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对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1
作者 张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96,共3页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其深刻的科学意涵和鲜明的价值品性,揭示了道德的历史性与继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阶级性与人民性,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思想指引上,把握道德本质属性,树立科学道德理性;在价值导向上...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其深刻的科学意涵和鲜明的价值品性,揭示了道德的历史性与继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阶级性与人民性,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思想指引上,把握道德本质属性,树立科学道德理性;在价值导向上,汲取道德传统精髓,创新传统道德资源的转化体系;在实践遵循上,坚持道德建设的意识形态性与适度超越性的有机统一,推动新时代道德建设实现科学理性与时代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为全面提升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道德 时代道德建设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伦理秩序: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诉求与应然指向
2
作者 王艺腾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6,共8页
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传统伦理秩序提出了严峻挑战,构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型伦理秩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个体尊严”与“社会正义”是现代伦理秩序构建的价值基石,前者强调对个体权利与自由的尊重,后者注重社会资源的公平分... 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传统伦理秩序提出了严峻挑战,构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型伦理秩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个体尊严”与“社会正义”是现代伦理秩序构建的价值基石,前者强调对个体权利与自由的尊重,后者注重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与制度正义的实现。在此基础上,现代伦理秩序的实践准则体现为“权利意识”与“责任担当”的有机统一,既要求公民具备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也强调履行社会义务的集体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培育自信自立、公正和谐、开放包容的现代伦理秩序的内在诉求与应然指向,能有效推动古今中西伦理文明资源的融会贯通,促进人的生活秩序与心灵秩序的协调共振,达成个人幸福与社会和谐的动态平衡,助力国家发展与全球治理的相融共济。阐释伦理与道德的“公”之属性,勾勒公民道德与现代伦理秩序的“法”之关联,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伦理秩序 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伦理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语境与治理逻辑 被引量:2
3
作者 魏雷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公民道德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道德领域的具体体现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因应美好生活新需要和道德治理新常态,深刻检视公民道德品质构成要素的新语境,全面梳理公民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公民道德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道德领域的具体体现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因应美好生活新需要和道德治理新常态,深刻检视公民道德品质构成要素的新语境,全面梳理公民道德治理中国方案的新逻辑,以“美好生活”的认知语境阐释“时代新人”的思想逻辑,以“人民至上”的情感语境彰显“国家在场”的政治逻辑,以“制度优势”的意志语境拓展“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以“道德赋能”的行动语境厚植“有效治理”的实践逻辑,通过“道德实践的语境创新”与“道德治理的赋能逻辑”之间的双向互动,推动公民道德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公民道德 道德语境 道德治理 道德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善恶”:走向“道德以外的时代”——尼采道德思想新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海霞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2期176-178,共3页
尼采把超善恶视为社会实现由“道德时代”向“道德以外时代”迈进的唯一途径。它四层含义 :从上帝走向人自身 ;从理性走向非理性 ;从他者的解释走向自我的叙述 ;
关键词 超善恶 道德时代 道德以外时代 道德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构建路径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静 唐凯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3,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架构完善更加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作用。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构建路径不仅强调促进价值观的转化认同,还注重坚定文化自信以推动文化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架构完善更加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作用。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构建路径不仅强调促进价值观的转化认同,还注重坚定文化自信以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更应最终落脚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道德建设 构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视野中的道德建设——读《道德的时代张力——中国入世的伦理应对》
6
作者 李爱年 陈立平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4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道德时代张力——中国入世的伦理应对》 陈宏平 社会道德伦理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逻辑、症结与着力点——基于组织文化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仁芝 李红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43-146,共4页
目前,已有文献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原因和对策做了深度探索,但缺少从组织文化视角去探究这些问题及其成因。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会计人员“三坚三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提出与践行... 目前,已有文献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原因和对策做了深度探索,但缺少从组织文化视角去探究这些问题及其成因。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会计人员“三坚三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提出与践行也正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基于组织文化视角,“三坚三守”的落地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建设过程。文章旨在明确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三坚三守”职业道德建设逻辑,聚焦“三坚三守”从理念、制度转化为行为习惯的症结所在,进而按照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先“内化”再“外化”的着力点逐步将“三坚三守”转化落地为会计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坚三守 时代会计职业道德 组织文化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谈高职生道德观教育
8
作者 魏娜 罗晰 《河北农机》 2020年第6期97-97,共1页
新时代,为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一文件的印发和执行对高职生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在学... 新时代,为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一文件的印发和执行对高职生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在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方面都有了可以具体参考的培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道德模范引领新时代中国道德风尚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建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0,共3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要发挥好以道德模范对新时代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作用,必须使道德模范体现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必须加大对道德模范的宣传力度,提高其对公民的感染力、感召力和引领力;必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要发挥好以道德模范对新时代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作用,必须使道德模范体现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必须加大对道德模范的宣传力度,提高其对公民的感染力、感召力和引领力;必须努力提高公民向上向善的伦理自信与道德自觉,建立社会"立德优先"的良好氛围;必须建立健全社会的奖惩制度,使"好人有好报""老实人不吃亏"在法治的意义上成为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道德榜样 示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传统家训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实践创新 被引量:3
10
作者 龙静云 马余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79,共7页
优秀传统家训蕴含丰富的家德教育思想,但其核心始终围绕慎独自省的修身之道、孝悌为本的睦亲之道、亲仁善邻的处世之道、尽忠报国的爱国之道展开,在历史上发挥着培养社会栋梁之才、维系家族长盛不衰、稳定社会统治秩序的重要作用。然自... 优秀传统家训蕴含丰富的家德教育思想,但其核心始终围绕慎独自省的修身之道、孝悌为本的睦亲之道、亲仁善邻的处世之道、尽忠报国的爱国之道展开,在历史上发挥着培养社会栋梁之才、维系家族长盛不衰、稳定社会统治秩序的重要作用。然自近现代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境遇,中华优秀传统家训受到多次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使得其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如何焕发传统优秀家训的现实价值,实现传统家训的实践创新,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应坚持贴近生活原则,遵循优秀传统家训的传承发展规律;应将优秀传统家训中某些价值意义突出的道德规范法律化,以法律的刚性支持其发挥作用;应把优秀传统家训融入政府、社区、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全过程,夯实优秀传统家训的传承发展途径;应有效利用新兴媒体资源优势,创新优秀传统家训的传承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家训 时代家庭道德建设 传承发展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中华文明与新时代道德生活——兼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泽环 徐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5-10,F0002,150,共8页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生活和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日益提高。从“文明论”的思想和学理基础来看,这就是把时代性和民族性作为把握“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基本范畴框架,并在对中华民...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生活和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日益提高。从“文明论”的思想和学理基础来看,这就是把时代性和民族性作为把握“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基本范畴框架,并在对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理解中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努力处理好其辩证关系,在明确地突出文化和文明之中华民族性的同时,同样要自觉地坚持文化和文明之社会主义和现代性的时代性,以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时代道德生活 公民道德建设 传统美德 文化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研究的教化论思路——读詹世友的《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詹世友 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 伦理学 道德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反哺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默 莫军成 《理论月刊》 2008年第3期181-183,共3页
本文对道德反哺的概念进行阐述与分析。道德反哺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作为道德教育理念与模式,它是指下一代人向上一代人施加道德影响或者进行道德教育的活动。第二,作为社会公益活动,它是指个人或者社会群体出自报恩的目的,回馈自然、他... 本文对道德反哺的概念进行阐述与分析。道德反哺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作为道德教育理念与模式,它是指下一代人向上一代人施加道德影响或者进行道德教育的活动。第二,作为社会公益活动,它是指个人或者社会群体出自报恩的目的,回馈自然、他人和社会的活动。两种意义上的道德反哺各自具有不同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反哺 传统道德教育 新模式 社会公益 时代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身成德的文化传统与民族复兴的道德支撑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秋归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3期19-27,共9页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修身成德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修身成德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沃土,对于新时代个人道德养成、国家治理...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修身成德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修身成德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沃土,对于新时代个人道德养成、国家治理实践和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的现代性价值;其核心要义包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层面的价值要求和有机融合;其修养工夫注重学思行结合,通过学以修身、自省慎守、知行合一,以推动新时代道德建设,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修身成德 文化底蕴 时代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