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自我知觉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郭迪 李彩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6-176,共11页
个体是否做出道德行为,不仅与其道德自我知觉有关,还会受到其先前行为的道德与否及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影响,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在不同道德范畴中被试道德自我调节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在禁止性道德范畴,低主观... 个体是否做出道德行为,不仅与其道德自我知觉有关,还会受到其先前行为的道德与否及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影响,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在不同道德范畴中被试道德自我调节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在禁止性道德范畴,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被试在回忆先前不道德行为后更可能做出不道德(欺骗)行为,高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被试的道德行为则更稳定。在指定性道德范畴,个体的道德同一性水平会显著预测其助人意愿,而与其先前行为的道德与否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无关。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道德范畴中个体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的复杂性,对不同道德范畴中个体道德行为的提升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范畴 道德行为 道德自我知觉 道德自我调节 道德自我同一性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