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道德评价的根据再认识——从道德的本质谈起
被引量:
10
1
作者
郭永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58-62,96,共6页
道德是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只有人的用心,主观能动性才存在善恶问题。善恶仅为动机的属性。道德评价的根据只能是行为的动机。否定动机论是我国当代伦理学的一大理论误区。效果本身无所谓善恶,效果也就不能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主张...
道德是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只有人的用心,主观能动性才存在善恶问题。善恶仅为动机的属性。道德评价的根据只能是行为的动机。否定动机论是我国当代伦理学的一大理论误区。效果本身无所谓善恶,效果也就不能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主张以“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为道德评价根据的“统一论”,也不成立。动机论与效果论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容有第三条道路存在。“统一论”的认识论根源是:把对行为的理想要求混同于道德评价的根据;把对动机的考察方法混同于道德评价的根据等。重新审视康德的动机论,他把动机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是无懈可击的,其错误在于他对动机作了绝对非功利的解释。从伦理思想史上看,动机论和功利主义是可 以统一的。边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评价根据
动机论
道德的本质
效果论
动机与效果
统一论
功利主义
伦理学
道德
价值
主观能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杉林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35,共4页
一、现有的道德定义没有突出道德的本质 道德科学关于道德的本质的看法,都集中表述在道德的定义中。我国理论界关于道德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层意思:(1)道德是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范畴。(2)它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是调整人们相互关...
一、现有的道德定义没有突出道德的本质 道德科学关于道德的本质的看法,都集中表述在道德的定义中。我国理论界关于道德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层意思:(1)道德是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范畴。(2)它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广泛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广泛干预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3)它的反作用的方式是,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形成人们的内心信念,以约束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这样的道德定义,不能把道德的本质从道德的所有属性中分析出来,而是把它们并列混和在一起,笼统地称之为道德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的本质
相互关系
自然物质
根本矛盾
生存发展
道德
本质
现实
道德
道德
关系
对立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一文的质疑
3
作者
华寿考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96-96,共1页
对《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一文的质疑华寿考阅读了《理论学刊》1995年第6期载《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该文后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6年第1期转载)一文后,觉得该文的观点有加以辨析、商榷之必要。该文认为,人类...
对《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一文的质疑华寿考阅读了《理论学刊》1995年第6期载《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该文后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6年第1期转载)一文后,觉得该文的观点有加以辨析、商榷之必要。该文认为,人类社会关系就是道德关系,道德是社会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的本质
社会意识形态
阶级性
道德
规范
阶级社会
资产阶级
道德
公平合理
占统治地位
中国人民
行为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本质的新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乔法容
王昕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49,共4页
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质,既关系到伦理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又直接影响到道德对社会生活特殊职能的发挥,因而这一问题成为国内外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心。20世纪西方伦理学派别繁多,观点迥异,但他们都不能不涉及到道德本质这一问题。我国伦理学...
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质,既关系到伦理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又直接影响到道德对社会生活特殊职能的发挥,因而这一问题成为国内外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心。20世纪西方伦理学派别繁多,观点迥异,但他们都不能不涉及到道德本质这一问题。我国伦理学界对此也有不同的意见。本文拟就道德的本质问题作一些思考,并对国内流行的几种观点提出异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本质
新思考
社会利益关系
个人利益
客体
社会
道德
道德
主体
道德的本质
个体
道德
类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道德的起源及本质
被引量:
8
5
作者
费洪喜
高粱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5期109-112,共4页
论道德的起源及本质费洪喜,高粱关于道德的起源及本质问题,必须从道德产生的基础和道德产生的过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既要从哲学的高度辩证地考察道德所由以产生的基础,又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逻辑地再现道德所由以产生的具体过程,在...
论道德的起源及本质费洪喜,高粱关于道德的起源及本质问题,必须从道德产生的基础和道德产生的过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既要从哲学的高度辩证地考察道德所由以产生的基础,又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逻辑地再现道德所由以产生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把握道德的起源及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道德
起源
社会个体
和谐性
道德
现象
人类本性
道德的本质
道德
本质
物质生产方式
生存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性道德论的困境及出路
6
作者
姬海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51,共5页
现今道德建设的诸多困境与理性和道德的非法结合有直接关系,道德的本质与现行理性的本质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因此必须在人类现实的生活中、实践中规约和改善我们现今的理性,才能实现理性与道德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道德
困境
理性
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
实践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发生论发微
被引量:
4
7
作者
祁述宏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1期57-62,共6页
关键词
发生论
道德
规范
道德
冲突
矛盾和冲突
道德的本质
道德
起源
道德
品质
矛盾冲突
道德
现象
自然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新儒家对五四道德革命的批评与回应
8
作者
周炽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4-21,共8页
现代新儒家是本世纪坚持儒学传统并对它作出新解释的思想流派.本文主要研究新儒家对五四道德革命的态度.在道德的本质、传统儒家道德及其象征孔子的评价、科学和民主与儒家道德的关系等问题上,新儒家与五四道德革命论者都存在着根本性...
现代新儒家是本世纪坚持儒学传统并对它作出新解释的思想流派.本文主要研究新儒家对五四道德革命的态度.在道德的本质、传统儒家道德及其象征孔子的评价、科学和民主与儒家道德的关系等问题上,新儒家与五四道德革命论者都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本文认为,新儒家对五四道德革命的批评,有某些合理之处,但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它企图对五四道德革命提出的重大问题作出回应,这种回应对我们有启发意义,但总的来说是不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的本质
儒家
道德
五四
道德
革命
现代新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伦理学与时代精神
9
作者
张国钧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129,共2页
时代精神:伦理学的生命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胜利的时代,也是寻求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两大主题。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
时代精神
特殊
本质
微观机制
道德的本质
道德
活动
一般
本质
道德
作用
道德
行为活动
外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安石的德育思想
被引量:
1
10
作者
龚抗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64-71,共8页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出身于中下级官吏家庭,少年时曾度过一段“贫苦患难”的生活,这使他比较接近下层人民。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提点江东刑狱...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出身于中下级官吏家庭,少年时曾度过一段“贫苦患难”的生活,这使他比较接近下层人民。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提点江东刑狱等职。长期的地方官吏生活,使他了解了宋王朝当时吏治的腐败,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土地以及中小地主破产和农民生活痛苦的种种情况,因而产生了变法主张并逐渐形成了他的变法思想。嘉佑五年(1060)他写了洋洋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道德
教化
原则和方法
道德
教育
学校教育
人性论
物质利益
道德的本质
德育思想
道德
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评价的根据再认识——从道德的本质谈起
被引量:
10
1
作者
郭永军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58-62,96,共6页
文摘
道德是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只有人的用心,主观能动性才存在善恶问题。善恶仅为动机的属性。道德评价的根据只能是行为的动机。否定动机论是我国当代伦理学的一大理论误区。效果本身无所谓善恶,效果也就不能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主张以“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为道德评价根据的“统一论”,也不成立。动机论与效果论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容有第三条道路存在。“统一论”的认识论根源是:把对行为的理想要求混同于道德评价的根据;把对动机的考察方法混同于道德评价的根据等。重新审视康德的动机论,他把动机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是无懈可击的,其错误在于他对动机作了绝对非功利的解释。从伦理思想史上看,动机论和功利主义是可 以统一的。边沁。
关键词
道德
评价根据
动机论
道德的本质
效果论
动机与效果
统一论
功利主义
伦理学
道德
价值
主观能动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杉林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35,共4页
文摘
一、现有的道德定义没有突出道德的本质 道德科学关于道德的本质的看法,都集中表述在道德的定义中。我国理论界关于道德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层意思:(1)道德是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范畴。(2)它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广泛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广泛干预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3)它的反作用的方式是,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形成人们的内心信念,以约束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这样的道德定义,不能把道德的本质从道德的所有属性中分析出来,而是把它们并列混和在一起,笼统地称之为道德的本质。
关键词
道德的本质
相互关系
自然物质
根本矛盾
生存发展
道德
本质
现实
道德
道德
关系
对立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一文的质疑
3
作者
华寿考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96-96,共1页
文摘
对《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一文的质疑华寿考阅读了《理论学刊》1995年第6期载《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该文后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6年第1期转载)一文后,觉得该文的观点有加以辨析、商榷之必要。该文认为,人类社会关系就是道德关系,道德是社会意...
关键词
道德的本质
社会意识形态
阶级性
道德
规范
阶级社会
资产阶级
道德
公平合理
占统治地位
中国人民
行为规范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本质的新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乔法容
王昕杰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49,共4页
文摘
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质,既关系到伦理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又直接影响到道德对社会生活特殊职能的发挥,因而这一问题成为国内外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心。20世纪西方伦理学派别繁多,观点迥异,但他们都不能不涉及到道德本质这一问题。我国伦理学界对此也有不同的意见。本文拟就道德的本质问题作一些思考,并对国内流行的几种观点提出异议。
关键词
道德
本质
新思考
社会利益关系
个人利益
客体
社会
道德
道德
主体
道德的本质
个体
道德
类主体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道德的起源及本质
被引量:
8
5
作者
费洪喜
高粱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5期109-112,共4页
文摘
论道德的起源及本质费洪喜,高粱关于道德的起源及本质问题,必须从道德产生的基础和道德产生的过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既要从哲学的高度辩证地考察道德所由以产生的基础,又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逻辑地再现道德所由以产生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把握道德的起源及本...
关键词
社会生活
道德
起源
社会个体
和谐性
道德
现象
人类本性
道德的本质
道德
本质
物质生产方式
生存和发展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性道德论的困境及出路
6
作者
姬海涛
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51,共5页
文摘
现今道德建设的诸多困境与理性和道德的非法结合有直接关系,道德的本质与现行理性的本质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因此必须在人类现实的生活中、实践中规约和改善我们现今的理性,才能实现理性与道德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道德
困境
理性
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
实践生活
分类号
B82-059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发生论发微
被引量:
4
7
作者
祁述宏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1期57-62,共6页
关键词
发生论
道德
规范
道德
冲突
矛盾和冲突
道德的本质
道德
起源
道德
品质
矛盾冲突
道德
现象
自然属性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新儒家对五四道德革命的批评与回应
8
作者
周炽成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4-21,共8页
文摘
现代新儒家是本世纪坚持儒学传统并对它作出新解释的思想流派.本文主要研究新儒家对五四道德革命的态度.在道德的本质、传统儒家道德及其象征孔子的评价、科学和民主与儒家道德的关系等问题上,新儒家与五四道德革命论者都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本文认为,新儒家对五四道德革命的批评,有某些合理之处,但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它企图对五四道德革命提出的重大问题作出回应,这种回应对我们有启发意义,但总的来说是不成功的.
关键词
道德的本质
儒家
道德
五四
道德
革命
现代新儒家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伦理学与时代精神
9
作者
张国钧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129,共2页
文摘
时代精神:伦理学的生命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胜利的时代,也是寻求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两大主题。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
时代精神
特殊
本质
微观机制
道德的本质
道德
活动
一般
本质
道德
作用
道德
行为活动
外张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安石的德育思想
被引量:
1
10
作者
龚抗云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64-71,共8页
文摘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出身于中下级官吏家庭,少年时曾度过一段“贫苦患难”的生活,这使他比较接近下层人民。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提点江东刑狱等职。长期的地方官吏生活,使他了解了宋王朝当时吏治的腐败,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土地以及中小地主破产和农民生活痛苦的种种情况,因而产生了变法主张并逐渐形成了他的变法思想。嘉佑五年(1060)他写了洋洋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关键词
王安石
道德
教化
原则和方法
道德
教育
学校教育
人性论
物质利益
道德的本质
德育思想
道德
修养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道德评价的根据再认识——从道德的本质谈起
郭永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
刘杉林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一文的质疑
华寿考
《理论学刊》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道德本质的新思考
乔法容
王昕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道德的起源及本质
费洪喜
高粱
《齐鲁学刊》
CSSCI
199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理性道德论的困境及出路
姬海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道德发生论发微
祁述宏
《江淮论坛》
CSSCI
199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现代新儒家对五四道德革命的批评与回应
周炽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伦理学与时代精神
张国钧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王安石的德育思想
龚抗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