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韧性理念的小城镇道路系统更新设计的方法与实践
1
作者 季昊天 陈玲茜 +1 位作者 张宗越 王辉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154-157,共4页
文章以新昌县儒岙镇为例,从韧性理念的视角切入,探讨了小城镇道路系统更新设计的方法与策略。研究采用空间句法与实地调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表明:(1)儒岙镇路网密度较低,镇区道路韧性相对较差。(2)特殊路段存在人车流量骤增导致的... 文章以新昌县儒岙镇为例,从韧性理念的视角切入,探讨了小城镇道路系统更新设计的方法与策略。研究采用空间句法与实地调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表明:(1)儒岙镇路网密度较低,镇区道路韧性相对较差。(2)特殊路段存在人车流量骤增导致的交通拥堵现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基于问题导向,进而提出小城镇道路系统可持续更新的策略:(1)优化道路系统网络,根据空间句法识别的现状问题进行路网优化并进行验证。(2)优化道路弹性设计,从景观、建设、管理三个维度提出道路“弹性空间”营造的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理念 小城镇道路系统 儒岙镇 可持续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车共存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探讨 被引量:17
2
作者 叶茂 过秀成 +1 位作者 刘海强 罗丽梅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51,共5页
在私人汽车普及的背景下,针对居住区普遍存在的行人空间被挤占、邻里关系冷漠、人车矛盾日益尖锐的现象,我国的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应基于人车共存的理念,从行车速度控制、交通流量控制和路边停车控制三个目标出发,合理配置居住区居民交... 在私人汽车普及的背景下,针对居住区普遍存在的行人空间被挤占、邻里关系冷漠、人车矛盾日益尖锐的现象,我国的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应基于人车共存的理念,从行车速度控制、交通流量控制和路边停车控制三个目标出发,合理配置居住区居民交通和交往空间,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创造人车和谐的居住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人车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道路系统的体系框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清泉 熊炜 李宇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1期40-48,共9页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研究领域,也是未来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智能道路系统(IRS)作为ITS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世界交通发达国家研究、发展与应用的热点.结合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面向国...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研究领域,也是未来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智能道路系统(IRS)作为ITS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世界交通发达国家研究、发展与应用的热点.结合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面向国内智能道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需求,分析了智能道路系统的概念及其内涵,提出了智能道路系统的体系框架结构,深入讨论了实现智能道路系统集成所面临的若干关键以及难点技术,并对智能道路系统今后的发展与应用趋势作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ITS) 智能道路系统(IRS) 车路协同系统(CVIS) 体系框架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快速道路系统规划的交通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洋 冯树民 陈洪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8-351,共4页
以供需平衡的观点分析了传统交通预测分析方法及其局限性,从需求分析与供应分析两个方面,用交通需求管理技术的观点,提出了城市快速道路系统的道路网络容量限制供需协调预测分析方法.所用预测方法引进了道路时空资源的概念,根据城市快... 以供需平衡的观点分析了传统交通预测分析方法及其局限性,从需求分析与供应分析两个方面,用交通需求管理技术的观点,提出了城市快速道路系统的道路网络容量限制供需协调预测分析方法.所用预测方法引进了道路时空资源的概念,根据城市快速道路系统的固有特点,计算未来容许的需求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快速道路系统的供应策略及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道路系统 系统规划 交通预测 时空资源 交通需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道路系统对城市形态演变作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胡畔 王振波 王兴平 《现代城市研究》 2008年第12期21-28,共8页
通过对南京历年城市道路的发展历程的介绍和对比,建立主要公路以及主城内部连接主要公路的主干路道路网络轴线模型,运用缓冲区叠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及成对明智比较分析得出,城市道路系统尤其是城市公路的建设是影响南京市城市形态发展... 通过对南京历年城市道路的发展历程的介绍和对比,建立主要公路以及主城内部连接主要公路的主干路道路网络轴线模型,运用缓冲区叠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及成对明智比较分析得出,城市道路系统尤其是城市公路的建设是影响南京市城市形态发展演变的主导因素,除此之外自然地形、河流、政府导向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发展,它们同道路网系统一起塑造着南京总体城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城市形态 道路系统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合地貌特征的西南山地城镇道路系统规划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肖竞 曹珂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48,共6页
西南山地常见的地貌形态有槽谷、岭脊、沟梁、丘陵四大类型,其相应的城镇形成了"带状""团状""串珠型"与"自由格网型"四种空间布局形态,各个布局形态下的交通组织存在着各种交通问题。据此,研... 西南山地常见的地貌形态有槽谷、岭脊、沟梁、丘陵四大类型,其相应的城镇形成了"带状""团状""串珠型"与"自由格网型"四种空间布局形态,各个布局形态下的交通组织存在着各种交通问题。据此,研究从相关规划视角,综合分析各种山地典型地貌城镇路网系统规划设计的具体策略,提出路网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呼应、交通组织与城市功能的协调、道路布线与城市景观的结合等契合地貌特征的山地城镇道路系统综合规划策略,为其他山地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地 道路系统 地貌形态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村庄道路系统规划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朱火保 张俊杰 周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9期89-92,共4页
村庄道路系统是组织村庄各种功能用地的"骨架",决定了村庄发展的轮廓和形态。村庄道路系统存在缺乏系统性研究、技术指标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不能满足地面排水与工程管线布置要求等问题。村庄道路系统的有序化对策应从总体要... 村庄道路系统是组织村庄各种功能用地的"骨架",决定了村庄发展的轮廓和形态。村庄道路系统存在缺乏系统性研究、技术指标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不能满足地面排水与工程管线布置要求等问题。村庄道路系统的有序化对策应从总体要求、道路分类和技术指标确定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庄道路系统规划 有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道空间的演变:从道路系统1.0到“绿街系统” 被引量:5
8
作者 金广君 朱超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111,共6页
"绿街系统"建设是城市发展新常态时期下提出的一个关于现行道路系统整改的概念,它是以小汽车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下城市街道的一场革命。论文选取集中体现交通冲突的城市中心区为基本单位,以中心区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 "绿街系统"建设是城市发展新常态时期下提出的一个关于现行道路系统整改的概念,它是以小汽车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下城市街道的一场革命。论文选取集中体现交通冲突的城市中心区为基本单位,以中心区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为视角,通过交通方式的改变总结出道路系统从1.0阶段到4.0阶段的演变过程,进而论述道路系统4.0——"绿街系统"的构成及元素组合模式。旨在打造更具人气、生态、健康、快捷并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与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道路系统 绿街系统 街道空间演变 元素组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北市道路系统发展对城市外部形状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苏毓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6-51,共6页
本研究以台北城市为例,探讨自清朝建城开始,在各不同时期,受到各种不同程度影响的道路系统发展,对台北城市的外部形状演变有直接关连。
关键词 道路系统 城市形态 外部形状 台北市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居住小区“人车分流”道路系统的规划探讨——以山东科技大学教职工公寓区规划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鹏 矫恒涛 李兵营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60-63,共4页
探讨小区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缘起、分类、组织原则及组织方式,并以山东科技大学教职工公寓区规划为实例介绍人车分流道路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 小区 道路系统 人车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对车辆-道路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丙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8-733,共6页
车辆采用13自由度三维全车模型,路面采用Kelvin地基上Euler梁单位进行离散,通过路面与轮胎接触点的平衡,建立起可以考虑车辆侧向滑动的车路耦合振动模型.将路面初始不平顺视为系统的竖向自激激励源,地震作为外部激励,建立起竖向和横向... 车辆采用13自由度三维全车模型,路面采用Kelvin地基上Euler梁单位进行离散,通过路面与轮胎接触点的平衡,建立起可以考虑车辆侧向滑动的车路耦合振动模型.将路面初始不平顺视为系统的竖向自激激励源,地震作为外部激励,建立起竖向和横向地震荷载共同作用下车路耦合方程,采用New-mark积分法对耦合方程组进行求解.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分析模型下,车路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取决于地震荷载,而地震荷载作用会使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明显下降;横向地震荷载对车辆和路面的横向振动有显著影响,对车辆的竖向振动可忽略;竖向地震荷载对车辆和路面的竖向振动影响较大,对车体的横向振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以至于在评判车辆运行安全性时必须考虑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道路系统 耦合振动 地震荷载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区道路系统与交通安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燕萍 《规划师》 2000年第3期42-43,共2页
作者从两个方面讨论了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一是通过分析典型居住区路网形式的人车分流状况和道路面积率水平,指出对居住区路网形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是在交通安全与土地利用的合理性之间寻找平衡点。二是指出居住... 作者从两个方面讨论了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一是通过分析典型居住区路网形式的人车分流状况和道路面积率水平,指出对居住区路网形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是在交通安全与土地利用的合理性之间寻找平衡点。二是指出居住区不同位置应采用不同的交通安全标准,提出满足上述标准的部分规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道路系统 规划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化道路系统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豫川 孙立军 《中国市政工程》 2008年第5期12-14,共3页
生态化道路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新技术理念。它以环保、安全和高效为目标,从观念上、技术上协调基础设施、交通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生态化道路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了道路工程的生态化设计原则,并对国内外道... 生态化道路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新技术理念。它以环保、安全和高效为目标,从观念上、技术上协调基础设施、交通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生态化道路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了道路工程的生态化设计原则,并对国内外道路交通污染生态化的吸收分解汽车尾气的路面材料、透水性路面结构、非吸热式地面、路径径流生态处理技术的发展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交通污染 生态化道路系统 设计原则 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发展阶段城市道路系统发展转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孔令斌 《城市交通》 2023年第2期9-10,共2页
城市道路是经济社会活动和多元交通系统运行的重要载体,也是公共空间、城市景观以及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道路都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重点。因此,城市道路系统既要保障交通功能,也要保障公共空间和... 城市道路是经济社会活动和多元交通系统运行的重要载体,也是公共空间、城市景观以及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道路都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重点。因此,城市道路系统既要保障交通功能,也要保障公共空间和景观要素功能;既要保障提升城市效率的长距离机动交通,又要保障支撑多元交通系统的短距离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既要保障交通畅通和可达,还要保障以街道为核心的经济社会活动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系统 交通系统 非机动车交通 机动交通 经济社会活动 景观要素 城市景观 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控规层面的道路系统规划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林 杜恒 +1 位作者 陈泽生 李丹 《交通与运输》 2020年第6期38-41,共4页
针对传统控规中道路规划存在的功能定位不足、平面要素不清、断面划分不精细、竖向缺乏统筹、道路红线划定粗放等典型问题,探索面向控规层面的道路系统规划。深入研究道路系统规划的目标、内容和技术方法,精细化确定道路系统“指标、平... 针对传统控规中道路规划存在的功能定位不足、平面要素不清、断面划分不精细、竖向缺乏统筹、道路红线划定粗放等典型问题,探索面向控规层面的道路系统规划。深入研究道路系统规划的目标、内容和技术方法,精细化确定道路系统“指标、平面、竖向、横断面、交叉节点、附属设施”等关键要素,形成全面的道路系统规划及管控要素体系。将道路系统规划的核心内容融入控规予以支撑,形成法定化的管控指标要素,实现对规划管理的决策支持和对工程设计的精细化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 道路系统 详细规划 规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当前城市道路系统的女性驾驶行为特征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16
作者 任怡静 黄春晓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5期107-112,共6页
随着机动化的推进、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驾驶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道路使用主体,备受大众关注,同时饱受诟病。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女性驾驶员出行行为、驾驶习惯和心理需求特点,分析两性驾驶行为差异,并探讨成因... 随着机动化的推进、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驾驶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道路使用主体,备受大众关注,同时饱受诟病。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女性驾驶员出行行为、驾驶习惯和心理需求特点,分析两性驾驶行为差异,并探讨成因。对比发现,女性对道路的客观使用与主观认知较男性更为复杂、细致,体现在出行路线、道路使用、驾驶感受、方向认知和审美需求等方面。差异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内因——性别差异,包括生理及心理特点、性别角色与个人属性等;二是外因——道路系统规划设计,体现在总体结构、设施配置、标识与景观设计等维度。在当前道路环境下不应只批评"女司机现象",更应对规划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私人交通 驾驶行为 城市道路系统 交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中湖公共道路系统的构建与连接——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丰 刘寒 《美与时代(城市)》 2021年第12期121-122,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建设获得了高质量发展。构建城市公园连接道系统并完善公园城市绿道网络,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结合点。以武汉江汉区三所滨湖公园为例,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滨水公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建设获得了高质量发展。构建城市公园连接道系统并完善公园城市绿道网络,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结合点。以武汉江汉区三所滨湖公园为例,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滨水公园连接道系统进行综合探索,分别从宏观角度、中观角度、微观角度三个方面,探讨武汉江汉区滨湖公园连接道的景观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城中湖公共道路系统 绿道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自行车道路系统规划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新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6年第4期85-87,共3页
从我国自行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在自行车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误区,提出着重要在规划思想上进行更新,改变以机动化为主的模式。同时,对我国自行车交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自行车道路系统 可持续发展 观念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道路系统的角度看智能汽车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斌 《时代汽车》 2016年第3期2-2,共1页
交通,最大的使命是实现可持续。我们知道,交通受制于土地、能源、环境等等制约。我们如何平衡好机动化、土地能源的关系?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给未来留有空间。我们面临很多问题,事故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拥堵问题,所以机动化和这... 交通,最大的使命是实现可持续。我们知道,交通受制于土地、能源、环境等等制约。我们如何平衡好机动化、土地能源的关系?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给未来留有空间。我们面临很多问题,事故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拥堵问题,所以机动化和这几个关系没有解决好,这仁者见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交通需求 污染问题 机动化 汽车时代 停车收费 道路系统 运输工具 需求管理 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货分离道路系统实施评价方法研究
20
作者 马红伟 段绪斌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第1期126-128,13,共3页
通过综述国内外客货分离道路的实施及研究现状,重点分析国外现有客货分离道路评价方法在我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港口城市道路运输特点,提出我国港口城市客货分离道路评价体系,并研究了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研究成果... 通过综述国内外客货分离道路的实施及研究现状,重点分析国外现有客货分离道路评价方法在我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港口城市道路运输特点,提出我国港口城市客货分离道路评价体系,并研究了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我国客货分离道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充分发挥客货分离道路系统的优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分离道路系统 港口城市 货车专用车道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