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语境和遗产表述——四川刘氏庄园博物馆表述文本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2
1
作者 甘露 何佼佼 +2 位作者 李佩堂 宋依 吴晓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98,共10页
研究立足于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个政治语境存在巨大差异的时代,通过对不同时期四川大邑刘氏庄园文本表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极左时期,庄园的历史情境被现实化,文本在内容表述上体现出明显的阶级选择性,并... 研究立足于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个政治语境存在巨大差异的时代,通过对不同时期四川大邑刘氏庄园文本表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极左时期,庄园的历史情境被现实化,文本在内容表述上体现出明显的阶级选择性,并且逐步用"历史事件"和艺术品取代了实物在文本中的地位,造成了文本表述中历史细节真实的虚无化。1979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阶段斗争话语逐步被抛弃,文本开始进入文物表述阶段。特别是2000年以后,在保护和利用这一文物工作方针的引导下,庄园的遗产价值和旅游价值成为文本表述的基本框架,文物的规模、类型、艺术成就和历史意义促成了文本的历史叙事、文化叙事和地方叙事,也构建出了遗产的核心旅游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语境 遗产表述 刘氏庄园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资本化视角下“非遗”的表述与重构--以丽江纳西刺绣为例 被引量:27
2
作者 孙九霞 许泳霞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7,共7页
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文化作为"遗产",被政府、文化持有者、外来者等不同主体表述和开发利用。在文化资本化的大潮中,遗产已成为经济、社会和政治利益的中介。由于不同主体之间的激烈争夺,地方性遗产的归属与表述并不比世界遗... 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文化作为"遗产",被政府、文化持有者、外来者等不同主体表述和开发利用。在文化资本化的大潮中,遗产已成为经济、社会和政治利益的中介。由于不同主体之间的激烈争夺,地方性遗产的归属与表述并不比世界遗产明确。外来经营者迎合了地方政府对地方文化表征塑造的需求,因而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成为纳西刺绣的"代言人"。文化持有者本应具有更强的合法性,却由于客观能力的不足,在遗产的归属与表述中处于弱势。在遗产工业大行其道的当下,遗产的开发利用更应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化 遗产表述 话语权 文化持有者 纳西刺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