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来西方道德教育思想在我国传播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志强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西方道德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经历了被引入、被批判、被反思和被借鉴等四个阶段,呈现出代表人物及其流派思想、国别比较、基础理论与途径方法、启示借鉴等研究主题。从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基于伦理学基础理论的视角所展开的西方道德教育... 西方道德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经历了被引入、被批判、被反思和被借鉴等四个阶段,呈现出代表人物及其流派思想、国别比较、基础理论与途径方法、启示借鉴等研究主题。从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基于伦理学基础理论的视角所展开的西方道德教育之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之总体特征和基本观点的研究及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传播的历史考察等将进一步得到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思想 西方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道德教育理论西学东渐之研究——以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传播为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志强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1,共4页
从五四运动开始,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开始向西方寻求借鉴,至今已有整90年的历史。这90年大致可分为引入、批判、反思和借鉴等四个时期。本文以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为视角揭示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道德教育理论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 从五四运动开始,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开始向西方寻求借鉴,至今已有整90年的历史。这90年大致可分为引入、批判、反思和借鉴等四个时期。本文以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为视角揭示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道德教育理论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及发展的规律,由此提出对于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理论探讨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德教育理论 西方道德教育思想 西学东渐 杜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析黄炎培的“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教育思想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振彪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4期91-91,共1页
黄炎培(1878-196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职业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其一生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国初期首倡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教育观;二是自1917年起提倡、实验并推广职业教育。其中职业道... 黄炎培(1878-196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职业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其一生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国初期首倡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教育观;二是自1917年起提倡、实验并推广职业教育。其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最具特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道德教育思想 黄炎培 中华职业教育 实用主义教育 敬业 职业教育思想 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 民国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肖旻 《船山学刊》 2006年第1期62-64,共3页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王阳明提出了“明人伦”、“致良知”的道德教育目标、“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原则、“因之而施之”的道德教育方法、“学贵得于心”的道德教育标准,这些教育思想作为我国古代传统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德...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王阳明提出了“明人伦”、“致良知”的道德教育目标、“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原则、“因之而施之”的道德教育方法、“学贵得于心”的道德教育标准,这些教育思想作为我国古代传统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德育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思想 王阳明 道德教育原则 道德教育方法 德育理论 “致良知” 教育实践 教育目标 教育标准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管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迟丕贤 秦克寅 《管子学刊》 2017年第1期28-30,共3页
重视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管子》一书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智慧。书中所体现出的一系列道德教育思想,诸如道德教育的人性论基础、道德教育理念、道德教育规范体系、道德教育方法等内容,全方位凸显出《管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特... 重视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管子》一书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智慧。书中所体现出的一系列道德教育思想,诸如道德教育的人性论基础、道德教育理念、道德教育规范体系、道德教育方法等内容,全方位凸显出《管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特点。为当今社会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精华 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立鹏 《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7-49,共3页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方略,多次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本文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借鉴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提出了三个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对策:校准认识,认清挑战,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关爱...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方略,多次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本文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借鉴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提出了三个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对策:校准认识,认清挑战,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建立学生健康成长机制;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每个教师都有德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道德教育思想 高职院校 德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
7
作者 黄晓众 刘明华 《贵州文史丛刊》 1997年第3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王阳明 道德教育思想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 道德教化 王阳明学说 生产劳动 “教学相长”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8
作者 傅松雪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63-64,共2页
就教育对象而言。老子的教育对象以被社会文明异化了的人或成年的文化人为主,尤其是受文明毒害愈深者.因为老子最为推崇的是有如婴儿般真挚朴实之人。在整部《老子》中,我们会发现,老子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以“在上”者为主,尤其... 就教育对象而言。老子的教育对象以被社会文明异化了的人或成年的文化人为主,尤其是受文明毒害愈深者.因为老子最为推崇的是有如婴儿般真挚朴实之人。在整部《老子》中,我们会发现,老子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以“在上”者为主,尤其是最高统治者,因为老子认为,只要“上无为”必能“下自化”,所以,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这样说来,如果在上者能够接受无为之道的教化,则下位者必可自我化育。而若将此理论运用于教育界.则教化者当以在上者优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道德教育思想 无为而无不为 教育对象 文明异化 最高统治者 文化人 自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慧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10-112,共3页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文化教育发展两千多年的历史性积淀,它以人性论为理论前提,讲究个体道德自觉与规范教育相结合的践行原则,采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模式,最终达到经世致用——"身修、家齐、国治...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文化教育发展两千多年的历史性积淀,它以人性论为理论前提,讲究个体道德自觉与规范教育相结合的践行原则,采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模式,最终达到经世致用——"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世俗目的。它的这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价值链条,折射出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本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 人性论 道德实践模式 道德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明理学道德教育思想散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齐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71-77,共7页
理学又名道学,是我国宋明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正宗思想,是一种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意识形态,是儒家在宋明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
关键词 道德教育思想 宋明理学 道德教育的目的 气质之性 散论 朱嘉 天地之性 “理” 天命之性 天地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景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31-39,共9页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转变的开端,从殷商以来的奴隶制社会正在开始逐渐崩溃。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基本上是代表当时比较开明的奴隶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前进的倾向和要求。
关键词 孔子 道德教育思想 季氏 奴隶主贵族 孔子教 孔子思想 “礼” 管仲 学道 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载的道德教育思想浅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淑 《成才之路》 2010年第12期13-14,共2页
张载是我国11世纪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受后人的赞颂。明清之际的启蒙学者、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高度概括了张载的学术成就与历史地位,他说:“张子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救... 张载是我国11世纪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受后人的赞颂。明清之际的启蒙学者、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高度概括了张载的学术成就与历史地位,他说:“张子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他认为:横渠学问、思辨之功,古今无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思想 张载 唯物主义哲学家 中国哲学史 哲学思想 启蒙学者 明清之际 学术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礼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73-82,共10页
关于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问题,十多年来成了一个禁区,只能批判,不能继承。最近教育史学家们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可以批判继承的,我很同意。
关键词 儒家 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方法 孔子 批判继承 论语 孟子 颜元 “中庸” “性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的道德教育思想
14
作者 应宇芳 《常熟高专学报》 2001年第6期16-17,37,共3页
邓小平始终将道德教育视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他提出 ,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他从实际出发 ,对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多方面的阐述 ,从而形成了一个既有层次性又有... 邓小平始终将道德教育视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他提出 ,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他从实际出发 ,对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多方面的阐述 ,从而形成了一个既有层次性又有全面性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道德教育思想 社会公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15
作者 杨君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64-66,共3页
卢梭的分期教育思想、培养自然人的道德教育目标、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过程、注重实践及榜样示范的道德教育方法对今天的学校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有助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在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重视实践教育、发挥教师的榜样示... 卢梭的分期教育思想、培养自然人的道德教育目标、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过程、注重实践及榜样示范的道德教育方法对今天的学校德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有助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在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重视实践教育、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等方面做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道德教育思想 学校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地继承古代道德教育思想遗产
16
作者 王炳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63-70,共8页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道德传统。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著称于世。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同自然和社会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是形成和发展优秀的古代文化和高尚的民族道德的主要源泉。然而,中国古代教育在培...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道德传统。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著称于世。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同自然和社会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是形成和发展优秀的古代文化和高尚的民族道德的主要源泉。然而,中国古代教育在培植和传播古代文化、民族道德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思想 批判地继承 中国古代教育 道德修养 遗产 王守仁 孔子 乐道 地位和作用 礼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
17
作者 何晓萍 《北方论丛》 CSSCI 199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浅谈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何晓萍朱熹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同时他又是一个大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长达40年之久,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我国元、明、... 浅谈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何晓萍朱熹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同时他又是一个大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长达40年之久,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我国元、明、清三朝600余年,是仅次于孔子、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思想 朱熹 《朱子语类》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小学教育 理学思想 行为训练 道德教育目的 大学教育 规章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塗尔干道德教育思想浅析
18
作者 徐文广 《当代教育科学》 1992年第4期59-63,共5页
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以教育工作为乐,执教的同时致力于学术研究,著述甚丰。教育方面的著作有《教育与社会学》、《道德教育论》。《道德教育论》原是涂尔干在巴黎大学任教时的讲稿,其... 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以教育工作为乐,执教的同时致力于学术研究,著述甚丰。教育方面的著作有《教育与社会学》、《道德教育论》。《道德教育论》原是涂尔干在巴黎大学任教时的讲稿,其以社会学观点分析、研究道德教育问题。1925年出版后,各地报刊竞相评论,极大地影响了法国的学校道德教育。本文拟就其道德教育思想作一粗浅探讨,就教于有意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思想 教育 教育工作 巴黎大学 涂尔干 学校道德教育 道德内化 道德危机 价值观体系 个体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光庭的道德教育思想
19
作者 刘蔚 金易 《船山学刊》 2002年第1期112-114,123,共4页
五代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庭以“性本清净”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不执言教”、以养生促育德、“制情”、“正本”等颇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的道德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 杜光庭 道德教育思想 人性论 道德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玉珍 《青海教育》 2012年第3期13-14,共2页
以孔子、孟子和苟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先秦儒家思想家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学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造就了不少精神巨人。儒学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 以孔子、孟子和苟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先秦儒家思想家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学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造就了不少精神巨人。儒学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修养 儒学 先秦儒家 代表人物 中华民族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