤的主要类型之一,利用边际土地耕作是减缓耕地紧缺的有效途径。为筛选耐盐性较强的大豆种质资源,提高盐碱土地大豆产量,本研究对392份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域的大豆种质资源,采用150 mmol/L NaCl进行苗期盐胁迫处理,采用单株分类记载法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并利用10个与耐盐基因连锁的SSR标记对高耐及耐盐等级大豆种质资源进行分子辅助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应用相似性系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高耐及耐盐等级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58份高耐及耐盐大豆种质资源,包括赤豆1号、东农69等高耐大豆种质资源14份,黑农51、黑河35等耐盐大豆种质资源44份;58份耐盐大豆种质资源分子辅助鉴定表明,绥农1号、合丰50和东大2号携带耐盐等位变异最多,均为6个,标记平均鉴定效率为43.45%,平均准确率为68.46%,其中分子标记Satt201的鉴定效率和鉴定准确率最高,分别为60.34%和96.55%;聚类分析表明,58份大豆种质资源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5385~0.9231之间,平均值为0.6974,相关系数为0.6240,说明58份大豆种质资源大部分遗传关系较近,遗传多样性较低,58份耐盐大豆种质资源并未按地域进行聚类,但一个类群或亚群中大部分种质资源来源地在地理位置上相同或较为接近,可从中筛选亲缘关系较远的大豆种质资源作为亲本,用于培育耐盐大豆新品种奠定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苗期 盐胁迫 分子辅助鉴定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山区63份马铃薯亲本材料的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佩华 张伦 +4 位作者 罗杰 杜婷婷 董攀 彭正松 刘登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2-799,共8页
【目的】针对近年筛选出的适宜在四川山区种植的63份马铃薯骨干亲本材料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从文献中找到208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提取供试材料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168对引物出现扩增条带,145对引物具有多态性,7对引物... 【目的】针对近年筛选出的适宜在四川山区种植的63份马铃薯骨干亲本材料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从文献中找到208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提取供试材料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168对引物出现扩增条带,145对引物具有多态性,7对引物可以完全区分供试材料。【结论】用这7对引物构建SSR指纹图谱,发现63份马铃薯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8~0.98。遗传相似系数为0.481处将供试材料分为A、B和C 3个类群,0.614处将供试材料分为7个类群,表明供试材料间亲缘关系较远,可为马铃薯的遗传育种杂交亲本组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分析 DNA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毛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艳涛 刘昌燕 +4 位作者 韩雪松 李莉 孙龙清 陈宏伟 沙爱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9-1039,共11页
为了解不同毛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群体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选用212对SSR标记对来自于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湖北、江西、江苏、辽宁、安徽)和日本的84份毛豆种质材料进行了基因型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和非加权配对法(UPGMA)进行聚类分... 为了解不同毛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群体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选用212对SSR标记对来自于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湖北、江西、江苏、辽宁、安徽)和日本的84份毛豆种质材料进行了基因型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和非加权配对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structure软件的混合模型聚类法推断材料构成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SSR引物在群体材料中扩增出的等位位点数为1-6个,平均每对引物为2.08个;有效等位基因1~3.74之间,平均为1.6个;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29,PIC平均值为0.24。聚类分析将84份材料分为4个组群,主成分分析的二维和三维主坐标分析图验证了聚类分析结果。群体结构分析显示,当K=4时,ΔK出现明显的峰值,说明最佳群体组群数为4个,该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也基本一致;84份材料中有74份Q值大于0.7,说明该群体毛豆种质资源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遗传背景单一。因此,需重视对遗传背景差异大、亲缘关系远的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加强种质材料共享和交流,促进毛豆育种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豆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分析 群体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玫瑰及其近缘种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毕宁宁 侯立娜 +3 位作者 王天琪 阮坤非 张静菊 刘忠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134,共15页
【目的】分析玫瑰及其近缘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并构建指纹图谱,为玫瑰种质资源鉴定与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玫瑰的传统品种、杂交繁育品种和国内外引进品种中各选择1种,取其鲜嫩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基于测序得到的玫瑰转录组数据... 【目的】分析玫瑰及其近缘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并构建指纹图谱,为玫瑰种质资源鉴定与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玫瑰的传统品种、杂交繁育品种和国内外引进品种中各选择1种,取其鲜嫩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基于测序得到的玫瑰转录组数据,使用MISA在reads覆盖的基因组数据中查找玫瑰的SSR位点,并根据SSR位点两端的保守序列使用Primer 3.0设计引物。选取10种玫瑰的DNA作为试验材料,筛选设计、合成后的引物。以48份玫瑰及其近缘种的DNA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筛选出的峰值较好的引物进行TP-M13-SSR PCR,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应用GeneMarker 2.2.0(SoftGenetics,USA)读取毛细管电泳数据并用Excel进行整理;使用POPGEN VERSION 1.32计算筛选引物的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信息指数,并用CERVUS version 3.0计算多态性信息含量。利用Powermarker计算玫瑰及其近缘种各种质之间的遗传距离;采用NTSYSpc 2.10e计算每2个种质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并绘制UPGMA聚类树状图。最后采用引物与基因型组合的方式构建玫瑰及其近缘种的指纹图谱。【结果】基于玫瑰样品转录组测序数据,使用MISA共检测出48796个SSR位点,分布于139712条Unigene中,碱基重复类型数量最多的为二核苷酸重复和三核苷酸重复,分别为20628和12828个。使用Primer 3.0以SSR位点两端的保守序列为依据初步设计并合成了144对引物;以10个玫瑰品种的DNA作为模板筛选引物,共筛选出峰值较好的28对引物。以48份玫瑰及其近缘种的DNA为试验材料,28对引物在48份试验材料中均能扩增出峰型良好、多态性高的DNA片段;28对引物的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信息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4101,0.7505,0.7011,4.607个,3.5116个,1.3442和0.6526。大多数供试样品间的遗传距离为0.6000~0.800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71时,48份玫瑰及其近缘种被分为两类。运用核心引物法筛选出的4对核心引物可将48份试验材料全部区分开,并构建了其指纹图谱。【结论】开发并筛选出28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可用于后续玫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遗传稳定性鉴定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育种 种质资源 转录组测序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分析 指纹图谱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栎种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海霞 李静 +5 位作者 李正华 郭成博 王艳敏 白卉 郭宁 王昱博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9,共9页
为了揭示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引种的25个蒙古栎种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与多样性,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蒙古栎种源的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1)25个种源8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 为了揭示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引种的25个蒙古栎种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与多样性,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蒙古栎种源的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1)25个种源8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81~1.93,变异系数为13.66%~66.72%。H′最高的为叶长,变异系数最高的为当年生枝条长度。(2)当年生枝条长度与叶片数量、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形指数与叶柄长度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形指数与叶宽、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聚类分析将25个种源分成3类,其中第Ⅲ类叶长、叶宽、叶脉对数、叶面积显著高于其他两类(P<0.05)。(4)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3.68%。根据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得分最高的种源为东方红种源,其次是汪清、新青、临江、穆棱种源,最低的是白石砬子种源。可得结论:引种的25个蒙古栎种源表型性状多样性丰富,育种选择潜力大,可为蒙古栎优良种质资源的选育和推广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表型性状 多样性指数 遗传多样性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帝王花品种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13
作者 王昭策 关文灵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7,共10页
以8个帝王花品种为材料,对58个表型性状(23个数值型性状和35个描述性性状)数据进行调查,采用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5个描述性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8~1.56,... 以8个帝王花品种为材料,对58个表型性状(23个数值型性状和35个描述性性状)数据进行调查,采用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5个描述性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8~1.56,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84,其中叶片顶端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1.56)最高;23个数值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6~1.73,变异系数为6.57%~79.03%,平均变异系数为28.25%,其中花序狭长基部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79.03%,叶宽、花枝长度、花序狭长基部长度、花序直径、花柱长度、花粉呈现者长度6个性状呈非正态分布。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序直径与叶柄、花苞形状,花序长宽比与内苞片形状、小花颜色,内苞片形状与小花颜色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主成分反映了58个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累计贡献率达83.17%,将主要性状归纳为花序特征性状因子、叶片特征性状因子、花枝特征性状因子和植株形态因子。在遗传距离M1=20时,Q型聚类将8个品种聚为2个类群。帝王花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受到花序特征、叶片特征子、花枝特征和植株形态等因子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王花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基因组InDel标记开发及杂交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会楠 李东晓 +3 位作者 冯璠 孙悦 王春霞 郑素月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3期37-41,共5页
以1株平菇白色变异菌株以及黑色出发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两个菌株进行重测序,针对InDel变异位点设计17对引物对两个菌株的孢子单核菌株及杂交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重测序获得平菇白色变异菌株1 763 M... 以1株平菇白色变异菌株以及黑色出发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两个菌株进行重测序,针对InDel变异位点设计17对引物对两个菌株的孢子单核菌株及杂交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重测序获得平菇白色变异菌株1 763 Mb高质量数据,平菇黑色出发菌株1 779 Mb高质量数据,在平菇白色变异菌株检测到331 099个InDel变异位点,在平菇黑色出发菌株中检测到339 682个InDel变异位点。随机选择InDel变异位点并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试验,最终选择17对引物对变异菌株的单核菌株以及杂交菌株进行PCR扩增,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结果 17对引物中P4、P7、P8、P9、P14菌株具有明显的多态性。进一步对12个平菇杂交菌株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0条清晰条带,其中扩增条带最多的引物是P9菌株,共扩增出9条条带,扩增引物最少是P14菌株,扩增出3条条带,多态性位点占66%。用5对引物对12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平菇P9菌株扩增条带中多数材料均能在760 bp处扩增出多态性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测序 INDEL标记 交配型鉴定 变异菌株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俊铎 龚照龙 +5 位作者 梁亚军 艾先涛 郭江平 莫明 李雪源 郑巨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23-1629,共7页
【目的】研究本地棉花种质基因库,筛选出适于作杂交亲本的种质资源。【方法】以200份棉花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其形态指标的变异情况和遗传多样性,并以形态指标对200份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1个形态指标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幅范... 【目的】研究本地棉花种质基因库,筛选出适于作杂交亲本的种质资源。【方法】以200份棉花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其形态指标的变异情况和遗传多样性,并以形态指标对200份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1个形态指标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幅范围在0~1.02。所有材料可划分成6大类,其中第1大类30份材料,茎色紫红色,种子短绒颜色灰褐色材料为主,可以作为彩色棉花育种资源;以170177为主的20份材料种子短绒着生稀毛,种子短绒颜色绿褐色可以作为早熟、无酚、耐高温的育种材料;第6大类50份,所占比例较大。【结论】200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第6大类50份,可以作为目前新疆育种材料亲本,主要特征为株型塔型,无茎毛,叶色深绿色,叶片大小中,无叶基斑,有限果枝类型,黄色花冠,黄色花药,种子短绒着生情况多毛,种子短绒颜色灰绿色,有种仁色素腺体,吐絮颜色白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艺性状和ISSR标记的秀珍菇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宋吉玲 王伟科 +3 位作者 陆娜 闫静 袁卫东 巫优良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3-181,共9页
【目的】分析评价秀珍菇菌株的农艺性状与遗传多样性,为秀珍菇种质资源分类鉴定、遗传育种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个秀珍菇菌株进行PCR产物扩增电泳检测,以ISSR聚类图谱分析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对各菌株开... 【目的】分析评价秀珍菇菌株的农艺性状与遗传多样性,为秀珍菇种质资源分类鉴定、遗传育种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个秀珍菇菌株进行PCR产物扩增电泳检测,以ISSR聚类图谱分析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对各菌株开展品比试验,观测各菌株的菌丝生长、子实体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秀珍菇菌株遗传相似水平为0.47~0.92,在0.69水平上可分为4个类群;依据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为0.496~1.828,变异系数为7.76%~25.21%,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秀珍菇菌株的产量与菌丝生长速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而菌盖宽度与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菌盖厚度与菌柄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84.891%,主成分为菌柄直径、菌盖厚度、产量、菌盖颜色和黄菇病,能较好地解释所有变量包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结论】依据菌株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台秀1号、秀珍菇12和中农秀珍菇菌株可作为品种选育的亲本使用,其中秀珍菇12和中农秀珍菇菌株各项农艺性状均表现较好,可在浙江地区进行推广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农艺性状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1份贵州地方樱桃番茄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裴芸 徐秀红 +2 位作者 陆锦彪 陈阿敏 张万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0-316,共7页
本研究对151份贵州地方樱桃番茄资源农艺性状(13个质量性状和11个数量性状)进行变异水平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整体低于数量性状;质量性状中叶片颜色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 本研究对151份贵州地方樱桃番茄资源农艺性状(13个质量性状和11个数量性状)进行变异水平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整体低于数量性状;质量性状中叶片颜色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数量性状中最高的是果实纵径,心室数的变异系数最大(32.47%)。不同的性状之间的关系复杂,前7个主成分花序类型、单花序果数、果柄长度、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质量、叶宽的累计贡献率67.633%,包含了全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基于表型性状,采用系统聚类组间聚合方法在遗传距离为3.0处将151份资源划分为9个类群,第1类群包含36份资源,主要特点为果实圆形,熟性为早熟和极早熟;第8类群中编号30和76的两个材料植株生长力强,表现优异;第9类群包含17份资源,其主要特征是单果质量小,熟性为中熟和晚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2
18
作者 杨静 刘海英 +1 位作者 钱春荣 金正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0,共10页
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52对SSR引物,对黑龙江省近几年育成品种(系)和过去主栽品种以及日本引进品种共54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20项表型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黏滞峰消减值变异系数最大,... 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52对SSR引物,对黑龙江省近几年育成品种(系)和过去主栽品种以及日本引进品种共54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20项表型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黏滞峰消减值变异系数最大,整米粒率与下降黏度值次之,糙米率和糊化开始温度变异系数最小;在52对SSR引物中45对引物有多态性,共扩增出160个等位位点,平均3.6个,香农指数变幅为0.040~0.702,平均为0.285;高多态性SSR位点主要发生在染色体2、5、7、11上,低多态性SSR位点主要发生在染色体6、8、10、12上;供试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67~0.963之间,平均值为0.786,且83.4%的供试品种其遗传相似系数在0.740~0.840之间,亲缘关系较近;通过UPGMA聚类,供试品种被分为3大类,绝大多数供试品种都聚在同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陆地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有忠 赵曾强 +2 位作者 王志军 董永梅 谢宗铭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400,共7页
对收集的63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性状中有效铃数、果枝始节位的变异系数最大;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11;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纤维比强度、纤... 对收集的63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性状中有效铃数、果枝始节位的变异系数最大;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11;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纤维比强度、纤维整齐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生育期与果枝始节位、纤维伸长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棉花表型性状中前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反映了总信息量的74.798%;第1主成分的特征值为4.536,贡献率为28.353%,纺纱一致性指数、纤维整齐度、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的特征向量值较大;第2主成分的特征值为2.574,贡献率为16.088%,纤维成熟度、马克隆值的特征向量值较大;第3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941,贡献率为12.133%,果枝数、有效铃数、果枝始节位的特征向量值较大;聚类分析将630份棉花种质材料分成了6大类,其中第II类包含2份衣分低、纤维品质差的材料(佳荣棉7、三江大花);第III类包含10份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较长、纤维比强度较大的材料(东兰花、南丹、平阳棉、里湖1、里当–陆5、罗甸铁籽、平塘棉、榕江棉、三都棉、开棉),可作为改良棉花纤维比强度、产量构成及纤维品质的材料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的新疆伊犁薰衣草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丹丽 李敏 +4 位作者 王自健 蒋新明 黄先忠 路喆 王朴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6-720,共5页
【目的】揭示不同薰衣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5个薰衣草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45份材料DNA共扩增出83条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2条带,多态性为60条带,多态性比例为72.29%。45份薰衣草品种... 【目的】揭示不同薰衣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5个薰衣草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45份材料DNA共扩增出83条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2条带,多态性为60条带,多态性比例为72.29%。45份薰衣草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值在0.663~0.988。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基因多样度(H)、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1.399 5、0.240 4和0.364 3。45个薰衣草品种在遗传距离0.72处可分为两类,第Ⅰ类包含44个品种,第Ⅱ类仅有1个品种。【结论】伊犁地区的45个薰衣草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薰衣草 ISSR标记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