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
屈正良
夏金星
彭希林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2
|
道德认知发展教育理论观照下的信息伦理教育研究 |
刘彦尊
孙启林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3
|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建构观的探讨 |
冯增俊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5
|
|
4
|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
刘晓倩
|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5
|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大学德育的启示 |
范红凤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6
|
道德认知发展学派的德育观评析 |
杨威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7
|
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职业使命与审计伦理行为 |
薛文艳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8
|
道德认知发展研究方法述评 |
洪灵敏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8 |
1
|
|
9
|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启示 |
杨国顺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0
|
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借鉴 |
邹绍清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11
|
审计师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伦理决策的关系研究 |
杨书想
曾繁英
|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2
|
道德认知发展视域下的科学共同体与学术道德——治理研究生学术失范的一种努力 |
向玉凡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3
|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道德教育观、道德教育实践 |
岑国桢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14
|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晚近研究 |
陈会昌
|
《心理学报》
|
1984 |
3
|
|
15
|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
魏欣羽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19 |
4
|
|
16
|
地理课堂教学与道德教育的融合路径初探--基于道德认知发展论 |
梁家伟
马金平
|
《地理教学》
|
2021 |
0 |
|
17
|
超越科尔伯格的男性认知逻辑局限——当代道德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潘蕾琼
黄甫全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8
|
认知发展理论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小组讨论模式述评 |
岑国桢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19
|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喻芒清
郝翔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20
|
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道德认知视角 |
俞国良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