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鸵鸟胚源新城疫病毒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发生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焦库华 高以明 +10 位作者 张敬友 王水明 柯家法 李超美 朱雪良 张扬 严继宁 黄立业 任晓进 吴艳涛 刘文博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5,共4页
从死亡的鸵鸟胚胎中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毒株,经毒力检测为强毒株,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45h,IVPI为2.90,IPCI为1.88。RT-PCR扩增出融合蛋白(F)基因,测定核苷酸序列并进行遗传发生分析和酶切位点分析。对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推导,... 从死亡的鸵鸟胚胎中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毒株,经毒力检测为强毒株,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45h,IVPI为2.90,IPCI为1.88。RT-PCR扩增出融合蛋白(F)基因,测定核苷酸序列并进行遗传发生分析和酶切位点分析。对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推导,该毒株的蛋白酶裂解激活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K)RQKR↓F117,为强毒特征序列,然而该毒株并未引起该鸵鸟群发病。根据绘制的系统进化发生树和F基因上3种限制性内切酶(RE)位点分布,确定该毒株均为基因Ⅶ型。该病毒与在我国鸡群、鹅群同期流行的毒株有很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鸵鸟 新城疫病毒 遗传发生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鹅源新城疫病毒分子特征和遗传发生分析
2
作者 刘燕 荀来武 +2 位作者 郑锦玲 冯刚 彭洁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第2期10-11,共2页
经对2007年从昆明某鹅场疑似新城疫发病鹅体内得到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中国部分地区鹅群中已存在对鹅和鸡等禽类具有较强致病性的NDV。该毒株经毒力(MDT)检测为强毒株,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48~60h。RTPCR扩增出了融合蛋白(F)基因... 经对2007年从昆明某鹅场疑似新城疫发病鹅体内得到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中国部分地区鹅群中已存在对鹅和鸡等禽类具有较强致病性的NDV。该毒株经毒力(MDT)检测为强毒株,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48~60h。RTPCR扩增出了融合蛋白(F)基因,测定相应的核苷酸序列并进行遗传发生分析和酶切位点分析,对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推导,试验毒株的蛋白酶裂解激活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K)RQKR↓F117,为强毒特征序列。根据绘制的系统进化发生树和F基因上限制性内切酶(RE)位点分布,确定了这个毒株为基因Ⅶ型。以上证据表明该基因型的新城疫病毒在我国鹅群的流行占据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遗传发生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耘 王在时 +2 位作者 王琴 李博 丘惠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7-164,共8页
本研究利用RT-PCR及测序获得了16株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其6株已发表的猪瘟病毒毒株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构建了猪瘟病毒遗传发生树。结果可以看出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分为2个组群,每个组群分为3个亚组群。1... 本研究利用RT-PCR及测序获得了16株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其6株已发表的猪瘟病毒毒株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构建了猪瘟病毒遗传发生树。结果可以看出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分为2个组群,每个组群分为3个亚组群。13株猪瘟流行毒在2个组群中均有分布,猪瘟石门系强毒和C株属于同一组群、同一亚组群。70~80年代分离的4株猪瘟病毒75%和Alfort株(法国)在同一组群,25%和Brescia株(意大利)是同一组群,90年代分离的9株猪瘟病毒33.3%和Alfort株(法国)在同一组群,66.7%和Brescia株(意大利)是同一组群。13株猪瘟流行毒株中7株和C株在同一组群,其中70~80年代的1株,90年代的6株。其余的6株猪瘟流行毒株均在另一组群。不同地区及不同材料C-株疫苗的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一定的差异,GPE株与中国的C株有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而法国的Thiverval株则与中国C株的遗传进化关系较远。本研究的结果对了解我国猪瘟分子流行病学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遗传发生树 基因组群 E2基因 核苷酸序列 遗传进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株猪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娄高明 张晋川 张念祖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6,共5页
根据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用于扩增VP1基因的引物。从组织中提取总RNA,首先用P1、P2引物对6株猪O型口蹄疫病毒进行RT—PCR扩增,获得1 000bp的片段;再用P3、P4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结果获得850 bp的片段。将850... 根据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用于扩增VP1基因的引物。从组织中提取总RNA,首先用P1、P2引物对6株猪O型口蹄疫病毒进行RT—PCR扩增,获得1 000bp的片段;再用P3、P4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结果获得850 bp的片段。将850 bp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通过PCR鉴定,将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并分析。结果发现6株FMD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0.2%~99.4%,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6.9%~99.5%;构建遗传发生树,发现6株FMDV属于两个不同的基因型,其中的Shunde00、Sihui01、Shenzhen99、Fushan01株属一个基因型(与Hongkong93、广东86分离株属同一基因型);Guangzhou99、Shenzhen00株属另一个基因型(与UKG—12—2001株、JPN2000株属同一基因型)。通过对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测序与分析,了解其变异情况,为科学地防控FMD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遗传发生树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鸽源新城疫病毒的毒力鉴定和基因型分析
5
作者 高以明 张敬友 +9 位作者 王水明 柯家法 李超美 朱雪良 张扬 严继宁 黄立业 任晓进 吴艳涛 刘文博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7期36-39,共4页
2008年从临床鸽病例中分离到2株新城疫病毒毒株,经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48h和46h,8周龄SPF鸡静脉接种指数(IVPI)分别为2.88和2.91,一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IPCI)分别为1.88和1.89,按照OIE推荐的标准均为强毒株。RT-PCR扩增... 2008年从临床鸽病例中分离到2株新城疫病毒毒株,经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48h和46h,8周龄SPF鸡静脉接种指数(IVPI)分别为2.88和2.91,一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IPCI)分别为1.88和1.89,按照OIE推荐的标准均为强毒株。RT-PCR扩增出融合蛋白(F)基因片段,测序,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蛋白酶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均符合强毒特征序列。根据F蛋白的部分基因序列绘制的系统进化发生树和F基因片段中3种限制性内切酶(RE)位点分布判定这2个毒株均为基因Ⅶc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毒力 遗传发生树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期7株猪瘟流行野毒E2基因变异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慧 邱昌庆 +1 位作者 周继章 张彦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6期59-63,共5页
应用RT-PCR和nPCR扩增了7株国内近期(2001年-2003年)流行的猪瘟野毒E2基因,分别克隆至pGEM-T载体并对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及氨基酸序列推导,同时将其与C株、Alfort株、Brecsia株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构建了CSFV的遗传发生... 应用RT-PCR和nPCR扩增了7株国内近期(2001年-2003年)流行的猪瘟野毒E2基因,分别克隆至pGEM-T载体并对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及氨基酸序列推导,同时将其与C株、Alfort株、Brecsia株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构建了CSFV的遗传发生树,并对E2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分析.所测7株野毒均包括完整的信号肽序列及部分跨膜区在内的1 170 bp,与C株、Alfort株、Brescia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6%~94.5%、89.2%~92.7%、85.9%~89.3%,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2%~95.8%、88.9%~92.0%、84.0%~90.1%;而7株野毒之间的差异很小,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8%~99.7%,氨基酸同源性为96.3%~99.1%.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分为2个组群,所测得7株流行野毒均属于第1群,而且可分为两亚群,与C株在同一亚群.同时对主要抗原区氨基酸位点变异进行了分析,对其抗原决定簇的变异情况进行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基因 同源性 遗传发生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