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德育意蕴 被引量:2
1
作者 杜时忠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习和实践,要从制度化、法治化拓展到道德化、主体化层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理论上具有“三全”特性,同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伦理关系给予了理论回答和相应的制度安排,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精神,主要有人民至上... 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习和实践,要从制度化、法治化拓展到道德化、主体化层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理论上具有“三全”特性,同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伦理关系给予了理论回答和相应的制度安排,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精神,主要有人民至上、公益为重、理性植根、平等奠基、权责对称等,它们符合人类普遍的道德理念。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德育;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身就是德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好的德育。民主制度之政治上的“好”、道德上的“善”与教育上的“行”,三者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道德功能 民主道德精神 民主道德教育 制度德育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的民主化启蒙——以苏格兰启蒙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李虹 项松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98,286,共7页
道德的民主化启蒙是18世纪启蒙运动重要论题。对此,哈奇森、休谟、斯密、弗格森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做了卓有成效的思想启蒙与理论思考,在道德主体问题上,这一群体立足于新兴商业社会,将致思的重心转向大多数的普通个人及其行为,扭转了... 道德的民主化启蒙是18世纪启蒙运动重要论题。对此,哈奇森、休谟、斯密、弗格森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做了卓有成效的思想启蒙与理论思考,在道德主体问题上,这一群体立足于新兴商业社会,将致思的重心转向大多数的普通个人及其行为,扭转了长期以来道德精英化的取向,推进了道德主体的平等化。在道德认知与认同问题上,他们纠偏了的道德理性主义阴霾,充分肯定了情感在道德认同中的地位与作用,促进了道德认知的大众化。在道德的属性与规范要求问题上,他们还着力地申辩了与商业社会之时代精神相适应的"个体的道德"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展示了道德现代化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兰启蒙运动 道德民主 道德主体 道德认同 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主的道德化
3
作者 贺培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6-21,共6页
过去,我们一向只是提民主的法制化(即法律化和制度化),期望把民主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并用国家制度、国家权力来加以保障。这一点无疑是必要的。但是有个重要的前提千万不能忘记: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它不可能摆脱... 过去,我们一向只是提民主的法制化(即法律化和制度化),期望把民主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并用国家制度、国家权力来加以保障。这一点无疑是必要的。但是有个重要的前提千万不能忘记: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它不可能摆脱“人”这个根本条件而独立实现和存在。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只是社会生活的运行方式和原则的政治抽象。这种政治抽象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关键取决于主体个人的观念行为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道德 民主精神 道德品质 道德规范 权利平等 民主 内化 道德文化心理 国家制度 以法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学视阈中的我国公民道德委员会 被引量:1
4
作者 苏建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27-33,共7页
本文总结了我国公民道德委员会这一社会现象的产生及其运作规程,公民道德委员会是道德民主的必然产物,是我国道德民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重塑道德权威的重要途径之一。道德规范可以分为行为模式和行为后果两个部分,行为模式为人们的行为... 本文总结了我国公民道德委员会这一社会现象的产生及其运作规程,公民道德委员会是道德民主的必然产物,是我国道德民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重塑道德权威的重要途径之一。道德规范可以分为行为模式和行为后果两个部分,行为模式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方向,行为后果让人们知晓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在道德上所应承受的结果。行为模式所确定的道德义务,需要通过实现行为后果以确立道德权威来加以保障。公民道德委员会主要是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对本群体成员进行道德监督、道德惩戒来确立道德权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委员会 运作规程 道德民主 道德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写在杜威教育哲学的延长线上
5
作者 王占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27,共6页
民主是杜威教育哲学中的首要概念。不过,杜威并不满足于自由主义者之前所构造的那种占据统治地位的"程序性民主"的政治概念,而是对民主抱有更多的期待。作为一个民主社会主义者,杜威提出了"道德性民主"的概念。在... 民主是杜威教育哲学中的首要概念。不过,杜威并不满足于自由主义者之前所构造的那种占据统治地位的"程序性民主"的政治概念,而是对民主抱有更多的期待。作为一个民主社会主义者,杜威提出了"道德性民主"的概念。在杜威著名的"民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观点背后,隐藏着"民主作为一种人格品质"的前提假设,而且后者乃是他将民主与教育二者看作一个不可分割之整体的关键要素。回顾已经过去的20世纪,陶行知等人曾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创造性地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平民主义的教育传统,极大地推动了现代中国社会和学校教育的民主化进程。展望21世纪,民主作为人格品质的观念,将有助于国人转变封建专制时代聚焦"君主人格"的儒家传统观念,将其上升为国家(政府)的"法人人格",以便全体国民对为其服务的政府法人的公共政策、行政指令和工作方式等进行一种法律监督和人格评价。更为重要的是,全体国民是否愿意和能够进行这项监督与评价本身,也现实性地说明了这些国民自身是否已经具备这种民主的人格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道德民主 法人人格 民主社会主义 教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民民主素质问题探析
6
作者 何志武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1-65,共5页
农民的民主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村民自治、建设农村民主政治的进程及成效。因此,深入分析,探讨我国农民民主素质问题,并针对其现状、成因加以控制,形成高素质的主体系统,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1 民主素质是一... 农民的民主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村民自治、建设农村民主政治的进程及成效。因此,深入分析,探讨我国农民民主素质问题,并针对其现状、成因加以控制,形成高素质的主体系统,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1 民主素质是一个综合范畴,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如民主意识、民主道德、民主能力等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反映人们的整体民主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素质 广大农民 我国农民 问题探析 民主道德 农民民 农村学校 民主管理 管理实践 村民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德育论的理论来源、实证依据与实践方式 被引量:3
7
作者 杜时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制度德育论有三个理论来源,即历史唯物主义、(有限的)制度决定论和新制度主义,三者的共同点是强调从社会关系和制度结构之中认识人,把握人性和人的本质。多学科的实证研究表明,制度不仅有自己的“思维”,能够代替我们做出重大决定,而且... 制度德育论有三个理论来源,即历史唯物主义、(有限的)制度决定论和新制度主义,三者的共同点是强调从社会关系和制度结构之中认识人,把握人性和人的本质。多学科的实证研究表明,制度不仅有自己的“思维”,能够代替我们做出重大决定,而且决定我们的思维习惯,形成制度思维,影响和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制度不仅可能使好人变坏,也可能使坏人变好;制度以制度情境为中介影响乃至决定人的行为,包括道德行为。制度德育论在新时代的实践方式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民主就是最好的制度育德,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道德—民主能力,以“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以民主主义的理智方法实施教学,以“公正团体法”把学校建成民主社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弘扬民主、实践民主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制度德育论可以为此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德育论 有限的制度决定论 制度思维 制度情境 道德民主能力 “公正团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