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城区道路沉积物污染特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任玉芬 王效科 +2 位作者 欧阳志云 王巧环 侯培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65-2371,共7页
为了解城市道路沉积物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危害,在北京城区的生活区、文教区、交通干线和公园绿地这四种功能区的道路沉积物进行了取样监测,并分析了道路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重金属铜(Cu)、铬(Cr)、铅(Pb)、... 为了解城市道路沉积物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危害,在北京城区的生活区、文教区、交通干线和公园绿地这四种功能区的道路沉积物进行了取样监测,并分析了道路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重金属铜(Cu)、铬(Cr)、铅(Pb)、锌(Zn)和有机质(TOC)的污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功能区道路沉积物中TN、TP和TOC的含量较高。交通干线、文教区、生活区和公园绿地道路沉积物TN均值分别为0.1009、0.1440、0.1071、0.0974mg/kg,文教区道路沉积物的TN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道路沉积物;TP均值分别为0.0695、0.0729、0.0665、0.0608mg/kg,以文教区最高,但未达显著水平。交通干线和文教区道路沉积物TOC浓度显著高于生活区和公园绿地,交通干线、文教区和生活区道路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高于公园绿地。主要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和车辆交通量的影响。四类功能区氮主要以可溶态赋存,磷主要以颗粒态赋存在沉积物中,并且交通干线道路沉积物中溶解态磷比例最低。溶解态的重金属占总量的比例均较低,只有溶解态Cu达到5%以上,表明重金属主要赋存在颗粒态存在的沉积物中。道路沉积物或者外界带入的固体物质是地表径流污染物的重要来源,研究结果为城市地表污染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区道路 道路沉积物 污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冬季道路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和源解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丁晴晴 李科 董黎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03-1912,共10页
在北京城区四环以内采集了33个冬季道路沉积物样品,分析其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布特征、来源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6种多环芳烃(PAHs)∑16PAHs的浓度范围为931.0—2668.7 ng·g^(-1)干重,平均浓度为1602.4 ng·g^(-1)干重... 在北京城区四环以内采集了33个冬季道路沉积物样品,分析其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布特征、来源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6种多环芳烃(PAHs)∑16PAHs的浓度范围为931.0—2668.7 ng·g^(-1)干重,平均浓度为1602.4 ng·g^(-1)干重,污染物的组成以4环和3环PAHs为主.通过LMW/HMW(低分子量与高分子量PAHs的比值)法、特征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道路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自于煤、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交通尾气的排放.由TEQBa P分析结果可知,33个采样点PAHs的∑16TEQBa P范围为58.2—324.4 ng·g-1干重,平均值为139.3 ng·g^(-1)干重;所有采样点的∑10TEQBa P范围为33.1—266.8 ng·g^(-1)干重,平均值为95.0 ng·g-1干重,均超过荷兰土壤的目标参考值,说明北京市冬季道路沉积物中PAHs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其中7种致癌性PAHs(Ba A、Chr、Bb F、Bk F、Ba P、IPY和DBA)的TEQBa P占∑16TEQBa P的96.1%—99.3%,平均值为98.5%,是∑16TEQBa P的主要贡献者,并且Ba P的贡献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沉积物 多环芳烃 源解析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性研究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薛红琴 韩晓丽 赵尘 《森林工程》 2011年第2期64-68,共5页
道路沉积物是来源和物质组成都很复杂的重要的环境介质之一,介绍国内外不同城市道路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综述路面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种类和含量,比较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状态的研究方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 道路沉积物是来源和物质组成都很复杂的重要的环境介质之一,介绍国内外不同城市道路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综述路面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种类和含量,比较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状态的研究方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探析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素及其迁移转化过程,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进行了判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道路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措施的建议,并指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可利用性评估城市道路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友媛 李洁 +2 位作者 朱龙 苑公静 孙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116,共8页
城市道路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是表征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采用重金属化学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来评估其生态风险更合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集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10条次干道沉积物样品,分析不同粒径沉积物中Zn、Cd、Cu、Pb... 城市道路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是表征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采用重金属化学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来评估其生态风险更合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集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10条次干道沉积物样品,分析不同粒径沉积物中Zn、Cd、Cu、Pb的含量、化学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采用地累积指数(Igeo)和改进的生态风险指数(RIm)评价细粒径(小于75μm)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沉积物粒径越小,重金属含量则越多。当粒径小于75μm时,Zn、Cd、Cu和Pb平均含量分别为山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0.63、6.07、3.39、2.70倍。(2)随粒径的减小,生物可利用性增大。小于75μm粒径的Zn、Cd、Cu和Pb的生物可利用态百分比为74%、78%、66%和55%。(3)评价结果显示,Zn、Cd、Cu和Pb的值分别为2.83、2.01、2.22和2.05,结果均为偏重度污染。(4)评价结果为较高生态风险,其中Cd属于极高风险,Cu和Pb属于中等风险,Zn属于低风险,Cd对的贡献高达75%。以重金属污染水平、迁移率、生物可利用性和生态风险为评价依据,认为Zn、Cd、Cu、Pb的风险均较大。该研究可为青岛市道路重金属污染防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沉积物 重金属 化学形态 生物可利用性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的优化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朱龙 陈友媛 +4 位作者 苑公静 张翔宇 江晓倩 杨新如 王秀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6-844,共9页
城市道路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在降水径流的冲刷下会对受纳水体产生生态风险.基于重金属的总量、毒性、形态,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_(i))、生态风险指数法(RI)和风险编码评价法(RAC)对青岛市崂山区11条主干道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u、Zn... 城市道路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在降水径流的冲刷下会对受纳水体产生生态风险.基于重金属的总量、毒性、形态,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_(i))、生态风险指数法(RI)和风险编码评价法(RAC)对青岛市崂山区11条主干道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u、Zn、Pb、Cd)的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差异较大,建立新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对这3种评价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①道路沉积物中的Cu、Zn、Pb、Cd均存在累积现象,4种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交通活动、大气沉降以及路面标识用漆.重金属各形态分布不均匀,Cu以可氧化态为主,Zn以弱酸提取态为主,Pb以残渣态为主,Cd以生物可利用态(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为主.②P_(i)评价结果显示,Cu、Zn、Pb、Cd的P_(i)值分别为3.80、27.61、1.21、8.33,Zn和Cd表现为重度污染水平,Cu和Pb分别表现为中度和轻微污染水平;RI综合评价结果为高风险,其中Cd属于高风险,其他3种重金属为低风险;RAC评价结果为Zn(40.44%)>Pb(28.24%)>Cd(25.37%)>Cu(3.80%),Zn表现为高生态风险,Pb和Cd表现为中等生态风险,Cu表现为低生态风险.导致3种评价结果不同的原因是评价方法分别侧重重金属的总量、毒性或形态.③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体系,设置了新的综合评价标准,优化评价结果表现为Cd(87.4)>Zn(72.04)>Pb(53.96)>Cu(53.56).这表明重金属的毒性对其生态风险的影响要大于重金属的总量和形态,总量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评价结果.研究显示,在实际工作中,当各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存在分歧时,模糊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更准确地了解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沉积物 交通活动 毒性 化学形态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