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趣生成理论与道教传统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思齐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2期69-73,79,共6页
诗趣生成理论指在诗歌中追求奇妙的理论 ,它主要形成于宋金时期 ,而集中体现在“因事出奇”说之中。此学说的生成机制与道教有直接的联系。其首倡者扬雄属于早期道家 ,其主要理论代表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和王若虚 ,他们都具有浓郁的... 诗趣生成理论指在诗歌中追求奇妙的理论 ,它主要形成于宋金时期 ,而集中体现在“因事出奇”说之中。此学说的生成机制与道教有直接的联系。其首倡者扬雄属于早期道家 ,其主要理论代表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和王若虚 ,他们都具有浓郁的道教情结。清理诗趣生成理论的审美情趣 ,考察其历史发展的脉络 ,寻绎其逻辑演绎的路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理论 道教传统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王玄览的道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森溥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3期50-55,共6页
王玄览,俗家姓王名晖,玄览是他当了道士后的法号。他的祖先本是山西人,后迁入四川,在今绵竹入户,他从而成了道地的四川人。他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六二六年),死于武周神功元年(公元六九七年),活了七十二岁。据道士王太霄所写《玄珠... 王玄览,俗家姓王名晖,玄览是他当了道士后的法号。他的祖先本是山西人,后迁入四川,在今绵竹入户,他从而成了道地的四川人。他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六二六年),死于武周神功元年(公元六九七年),活了七十二岁。据道士王太霄所写《玄珠录》序的记述,他的经历颇为神奇,不仅夙具慧根,少年颖悟,无师修道,为人景仰,而且对道佛两家学说造诣甚深,并能加以融合,形成颇具特色的新道论。他十五岁时,始当“预言家”,至三十多岁方感到他所从事多年的卜筮之术不够精妙,乃转“而习弄玄理”(见《玄珠录序》,下面所引不再加注),并对佛教的大乘理论进行研究。同时,他又沿着汉朝严遵《道德指归》的路子,对《老子》加以注释,又对道教传统的“神仙方法丹药”加以研习。他四十七岁时,其美名已传入当地官吏耳中,得到益州长史李孝逸的敬重和召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论 道教传统 道士 佛教 生灭 武周 公元 定慧双修 丹药 祖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士成玄英的动静观
3
作者 李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9-95,共7页
本文对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重玄学派代表成玄英的动静观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和详细地分析,其中包括对动静相即、动静不二、动寂一时的动静本原的考察;对动而常寂、动不伤寂的动静关系的分析;对随变任化、与化俱往、变故日新的动之原... 本文对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重玄学派代表成玄英的动静观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和详细地分析,其中包括对动静相即、动静不二、动寂一时的动静本原的考察;对动而常寂、动不伤寂的动静关系的分析;对随变任化、与化俱往、变故日新的动之原因和状态的探讨;对动静无心、率其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玄英 庄子 《老子注》 动静观 物不迁 第一推动 “化” 宇宙本体 大宗师 道教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