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与环境在儿童性格发展上的作用——双生子的心理学研究(续)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14-21,共8页
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我们讨论过这两者在儿童智力发展上的作用,但遗传与环境是如何影响儿童的个性的发展,特别是影响儿童性格的发展,这在心理学、遗传学和教育界还是有争... 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我们讨论过这两者在儿童智力发展上的作用,但遗传与环境是如何影响儿童的个性的发展,特别是影响儿童性格的发展,这在心理学、遗传学和教育界还是有争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卵双生子 儿童性格 同卵双生子 遗传与环境 性格特征 相同环境 遗传素质 心理学研究 情感特征 个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与环境在儿童智力发展上的作用——双生子的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64-72,8,共10页
问题的提出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这历来是心理学、遗传学和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但遗传与环境如何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我们... 问题的提出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这历来是心理学、遗传学和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但遗传与环境如何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我们于1978年10月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智力发展 异卵双生子 遗传与环境 同卵双生子 遗传素质 儿童心理发展 智力品质 智力测验 心理学研究 个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的双生子与子代研究:通过双生子及其家庭来增加对遗传与环境互动的了解(英文)
3
作者 Jenae M. Neiderhiser Paul Lichtenstein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16-1123,共8页
双生子及子代研究(TOSS)收集了909对双生子及他(她)们的配偶和他(她)们的青少年子女的数据。设计该项目是为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遗传与环境是如何影响双生子父母的养育方式的?2)遗传与环境是如何影响成年人的家庭关系的?3)家庭关系是如... 双生子及子代研究(TOSS)收集了909对双生子及他(她)们的配偶和他(她)们的青少年子女的数据。设计该项目是为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遗传与环境是如何影响双生子父母的养育方式的?2)遗传与环境是如何影响成年人的家庭关系的?3)家庭关系是如何影响成年人的心理调适的?由于此研究包括了双生子及其子女,该设计可以与其他研究相比较来具体地分析遗传与环境的关联。此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厘清遗传与环境在养育方式和家庭关系中的型态,同时也澄清了父母亲个人特征是如何影响他(她)们的养育方式,以及父母的个体特征是如何帮助解释了遗传对家庭关系的影响。此研究今后将进一步分析遗传与环境的关联与互动,以及候选基因与环境的关联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生子父母 双生子儿童 遗传与环境关系 家庭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遗传与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介绍一个新颖的研究方法(英文)
4
作者 Gordon T. Harold Katherine H. Shelton +4 位作者 Frances Rice Jacky Boivin Dale Hay Marianne Van Den Bree Anita Thapar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24-1134,共11页
本文介绍一个可以用于研究遗传与环境互动的新颖方法。此研究收集了上千个4~10岁儿童的数据。这些儿童的出生都借助于不同的辅助受孕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包括试管婴儿、精子捐赠、卵子捐赠、胚胎捐赠及代孕... 本文介绍一个可以用于研究遗传与环境互动的新颖方法。此研究收集了上千个4~10岁儿童的数据。这些儿童的出生都借助于不同的辅助受孕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包括试管婴儿、精子捐赠、卵子捐赠、胚胎捐赠及代孕技术。本项目通过妇科(助孕)医院收集被试的行为数据,包括家庭互动、养育方式、父母婚姻质量、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及经济状况等。本文选择性地介绍一些分析的结果,以彰显这种设计在分离遗传和产前产后环境对儿童发展的贡献。首先,我们比较了“助孕”儿童与“自然孕”儿童在父母冲突、父母对子女敌意以及儿童抑郁症状之间关系的异同。其次,我们比较了这两组儿童在父母抑郁症状、家庭关系质量以及儿童抑郁症状之间关系的异同。再次,本文介绍了这一可分离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研究设计。最后,我们讨论了这一设计对发展心理病干预及预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受孕技术 家庭关系 遗传与环境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经营——以遗传与环境互作为基础的品种种植区域规划
5
作者 魏润鹏 《广西林业科学》 2006年第4期202-205,共4页
一般认为速生桉树的遗传与环境互作较小,但因桉树在中国南方的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大、林地多为丘陵山地、立地条件差异很大,遗传与环境互作,特别是无性系水平上的影响是无法被忽视的。在相近地理位置但不同立地条件的9月生试验结果表明,... 一般认为速生桉树的遗传与环境互作较小,但因桉树在中国南方的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大、林地多为丘陵山地、立地条件差异很大,遗传与环境互作,特别是无性系水平上的影响是无法被忽视的。在相近地理位置但不同立地条件的9月生试验结果表明,无性系与立地的互作在高生长上接近极显著水平(P=0.012),占总体方差的5.2%,为遗传方差的49.7%,说明在无性系或杂种家系水平上,遗传与环境互作的意义可能不同于一般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人工林 生态系统 品种 遗传与环境 区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环境和青少年的吸烟饮酒行为:芬兰双生子研究的回溯与前瞻(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Richard J. Rose Jaakko Kaprio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62-1072,共11页
本文介绍的两个"芬兰双生子(Finn Twin)"研究是对10个出生组的青少年双生子及其家庭的长期跟踪研究。本文概述了这两个项目对遗传与环境的关联和互动对吸烟饮酒行为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提示个体差异对吸烟饮酒行为的... 本文介绍的两个"芬兰双生子(Finn Twin)"研究是对10个出生组的青少年双生子及其家庭的长期跟踪研究。本文概述了这两个项目对遗传与环境的关联和互动对吸烟饮酒行为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提示个体差异对吸烟饮酒行为的长期变动的影响受到兄弟姐妹互动、同伴互动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环境对吸烟饮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居住社区与家庭环境的差异上。环境与遗传影响的程度和持久度有城乡差异。遗传的影响受居住社区的制约。多阶段模型的分析揭示了遗传与环境的互动对这些行为的演变(从试吸试饮到发展到滥用)的动态的影响,遗传似乎对吸烟饮酒的共同轨迹更有影响。这些结果对今后本项目对这约1万对芬兰成年双生子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双生子研究 遗传与环境关联 遗传与环境互动 物质滥用 同伴 父母教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牡蛎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及与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宋盛亮 李琪 +1 位作者 孔令锋 于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1-47,共7页
利用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长牡蛎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壳长、壳宽和总重3个性状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显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0.31、0.23、0.36;壳高性状主要受显性-环境互作效应控制,显性-环... 利用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长牡蛎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壳长、壳宽和总重3个性状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显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0.31、0.23、0.36;壳高性状主要受显性-环境互作效应控制,显性-环境互作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为0.37。4个性状中,壳高的加性效应作用较大,狭义遗传力达到0.10,表明以壳高为目标性状进行选育较容易。但由于总遗传力中互作广义遗传力大于广义遗传力,因此在选育过程中需考虑环境的影响。从遗传效应预测值看,中国和韩国群体杂交子代的效应值最大,表明这2个种群杂交易获得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生长性状 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皮桉生长性状及木材材性遗传参数估算 被引量:2
8
作者 兰俊 吴永富 +2 位作者 罗建中 吴兵 Raymond C A 《桉树科技》 2011年第2期16-20,共5页
分别以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沿海地区Urunga、Coffs Harbour、Grafton和Casino的4个斑皮桉无性系试验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林木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并进行遗传参数估算。研究表明,林木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均受到较高的遗传控制,胸... 分别以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沿海地区Urunga、Coffs Harbour、Grafton和Casino的4个斑皮桉无性系试验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林木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并进行遗传参数估算。研究表明,林木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均受到较高的遗传控制,胸径和树高的广义遗传力(H2)在0.46~0.71之间,Pilodyn值的广义遗传力在0.52~0.77之间,FAKOPP值的广义遗传力在0.64~0.85之间;Pilodyn值与FAKOPP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二者与胸径均无显著相关性;环境因子对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的影响显著;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对木材材性影响不显著,但对生长性状如胸径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皮桉 广义遗传 遗传相关性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生长性状 Pilodyn值 FAKOPP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互作型雄性不育性遗传研究现状
9
作者 沙学延 周傲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7-39,共3页
植物雄性不育性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引起不育的原因有遗传、环境以及遗传与环境互作的。遗传的雄性不育性依基因载体又有“三型学说”、“二型学说”和“一型学说”之分。目前普遍为接受的是“二型学说”。
关键词 基因互作 植物雄性不育性 研究现状 上位基因 遗传与环境互作 显性不育基因 隐性遗传 甘蓝型油菜 质核互作 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0
作者 张秋英 李彦生 +4 位作者 王国栋 宫学凯 周克琴 李艳华 韩秉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5-1070,共6页
菜用大豆品质主要指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卫生品质、储藏品质及加工品质也是研究的主要方向。该文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对菜用大豆品质的组成及其主要组分的认识,重点分析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栽培措施和采... 菜用大豆品质主要指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卫生品质、储藏品质及加工品质也是研究的主要方向。该文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对菜用大豆品质的组成及其主要组分的认识,重点分析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栽培措施和采食期对菜用大豆品质影响,并从菜用大豆品质育种的途径和高产栽培2个方面提出了菜用大豆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商品品质 遗传与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技术的发展对人才培养及教育的借鉴意义
11
作者 王丽君 程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1-152,共2页
教育工作者关注基因技术及其理论的发展,有利于准确把握受教育个体的不同特质,因材施教;有利于掌握人才培养和教育的实质和关键环节,科学认识教育规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能。
关键词 基因技术 遗传与环境 人的发展 因材施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光处理对黑云杉不同种源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欧阳芳群 张守攻 +4 位作者 王军辉 马建伟 蒋明 王美琴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7,共6页
为了解光照处理下不同种源苗木的性状表现,建立高效的黑云杉补光育苗技术体系,用日光灯、日光色镝灯和碘钨灯3种光源对10个引自加拿大的种源容器苗进行了补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处理可以抑制苗木休眠,促进其持续生长,日光灯午夜补... 为了解光照处理下不同种源苗木的性状表现,建立高效的黑云杉补光育苗技术体系,用日光灯、日光色镝灯和碘钨灯3种光源对10个引自加拿大的种源容器苗进行了补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处理可以抑制苗木休眠,促进其持续生长,日光灯午夜补光8h处理135d的种源苗高可达对照的5.47倍。光源对苗木生长、枝条和根系分生有显著影响,日光色镝灯的处理效果最好,日光灯更经济方便。用日光灯补光时,以午夜补光8h的苗木生长最好。苗木性状存在种源与光源的极显著互作效应,说明黑云衫种源在适应光环境上存在较大差异。应重视引种试验的种源选择,在补光育苗中根据种源选择合适光源,以期达到最佳育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杉 种源 育苗 补光 苗木性状 光源 遗传与环境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福燕 《现代农机》 2020年第3期36-37,共2页
深入探讨了人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所不容忽视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等,并以当前农村务工群体和留守儿童教育为视角,剖析了农村家庭背景下人才培养需重视的主客观因素,为社会人才的培养提... 深入探讨了人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所不容忽视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等,并以当前农村务工群体和留守儿童教育为视角,剖析了农村家庭背景下人才培养需重视的主客观因素,为社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形成 主客观因素 遗传与环境 人才培养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教育应注意什么
14
作者 华平 《农村百事通》 2003年第17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早期教育 个体差异 智力发展 先天禀赋 生长发育 人的发展 遗传差异 独生子女 心理发展 遗传与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