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心理许可研究述评 被引量:17
1
作者 石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33-1241,共9页
道德心理许可是指既往的道德行为让人觉得可以表达或做出可能会损害自己道德名誉的态度或行为。给予许可与被许可行为既可属于相同领域,也可属于不同领域,甚至观察者有时也会给予行为者以道德心理许可。道德信誉和道德证书是产生道德心... 道德心理许可是指既往的道德行为让人觉得可以表达或做出可能会损害自己道德名誉的态度或行为。给予许可与被许可行为既可属于相同领域,也可属于不同领域,甚至观察者有时也会给予行为者以道德心理许可。道德信誉和道德证书是产生道德心理许可的两条独立路径。重要的个人认同和避免虚伪这两个因素可能阻碍许可的发生。未来还需要厘清自我许可与他人许可之间的关系,验证道德信誉和道德证书模型的一些基本假设,探讨道德心理许可的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心理许可 道德证书 道德信誉 虚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创造力员工高伤害?道德许可视角创造力与职场不文明行为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占小军 李志成 郭一蓉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0-199,共10页
作为职场最普遍的负向行为,职场不文明行为是指违背职场相互尊重的人际规范,伤害意图模糊的低强度越轨行为。已有研究发现除负面因素之外,积极的工作表现与行为也可能导致不文明行为。而创造力作为一种受到组织鼓励和肯定的积极行为,其... 作为职场最普遍的负向行为,职场不文明行为是指违背职场相互尊重的人际规范,伤害意图模糊的低强度越轨行为。已有研究发现除负面因素之外,积极的工作表现与行为也可能导致不文明行为。而创造力作为一种受到组织鼓励和肯定的积极行为,其与职场不文明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尚待考察。本研究基于道德许可理论,探讨了创造力影响职场不文明行为的过程机制,特别是道德信誉和道德证书两种道德许可的中介作用以及观察到不文明行为的调节作用,拓展了理解创造力及职场不文明行为的视阈。通过对353份员工—同事匹配的两阶段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创造力显著正向影响职场不文明行为;(2)道德许可的两个维度(道德信誉和道德证书)在创造力与职场不文明行为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3)观察到的不文明行为不仅调节了创造力与道德信誉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创造力通过道德信誉影响职场不文明行为的间接关系,即在观察到的不文明行为较多条件下,创造力通过道德信誉影响职场不文明行为的间接效应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职场不文明行为 道德许可 道德信誉 道德证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许可理论视角下员工的帮助行为对沉默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培旭 周汉辉 +2 位作者 吴梦颖 夏青 瞿皎姣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5-704,共10页
基于道德许可理论,提出一个以道德证书为中介变量和道德意识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通过多时点追踪问卷调研方法,探讨了员工“先帮助后沉默”的道德认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帮助行为正向影响其后续的沉默行为;道德... 基于道德许可理论,提出一个以道德证书为中介变量和道德意识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通过多时点追踪问卷调研方法,探讨了员工“先帮助后沉默”的道德认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帮助行为正向影响其后续的沉默行为;道德证书在员工的帮助行为影响沉默行为的过程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道德意识不仅负向调节员工的帮助行为对道德证书的影响,而且负向调节道德证书在员工的帮助行为和沉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行为 沉默行为 道德许可 道德证书 道德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人不做坏事”抑或“好人也做坏事”--组织关爱对模糊性偏差行为的双面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关涛 甘莉 康海华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3-184,I0031,I0032,共14页
为了揭示组织关爱的双面性,本研究首先根据道德边界是否清晰的标准,将组织偏差行为划分为清晰与模糊两种类型,并选取人际冲突、辱虐管理和职场排斥作为模糊性偏差行为的构成效标。然后基于一致性动机理论构建“组织关爱—模糊偏差行为... 为了揭示组织关爱的双面性,本研究首先根据道德边界是否清晰的标准,将组织偏差行为划分为清晰与模糊两种类型,并选取人际冲突、辱虐管理和职场排斥作为模糊性偏差行为的构成效标。然后基于一致性动机理论构建“组织关爱—模糊偏差行为”的直接作用路径,用于反映组织关爱对模糊性偏差行为的抑制效应;基于道德平衡动机理论构建“组织关爱—道德证书许可—模糊偏差行为”的间接作用路径,用于解释组织关爱对模糊性偏差行为的促进效应。这两条路径共同构成了组织关爱对模糊性偏差行为的双重作用模型。通过问卷调研发现,组织关爱对模糊性偏差行为同时存在直接抑制效应和间接促进效应,进一步说明一致性动机与道德平衡动机共存的矛盾心理,是职场中“好人不做坏事”与“好人也做坏事”两种矛盾现象并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关爱 一致性动机 道德平衡动机 道德证书许可 模糊性偏差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