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1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道教仙境审美倾向的文化渊源——以道教神仙传记为中心
1
作者 李彦豪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5年第1期33-39,共7页
道教“仙境”专指道教神仙信仰中神仙修炼、成仙和居住的理想生命空间,不仅是修道者笃信的生活世界,还是修道者孜孜以求的高妙的精神境界和理想的物质空间。唐代道教仙境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地上仙境、诸天仙境和人体内仙境。以唐... 道教“仙境”专指道教神仙信仰中神仙修炼、成仙和居住的理想生命空间,不仅是修道者笃信的生活世界,还是修道者孜孜以求的高妙的精神境界和理想的物质空间。唐代道教仙境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地上仙境、诸天仙境和人体内仙境。以唐代道教神仙传记为中心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唐代道教仙境的审美焦点,主要表现为神仙、动植物和山岳等,唐代道教仙境的审美倾向的文化渊源可以归结为“自然崇拜”观念、儒道理想人物思想和楚文化蕴美求奇等传统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道教 仙境 道教审美 文化渊源 自然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书局本《道教灵验记》勘正
2
作者 张学瑾 《现代语文》 2024年第3期27-32,共6页
杜光庭所撰《道教灵验记》是一部道教灵验故事集,也是研究近代汉语的宝贵语料。中华书局2013年标点本《道教灵验记》(收于《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是目前使用较广的版本。综合运用文献学、文字学、版本学等相关知识,就该本整理中出现... 杜光庭所撰《道教灵验记》是一部道教灵验故事集,也是研究近代汉语的宝贵语料。中华书局2013年标点本《道教灵验记》(收于《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是目前使用较广的版本。综合运用文献学、文字学、版本学等相关知识,就该本整理中出现的讹文、脱文、倒文、误校问题予以商榷。如:“辰未己午”当作“辰未巳午”,“白箭”当为“白简”,“叩搏颡”脱“稽”字,“四卷同”当乙为“四同卷”,“舌本”指舌根等。通过这一探讨,希望能够为道教文献的释读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灵验记》 杜光庭 中华书局本 校勘 道教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教音乐研究”专栏主持人语
3
作者 胡军 《歌海》 2016年第4期11-11,共1页
道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道教文化的道教音乐,它的发展是随着道教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延伸的,因此,道教音乐积淀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蕴藏着大量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遗韵,是研究我国古代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 道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道教文化的道教音乐,它的发展是随着道教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延伸的,因此,道教音乐积淀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蕴藏着大量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遗韵,是研究我国古代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 传统音乐文化 宫廷音乐 民间音乐 道教文化 道教 遗韵 南岳 道教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室与靖室:华山道教宫观及环境空间营造手法
4
作者 王瑞琦 楼颖 李雄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9,共8页
【目的】以道教文化为主体的名山是中国宗教名山的核心,其风景系统的营建体现了宗教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作用关系。剖析西岳华山道教宫观的营造手法,可为当下中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依据是否使用建筑材料,归纳... 【目的】以道教文化为主体的名山是中国宗教名山的核心,其风景系统的营建体现了宗教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作用关系。剖析西岳华山道教宫观的营造手法,可为当下中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依据是否使用建筑材料,归纳出石室和靖室2类道教宫观,并结合现场勘查和史料搜集对2类宫观的建设发端、空间分布和营造手法进行解析。【结果】发现“依石靠崖,藏形避世”的石室的营造特征为与地共融的相地择址、“口”小“腔”大的结构形制;“以高为尊,随物赋形”的靖室的营造特征为生圣兼备的相地择址、意境相生的院落布局、有法无式的建筑空间、由凡入仙的引导空间;2类宫观的组合营造方式为“因形就势,古今共融”。【结论】保护华山道教宫观及环境空间的原真性、整体性,有助于华山风景名胜区在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整合的过程中得到妥善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名山 营造特征 道教宫观 石室 靖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与庶道:蒲松龄心目中的道教形象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国帅 《蒲松龄研究》 2011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明清时期是道教的衰落时期,道教在上层社会中的影响力明显下降。然而,在蒲松龄的笔下,道教以民间化的形态重新出现,展示了另一种不同的场景:积极地参与民众生活,以其特有的方式解决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甚至融合成为他... 明清时期是道教的衰落时期,道教在上层社会中的影响力明显下降。然而,在蒲松龄的笔下,道教以民间化的形态重新出现,展示了另一种不同的场景:积极地参与民众生活,以其特有的方式解决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甚至融合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对佛教和其他民间信仰形态都产生了影响。基于此,有理由相信道教在民间的发展拥有更加深厚的潜力和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官方道教 民间道教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教建筑应有的独特风格 被引量:5
6
作者 白胤 《山西建筑》 2005年第13期31-32,共2页
阐述了道教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宗教理念,并对道教建筑的现状作了研究,分析了道教文化的独特性与道教建筑现状的反差,探讨了道教建筑更深层次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 道教 道教建筑 道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云南瑶族道教科仪乐舞及其跨民族、地域性艺术文化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民康 杨晓勋 《民族艺术研究》 1997年第5期3-17,共15页
瑶族是历史和文化传统较为悠久、分布地域较广的古老民族之一。作为单一的民族共同体。
关键词 云南瑶族 瑶族道教 道教音乐 师公戏 道教科仪 地域性 蓝靛瑶 艺术文化 道教文化 跨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样式与地方造像——北朝道教造像中的胡汉融合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媛 《美术大观》 2024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北朝道教造像是研究北朝艺术、宗教、民族关系等的重要实物材料,学者业已做过诸多研究;然而,关于造像中的胡人文化元素则鲜有论及。是故,本文以系统收集的77件造像为中心,通过寻觅分析带有胡人元素的图像内容,探讨北朝地方民众胡汉融合... 北朝道教造像是研究北朝艺术、宗教、民族关系等的重要实物材料,学者业已做过诸多研究;然而,关于造像中的胡人文化元素则鲜有论及。是故,本文以系统收集的77件造像为中心,通过寻觅分析带有胡人元素的图像内容,探讨北朝地方民众胡汉融合的造像实践。认为:(1)北朝道教造像中有胡貌、胡服、胡乐、胡人坐具等外来样式;(2)与其时上层社会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地方造像者在身份上、宗教信仰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胡汉融合;(3)这种融合现象除了与其时胡汉杂居的社会大背景有关之外,还与道教对少数民族的吸纳,以及地方民众“重功德轻种族”的造像理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道教造像 胡人文化元素 地方造像 胡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道教旅游资源之特色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文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98-102,共5页
关键词 旅游资源 道教音乐 道教造像 中国道教 原始宗教 道教旅游 名山胜景 宗教活动 道士 其他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认同性研究——基于早期道教与民间信仰的考察
10
作者 卜祥伟 《人文天下》 2017年第1期34-39,共6页
民间信仰与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与道教都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一个泛型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道教是一种更加规范性的信仰。信仰载体是信仰传承的重要方式,并以各种物化或者精神的形式来承载、传播信仰文化的媒介,它... 民间信仰与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与道教都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一个泛型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道教是一种更加规范性的信仰。信仰载体是信仰传承的重要方式,并以各种物化或者精神的形式来承载、传播信仰文化的媒介,它是信仰得以形成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道教 信仰文化 道教思想 《太平经》 参同契 传统文化传承 丹道 炼养 道教信仰 真灵位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与药:鲁迅、陈撄宁道教观歧异与民族精神建构
11
作者 伍金霞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鲁迅从文化内省角度,以道教为国家民族落后的病源;陈撄宁从文化抗争角度,以道教为抵抗他国文化侵略的良药。在晚清民国的政治、文化与思想语境中,知识分子的个体意识与民族国家话语交织,他们对道教的不同认知,成为他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 鲁迅从文化内省角度,以道教为国家民族落后的病源;陈撄宁从文化抗争角度,以道教为抵抗他国文化侵略的良药。在晚清民国的政治、文化与思想语境中,知识分子的个体意识与民族国家话语交织,他们对道教的不同认知,成为他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抗日浪潮中建构民族话语的重要依据。鲁迅对以道教为根柢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欲重塑现代性、健全独立的民族性格;陈撄宁在“淞沪抗战”后,明确主张以道教为“团结民族精神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陈撄宁 道教 国民性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中国道教文学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道经集部集成、编纂与研究”推进会在长沙举行
12
作者 国淑雅 陈哲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6月28日-29日,第三届中国道教文学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道经集部集成、编纂与研究”推进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大会由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湖南师范大学中国道教文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 2024年6月28日-29日,第三届中国道教文学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道经集部集成、编纂与研究”推进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大会由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湖南师范大学中国道教文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50多位学者出席,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肖百容教授、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蒋振华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道教文学 文学院院长 湖南师范大学 集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学术研讨会 道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的“圣母”信仰与山之道教——碧霞元君、娑苏、大比留女
13
作者 须永敬 李杰玲(译者)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年第3期58-69,共12页
本文着眼于中世东亚同时存在的、称为“圣母”的山岳女神,用宏观的,并且是俯瞰式的视角来考察东亚世界可能拥有“共同”的宗教经验。“圣母”这一尊称在亚细亚广泛存在,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宋代碧霞元君“圣母”尊称的影响,但不同的“圣... 本文着眼于中世东亚同时存在的、称为“圣母”的山岳女神,用宏观的,并且是俯瞰式的视角来考察东亚世界可能拥有“共同”的宗教经验。“圣母”这一尊称在亚细亚广泛存在,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宋代碧霞元君“圣母”尊称的影响,但不同的“圣母”信仰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日韩的“圣母”有共同的虚舟传说。另一方面,中韩的“圣母”都是山岳女性宗教者。本文通过考察指出日韩“圣母”信仰内容上的差异,源自日韩对道教信仰的不同接受,又由于日本山岳信仰中有“女人禁制”,所以不存在女性信教者,这对日本接受道教信仰有一定的障碍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圣母 道教 女人禁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敬神 娱人——试论道教科仪音乐的功能
14
作者 毛继增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8-52,共5页
道教科仪音乐是道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道徒通过听觉形象参与道教科仪活动的艺术媒介。因此,它一直伴随着道教、道教文化的兴盛而兴盛,伴随着道教、道教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剖析道教科仪音乐的功能,对于我们认识道教文化的内涵、理解... 道教科仪音乐是道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道徒通过听觉形象参与道教科仪活动的艺术媒介。因此,它一直伴随着道教、道教文化的兴盛而兴盛,伴随着道教、道教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剖析道教科仪音乐的功能,对于我们认识道教文化的内涵、理解道教、道教文化何以能产生这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有裨益的。综观道教科仪音乐,它有如下功能:敬神与娱人。下面将分别论迷。敬神《乐记》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衷心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音乐 道教科仪 道教文化 民族音乐 道教教义 娱人 敬神 功能 民间音乐 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学者出席“武当山中国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
15
作者 柯音言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0-10,共1页
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和武当山道教协会联合举办的“武当山中国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0月9日在武当山宾馆降下帷幕。历时五天的研讨会,旨在通过学术交流和商讨,增进道教界和学术界的联系,以期拓展道教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而... 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和武当山道教协会联合举办的“武当山中国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0月9日在武当山宾馆降下帷幕。历时五天的研讨会,旨在通过学术交流和商讨,增进道教界和学术界的联系,以期拓展道教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弘扬道教文化的精华,使天下皆知“道教在历史潮流中的伟大意义”。来自国内外的70余位专家、学者在道教文化广阔的领域内进行了多层面、全方位的探讨、切磋和交流。其论题。从道教(家)哲学思想、道教义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文化 武当山 学术研讨会 道教科仪 道教研究 中国道教 学术界 伟大意义 历史潮流 多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道教寺观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蔚 陈全慧 李翔宇 《风景园林》 2014年第4期66-70,共5页
自东汉以来道教及道教建筑在重庆地区有广泛发展。对于道教建筑而言,"道法自然"思想是道教建筑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也是道教建筑区别于其他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以重庆现存道教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地方史志文献的解读和建... 自东汉以来道教及道教建筑在重庆地区有广泛发展。对于道教建筑而言,"道法自然"思想是道教建筑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也是道教建筑区别于其他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以重庆现存道教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地方史志文献的解读和建筑实例分析,通过对巧用地形,智取空间的建筑处理手法以及利用山地景观"多视点、多维度"的特点,营造寺观"修仙向道"的环境氛围和增强观者视觉心理感受等设计手法进行研究,总结重庆道教寺观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庙园林 道教寺观 环境适应性 道教建筑 园林建筑 风景建筑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武当道教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术后复发广泛转移验案
17
作者 雷欣博鹏 董伟 +1 位作者 吴小双 雷陵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该病多系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致,晚期常出现肝外转移,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进而危及患者生命。该文介绍雷陵主任医师基于武当道教医药“重人贵生”“道法自然”理念、“阴...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该病多系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致,晚期常出现肝外转移,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进而危及患者生命。该文介绍雷陵主任医师基于武当道教医药“重人贵生”“道法自然”理念、“阴阳平衡”“以气为本,保气为先”理论,以及“二毒”病因学说,采用汤药内服、膏药外贴配合武当食疗、太极功法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术后复发广泛转移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细胞癌 转移癌 武当道教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曲多变”在民间丧礼道教仪式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18
作者 潘江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7-126,共20页
东汉魏晋时期,道教音韵或已出现于丧礼之中。至隋,僧道斋醮的丧俗开始跨国流传。自宋至明清,民间丧礼僧道斋醮、作乐娱灵的现象普遍存在。至今,湖南平江县民间丧礼道教仪式音乐依旧活态传承,其结构宏大、内涵丰富,是地区传统音乐的重要... 东汉魏晋时期,道教音韵或已出现于丧礼之中。至隋,僧道斋醮的丧俗开始跨国流传。自宋至明清,民间丧礼僧道斋醮、作乐娱灵的现象普遍存在。至今,湖南平江县民间丧礼道教仪式音乐依旧活态传承,其结构宏大、内涵丰富,是地区传统音乐的重要构成。笔者采录仪式音乐,记写乐谱,解析法器合奏、歌乐唱腔的艺术特征,探究“一曲多变”在民间丧礼道教仪式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丧礼 道教仪式音乐 创作手法 一曲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一行走访方“一会一团”
19
《中国天主教》 2024年第1期31-31,共1页
2月5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一行10人到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走访交流,并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代表中国道协向“一会一团”致以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李山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沈斌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 2月5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一行10人到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走访交流,并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代表中国道协向“一会一团”致以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李山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沈斌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郭金才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杨永强主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谭立铸教友、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杨宇神父热情接待并进行友好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教协会 节日问候 天主教 友好交流 神父 一行 会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俗渐雅:金代全真道教咏花诗的流变
20
作者 张响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9期11-14,共4页
金代咏花诗词的创作者可划分为两大群体,一是传统的士大夫文人群体,二是宗教信徒群体。金代全真教教徒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咏物诗词中包含了数量较多的咏花作品,风格多样,思想内涵丰富。一、绽放于金代全真教诗词中的花卉金代是全真... 金代咏花诗词的创作者可划分为两大群体,一是传统的士大夫文人群体,二是宗教信徒群体。金代全真教教徒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咏物诗词中包含了数量较多的咏花作品,风格多样,思想内涵丰富。一、绽放于金代全真教诗词中的花卉金代是全真教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真教文人诗词创作的发展时期。金代初期,统治者为了取得更多支持,将宗教作为拉拢人心的工具。统治者采取了整理宗教典籍、修建寺庙道观以及召见宗教领头人等方式,促进宗教的发展。由于信徒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出身儒士,全真教成为道教诸多流派中与文学联系最紧密的派别之一。花草虽然与道教的关系并不过分紧密,但是在道教用语或宗教活动中,花草是常见的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真教 士大夫文人 文学作品 咏物诗词 宗教信徒 咏花诗 金代 全真道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