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及其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建文 陈春萍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15-18,共4页
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个体道德素养 ,是市场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道德理性基础 ,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来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的基础 ,那么 ,... 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个体道德素养 ,是市场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道德理性基础 ,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来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的基础 ,那么 ,市场经济就会失去主体行为的道德文化支撑 ,市场经济必要的运行秩序就难以建立。因此在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过程中 ,培养和铸就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即经济人对经济活动应有道德素养的信仰和对自己行为自觉自律的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道德理性基础作为支撑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文化力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经济行为的导向力、经济个体的激发力、经济组织合作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主体 道德理性基础 道德激励 作用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道德认知状况调查 被引量:23
2
作者 谢惠媛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74,共3页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对自身所处群体的道德状况评价为一般;知、信、行三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道德信念不稳定,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头脑中缺乏牢固的道德理性基础。在高校道德教育中,要注重道德内化和认识途径中理解与信仰相互转...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对自身所处群体的道德状况评价为一般;知、信、行三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道德信念不稳定,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头脑中缺乏牢固的道德理性基础。在高校道德教育中,要注重道德内化和认识途径中理解与信仰相互转化和统一这一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知 道德信念 道德内化 大学生 状况调查 道德理性基础 道德状况 调查结果 道德教育 相互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